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刺法为主辨证治疗前列腺炎227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绪斌  唐巍 《针刺研究》1998,23(3):228-229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227例。平均年龄34.5岁。病程2周~10年。未婚69例,已婚158例。患者经前列腺指检、前列腺液化验和B超检查后确诊。所有病例按临床辨证属脾虚湿困型90例,湿热下注型137例。治疗方法取穴:以中极、膀胱俞、次为主穴,脾虚湿困型配三阴交、足三里、中院,湿热下注型配阳陵泉、太冲、中诸、丰隆、风池。主穴每天针刺1次,10次为1疗程;配穴根据证型和症状每次选用2~3个。主穴用平补平泻法;配穴中院、足三里用补法,阳陵泉、太冲、丰隆、风池用泻法,其它穴位用平补平泻法。中极、膀脱俞、次穴诱导针感向会阴部放射,其…  相似文献   

2.
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6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组30例,取主穴:1.心俞、巨阙、心平(肘横纹尺侧端凹陷中,少海穴下3寸);2.厥阴俞、膻中、内关。两组穴位交替使用。血瘀型配隔俞;痰浊型配丰隆(或肺俞);气滞型配阳陵泉;阴虚型配太溪、三阴交;阳虚配大椎、关元;气虚型配气海,足三里。留针20分钟;背俞穴得气后,刮针柄1分钟,不留针。每日15,16时针1次,15日为1疗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电针治疗脑外伤后遗症的疗效。方法 对脑外伤后遗症进行电针治疗,选穴上肢肩髑、肩腑、曲池、手三里、支沟、合谷、后溪、八邪,下肢环跳、风市、伏兔、阳陵泉、足三里、悬钟、昆仑、解溪、丘墟、太冲等,每日1次,10d为1疗程,治疗1~6个疗程。结果 本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6%。结论 电针治疗脑外伤后遗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笔者自1967年~1996年运用针刺配合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124例,疗效显著,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均系门诊患者,其中男性75例,女性49例,年龄13~58岁,病程3天~3个月。治疗方法针刺取急例颜面部主穴:太阳、下关、颊车、牵正、地仓;上肢取合谷、双下肢取双侧足三里;配穴取患侧颜面部头维届、巨、阳白、迎香、承泣、翳风、印堂、人中、四白、承浆;上肢取手三里,下肢取双侧巨虚及内庭。选用26~28号0.5~2寸毫针,每日针一次,每次取主穴3个配穴6个,针15天为一个疗程,留外30分钟,10分钟行针一次,间隔5天后行第Th疗程。每…  相似文献   

5.
笔者从1993年1月~1998年1月,用头针配合双针疗法治疗脑血栓形成(急性期)34冽,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34例住院患者中,男22例,女12例;年龄40~50岁8例,51~6O岁15例,61~70岁8例,70岁以上3例,最大78岁;发病时间最短0.sh,最长10do这些病例均以偏瘫为主要表现,治疗次数最多的60次,最少4次。2治疗方法2.1选穴上肢瘫痪取肩仍、曲地为主穴;配穴:外关治谷。头针取对测项领前斜线2/5。下肢瘫痪取环跳、足三里为主穴;配穴:风市、阳陵泉、悬钟、解溪、大冲。头针取对侧项领前斜线1乃。面部瘫痪及运动性失语…  相似文献   

