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了解四川省公共场所水环境中嗜肺军团菌污染状况,为控制和预防军团菌病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2021年3月—2022年6月对四川省公共场所沐浴水、温泉水采样进行嗜肺军团菌检测,并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血清分型,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77家公共场所中43家水样检出嗜肺军团菌,占55.84%,采集并检测样本234份,90份检出嗜肺军团菌,检出率38.46%,淋浴水、浴池水、温泉水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22,P=0.313),不同场所中宾馆(酒店)嗜肺军团菌检出率最高41.27%,不同级别宾馆(酒店)嗜肺军团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64,P=0.004),不同月份中7、8月份嗜肺军团菌检出率显著高于其它月份。四川省每个市(州)均有水样检出嗜肺军团菌,检出率最高为91.27%,检出率在10%~40%之间市(州)数最多,占38.10%。在90株菌株中LP1血清型占40%,LP2-15占60%。结论 四川省公共场所淋浴水、温泉水等水环境嗜肺军团菌污染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南宁市冷却水嗜肺军团菌污染情况及基因型特征,为预防和控制军团菌病提供依据。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2月,采集南宁市部分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水进行病原分离和基因鉴定。结果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阳性率达21.98%,阳性率呈逐年递减趋势;除1-4月外,各月份均有嗜肺军团菌检出;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南宁市嗜肺军团菌1型(Lp1)的遗传相似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南宁市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水嗜肺军团菌污染严重,菌型多样,且嗜肺军团菌1型菌株呈现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3.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空调冷却水中的嗜肺军团菌DNA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检测中央空调系统冷却水的嗜肺军团菌污染状况。方法: 建立了嗜肺军团菌MIP基因DNA的PCR检测方法,并对中央空调冷却水进行了嗜肺军团菌DNA的检测, 同时使用了BYCE培养基进行标本的军团菌分离培养。结果:在所有30 个受测系统水样中, 有12 (40% ) 个嗜肺军团菌DNA检测阳性, 与此同时只有6 个嗜肺军团菌经BYCE培养基培养阳性, 两种方法敏感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中央空调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的污染有相当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4.
军团菌KatB毒力基因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技术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军团菌KatB毒力基因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 ,根据GenBanK公布的嗜肺军团菌核苷酸序列合成军团菌毒力基因KatB的特异引物,采用PCR方法 对2005-2007年天津市中央空调冷却塔分离的嗜肺军团菌、杜氏军团菌、博氏军团菌、长滩军团菌等菌株进行了军团菌毒力基因KaLB的检测.结果 显示,本室分离的16株致病军团菌中有9株嗜肺军团菌和1株杜氏军团菌扩增出了2.7 kb的KatB基因片段,其余菌株未扩增出该基因片段.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军团菌毒力基因KatB的PCR检测方法 ,为军团菌的毒力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13-2022年山东省济南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冷却塔水的军团菌污染状况,分析菌株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为军团菌污染防控提供科学数据。方法 参照《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2013-2022年对山东省济南市113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冷却塔水进行军团菌分离,通过生化培养及飞行时间质谱对疑似菌株进行鉴定。使用诊断血清对嗜肺军团菌进行分型。采用PCR方法扩增菌株的毒力基因lvh和rtxA,产物通过毛细管电泳判读。结果 2013-2022年采集山东省济南市113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冷却塔水样216份,47份分离到军团菌,检出率为21.8%(47/216)。获得军团菌81株,其中嗜肺军团菌占90.1%(73/81)。73株嗜肺军团菌中,有84.9%(62/73)同时携带lvh和rtxA两种毒力基因,1.1%(8/73)仅携带一种毒力基因。