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奥拉西坦治疗轻中型脑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继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10):1124-1125
目的研究促智药奥拉西坦(oxiracetam)对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60例轻中型脑伤患者随机分入奥拉西坦治疗组(30例)与吡拉西坦对照组(30例)进行治疗,通过MMSE量表、WMS量表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MMSE、WMS的t值分别为15.85、5.97和6.17、3.77,均有显著性差异(P<.01);治疗组显效12例(40%)、有效16例(53%),总有效率93%,而对照组显效8例(27%)、有效12例(40%),总有效率63%,两组疗效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x2=7.20,P<.01).结论奥拉西坦与吡拉西坦治疗轻中型脑伤均有效,但前者疗效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脑活素与奥拉西坦连用治疗重征脑外伤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连续收治的112例重症脑伤后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6例进行对照。观察治疗期间不同时期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治疗结束后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优于对照组69.7%(P〈0.05)。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脑活素与奥拉西坦合用治疗重症脑外伤后综合征疗效好,能改善预后并明显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奥拉西坦对脑梗死急性期认知功能障碍的改善作用,评估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5例脑梗死急性期合并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奥拉西坦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注射液4.0g/d,共21天;吡拉西坦组2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吡拉西坦给予4.0g/d,共21天.观察用药前后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分、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改善程度.结果:奥拉西坦和吡拉西坦均可改善脑梗死急性期MMSE评分、P300潜伏期和波幅,但奥拉西坦改善程度更为显著.结论:奥拉西坦可用于脑梗死急性期认知功能障碍的治疗,且疗效优于吡拉西坦.  相似文献   

4.
张恒金 《当代医学》2013,(32):140-141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04年3月-2007年4月收治的符合研究条件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共76例,将其随机分为吡拉西坦组38例和奥拉西坦组38例,吡拉西坦组快速静脉滴注吡拉西坦注射液,100mL/次,10min内输完,3次/d,疗程2周;奥拉西坦组静脉滴注奥拉西坦注射液进行治疗,将奥拉西坦注射液4g与浓度为10%的葡萄糖注射液250mL摇匀后静脉滴注,1次/d,疗程2周,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第7天和第14天GCS评分奥拉西坦组显著优于吡拉西坦组,分别为(12.68±3.05)分和(13.99±3.14)分与(10.21±3.93)分和(11.34±2.96)分,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及随访结束,GOS评分奥拉西坦组显著优于吡拉西坦组,分别为(4.82±16.3)和(5.87±1.14)分与(3.27±1.86)和(3.85±1.93)分,差异显著(p〈0.05);奥拉西坦组死亡5例,死亡率为104%;吡拉西坦组死亡12例,死亡率为25.o%,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奥拉西坦注射液在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时可以有效地改善脑颅损伤继发的神经功能缺失、记忆力与认知功能不良反应小,疗效比较好,能有效地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吡拉西坦联合高压氧治疗轻度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设计原则,将入选的74例血管性痴呆病例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吡拉西坦联合高压氧治疗,对照组单用吡拉西坦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认知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吡拉西坦联合高压氧治疗血管性痴呆提高了大脑活性,促进代谢,改善脑功能,特别是额叶的功能,从而改善了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丁苯酞对血管源性轻度认知障碍(vMCI)患者认知功能及脑血流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vMCI患者随机分为丁苯酞组(治疗组)和吡拉西坦组(对照组),每组各40例,疗程12周;治疗前、治疗后检测脑血流量,同时给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分,并对疗效进行评定。结果治疗12周后治疗组脑动脉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P〈0.05),MMSE、HDS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可改善vMCI患者认知功能,提高脑血流量,治疗vMC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还脑益聪胶囊治疗老年轻度认知损害的双盲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还脑益聪胶囊治疗老年轻度认知损害(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对各组试验药进行盲法要求包装,采用随机、双盲、阳性平行对照法共观察90例老年MCI患者,并选45例老年健康者进行治疗前对照分析相关指标。治疗组45例(剔除1例)用药为还脑益聪胶囊(每次3粒,3次/d),同时加服三乐喜模拟药(每次2粒,3次/d);对照组45例(剔除2例)用药为三乐喜胶囊(每次2粒,3次/d),同时加服还脑益聪胶囊模拟药(每次3粒,3次/d),温开水送服。两组疗程均为16周。于治疗前后进行临床记忆、中医症状、脑血流、自由基、炎性介质及脂代谢变化等情况的分析。结果:老年MCI患者临床记忆量表各项指标积分与老年健康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1),血清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白细胞介素-1a(interleukin-1a,IL-1a)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的活性明显降低(P〈0.05)。