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德祥 《内科》2012,7(5):469-471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入选的72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丹红注射液)和对照组(维脑路通)各36例,比较两组的疗效,以及治疗前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以及TG、TC、HDL-C、LDL-C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达9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8%),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且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TC、TC、HDL.12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而LDL一1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水平,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用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胶囊,对照组40例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病人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脑心通治疗脑梗死有效,安全,且疗效优于川芎嗪注射液。  相似文献   

3.
丹红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4例,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0例,静脉滴注血栓通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两组比较差畀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血栓通,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在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西医标准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治疗,14d为一个疗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定,同时测定血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治疗组治疗后血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叶酸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机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予叶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及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SOD活性和MDA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432,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和SOD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观察组的提高程度更为明显(P〈0.01),而NIHSS评分和MD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叶酸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蒋立新 《山东医药》2010,50(49):81-82
目的探讨尿激酶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给予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丹红注射液静滴)和对照组(给予尿激酶+低分子肝素钙)。14d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肢体疼痛、酸胀等情况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髌骨上、下缘15cm处肢体周径差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尿激酶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优于常规西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丹红注射液对新鲜骨折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骨折愈合过程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新鲜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静脉注射丹红注射液40ml,2次/d。对照组60例,不用同类药物。手术30d后每两周行X摄片一次观察骨折愈合情况,观察局部疼痛及肿胀改善情况,在用药前及用药4周后测量ALP。结果两组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愈合时间平均(39.0±7.1)d;对照组临床愈合时间平均(52.0±6.9)d。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疼痛疗效:显效48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35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1%。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有明显的促进骨折愈合作用。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骨折后的局部疼痛和肿胀时间短,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苦参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方法将76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注射液、苦参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7.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97.5%.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3.3%,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2.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苦参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楚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9.
当归Ⅱ号穴位注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5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当归Ⅱ号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设计,按5:3:3比例随机分组,治疗组50例,给予当归Ⅱ号注射液穴位注射;西医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针灸对照组30例。给予针灸治疗。4周后进行心电图和中医证候疗效及毒副反应的评估。结果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00%,西医对照组为86.67%,针灸对照组为70.00%,治疗组与西医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针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西医对照组和针灸时照组(P〈0.05)。结论当归Ⅱ晋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对12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疏血通组(治疗组):与复方丹参组(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其疗效。结果疏血通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改善也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1.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三七总皂苷)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将94例TIA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用血塞通注射液,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分别静脉输注14d。观察治疗后两组TIA发作及半年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情况。结果用药后两组症状均有好转,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9%(P〈0.05),治疗组半年内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发生率明显低于复方丹参组(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对TIA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欧阳强  陈阳  韦英海 《内科》2008,3(5):714-716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40例用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0例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改变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肺心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抗感染,低流量吸氧,通畅气道等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点,1次/d,疗程均为14d。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红细胞比客、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间比较差异亦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丹红对慢性肺心病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清开灵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效果。方法将COPD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开灵注射液静滴,疗程均为14天,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及血气指标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及血气指标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2.2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清开灵注射液可缓解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改善血气指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麦丽莎  蒋颖  丘彬彬 《内科》2012,7(4):339-341
目的观察黄芪注射液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淤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如扩张心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抗心肌缺血、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调脂等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静滴黄芪注射液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改善及血脂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缓解心绞痛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67.5%,心电图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5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脂多项指标均有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以及调脂方面,有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手足口病患者116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8例静滴利巴韦林15mg/(kg·d),治疗组58例静滴炎琥宁注射液10mg/(kg·d),疗程5d,疗程结束时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在退热时间、口腔疼痛消失时间、皮疹消退时间等方面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55%.对照组82.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8例不良反应,治疗组发现1例不良反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琥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明显改善症状、提高疗效,且用药相对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丹红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合并过早搏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心力衰竭合并过早搏动的病人89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00mL稀释后缓慢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续两周,同时口服稳心颗粒,每次9g,并加美托洛尔(倍他乐克)6.25mg,每日3次,连续4周;对照组给予丹参注射液8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00mL稀释后缓慢静脉输注,每日1次,连续两周,同时口服倍他乐克6.25mg,每日3次,连续4周。治疗前后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早搏总数和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指标,以及临床症状等观察。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治疗心力衰竭合并过早搏动总有效率为78.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53.5%(P〈0.05);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分别为80.5%和53.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RV指标治疗后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HRV各指标治疗后有明显改善(P〈0.05),用药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二药联合应用治疗心力衰竭合并过早搏动有明显疗效,能改善病人的心悸、胸憋等临床症状及改善HRV等,无不良反应发生,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R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RHF病人随机分两组,治疗组30例在原有洋地黄、利尿剂、扩血管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60mL加入5%葡萄糖300mL中静脉输注,对照组30例仅给予洋她黄、利尿剂和扩血管剂治疗,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P〈0.05)。生脉注射液治疗后每搏量和射血分数显著改善(P〈0.05),心率显著下降(P〈0.05),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生脉注射液是治疗RHF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9.
参麦注射液合真武汤治疗肺心病失代偿期4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合真武汤治疗肺心病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应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49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合真武汤。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心功能参数、血液流变学等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95%。对照组为87.2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气分析PaO、PaCO2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参数、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合真武汤治疗肺心病失代偿期(急性发作期)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93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46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心宝丸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参附注射液联合稳心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61.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R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P〈0.05),且实验组的提升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均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发应。结论在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参附注射液、稳心颗粒联合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少,安全性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