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霞 《河北医药》2010,32(18):2536-2537
目的探讨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并进一步明确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总结分析454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术中顺路行双肾动脉造影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454例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为10.57%(48/454),其中重度狭窄15例(3.30%),肾动脉病变者12例(2.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术前血肌酐异常及冠状动脉狭窄积分。结论血肌酐异常及冠状动脉狭窄积分为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预测其发生、发展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冠心病患者合并肾动脉狭窄的发生率及其行肾动脉造影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5年1月-2006年3月收治的336例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和腹主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及肾动脉狭窄定义为血管管径狭窄程度≥50%,<50%时称为血管病变。数据处理采用独立t检验、χ2检验、LO-G IST IC回归分析及一般统计量的处理。结果:336例患者中,肾动脉狭窄患者59例(17.56%),在270例冠心病患者(血管狭窄≥5 0%)中,肾动脉狭窄(血管狭窄≥5 0%)者5 7例(2 1.1%),肾动脉有狭窄和(或)血管病变者7 8例(28.9%)。冠状动脉造影完全正常的66例中,无1例有肾动脉狭窄。分析表明:冠心病、糖尿病、血肌酐血尿素氮异常是存在肾动脉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合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血肌酐血尿素氮异常及有吸烟史者,冠状动脉造影时应常规进行腹主动脉及肾动脉造影检查,以尽早发现肾动脉狭窄。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患者颈动脉硬化与肾动脉动脉粥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129例行肾动脉造影及颈动脉超声的患者,记录临床资料和造影结果并分析.结果 颈动脉硬化越重,肾动脉狭窄发病率越高,狭窄程度越重.结论 颈动脉与肾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对共同危险因素的预防及干预,有助于延缓相关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肾动脉狭窄中的诊断价值。方法:56例临床疑为肾动脉狭窄患者均行SCTA检查,其中24例患者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以DSA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56例患者的SCTA诊断结果和SCTA诊断肾动脉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56例患者中SCTA诊断为肾动脉狭窄19条,肾动脉正常95条,共114条。24例有DSA对照的患者DSA诊断结果显示肾动脉狭窄21条,正常25条;SCTA诊断结果显示,肾动脉狭窄19条,正常27条,与DSA诊断结果比较,SCTA诊断肾动脉狭窄的的敏感性为90.48%,特异性为100.00%。结论:SCTA诊断肾动脉狭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可以对肾动脉狭窄做出准确判断,能一定程度取代DSA检查。  相似文献   

5.
熊秋华  洪君 《江西医药》2013,(10):929-93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肾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并记录38例肾动脉狭窄患者的肾动脉主干、肾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肾动脉狭窄处峰值流速与邻近腹主动脉峰值流速之比、肾动脉与肾段动脉峰值流速之比等。结果肾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肾动脉造影进行比较,两者基本一致,P>0.05;左肾动脉狭窄患病率明显高于右肾;狭窄部位好发于肾动脉起始部,主干处次之。动脉狭窄程度的判断:肾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敏感性最高,肾动脉与肾段动脉峰值流速之比敏感性次之,但其敏感性又高于肾动脉狭窄处峰值流速与邻近腹主动脉峰值流速之比。结论彩色多普勒诊断肾动脉狭窄具有无创、无禁忌证、并发症少、费用少等优点,并与肾动脉血管造影具有较高的符合率,是诊断、筛查肾动脉狭窄的一种无创、方便、可靠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0 0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并经颈动脉B超检查。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冠状动脉狭窄组和正常组(对照组) ,再根据狭窄程度分成三个亚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狭窄密切相关。结论:对中年以上,尤其有多种危险因素者需行颈动脉B超检查,可为早期发现和筛选冠心病患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患者肾动脉狭窄相关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肾动脉狭窄的检出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8年11月我院181例经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诊为冠心病并同时行肾动脉造影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结果:181例患者中肾动脉显著性狭窄(直径狭窄>50%)的检出率29.28%.肾动脉狭窄组的糖尿病比例为64.15%,高于非肾动脉狭窄组的40.63%(χ2=8.318,P<0.05);肾动脉狭窄组年龄为(66.66±7.35)岁,血清肌酐为(79.84±18.70)μmol/L,高于非肾动脉狭窄组的(61.16±8.67)岁和(68.56±19.33)μmol/L(t分别为4.051和3.606,P<0.05).