除指向记忆-项外,还脑益聪胶囊治疗组老年MCI患者治疗后的临床记忆量表积分值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中医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还脑益聪胶囊对患者大脑前、后动脉的平均血量参数均有明显提高作用(P〈0.01,P〈0.05),并且显著改善脑动脉的阻力指数(P〈0.01);还脑益聪胶囊还能显著升高老年MCI患者血清SOD活性,同时降低Ache、IL-1α及IL-6的血清含量(P〈0.01,P〈0.05);还脑益聪胶囊对患者血脂的改善作用与三乐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还脑益聪胶囊治疗老年轻度认知损害有较好疗效,效果优于阳性对照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VD)的疗效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科收治的8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给予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应用脑保护剂等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奥拉西坦注射液4.0g加入生理盐水250mL静滴,1次/d,连用3周。尼莫地平片40mg/次口服,3次/d,连用3周。3周后比较两组的疗效及MMSE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的MMSE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MMSE评分增加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拉西坦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血管性痴呆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脑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安博维)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病(EH)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的疗效。方法将89例轻、中度EH患者随机分为厄贝沙坦组和贝那普利组,于用药前和服药6个月后,分别检测24h动态血压,心脏多普勒超声、血浆脑钠素(BNP)。结果治疗6个月后,各项血压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心脏超声各项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LVPWD、IVSD和LVMI厄贝沙坦组显著低于贝那普利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浆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而厄贝沙坦组下降得更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博维能够有效降低血压,改善轻、中度EH患者左心室舒张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治疗下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情况,为其有效的评价VD患者认知障碍程度提供临床依据,为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120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采取针刺和药物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变化情况。结果:患者认知状况的改善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8.3%,药物组为48.3%,针刺组优于药物组;治疗后病人的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潜伏期缩短(P〈0.05),波幅升高(P〈0.05)。治疗后针刺组和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可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疗效优于口服吡拉西坦,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8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奥拉西坦组)80例,给予奥拉西坦0.8g,3次/日;对照组(脑复康组)给予脑复康0.8g,3次/日,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应用MMSE测评其疗效。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评分变化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奥拉西坦组患者MMSE评分改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奥拉西坦可以有效治疗血管性痴呆。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并比较不同疗法在治疗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t dementia,VCIND)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VCIND患者随机分为电刺激子脑顶核(cerebellar fastigial nucle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FNS)组?奥拉西坦组和尼莫地平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FNS组采用FNS,奥拉西坦组口服奥拉西坦,尼莫地平组口服尼莫地平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事件相关电位-P300(event-related potentials P300,ERP-P300)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or ultrasonic monitor,TCD)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FNS组治疗后MoCA明显增高(P < 0.01),P300潜伏期缩短(P < 0.01)?波幅增高(P < 0.01),TCD显示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增高(P < 0.01)?奥拉西坦组治疗后MoCA较前明显增高(P < 0.01),P300潜伏期缩短(P < 0.01)?波幅增高(P < 0.01),但TCD显示治疗前后平均血流速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尼莫地平组治疗后TCD显示平均血流速度增高(P < 0.01),而MoCA?P300潜伏期和波幅均无变化(P > 0.05)?3组间治疗后MoCA评分FNS组及奥拉西坦组高于尼莫地平组(P < 0.01),FNS组高于奥拉西坦组(P < 0.01);治疗后P300潜伏期FNS组较奥拉西坦组及尼莫地平组更短(P < 0.01),而后2组间无差异(P > 0.05);治疗后波幅奥拉西坦组较FNS组及尼莫地平组更高(P < 0.05),而后2组间无差异(P > 0.05);治疗后TCD显示平均血流速度FNS组MCA高于奥拉西坦组及尼莫地平组(P < 0.01),而后2组间无差异(P > 0.05),FNS组及尼莫地平组ACA?PCA?VA高于奥拉西坦组(P < 0.05),其中FNS组ACA?VA高于尼莫地平组(P < 0.05),而PCA2组间无差异(P > 0.05)?结论:FNS?奥拉西坦?尼莫地平均能够对VCIND患者产生治疗效果:奥拉西坦能够有效改善其认知功能;尼莫地平可改善其颅内血流供应;FNS对认知功能及颅内血流供应均有改善,效果更为全面?  相似文献   

13.
