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的降压药物有着类似的降低外周肱动脉血压的效果,但对临床终点事件发生率的影响却有着显著的差异。随着人们对高血压认知的深入和新的临床试验结果的公布,人们不仅关注降压药物对外周动脉血压的影响,同时也越来越关注不同降压药物在降低中心动脉压方面的差异以及其临床意义。本文综述了人们对高血压认知的简单过程、中心动脉压与外周动脉压的差异、中心动脉压与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以及钙通道拮抗药、ACEI、利尿药、β受体阻断药、ARB等5类降压药物对中心动脉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心动脉压测定及对不同药物反应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测得的中心动脉压和外周动脉压的差别,比较美托洛尔和培哚普利对中心动脉压的作用。方法通过桡动脉应用导管法测量中心动脉压和外周动脉压(桡动脉血压),同时测量肱动脉无创血压,比较高血压病患者应用关托洛尔和培哚普利后中心动脉压和外周动脉压的差别。结果非高血压病患者中心动脉收缩压和桡动脉收缩压明显高于肱动脉无创收缩压,桡动脉有创收缩压明显高于中心动脉收缩压,中心动脉舒张压明显高于桡动脉舒张压和肱动脉无创舒张压,桡动脉舒张压和肱动脉无创舒张压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测量方法测得中心动脉压和外周血压值不同,培哚普利比较关托洛尔降低中心动脉收缩压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科学》2016,(2):183-185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心动脉压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行睡眠呼吸暂停检测者4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未服用降压药物,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分为OSAHS组(31例)和对照组(17例)。测量患者外周动脉血压、中心动脉压。结果 OSAHS患者中心动脉压、外周收缩压、外周舒张压、AHI、ODI、ba-PWV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OSAHS患者外周收缩压、外周舒张压、ba-PWV、AHI与ODI与中心动脉压呈显著正相关的关系(P0.05)。结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中心动脉压显著升高,并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的诊断主要依据血压的测定,血压的测量方法分直接法和间接法2种.直接法获得的中心动脉血压,除有一定的有创性之外,尚需专用设备才能实施,因此不能在临床广泛应用.临床中主要依靠间接血压测量,而柯氏音测压法仍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间接血压测量方法.但对袖带测压法测得的间接血压是否能准确反映中心动脉压,以及柯氏音测压法舒张压是以第4期(DBP4)还是第5期(DBP5)的压力值作为标准,各家意见不一.2005年的CAFE研究结果,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使人们醒悟到长期使用并信赖的肱动脉部位袖带血压并非总是可信赖的[1],直接血压与间接血压的相关性的研究受到关注.但大多数研究仅单纯比较中心动脉压和袖带肱动脉血压,且样本量较小.同时比较直接中心动脉压、直接肱动脉压和间接肱动脉压的较大样本的研究笔者目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拟采用较大样本,前瞻性的方法比较中心动脉、直接肱动脉、间接肱动脉血压之间的关系,以探讨直接血压和间接血压的相关性,为临床准确预测中心动脉压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 脉压作为临床体检中的常用指标,其价值未得到重视。近年来,大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病理及实验研究资料均表明:脉压在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是引起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在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中降低脉压,改善动脉壁弹性将有助于减少临床冠心病事件的发生。本文就脉压与冠心病发生及其预后的关系作一综述。1.脉压的产生、流行病学意义和影响因素通常测定的血压为肱动脉血压值,所测心动周期中最高压力和最低压力分别定义为收缩压(SBP)  相似文献   

6.
