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颈动脉海绵窦瘘的MRI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评估治疗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8例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行MRI、MRA、CT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对比分析患者MRI及MRA影像征象。结果患侧眼球突出8例,海绵窦扩张8例,其中1例为双侧海绵窦扩大,眼上静脉扩张7例,岩上、岩下窦扩张1例,岩上窦扩张1例,眼肌增粗1例,脑挫伤3例。结论颈动脉海绵窦瘘的MRI及MRA具有一定特征性,结合临床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作用。且有成像简单、方便、快捷、无创等优点,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颈动脉超声和DSA对颈动脉狭窄诊断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致死致残率急剧上升,明确诊断病因采取有较的治疗,遏制脑血管损害的进一步发展对预防脑血管病具有重要意义。许多研究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栓子脱落可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TCD和MRA检查与DSA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和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可靠性。方法对128例经过全脑血管造影(DSA)证实存在颅内动脉狭窄的患者,同时进行TCD和MRA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 TCD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符合率为77.2%,另外有2例遗漏(大脑中动脉),还有3例为假阳性(颈内动脉)。MRA诊断颅内动脉狭窄的符合率为83.5%,没有遗漏,还有12为假阳性(颈内动脉7例,椎基底动脉系统5例)。结论 TCD和MRA检查作为便捷的颅内动脉狭窄筛查方法可靠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三维超声重建在颈动脉斑块致颈动脉狭窄程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颈动脉斑块、动脉狭窄性病变中影响动脉内压力的主要因素是管腔的缩小,血管狭窄的影响随血流量的增加而变得更为显著,而三维超声成像,能测量颈动脉的面积和颈动脉狭窄对脑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血流动力学的评价最敏感。颈动脉斑块及狭窄的分析中,颈动脉狭窄在脑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价是最合适的指标,特别是70%以上的ICPSV/CCPEDV(颈内动脉收缩期峰值速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斑块的MRI影像特点,以提高对颈动脉粥样斑块成分及性质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4年5月期间13例颈动脉粥样斑块的MRI病例资料,并与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病理结果相对照,总结其影像信号特点。结果 13个病例共18个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取出13个斑块;13例斑块存在脂质坏死池;6例纤维帽撕裂;7例斑块内出血;11例斑块内钙化;4例炎性细胞浸润。结论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磁共振信号具有特征性,磁共振成像能有效评估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双源CT造影( DE-CTA)、MRA和DSA在颅内动脉瘤患者中的阳性率。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8月来该院就诊的颅内动脉瘤疑似病例198例,所有患者均行DE-CTA、MRA和DSA三项检查,分别以三项检查为依据诊断患者是否具有颅内动脉瘤,并与诊断金标准比较计算各项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错误率的差异,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经计算可知MRA灵敏度和特异度最低,DE-CTA稍高,而DSA最高,3组间灵敏度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而彼此间特异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错误诊断率比较,由高到低依次为MRA、DE-CTA和DSA,3组间差异亦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SA灵敏度和准确度最高,DE-CTA次之,MRA最小,但三者的特异性无明显差异,考虑到操作的简便性及无创性,所以DE-CTA、MRA可用作DSA的辅助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56例颈动脉狭窄患者作为探讨对象,比较磁共振对易损斑块的诊断结果以及病理检查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磁共振检查发现的稳定斑块(20例)和易损斑块(36例)的脂核面积、纤维帽厚度、斑块和脂核二者间的比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斑块面积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检查发现不稳定性斑块患者其多普勒微栓子阳性率明显高于稳定性斑块患者(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技术对颈动脉斑块的诊断结果较好,可清晰显示斑块成分,可通过比较纤维帽和脂肪/斑块之间的面积比来诊断易损斑块。  相似文献   

8.
9.
目的:研究颈动脉斑块超声与冠状动脉狭窄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2016年1月~2018年7月期间某院接收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12例分为正常组16例和病变组96例,病变组中再根据血管狭窄程度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将各组的颈动脉斑块面积、数目和血管内中膜厚度进行比对。结果:同正常组相比,病变组的斑块数目、斑块面积和血管内中膜厚度3项数据差异明显(P0.05),且3项数据随着病变程度的加深不断增加;重度病变组的颈动脉狭窄率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颈动脉硬化形成斑块也在不断增多,采用颈动脉斑块超声能够对冠状动脉病变起到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0.