①目的研究弥漫性脑损伤对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损害及奥拉西坦的保护作用。②方法选择雄性Wistar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2只)、假手术组(12只)、脑损伤组(12只)和药物干预组(12只)。正常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假手术组仅进行头皮切开缝合处理;脑损伤组和药物干预组均制作Marrnarou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其中药物干预组在制作模型后定期给予奥拉西坦(200mg/kg/d)。观察14天后,采用Molris水迷宫试验比较各组大鼠搜索安全岛的次数。③结果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脑损伤组和药物干预组大鼠搜索安全岛的次数分别为(10.1±1.9)次、(10.3±1.8)次、(3.8±2.3)次和(6.3±1.3)次,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大鼠搜索安全岛的次数无统计学差异;脑损伤组和药物干预组大鼠搜索安全岛次数低于前两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干预组大鼠搜索安全岛次数高于脑损伤组大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结论弥漫性脑损伤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影响,奥拉西坦可改善太鼠脑损伤后学习记忆的障碍。  相似文献   

14.
刘燕敏  郑勇  张惠荣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4):1578-1581
目的探讨定量脑电图(qEEG)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疗效评价中的价值。方法选取HIE患儿94例,临床分为轻、中、重度三组,在基本支持和对症治疗的原则下,实行脑部营养疗程法,共进行3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过程中的每个疗程结束后均进行脑电图(EEG)检查,在常规EEG的基础上进行qEEG的数据分析,以δ频段(0.5~3.9 Hz)的功率谱值为疗效观察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HIE患儿治疗前、第1疗程、第2疗程及第3疗程EEG检查结果异常率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3组HIE患儿第1疗程和第3疗程EEG检查结果异常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和第2疗程EEG检查结果异常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中度、重度HIE患儿Fp1、Fp2、C3、C4、T3、T4、O1、O28个部位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qEEG检查功率谱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qEEG可成为HIE疗效评估的一项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奥拉西坦在治疗不同程度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VCI患者60例,包括非痴呆的血管性认知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no dementia,VCIND)患者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各30例?所有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奥拉西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事件相关电位-P300(event-related potentials P300,ERP-P300)及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患者治疗后MoCA均较前增高(VCIND:t = 11.886,P < 0.01;VD:t = 2.242,P < 0.05)?治疗后VCIND患者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t = 5.799,P < 0.01),波幅明显增高(t = 17.603,P < 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VD患者P300无明显改变(潜伏期:t = 1.414,P > 0.05;波幅:t = 1.069,P > 0.05)?两组患者MoCA?ERP-P300潜伏期及波幅治疗前后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135?4.402?7.682,P < 0.05)?结论:奥拉西坦可改善VCI患者的认知功能,对VCIND患者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奥拉西坦联合胆碱酯酶抑制剂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效果观察及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自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7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奈哌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MMSE评分治疗后增加(P<0.05);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MoCA评分治疗后增加(P<0.05);观察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BI指数评分治疗后增加(P<0.05);观察组BI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8.38%)高于对照组(56.76%)(P<0.05);两组心电图、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未见异常,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奥拉西坦联合胆碱酯酶抑制剂对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良好,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牙周超声洁治术治疗牙周炎后对患者牙本质敏感(DH)发生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超声洁治术治疗的轻、中、重度牙周炎患者各40例(为轻、中、重度组),对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5min,治疗后3、7d行温度试验,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对患牙敏感度进行评估,以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牙本质敏感发生情况;并对比3组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菌斑指数(PLI),以观察超声洁治术对牙周炎的治疗效果。