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进一步探讨TBL教学法在人体解剖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效果。方法以本校临床医学专科16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T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法。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BL教学法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对学生自学能力、团队协作意识、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及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优于传统的LBL教学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TBL教学模式在中医学理论学习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择2012级临床医学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实验组采用TBL结合L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LBL教学模式。教学结束后进行试卷考核,同时对实验组学生实行问卷调查,了解其对TBL教学的看法,并和LBL教学进行比较。结果试卷考核显示:实验组综合理论考核成绩为(82.03±4.73)分,对照组为(72.27±4.08)分,两组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认为TBL教学有助于提高对本学科内容的理解,同时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自学能力和团队合作学习能力,同时也认为TBL教学相对于LBL教学费时、低效,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结论 TBL教学模式应用于中医学教学,有助于提高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和文献查阅能力等,但具体应用时需甄选教学内容,结合多种教学方法,才能真正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本科生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2009级针灸推拿专业随机分为PBL教学法组和LBL教学法组。采用考试成绩、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评估。用SPSS19.0软件处理所有数据。结果:教学效果评估结果显示,考试成绩方面,PBL组理论知识、临床操作成绩高于LBL组(P〈0.05);问卷调查显示,两组在课堂愉悦程度、对教师满意度、知识理解程度、解决问题能力、学习积极性、综合分析能力、与患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师生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训练本科生的信息获取能力、临床思维、综合分析、语言表达和探索创新等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全面提高中医内科学教学质量。该教学法适用于中医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学生的中医内科学教学。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TBL教学法在外科护理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本校护理学本科2009级和2010级29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T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法.结果 2个年级实验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BL教学法在提高教学效果的同时,对学生自学能力、团队协作意识及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优于传统的LBL教学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问题教学法探讨提高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病理解剖学的教学效果。方法将2007级统招护理专业4个班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问题教学法(P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LBL教学法)。学期结束后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最后对2组成绩进行统计、比较,并对实验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评价学生对该种教学法的反映。结果实验组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以及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PBL教学法在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病理解剖学中教学效果优于LBL教学法,且方法简单、易于理解,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授课式学习(LBL)+案例式学习(CBL)+标准化患者(SP)三轨教学模式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将80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西学中博士、硕士研究生随机分为2组,LBL+CBL+SP组和LBL组各40名,课程结束后以期末考试和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价2组教学效果。结果 2组期末考试理论知识题中得分基本相当(P0.05)。LBL+CBL+SP组病例分析题得分高于LBL组(P0.01),总成绩高于LBL组(P0.05),调查问卷积分高于LBL组(P0.01)。结论在《中医诊断学》教学中应用LBL+CBL+SP三轨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将TBL教学法应用于《经络腧穴学》的教学中,观察其可行性及教学效果。方法:将针灸推拿专业本科1个教学班的63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另1个平行班作为对照组。实验组应用TBL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结果: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实验组分析类题和综合类题考试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TBL教学法可明显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相似文献   

8.
在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学中试行以LBL教学法为主,TBL教学法为辅的双轨教学模式的改革,使学生做到课前预习、分组答辩、阐述观点,以实现对较分散、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好地理解与掌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的意识。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TBL+LBL教学法在培养学生学习态度,能力及提高专业知识方面优于单一的LBL教学法。本研究为进一步在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教学中推广TBL+LBL双轨教学模式提供了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PBL与LBL教学模式在康复治疗学专业教学中的教学效果,并对中医药院校开展功能解剖学PBL教学法进行探讨。方法:随机将康复治疗学专业2个班级学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9人,实验组运用PBL教学模式,对照组运用LBL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使用课堂测试和调查问卷对两组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课堂测评成绩显示,实验组获得比对照组更好成绩(P0.05),调查问卷显示,实验组97.3%的同学在6个维度上对于PBL教学法给予认同。结论:在教学效果上PBL教学法比LBL教学法具有明显优势,但全面开展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LBL结合PBL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06级中医专业的两个本科班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全部采用传统的LBL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LBL结合PBL教学模式。同时,采用闭卷考试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结果:实验组考试总成绩、采用PBL教学法相关章节的成绩、综合分析题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实验组学生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临床思维、加深理论理解、促进记忆、提高分析能力、沟通表达能力、提高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明显受益较大(P〈0.05或P〈0.01)。