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跟痛症为骨科极为常见的疾病,西医常诊断为“跟骨结节滑囊炎”、“跟骨骨刺”、“跟骨骨质增生”等。本病轻则感觉不适,重则足跟不能负重行走,且治疗后极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临床观察发现,口服药物疗效不肯定,有相当部分患者因惧怕疼痛等各种原因拒绝接受局部封闭、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1 临床资料 本组65例中,男30例,女35例;年龄45~76岁;单足痛42例,双足痛23例,肥胖41例;病程在1个月至2年;X线摄片59例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所有足跟痛排除感染引起的疼痛。2 治疗方法2.1 中药熏洗:自拟川芎细辛汤,药物为细辛、川芎、三棱、  相似文献   

3.
林应强  吴山 《中医正骨》1999,11(8):29-30
跟痛症是临床上常见病,好发于中老年。作者自1997年5月~1998年12月,以手法为主治疗此类患者34例,经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仪器 采用广州市医疗器械研究所制高效电磁波治疗仪(GDP),辐射波长3~25μm,功率200W。1.2 药物 骨伤洗剂为本院自制,其主要成分有大黄、荆芥、刘寄奴等,具有舒筋活络、活血祛风、消肿止痛的功效。1.3 病例选择 参照中医筋伤学有关跟痛症的诊断标准。以符合诊断,年龄18~73岁者为观察对象。合并严重的器质性病变(包括跟骨结核、恶…  相似文献   

4.
电针治疗跟痛症2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跟痛症是以足跟承受重力时疼痛而命名的病症,常见于跟骨脂肪垫炎、滑囊炎,跟骨骨刺及跟骨骨病等,虽然症状单一,但多缠绵难愈,手术切除骨刺疗效不够稳定。笔者近2 a来在门诊采用电针治疗本病2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6例,男10例,女16例;年龄最小43岁,最大65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2 a。2治疗方法2.1取穴患侧阿是穴,昆仑穴。患者取俯卧位,足跟底部向上,通常在足跟底部中点或偏侧缘可以找到压痛点,作为阿是穴。2.2操作方法常规消毒选用0.30 mm×15 mm毫针,昆仑穴沿与皮肤45°角刺入;阿是穴采用夹持进针法直刺8 mm~12 mm,以针尖深…  相似文献   

5.
足跟痛是指多种慢性疾患所致的跟骨跖面疼痛,多发生于中年以后的男性肥胖者,一侧或两侧同时发病,每于上下楼或活动时疼痛加剧。由于足跟脂肪垫炎或萎缩、跖筋膜炎、跟下滑囊炎、跟骨骨刺等引起。笔者近年来采用多种药物治疗足跟痛效果不错,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跟痛症中医外治法临床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痛症中医外治法临床研究概况山东省宁津县中医院(253400)孙清军,孙冠兰,孙清凤跟痛症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治疗上方法较多,其中以中医外治法应用最为广泛,而且发展迅速。笔者收集了近年来有关中医外治法治疗跟痛症的文献,兹总结整理如下。1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7.
<正>1病例介绍林×,男,46岁,因"反复右足底部疼痛2 a,加剧1周"就诊。患者2 a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足底部疼痛,性质为刺痛,呈持续性,晨起较明显,无法下地,稍行走几步后疼痛可减轻,但行走稍多疼痛又加重,逐渐至行走困难,曾行局部封闭治疗2次后疼痛有所缓解,但不能持久。1周前因行走稍多后症状明显加重,以致足跟无法着地,影响日常生活。查体:右侧足部无明显红肿,右跟骨结节前缘压痛明显,局部可触及硬结,右足活动无受限。辅助检查:跟骨X线示跟骨结节前缘骨质明显增生。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 1993年 10月至 1998年 10月 ,采用中药熏洗配合按摩治疗跟痛症 77例 ,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77例中男 4 3例 ,女 3 4例 ;年龄 3 3~ 75岁 ,平均5 4 .6岁 ;病程 <1年者 4 1例 ,1~ 3年者 2 2例 ,>3年者 14例。单足发病 5 6例 ,双足发病 2 1例 ,共 98足。全部病例均经 X线摄片排除跟骨骨髓炎、肿瘤、结核、类风湿性跟骨炎。有跟骨骨刺者 3 7例 5 2足。2 治疗方法2 .1 中药熏洗 洗方组成 :生川乌、生草乌、制乳香、制没药各 15 g,桑枝、红花、当归、川芎、桂枝、防风、牛膝各 2 0 g,伸筋草、透骨草、花椒、…  相似文献   

9.
跟痛症是指足跟底面行走着力疼痛,常因慢性劳损、风湿性关节炎、跟骨底面骨刺形成等引起。笔者于2005年6月~2010年6月间,应用中药鞋垫疗法治疗跟痛症37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37例,男25例,女12例;足跟痛单侧30例,双侧7例;年龄42岁~68岁,平均51岁;病程8个月~3a,平均1.6a;跟骨X线片显示有骨刺者29例,无骨刺者8例;全部病例跟骨前内侧均有明显压痛。  相似文献   