6.
朱现民  侯静玥 《河南中医》2012,32(4):476-477
目的:观察电针五采穴治疗脑卒中弛缓性瘫痪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4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主穴取患侧五泉穴,即“极采、天泉、曲采、阴陵采、涌采”.配穴以内关,水沟,三阴交,百会,四神聪,八邪,八风为基础配用穴位.每次留针30 min,每日针刺1次,每周6次,周日体息,治疗3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采用主穴取患侧肩髃、曲池、手三里、合谷、髀关、梁丘、足三里、解溪.配穴与治疗组相同.留针时间和疗程均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20倒,显效9例,有效11例,无效0例;对照组20例,显效8例,有效12例,无效1例.结论:电针五泉穴治疗脑卒中弛缓性瘫痪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正> 选穴:主穴:足三里、阳陵泉透阴陵泉、太冲透涌泉。左右侧交替使用,每日一次。配穴:发热配曲池、合谷或大椎;呕恶配内关、中脘;腹胀便秘配天枢、大肠俞。手法:轻症用平补平泻法。湿热较重者用泻法。针刺得气后,用晶体管医疗机通电行针。常规频率为7~9之间,每次频步信号发出一次,病人即觉行针得气感明显一次。每次15—20分钟左右。成人每次留针30分钟。儿童留针15—20分钟。取针时先关闭医疗机,取下通线,将针迅速拔出。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每针刺一疗程后复查肝功一次。效果:本组121例,经针刺治疗后治愈115例,好转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2%。  相似文献   

8.
针药并用治疗乳痈:主穴取足三里(双侧);毫针泻法。辅穴:太冲(患侧)毫针泻法或点刺出血。阿是穴,艾条灸10~20分钟。配穴:伴发热加大椎。中药:蒲公英30g、金橘30g,水煎日服二次。疗效观察:未成脓28例,已成脓4例。一次治愈2例,二次治愈10例,...  相似文献   

9.
阳陵泉透刺阴陵泉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状态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阳陵泉透刺阴陵泉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患者进行在治疗下肢痉挛的主穴(环跳、阳陵泉、足三里、解溪、昆仑、太冲、太溪)基础上加阳陵泉透刺阴陵泉,上下午各1次,1月为一个疗程,每五天休息两天,连续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60例,显效47例,好转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结论:阳陵泉透刺阴陵泉治疗脑卒中后下肢痉挛状态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主穴:人中、十宣、涌泉、大椎、合谷、太冲、阳陵泉、内关、百会。配穴:曲池、中脘、丰隆、神门、印堂、肺俞、心俞、足三里。用强刺激、留针15~30分钟。  相似文献   

11.
针刺治疗干眼症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确诊病例随机分为针刺组30例,泪然组30例。针刺组主穴取太冲穴、太溪穴。配穴取承泣穴,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月。泪然组采用局部点泪然眼液,每天3~6次,共治疗3月。结果:针刺组有效率为83%,泪然组为8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治疗干眼症疗效与泪然眼液相当,但针刺远期疗效较好且避免了长期应用人工泪液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不宁腿综合征又称不安腿综合征、腿部神经过敏综合征。笔者自1992年以来采用针灸治疗本病56例,取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56例中男性36例,女性20例;年龄17~68岁;病程21天~5年;56例均以双下肢(以小腿为主)明显的酸麻胀痛、灼热感或蚁行样感为主要症状,且经查体及肌电图等各项检查,排除其他病变。治疗方法选穴:太溪、太冲、三阴交、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关元。针灸方法:太溪、三阴交、足三里、关元诸穴行温针灸法,即针刺诸穴得气后,以艾条灸针柄。余穴针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回疗程。…  相似文献   

13.
银屑病是一种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临床治疗棘手。刺激体穴和耳穴对本病有独特疗效,笔者试对近年有关穴位刺激治疗本病的相关报道作一简要回顾。1体穴刺激1.1针刺何氏[1]在俄罗斯单纯以针刺治疗银屑病,主穴取合谷、三阴交、血海、曲池及皮损局部;配穴根据病情选用风市、风池、风门、神门,病程长者加肺俞、膈俞、足三里。10d为1个疗程,经3~5个疗程治疗,治愈25例,显效54例,有效19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85.2%。郭氏[2]选穴曲池、外关、合谷、足三里、阳陵泉,均为双侧,配穴为大椎、膈俞、尺泽、大陵、太冲、三阴交、太溪,10次为1个疗程。经…  相似文献   

