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Budd—Chiari综合征(BCS)介入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3例BCS患者进行介入放射学治疗,根据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介入治疗方法。结果:Ⅰa型21例进行了介入治疗,成功率95.2%;Ⅰb型11例进行了介入治疗,成功率54.5%;Ⅱa型112例进行介入治疗,成功率96.4%;Ⅱb型14例进行了介入治疗,成功率92.9%;Ⅲa型9例进行介入治疗,成功率77.8%;Ⅲb型2例进行介入治疗,成功率100%;Ⅳa型25例进行介入治疗,成功率92%;Ⅳb型9例进行介入治疗,成功率88.9%。结论:介入放射学对BCS是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取代外科治疗,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Budd-Chiari综合征的MRI诊断及分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的MRI诊断价值及适合于治疗的分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Budd-Chiari综合征的MRI表现。结果 Budd-Chiari综合征的直接征象为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阻塞,并据此分为三型:I型下腔静脉阻塞型6例。Ⅱ型肝静脉阻塞型2例。Ⅲ型混合性阻塞8例。间接征象表现为肝大15例,尾叶大12例,脾大13例,肝内侧支血管13例,副肝静脉5例,肝外侧支血管14例,腹水8例,下腔静脉血栓形成3例。结论 MRI对Budd-Chiari综合征的诊断及分型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3.
收治下腔静脉隔膜阻塞症12例,均伴有布-加氏综合征。5例行经右房手指破膜术,7例采用国产Dacron人工血管作下腔静脉-右心房旁路分流术。无术中及术后近期死亡,术后3~24月随访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布-加氏综合征(BCS)介入治疗的方法及评价其疗效。方法对10例不同类型的BCS患者行介入治疗。方法:①经颈静脉下腔静脉途径行肝静脉开通;②经皮经肝穿刺肝静脉途径行肝静脉开通;③经颈静脉和股静脉双向会师行下腔静脉开通。术中常规行肝静脉和下腔静脉造影并测压。结果10例均获成功。6例患者球囊扩张后植入网状金属内支架,其中肝静脉支架2枚,腔静脉支架4枚。结论介入治疗BCS安全有效,可作为治疗该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PTA加支架置入治疗Budd┐Chiari综合征(附4例报告)王执民王义清关彦(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介入放射科西安710038)关键词Budd-Chiari综合征血管成形术支架中图号R542.61994年3月以来我院先后对4例Budd-Chiari综...  相似文献   

6.
我院采用彩色多谱勒引导下腔静脉 (IVC)球囊扩张并内支架置入术治疗布 加综合征 5 2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病例选择  5 2例中男 30例 ,女 2 2例。年龄 1 8~ 6 5岁 ,病程 3个月~ 1 7年。术前均常规腹部彩色多普勒扫查 ,明确IVC狭窄 34例 (膜型 2 3例 ,节段型 1 1例 ,狭窄段最长7.6cm ) ,完全闭塞 1 8例 (膜型 8例 ,节段型 1 0例 ,闭塞段最长 7.2cm)。并三支肝静脉闭塞 1 1例。1 .2 器械 TOSHBIASSA 2 70A彩色多普勒显像仪 ,采用3.75凸阵及扇扫探头。 8F双层导向管 ,1 6G破膜针及 5…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经皮球囊成形术(PTA)和血管内支架治疗布加综合征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方法:对16 例布加综合征患者进行了PTA及血管内支架植入治疗。 结果: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下腔静脉压力阶差显著降低,(14.6±3.1)m m Hg vs (1.9±0.5)m m Hg(P< 0.001),右房压力明显升高(4.8±1.6) m m Hg vs (10.7±2.1)m m Hg(P< 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42个月(平均10 个月),除3 例发生不同程度再狭窄外,临床症状均有改善,各项指标仍显著好于术前,近期及中远期疗效满意。 结论:只要掌握好适应证,PTA和血管内支架,加上抗凝药物治疗布加综合征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死亡率低、安全有效等特点,可望成为外科手术的替代疗法。  相似文献   