三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肾动脉狭窄检出率42.31%,高于单支及双支病变患者的枪出率(分别为13.04%和24.5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12.8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血清肌酐浓度、三支冠脉病变是预测肾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8.433、1.025、1.089,95%CI分别为3.311~21.482,1.001~1.050,1.027~1.15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尤其是多支病变、合并血清肌酐浓度水平高、高龄的冠心病患者应常规行选择性肾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64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冠心病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64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结果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的诊断结果相比较,以总结分析64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结果经分析发现,64层螺旋CT诊断结果中轻度冠状动脉狭窄、中度冠状动脉狭窄以及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71.79%、74.36%、89.74%,特异性分别为97.44%、98.72%、96.15%,准确率分别为96.15%、92.31%、89.74%,与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结果的符合率为91.27%。结论 64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诊断的准确率高,是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超声造影与超声常规检查诊断不同程度肾动脉狭窄的准确度. 方法 50例拟诊为肾动脉狭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超声检查和超声造影检查方法,分别测量肾动脉直径狭窄程度,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相对照,判定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 结果 50例患者经DSA检查,发现肾动脉直径狭窄率30%~49%21例、50%~75%23例,>75%6例.超声常规检查发现30%~49%15例、50%~75%18例,>75%5例,诊断准确率为78%(38/50),超声造影检查发现30%~49%20例、50%~75%20例,>75%6例,诊断准确率为92%(46/50),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1,P<0.05). 结论 超声造影对肾动脉狭窄的程度的判定准确率较高,是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与脑动脉狭窄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1年5月期间确诊的29例冠心病患者的心脑血管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造影结果将冠状动脉及脑动脉狭窄程度划分为3个等级,比较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冠状动脉与脑动脉狭窄程度的分布差异性不大(P>0.05);重度狭窄组的Califf危险记分显著高于轻、中度狭窄组(P<0.01);脑动脉中重度狭窄比例方面Califf危险记分≥2分组显著高于0分组(P<0.05)。结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与脑动脉狭窄程度的分布较为一致,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高,脑动脉的狭窄程度越重。  相似文献   

11.
肖迎聪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8):2743-2744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价肾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对41例患者,先行双肾动脉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e,C DFI)和超声造影,将其结果和血管造影对照.结果:将3种方法的显示结果分为4种情况:正常,狭窄,能显示副肾动脉,显示不清.结果显示CDFI和其他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超声造影和血管造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于狭窄>60%的肾动脉狭窄有确切的诊断价值,有望成为临床首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血流动力学进行研究,了解其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85例将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按照造影结果提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70%和<70%分成狭窄组52例和对照组33例。在造影检查前应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对出现局部血流加速者,计算加速处与加速前血流速度比值。结果狭窄组中38例可测及局部加速血流,其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加速前及对照组血流速度,加速处与加速前血流速度比值>2.0,可作为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指标。结论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检测冠状动脉狭窄的血流信号,通过测量相关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为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螺旋CT血管造影(SCTA)在诊断肾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收集60例临床疑有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行SCTA检查资料并进行多层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显示(SSD)、容积再现(VR)四种方法进行血管影像重建。结果60例患者中SCTA显示肾动脉不同程度狭窄的有25例,其中单侧肾动脉狭窄有20例,双侧狭窄有5例。结论SCTA能对肾动脉清楚显示,是诊断肾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基本可以替代有创性的DSA检查,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对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50例初步诊断为肾动脉狭窄的患者行CTA检查,另选50例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CTA采用多平面重组MPR、遮盖容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仿真内镜等图像后处理软件进行肾动脉三维重建,得到肾动脉CTA图像.结果 CTA明确诊断共48例,诊断肾动脉狭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4%、100.0%、100.0%和96.0%.CTA与DSA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A诊断肾动脉狭窄直观、准确,较肾血管DSA显像技术操作简单,且无创、费用低廉,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代替创伤性DSA检查.  相似文献   

15.