彭少华  王成伟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3):2004-2005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卒中密切相关,约50%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由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其中易损斑块的破裂、脱落是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的发病机制之一.国外研究[1]表明磁共振成像(MRI)可实现对斑块内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判断斑块稳定性,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监测疗效及估计预后提供有力帮助.本研究探讨高分辨MRI多序列成像对颈动脉斑块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对49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予以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结果:全组技术成功率100%,术前平均狭窄率为80.5%,术后残余狭窄率<20%。术后l周内患者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体征有所改善。术中及术后发生心率减慢23例,血压下降15例,血管痉挛7例,发生脑栓塞、高灌注综合征各1例。随访3个月~1年,有9例复查了DSA,1例出现轻度再狭窄;未发现支架移位、缺血性脑卒中。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方法,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熟练操作可降低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伴发颈动脉狭窄(CAS)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是否有CAS将775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CAS组(128例)和非CAS组(647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点,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方法分析冠心病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CAS的发生率为16.5%(128/775)。CAS组年龄高于非CAS组[(69±6)岁比(68±4)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AS的发生率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加重而增加(x2=11.425,P〈0.01)。左主干病变CAS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病变(x2=7.88,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只有年龄和冠心病多支病变是C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冠心病患者伴发CAS的发生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相关,高龄是独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脉内膜剥脱和支架植入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3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35例行颈动脉成形和支架植入术,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差异。结果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手术成功率为93.3%,术后3年再狭窄率为14.3%;支架植入术的手术成功率为100%,术后3年再狭窄率为18.7%,术后再狭窄率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14,P〉0.05)。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和支架植入术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但支架植入术创伤小、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林浩  周琳  王磊 《中国医药》2013,8(2):168-170
目的探讨应用脑保护装置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15例颈内动脉狭窄率在70%以上的患者均在放置了脑保护装置后施行颈动脉支架成形术,观察同侧血管支配区的围术期及随访期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结果15例患者脑保护装置及支架均成功置入,1例患者术中出现颈动脉痉挛,患者表现为进行性意识障碍,对侧肢体偏瘫;4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心率下降。在6—12个月随访期间无同侧血管再狭窄及缺血性脑血管病事件发生。结论应用脑保护装置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颈动脉狭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文主要通过15例AVM临床试验研究MRA和MRI对脑动、静脉畸形诊断的应用价值。其中,15例采用3DTOFMRA与MRI检查,10例同时采用2DTOFMRA检查,结果为3DTOFMRA对脑动、静脉畸形的供血动脉、瘤巢显示良好,对引流静脉显示较差;2DTOFMRA对引流静脉显示好,对供血动脉及瘤巢显示差。3例AVM的MRA与DSA对照,MRA供血动脉显示率为85.7%,瘤巢与引流静脉显示率为100%。MRI对病灶部位定位准确。结论 AVM应同时做3DTOFMRA与2DTOFM-RA检查结并合MRI图像,为临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32例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随机分为单降脂组(阿托伐他汀组,115例)和双降脂组(阿托伐他汀+依折麦布组,117例),于治疗第1天和第14天检测患者血脂情况,比较两种降脂方案对患者血脂的影响,并通过随访比较两组患者发生各种终点事件及不良反应事件的情况。结果治疗14 d后,双降脂组患者TG、TC及LDL-C均低于单降脂组(P<0.05),但两组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67)。随访1年后,双降脂组终点事件的总发生率低于单降脂组(P=0.026),但终点事件中,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及因缺血性卒中/TIA、心血管意外和其他动脉闭塞而住院治疗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应用阿托伐他汀比较,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降脂效果更安全、有效,且在脑卒中二级预防及减少心血管意外事件方面可能提供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颈动脉超声检查对急性颈内动脉系统脑梗死的病因学诊断意义。方法回顾分析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与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结果,观察其异常情况。结果①56例(90%)患者颈动脉超声显示血管异常,存在动脉粥样硬化,其中30例(48%)伴有多发斑块形成,26例(42%)伴有管腔狭窄(此56例患者中40例MRA有异常);②46例(74%)患者MRA示脑动脉狭窄。结论颈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动脉狭窄是急性脑梗死常见原因,因此常规对脑血管状况进行MRA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其病因和诊断能做出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段乃荣  关金玲  赵芳  曹毅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20):3056-3057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住院患者共131例,其中冠心病组54例,冠心病高危组46例,对照组31例,测量颈动脉管壁内-中膜厚度、斑块长度及厚度,所得数据用SPSS 17.0软件包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冠心病组与冠心病高危组颈动脉内膜增厚的发生率与厚度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以上两组与对照组之间颈动脉内膜增厚的发生率与厚度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6、3.48,均P<0.05),三组之间的颈动脉斑块积分及斑块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8,P<0.05).结论 颈动脉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以预测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尤其以颈动脉斑块的特异度更高.  相似文献   

19.
杨绍江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251-3252
目的:分析颈动脉狭窄在缺血性卒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采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将360例首诊患者,分非狭窄组(A组)狭窄〈50%与狭窄组(B组)狭窄〉50%或闭塞。结果:B组患者卒中发生率为38.2%明显高子A组20.1%,结论: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卒中的危险性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