结果3组治疗后3dDH发生率、VAS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5min、治疗后7dDH发生率、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牙周炎患者治疗前后DH发生率、VAS评分均显著高于轻、中度组(P〈0.05);重度组患者治疗前、后PD、BI、PLI均显著高于轻、中度组(P〈0.05),中度组各项指标亦高于轻度组(P〈0.05);3组治疗后3d牙本质敏感发生率及VAS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治疗后5min(P〈0.05);治疗后7d牙本质过敏发生率及VAS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PD、BI、PLI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超声洁治术治疗本症疗效显著,但短时间内可加重牙本质敏感的发生,术中对牙龈退缩的患者治疗后应及时进行脱敏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奥拉西坦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元损伤的影响。 方法 选取76例脑外伤病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拉西坦联合醒脑静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14 d、28 d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 Ⅱ),神经元损伤程度[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钙结合蛋白S100B、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神经损伤修复指标[热休克蛋白(HSP)-90、HSP-70、HSP-27、神经生长因子(NGF)水平],炎症性趋化因子[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天冬氨酸半胱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调节活化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因子(RANTES)水平],预后及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4 d、28 d后,2组GCS评分均升高,APACHE Ⅱ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治疗28 d后评估结果显示,2组间预后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28 d后,2组血清GFAP、NSE、S100B、MBP水平及血清HSP-90、HSP-70、HSP-27、NGF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2组治疗14 d、28 d后血清MCP-1、Caspase-3、RANTES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奥拉西坦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缓解神经损伤,减少血清MCP-1、Caspase-3、RANTES含量,减轻局部炎症,病人病情恢复及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三种疗法治疗卒中后非痴呆认知功能障碍(PSCI-ND)患者颅内血流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6年10月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神经内科的PSCI-ND患者99例,随机分为电刺激小脑顶核(FNS)组32例、奥拉西坦组32例、尼莫地平组35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FNS组给予FNS治疗,奥拉西坦组给予口服奥拉西坦治疗,尼莫地平组给予口服尼莫地平治疗。3组治疗前后均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检测并比较各动脉〔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颅内段(VA)〕的平均血流速度(MFV),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FNS组MCA的MFV高于奥拉西坦组、尼莫地平组(P<0.05);治疗后奥拉西坦组MCA的MFV与尼莫地平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奥拉西坦组ACA、PCA、VA的MFV低于FNS组、尼莫地平组(P<0.05);治疗后FNS组ACA的MFV高于尼莫地平组(P<0.05)。治疗后FNS组、尼莫地平组各动脉的MFV高于治疗前(P<0.05)。奥拉西坦组各动脉的MFV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30,P>0.05)。结论 FNS、尼莫地平均能够改善PSCI-ND患者脑血供,而奥拉西坦对脑血流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疗效观察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0例脑梗死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5例,均给予调节血糖、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聚集、他汀调脂稳定斑块、缓解脑水肿、降低颅内压、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拉西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检测患者血液粘度,评估患者认知功能与生存质量,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后简易精神状态评分(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分(MOCA)、生活质量评分(BI)分别为(27.39±4.93)分、(24.70±4.45)分、(83.19±14.98)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94±4.49)分、(22.88±4.11)分、(75.63±13.61)分(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为(4.52±0.8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2±0.91)分(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奥拉西坦可以改善患者脑循环,促进脑梗死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