10.
顽固性跟痛症,往往有几种致病因素同时存在,用传统的、单一的治疗方法只能暂时缓解症状,不能消除病因病理因素,疗效多不满意。综合治疗就是运用A、B法分期治疗病因病理因素,运用C、D法恢复其组织结构功能,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跟痛垫治疗跟痛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制跟痛垫治疗跟痛症105例,总有效率为86%,法简效佳。  相似文献   

12.
筋骨痛消丸外用治疗顽固性跟痛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自 1997年 10月~ 2 0 0 0年 12月采用筋骨痛消丸外用治疗顽固性跟痛症 3 6例 ,效果颇佳。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 3 6例 ,男 16例 ,女 2 0例。年龄 2 5~ 69岁 ,平均 3 6岁。摄X线片有跟骨骨刺者 12例。余 2 4例未见明显异常。 3 6例病人均为经多次治疗未愈或愈后又复发者。  治疗方法 将筋骨痛消丸 2小袋碾碎后以白醋润湿制成皮膏敷于足跟 ,然后做热蒸气浴 (注意勿汤伤 ) ,每日 2次 ,每次3 0分钟 ,10天为 1个疗程。一般 2个疗程即可治愈。  治疗结果 本组 3 6例 ,治疗时间最长 3 0天 ,最短 10天 ,平均 2 0天。结果局部…  相似文献   

13.
跟痛症主要有跟底痛和跟后痛,跟后痛包括跟腱炎、滑囊炎、跟骨骨垢炎、跖腱膜炎等。跟底痛常见病因有跟底脂肪垫萎缩、跟底脂肪垫挫伤、跟底滑囊炎和跖腱滑膜炎。跖腱滑膜炎发展到钙化或骨化时,就形成骨刺。临床上跟骨痛以跟骨骨刺多见。1临床资料跟痛患者102例,男性40例,女性62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41岁,单侧74例,双侧28例,有骨刺者84例,无骨刺者18例。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1998~1999年底用小针刀加穴位注射结合的方法治疗顽固性跟痛取得满意的疗效。1 一般资料 本组79例,男48例,女31例;隼龄最小40岁,最大75岁,其中40~50岁20例,50~60岁39例,50岁以上20例;左侧29例,右侧42例,双侧8例;病史最长5.5年,最短3个月。其中61例提示有不同程度的跟骨骨刺(X线摄片示),局部软组织增厚变硬。2 诊断标准 足跟部疼痛:晨起、长时间站立及行走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患足弓加深:可清楚触到跖长韧带和跟骨结节前下方,跑骨窦处压痛明显.X线摄片:…  相似文献   

15.
<正>跟痛症(painful heel syndrome,PHS)是指因足跟脂肪垫退变、跖筋膜炎、跟骨滑囊炎等因素致足跟部疼痛及行走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目前西医治疗该病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常见治疗方法有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封闭治疗、射频消融、手术治疗等,对症治疗起效快,但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如口服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黏膜刺激大,易造成溃疡;手术治疗住院时间长,费用高、易感染等;同时对症治疗均存在一定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跟痛症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治疗方法繁多:局部封闭、中药热敷、手术切除骨刺、跟骨减压术等等,但效果均不十分肯定。我院自1998~1999年底对于劳损性跟痛症79例,用针刀药结合治疗的方法,取得满意的疗效。1一般资料 本组79例,男48例,女31例,年龄最小的40岁,最大的75岁,其中40~50岁20例,50~60岁39例,60岁以上的20例。左侧29例,右侧42例,双侧8例,病史最长的5.5年,最短的3个月,其中61例提示有不同程度的跟骨骨刺(X光片),局部软组…  相似文献   

17.
笔者1 991年以来用综合外治法治疗跟痛症6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65例中,男30例,女35例;年龄45~76岁;单足痛42例,双足痛23例;肥胖41例;病程在1个月~2年;X线摄片59例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排除感染引起的疼痛.  相似文献   

18.
跟骨钻孔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跟骨钻孔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许树柴万豫尧邓晋丰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广东省中医院(510120广州)关键词跟痛症/治疗跟骨钻孔术骨内减压术跟骨内高压跟痛症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常见于40~60岁的中老年人,尤以体型肥胖的女性发病率较高。患者晨起或久坐后...  相似文献   

19.
跟痛症是多种慢性疾病所引起的跟部跖侧疼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常见的原因有:局部脂肪垫炎,跖筋膜炎,跟骨骨刺,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大多数病人经封闭治疗,理疗,用海绵跟垫,减少负重,口服消炎镇痛药等保守治疗疼痛可缓解。但少数病人保守治疗无效。我院于1998年2月至2002年8月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此类病人18例进行手术治疗,疗效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益肾填精、活血化瘀类中药足浴加外敷治疗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独活寄生汤煎汁浴足1h,推拿足跟部40min,再将右归丸制膏外敷足跟部。每日1次,4周为1疗程。结果:治愈66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益肾填精、活血化瘀类中药外治跟痛症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