抗高血压药对中央主动脉压的作用不同 CAFE(导管动脉功能评价)提示,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对中央主动脉压有明显不同的作用,尽管它们对肱血压的作用相似。在这项ASCOT-BPLA(盎格鲁-斯堪的纳维亚心脏预后临床试验-降血压分支)的次级研究中,对2073例接受氨氯地平/培哚普利(amlodipine/perindopril)或阿替洛尔/苄氟噻嗪(atenolol/bendroflumethiazide)的高血压病人的资料进行了评估。发现用前者治疗的病人其中央动脉压明显低于后一治疗组的病人,尽管两种复方产生的肱血压相近。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冠心病患者的中心动脉压以及颈动脉狭窄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3年9月-2015年9月于石家庄市第三医院诊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272例,均行冠状动脉造影,依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60例及非冠心病组112例,依据血浆Hcy水平的不同分为正常、轻度、中度以及重度升高,根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狭窄,同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厚度,有无斑块、狭窄,利用直径法计算狭窄率.记录两组年龄、性别、相关疾病病史、吸烟史、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血浆Hcy水平以及中心动脉压.结果 冠心病组血浆Hcy水平以及中心动脉压均高于非冠心病组(P<0.05).冠心病组血浆Hcy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程度、中心动脉收缩压、中心动脉脉压、中心动脉舒张压以及肱动脉收缩压呈明显正相关性(P<0.05、P<0.01),但是与肱动脉舒张压以及肱动脉脉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血浆Hcy水平较高的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较严重,中心动脉压较高,血浆Hey水平是冠心病患者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普伐他汀对高血压患者脉压和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选择54例正在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治疗并且脉压≥60mmHg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7例,治疗组在原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加服普伐他汀(20mg/d),对照组则继续服用原降压药物不变,在治疗前及治疗16周以后分别检测患者的血压、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结果:普伐他汀组治疗后的收缩压(SBP)、脉压(PP)和C2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5),C1则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普伐他汀能明显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小动脉弹性,从而起到降低脉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利用动态血压监测技术观察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脉压疗效。方法:选取80例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试验前未服用降压药物或停用其他降压药物1周以上,给予口服左旋氨氯地平2.5mg/d,连续用药4周,降压疗效较差者加量至5mg/d,所有患者于药物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左旋氨氯地平能明显降低诊室血压(P〈0.05)和24h动态血压(P〈0.05),能降低老年高血压的脉压(P〈0.05)。结论: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的脉压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补肾活血法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和脉搏波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补肾活血法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脉压和脉搏波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给予降压联合补肾活血的桑仙颗粒治疗,对照组继续服原常规降压药,疗程12周,对比观察治疗前后脉压和肱踝脉搏波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肱踝脉搏波速度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其中收缩压、脉压和肱踝脉搏波速度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结论联合补肾活血法对改善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脉弹性,缩小脉压水平有一定效果,优于单纯降压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冠状动脉造影对血压的影响及不同部位有创血压和无创血压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连续入选行冠状动脉造影者128例;其中,经桡动脉路径者31例,经股动脉路径者97例.记录冠状动脉造影前后经桡动脉、股动脉、主动脉根部监测的有创血压和肱动脉水平测量的无创血压.结果 在经股动脉路径造影时,术前收缩压监测结果:股动脉压[(163.8±25.1) mm Hg]>中心动脉压[(142.8±24.1) mm Hg]>无创血压[(130.5±22.3) mm Hg];舒张压监测结果:中心动脉压[(85.2±12.4) mm Hg]>股动脉压[(81.8±12.0) mm Hg]>无创血压[(77.9±12.1)mm Hg].股动脉造影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无显著变化.在经桡动脉路径造影时,术前收缩压监测结果:桡动脉压[(157.2±22.8)mm Hg]>中心动脉压[(144.9±20.8) mm Hg]>无创血压[(133.2±23.2)mm Hg];经桡动脉造影后,中心动脉收缩压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但桡动脉收缩压、无创收缩压和舒张压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不同部位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监测结果不可相互替代,临床医生应根据不同血压监测结果和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诊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脉压和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64例正在规律服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和洛伐他汀治疗组(34例),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肱动脉血压,脉压,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变化.瑞...  相似文献   

13.
<正>中心动脉压是独立于外周动脉压的指标,一些前瞻性研究证实其和心脑肾等器官损坏及并发症有密切关系,并有研究认为中心动脉压预测心血管事件的能力优于外周动脉压[1],由于临床上不可能总是测定有创中心动脉压,无创中心动脉压评估系统便应运而生。欧姆龙HEM9000AI系统通过记录桡动脉脉搏压力波形,由电脑软件进行转换成中心动脉压。笔者用该系统对所在科77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检  相似文献   

14.