结论:LBL结合PBL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是可行的、有效的,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传统教学(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法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基于团队的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TBL)以团队为基础开展课堂测验和讨论,又不利于对知识全面系统的掌握和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探讨了LBL联合TBL教学法应用在生理学理论教学中,比较各组学习成绩,并采用问卷调查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表明,TBL+LBL双轨模式教学法在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学生学习态度、能力及提高专业知识方面优于单一的LBL教学法,并能被绝大多数学生接受。提示,在生理学教学中,采用TBL+LBL双轨模式教学能取长补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增强教学效果,从而为日后学习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2012级中医专业(骨伤方向)的《中医骨伤科学》课程教学进行改革,A班(n=94)采用互联网+TBL教学模式,即教师课堂上引入以团队为基础的TBL教学法,课堂外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线上线下全程指导,学年末进行问卷调查,而B班(n=91)仅采用传统教学法。A班学生两个学期平均成绩均有极佳表现(与B班比较,P0.001)。A班学生认为互联网+TBL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课程自学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互联网+TBL教学模式不失为当今"互联网+"教育中医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一种新尝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PBL)联合基于案例的教学模式(CBL)教学法在针灸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144名规培学员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2名。试验组采用PBL联合C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基于讲授式的教学模式(LBL)教学法。规培结束后,对两组规培学员进行出科成绩考核及问卷调查两种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满意率为75.0%,对照组满意率为4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对带教老师质量评价反馈的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自学能力、提高沟通和协作能力、培养临床思维、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联合CBL教学法在针灸科规培中取得良好效果,是胜任于提高中医类规培学员在针灸科规培的临床综合能力的教学模式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在制药工程专业药理学教学中尝试PBL+ LBL教学法,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初步分析.结果发现PBL+ LBL教学模式与传统的LBL教学模式在学生学习态度、专业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等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BL+ LBL教学法明显优于LBL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对学生科研探究能力培养的作用;方法构建案例教学实践过程和实践形式,采取考试与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对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教学效果评估。结果与传统教学组比较,案例教学组期末考试成绩和附加题成绩高于传统教学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模式,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培养了学生科研临床能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的效果。方法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2008级1、2班12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试验班学生对PBL教学满意程度、PBL教学法和LBL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专业知识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PBL教学法较以往LBL教学法对学生的教学效果具有较大的提高,尤其对于学生的主动性、自学能力、综合实验技能方面有着较大的提高。结论 PBL教学法适合在药理学实验教学中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生理学课堂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以病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并针对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两个不同专业学生采取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和LBL+CBL教学法。通过对2种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LBL+CBL教学法优于单纯的LBL教学法,学生对LBL+CBL教学模式认可度、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课堂收获情况均高于传统的LBL教学模式,该教学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BL、TBL与LBL整合教学法在中医院校《医古文》课程教学中的作用。方法:比较贵阳中医学院中医学专业2014级3个班学生在分别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和训练方法后,考试成绩对比和反馈调查。结果:采用传统LBL教学法的2班学生在期末考试A、B试卷的作答中平均成绩分别是80.1分和74.6分;采用PBL+TBL教学模式的3班学生平均成绩分别为70.1分和76.7分;而采用PBL、TBL与LBL整合教学法的1班学生平均成绩则为83.4分和85.7分。反馈调查显示学生对PBL、TBL与LBL整合教学法满意程度最高,效果最好。结论:PBL、TBL与LBL整合教学法在中医学专业本科生《医古文》课程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值得在中医院校中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在感染性疾病临床实习中,应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结合基于病例的学习法(case based learning,C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在感染科临床实习的中国医科大学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40人,分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在感染性发热的相关临床教学中,实验组应用PBL结合CBL教学模式,对照组应用基于授课的学习法(lecture based learning,LBL)教学模式。通过理论考试及问卷调查进行教学效果的评估。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40名学生均参加理论考试及问卷调查,客观题成绩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病例分析题成绩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结合CBL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团队协作意识,加强语言沟通交流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BL结合CBL教学模式教学效果优于LBL教学模式,值得在感染性疾病临床实习中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结合以团队为基础教学法(TBL)在中医筋伤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广西中医药大学中医骨伤专业学生88名随机分为实验组(44人)和对照组(44人),实验组采用PBL+T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PBL教学模式,通过理论考试及问卷调查评价2组教学效果。结果:总成绩及理论成绩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交流成绩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实验组在临床教学(思维辩证、整体操作、克服困难),自主学习(发现能力、汇总总结),小组合作(互动交流、领导能力、活跃比度),医患沟通(询问得体)4方面的多项能力表现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90.7%同学认为可通过自学结合团队交流快速掌握中医筋伤学临床实践过程,对照组有82.3%学生认为PBL教学模式能够锻炼学习能力,但其中71.5%的学生认为学习效率较低。结论:PBL联合TBL实践教学法能提高中医筋伤学临床教学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更能有效地发展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