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与冠状动脉狭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血清胆红素浓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方法符合条件的168例老年(年龄〉65岁)患者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或冠状动脉CT造影。根据狭窄程度分为3组:A组64例,血管狭窄程度〈25%;B组38例,狭窄程度25%~49%。C组66例,至少一支血管狭窄〉50%。采空腹时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A组血清总胆红素高于B组和C组(P〈0.05),而B组及C组之间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中单支病变与双支病变、单支病变与三支及以上病变的总胆红素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越低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越重。结论血清总胆红素有防止冠状动脉硬化的作用,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有明显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心电门控的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局限性。方法对101例患者(临床诊断或疑似冠心病)均行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和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CAG),前后时间不超过2周,将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分为轻度(<50%)、中度(50%~75%)及高度(≥75%),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将二者结果对照,进行诊断实验评价。结果在101例患者的373支可评估冠状动脉血管中,多层螺旋CT判断冠状动脉轻度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7.3%、81.4%、52.1%、89.2%;中度狭窄为84.6%、90.3%,65.7%、96.4%;重度狭窄为90.4%、94.5%、82.4%、97.2%。结论与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相比,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是一门可较好显示冠状动脉管腔狭窄的非侵入性技术,对中、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更为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双功能超声(DUS)和磁共振造影(MRA)诊断血流动力学显著改变的肾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本研究通过双功能超声和磁共振造影和数字血管减影检测临床可疑的肾血管性高血压患者肾动脉,根据DSA评价DUS和MRA的结果。结果 85例患者中168个肾脏动脉检测,DUS检测显著肾动脉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3%和88%。磁共振造影可以获得满意的成像质量(仅有1例除外)。磁共振造影诊断肾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和93%。结论 MRA诊断肾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都优于DUS,DUS可以作为肾动脉狭窄的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和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58例肾动脉狭窄患者,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对肾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肾内段动脉阻力指数(RI)、肾脏长轴等进行测定,以肾动脉造影结果为对比参考,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肾动脉狭窄诊断的准确性。结果本次58例患者中共113根肾动脉进行检查,与肾动脉造影结果相比,敏感性60.0%,特异性83.3%,阳性预测值83.0%,阴性预测值60.6%;将113根肾动脉分为健侧组48根,患侧组65根,患侧组的肾脏长轴、PSV、RI与健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肾动脉狭窄的诊断结果准确度较高,但敏感性一般,用于介入治疗后的疗效评价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CT血管造影(CTA)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两种方法在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优缺点对比,探讨非侵入性的检查方式临床上使用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将我院从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有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42例,对患者同时作CTA、MRA两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按照AHA9段法评价冠状动脉显影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6例患者顺利完成MRA检查,显示冠状动脉节段共186个。冠状动脉近段、中段显影良好,与CTA比较无明显差(P>0.05),两组图像在狭窄段长度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A16例狭窄程度>50%,CTA显示14例。狭窄程度比较,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MRA对狭窄的评估可靠,可作为检查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可靠筛选手段。  相似文献   

20.
凡六章  马根山 《江苏医药》2012,38(8):952-955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是指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肾动脉管腔狭窄.目前普遍认为,当局限性管腔狭窄≥50%时才是有临床意义的肾动脉狭窄.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主要包括B超、CT、MRI及肾动脉造影检查,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本文主要就ARAS的诊断和介入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