急性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44例高血压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进行回顾性分析,就不同高血压分级对脑梗死影响的特点,预后进行比较。结果:随着高血压时间延长和程度加重,脑梗死的损害程度加大,预后变差。结论:高血压是脑梗死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适度控制脑梗死后血压,抗凝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方法。监测脉压变化及血压波动并有效降压是减少脑梗死复发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脉压指数对评估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脉压指数(PPI)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意义。方法老年高血压患者108例根据颈动脉、下肢动脉、肾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查分为动脉正常组及动脉斑块组,根据初诊高血压病或药物治疗前的血压资料分别计算脉压(PP)及PPI,进行分析。结果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动脉斑块组脉压值为69.83±17.52mmHg(1mmHg=0.133kPa),脉压指数0.48±0.07;与动脉正常组脉压值50.81±10.96mmHg及脉压指数0.40±0.04相比,脉压(P<0.05)及脉压指数(P<0.01)增高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PI是一个反映血管硬化的良好指标。其克服了以PP评价血管硬化的相对性,在反映血管顺应性中比PP更敏感,更合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调脂联合降压治疗对动态血压、脉压指数及降压平稳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8年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共计1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患者各73例,对比组患者予以单纯降压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调脂联合降压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降压平稳性。结果:研究组患者在24h脉压、24h脉压指数、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等指标均优于对比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在收缩压平滑指数和舒张压平滑指数中均高于对比组,统计学对比有差异(P<0.05)。结论:调脂联合降压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动态血压、脉压指数,提高降压平稳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动脉穿刺置管行有创动脉压监测在危重复杂大手术及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方法自2011年3月始我科对43例拟行心内直视下瓣膜置换术、先心病房缺室缺修补术、胃及食道癌根治术、脓胸及剖胸探查术患者于手术前行动脉穿刺置管行有创动脉压监测,根据血压值及其他生命体征综合判断麻醉深浅,指导血管活性药物应用。结果 43例患者即使血压较低的情况下也能精确反应瞬时血压变化,及时准确评估循环功能,指导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维持。结论有创动脉压监测能获得瞬时血压变化值,麻醉医师能根据急性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趋势做出迅速的判断并实施正确的临床干预,以纠正血流动力学失衡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老年高血压是常见病,临床上一般有以下特点:①往往以收缩期血压升高为主,脉压增大;②血压容易波动,且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④并发症多且较严重。这些特点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患者应与心血管病医生密切合作,在治疗过程中准确选择适合自己的降压药物组合,特别应注意以下事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年龄段和休克及复苏时的踝部足背动脉与肱动脉血压,为踝部足背动脉血压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从外科住院病人中选择190例患者,儿童组、12~70岁组和老年组各50例,采用多功能监测仪测量患者肱动脉血压和踝部足背动脉血压;低血容量休克(创伤、失血性休克)和复苏组40例,监测休克时和复苏过程中踝部足背动脉血压与肱动脉血压。结果:不同年龄段患者的小腿远端测压处周径与上臂周径接近,且踝部足背动脉血压与主动脉血压显著相关。儿童组踝部足背动脉血压与肘部肱动脉血压非常接近,而成人组和老年组踝部足背动脉血压SBP和DBP分别较肘部肱动脉血压高2.79kPa和0.67kPa、2.93kPa和0.80kPa。轻、中度休克和复苏过程中使用血管活性药时踝部足背动脉血压与肱动脉血压变化一致、数值接近。复苏基本成功、血压恢复正常时两部位血压相关性仍高度显著。结论:该法应用于不同年龄段、无心血管疾患的双上肢同时手术、术中和术后的监护和指导治疗是合理的,可客观反映机体血流动力学变化,且在临床低血容量休克实施控制性复苏期间监测踝部足背动脉血压可及时、真实评估机体循环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处方药》2006,(7):4-5
人类在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也增加了健康的风险。20世纪50年代,我国心血管病的病死亡率仅为47.2/10万人口,而200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城市人群的心血管病死亡率已经达到236.08/10万人口。如何有效地治疗心血管疾病是近些年来临床医生一直在努力探讨的问题。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重要的危险因子,但在我国高血压的检出率仅30%,控制率仅6.1%。对高血压的诊断不能再仅仅依据诊室的血压测定,24小时动态血压测定和自测血压将会在高血压的诊断和预后判断方面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中心动脉压是否更能有效判断降压治疗的预后,虽然仍在广泛的讨论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