8.
将我院1993~2003年5月收住的12例老年Budd-Chiari综合征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Y型人工血管转流治疗混合型布加综合征患者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肠-腔-房Y型人工血管转流治疗混合性布加氏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1990-2006年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51例混合性布加氏综合征患者实施了肠-腔-房Y型人工血管转流.先于肝前行人工血管(直径16~18 mm,主血管)与肾静脉以下下腔静脉和右心房的吻合,然后再行人工血管(直径10~12 mill,支血管)与肠系膜上静脉和主血管的吻合.监测手术前、后下腔静脉、门静脉压力及血流流速.结果 手术后即日胸腹壁浅静脉曲张消失,无住院期死亡病例.随访6个月至16年,随访期内主血管未发现血栓,通畅率100%,支血管血栓形成2例,通畅率为96.1%.术后下腔静脉压力较术前下降了17.4 cm H2O±5.7 cm H2O(1 cm H2O=0.098 kPa),门静脉压力下降了17.0 cm H20±7.0 cm H20.结论 Y型人工血管转流能同时有效地降低下腔静脉及门静脉压力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是治疗混合性布加氏综合征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Budd-Chiari综合征的血管内支架治疗术使用效果。材料与方法:对26例Budd Chiari综合征患者在电视透视下采用闭塞部位穿刺,球囊扩张及内支架置入术进行治疗。结果:26例全部一次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症状改善快,腔静脉压明显下降,经4个月~6a随访通畅率达100%,无一例发生再狭窄。结论:采用本方法治疗Budd Chiari综合征安全,创伤小,成功率高,效果显著,可作为能替代外科手术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布-加氏综合症介入放射学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布 -加氏综合征不同类型的介入放射学治疗效果。方法  1例患者经下腔静脉造影后采用球囊成形术 ,其余 3例均造影后行球囊成形 支架置入术。结果  1例膜型梗阻经球囊成形术后治愈 ,2例节段型梗阻患者经球囊成形术后分别置入“Z型支架 ,1例肝静脉型置入wallstent支架治愈。结论 介入放射学在诊治布 -加氏综合征方面是一种独特、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第三肝门成形术在Budd-Chiari 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Gu YM  Yang RJ 《中华医学杂志》2005,85(4):240-243
目的 探讨第三肝门成形术[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及支架置入术]在Budd-Chiari综合征(BCS)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本组20例BCS患者,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7~53岁,采用直接或标识下经股静脉或颈静脉第三肝门成形术,或采用Rendez-vous技术第三肝门成形术。结果 全部病例实施第三肝门靶血管PTA及支架置入术,均获得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单纯PTA治疗12例,支架置入术8例(共置入支架9个)。术后随访3~54个月,临床治愈10例,有效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85%。结论 第三肝门成形术作为治疗肝静脉型BCS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有着与第二肝门成形术同等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提高Budd-Chiari综合征的诊断和冶疗水平.方法:分析总绪17例Budd-Chiari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并夏习相关文献.结果:17例均经上下腔静脉联合造影明确诊断.1例行下腔静脉和右心房人造血管转流;1例行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1例球囊扩张;8例球囊扩张并置支架;1例有血栓形成行溶栓治疗,其余5例因各种原因放弃继续治疗.结论:Budd-Chiari综合征四川并非罕见,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应实施手术或介入治疗,具体应根据造影结果选择合适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布加综合征147例,并与下腔静脉造影结果比较。结果彩超显示147例中下腔静脉通畅17例,膜性狭窄55例、膜性闭塞48例,节段性狭窄1例,节段性闭塞26例,其中合并血栓20例。与下腔静脉造影结果相比彩超定性诊断符合率98.64%,准确率94.56%。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病变准确率高,应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5.
改良内支架治疗布加氏综合征的临床应用(附33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改良内支架治疗布加综合征的方法。方法 :对 33例下腔静脉膜型及狭窄型布加氏综合征经皮经腔球囊导管扩张成形改良内支架置入术。其中肝后段下腔静脉膜型阻塞 2 4例 (完全阻塞者 19例 ,膜孔者5例 ) ;下腔静脉狭窄者 9例 ,狭窄长度 1.9cm~ 11.6cm。结果 :治疗前下腔静脉压力平均 2 7.33± 4 .12cmH2 O ,上腔静脉平均压力 4 .0 8± 1.5 1cmH2 O ;球囊扩张后下腔静脉压力下降至平均 18.6 7± 5 .0 7cmH2 O ,上腔静脉压力上升至平均 7.0 8± 2 .2 7cmH2 O ;支架置入后下腔静脉压力下降至平均 11.4 2 4± 2 .11cmH2 O ,上腔静脉压力上升至平均 8.83± 2 .6 2cmH2 O。随访 3~ 4 4个月 ,体征全部消失 2 2例 ,3例术后一度出现黄疸 ,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 :改良内支架有效地预防了因支架放置引起的肝静脉再次阻塞。  相似文献   

16.
结合8例布—加氏综合征和文献复习,对该症的病因与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与诊断、治疗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概括了该症的临床特征并强调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肝血管瘤的最佳栓塞治疗方案 ,分析比较不同栓塞方法的疗效 ;方法 :45例肝血管瘤患者被分为两组 ,A组 1 6例 ,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进行栓塞 ,B组2 9例 ,用平阳霉素碘化油乳剂加明胶海绵微粒进行栓塞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所有病人经栓塞治疗后 6个月开始行CT扫描检查 ,A组中瘤体缩小 5例 ,保持稳定 1 1例 ,B组中瘤体缩小 2 0例 ,保持稳定 9例 ,两组统计学检验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平阳霉素乳剂治疗肝血管瘤有效 ,而平阳霉素乳剂加明胶海绵微粒的混合性栓塞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8.
侵犯下腔静脉的肝脏恶性肿瘤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Li AJ  Wu MC  Zhou WP  Yang JM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4):1671-1674
目的 探讨肝肿瘤侵犯下腔静脉的手术处理方法,以提高切除及手术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996年元月至2005年9月收治的29例肝脏恶性肿瘤侵犯下腔静脉手术切除的临床资料。包括肿瘤大小、位置、分期以及手术的方式和预后等。结果 29例侵犯下腔静脉的肝肿瘤的手术方式有下腔静脉部分切除、修补术共25例,肝癌切除并下腔静脉取癌栓4例,手术均成功,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B型超声、CT、磁共振(MR/)是术前必不可少的检查,MR/可以明确下腔静脉受压、受侵、移位及有无闭塞等。侵犯下腔静脉肝肿瘤可选择性行根治性切除。下腔静脉壁部分切除、修补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可以大大提高肿瘤的切除率。  相似文献   

19.
应用~(125)I-lipiodol抗癌乳剂经肝动脉灌注治疗不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44例,取得显著的疗效,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改善,其中30例AFP阳性患者、25例术后一月完全转阴,5例AFP值下降至200ng/ml以下;术前AFP值增高(100~400ng/ml)4例患者,术后均转为阴性,20例肝区疼痛消失;18例肿瘤缩小。本法的主要特点,即将肿瘤区域的局部放疗、化疗和栓塞疗法三者结合在一起,不同环节的联合作用,起到综合抗癌的效果,为肝癌的导向治疗开辟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