14.
电针治疗踝关节扭伤2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以来,笔者采用电针治疗踝关节扭伤24例,获得较满意疗效,现小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4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13例,女11例;年龄最大48岁,最小12岁;病程最长1个月,最短2天。均经外科检查确诊。2治疗方法以局部取穴为主,主穴取压痛点(阿是穴)。配穴:外踝损伤配昆仑,解溪,申脉,三阴交;内踝损伤配太溪、照海、商丘。取28号毫针,穴位常规消毒后,先针压痛点,再针配穴,行中等刺激手法,得气后接G6805治疗仪选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日1次,每次15~20min,10次为1疗程。3治疗结果24例中,治愈18例,好转4例,…  相似文献   

15.
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10例,女15例;发病时间短者1月,长者32年;左侧痉挛者15例,右侧10例;单纯眼肌痉挛者15例,颜面痉挛3例,混合发生6例,两侧同时痉挛1例;有2例为面瘫后遗症,其他原因不明。均为门诊病例。治疗方法主穴取下关、太阳、颧髎穴。配穴取合谷、颊车、风池、太冲。主穴一般每次均用,配穴辨证选取1~2穴。头面部穴进针轻而快地突破皮肤,缓缓进针至骨膜,不提插捻转,留针30分钟,缓缓起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脑卒中偏瘫下肢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36例住院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脑活素片10~30mL+5%葡萄糖或250mL生理盐水稀释,缓慢滴入,60~120min滴完,1次/d。治疗组36例针灸,头针、体针相结合。头针取患肢对侧头部运动区,选1.5寸毫针,常规消毒后,进针0.8~1寸,快速捻转行针。体针主穴取阳明经穴,辅以太阳、少阳经穴,上肢:肩隅、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下肢:环跳、梁丘、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解溪、太冲;口眼歪斜:迎香、颊车、地仓、太冲。每10min行针1次,1min/次,共行针3次,1次/d。连续治疗7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5例,有效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6.11%。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7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61.1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雷贝拉唑治疗脑卒中偏瘫下肢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针灸治疗方法。方法:120患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针刺配合温针灸法治疗。主穴取突出节段及上下节段之夹脊穴,委中;配穴取环跳穴,秩边,承山,足三里,太冲;肾俞,大肠俞,膀胱俞,风市,中渎,阳陵泉,绝骨等,每日治疗一次。对照组60例,采用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取穴同温针灸组,,每次选用4个穴位,用75%酒精棉球严格消毒后,缓慢注射药液,每穴注射药液1~3ml,每日治疗一次,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愈显率90.17%,对照组愈显率7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夹脊穴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温针壮督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科采用温针壮督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0例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国际诊断标准。其中男性21例,女性39例,年龄在26~60岁之间,平均年龄42岁,病程2个月~5年,其中活动期52例,非活动期8例,同时与以前常规针刺治疗结果对照。治疗方法:温针壮督法组主穴取大椎、神道、至阳、命门、腰阳关。配穴以肩隅、合谷、曲池、足三里、阳陵泉、解溪。督脉穴每次选3个,四肢穴选2个,用28号2寸毫针快速进针,提插捻转得气后,将艾炷(条)套在针柄上…  相似文献   

19.
耳穴割治治疗痤疮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耳穴割治治疗痤疮50例,取双侧肺、肝、内分泌、皮质下、交感、耳背中上静脉,每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3-5d,3个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并与针刺治疗40例对照,主穴:合谷、曲池、足三里,肝瘀气滞加太冲、阳陵泉,心脾两虚加神门、三阴交,10次为1个疗程,3个疗程观察疗效。2组治愈率分别为70.0%,有效率分别为92.0%、75.0%,经统计学处理,P值均<0.05,差异有显著意义,治疗组治愈率、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耳穴可调节内分泌功能,割治可对病变部位长久刺激,耳穴割治是治疗痤疮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 本组72例,男39例,女33例;年龄最小37岁,最大64岁;病程最短2个月,最长3年;双手麻木17例,双脚麻木21例,手脚均麻木34例。2 治疗方法 针刺:上肢取曲池、手三里、外关、八邪;下肢取足三里、阳陵泉、解溪、八风。均施泻法。双手麻木者取上肢穴,双脚麻木者取下肢穴,手脚均麻木时上下肢穴均取。同时配合艾盒薰灸或神灯照射。每日1次,每次30min,10次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5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