其余3株嗜肺军团菌及8株非嗜肺军团菌均未检出lvh和rtxA。结论 济南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冷却塔水军团菌污染较为严重,存在公共卫生危害。分离的嗜肺军团菌大多数均携带lvh和rtxA两种毒力基因,可能导致军团菌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天河区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水嗜肺军团菌污染状况及血清型分布,为预防和控制军团菌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2008年4月至2009年12月,采集天河区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水99份,应用GVPC、BCYE、BCY培养基进行嗜肺军团菌分离培养,进行血清分型及鉴定。结果:冷却塔冷却水中嗜肺军团菌检出率达14.1%,检出率在不同年度、季度及不同类型公共场所间无明显差异。分离嗜肺军团菌共14株,血清型以LP6、LP1为主,分别达总检出的43.0%(6/14)、35.7%(5/14)。结论:天河区公共场所中央空调冷却水中存在嗜肺军团菌污染,对人群构成潜在健康危害,应加强预防与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某钢铁企业冷却塔水嗜肺军团菌的污染状况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军团菌病的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9月,对石家庄市某钢铁厂车间冷却塔水进行监测,分离培养嗜肺军团菌,对得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检测(lvh、rtxA)和多位点序列分型研究。结果 182份冷却塔水中有67份检出嗜肺军团菌,检出率为36.8%;共分离培养得到菌株84株,包括7种血清型,其中LP1型占63.1%(53/84)、LP6型占19.0%(16/84)。lvh和rtxA基因检测阳性的分别有79株和83株,二者均为阳性的有78株。多位点序列分型可分为32个型,SBT1型占36.9%(31/84),为主要优势型别,有21个型别为首次发现。结论钢铁企业冷却水存在嗜肺军团菌污染,携带有毒力基因,血清型和SBT型呈多样性分布。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保证水中嗜肺军团菌检测的准确性,对市售的4家厂商的BCYE培养基进行质量分析。方法选取嗜肺军团菌标准株和环境分离株,经过不同处理方式(酸处理、热处理)后分别接种4家厂商的BCYE培养基,对菌落结果进行计数,参考ISO 11133:2014(E)计算生长率,评估检出限。结果嗜肺军团菌标准株和环境分离株在不同处理方式、不同厂商的BCYE培养基的生长率均大于0.5,符合ISO 11133:2014(E)对合格培养基生长率的规定,经Levene方差齐性检验,生长率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1家厂商的BCYE培养基对嗜肺军团菌标准株的检出限为100 CFU/ml外,其他家厂商的检出限可达到10 CFU/ml。结论 4家厂商的BCYE培养基在生长率评定中均为合格,但有2家对嗜肺军团菌标准株的检出限较高,其可能对活性较弱的嗜肺军团菌检出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钢铁企业工业循环冷却塔水中的嗜肺军团菌污染状况及菌株分子生物学特性。方法于2011年3月—2012年9月对邯郸某钢铁厂相对固定的车间冷却塔水进行连续监测,进行嗜肺军团菌的定量分离培养,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血清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基因序列分型、毒力基因(lvh、rtx A)检测。结果共检测117份水样,其中20份水样检出嗜肺军团菌,检出率为17.1%;菌落总数为100~50 000 CFU/L,中位数为12 000 CFU/L;共分离到嗜肺军团菌23株,血清型包括Lp1、Lp3、Lp5、Lp6、Lp8,并以Lp1为主(占36.1%,9/23)。23株嗜肺军团菌PFGE分型得到19种不同带型,其中15种带型为国内首次发现。23株嗜肺军团菌分成20个SBT型别,有12个型别为本研究新发现。23株菌中,lvh、rtx A基因阳性的分别有20、22株,两种毒力基因全部阳性的有19株。结论钢铁企业的冷却塔水存在嗜肺军团菌污染,菌型呈现基因多态性,同时具有独特的基因组成,并普遍具有毒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一种适合基层检验部门及小型实验室使用的快速检测嗜肺军团菌的方法.方法 应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针对嗜肺军团菌mip基因设计5条引物(2条内引物、2条外引物及1条环引物),并对LAMP反应条件和反应体系进行优化.为验证该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针对种系背景明确的12株嗜肺军团菌实验对照菌株、45株嗜肺军团菌地方分离株、6株非嗜肺军团菌、11株其他细菌以及59份外环境水样本进行检测,并将其结果与传统培养分离方法及定量PCR方法比较.结果 所检测的菌株样本中不同血清型嗜肺军团菌经LAMP检测均呈绿色为阳性,非嗜肺军团菌及其他菌株检测均呈橙色为阴性.实验结果表明,LAMP方法的检出率高于传统培养分离方法及定量PCR.应用该方法从菌株核酸的提取至检测完成仅需1.5 h左右,该体系检测灵敏度为5 cfu/ml,而且其检测结果在日(灯)光下通过肉眼即可判断.结论 实验建立的LAMP方法能够快速、灵敏、特异地检测嗜肺军团菌,适合基层检验部门及小型实验室与现场监测等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