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方法干预高危儿中枢性协调障碍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干预高危儿中枢性协调障碍(zentrale coordination sstorung,ZKS)的效果。方法:选择年龄4~13个月的ZKS患儿101例,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药物治疗组、运动发育治疗组、高压氧治疗组、综合治疗组。药物治疗组:26例.单纯采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运动发育治疗组:26例,联合使用Bobath法、Vojta法及上田法;高压氧治疗组:27例,单纯使用高压氧;综合治疗组:22例,综合应用药物、高压氧、运动发育疗法及引导式教育。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综合应用药物、高压氧、神经发育疗法及引导式教育干预高危儿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疗效满意,总有效率达95%,药物治疗组、运动发育治疗组、高压氧治疗组疗效与综合治疗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r=4.89.3.91,4.57,P&;lt;0.05);各组治疗前发育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可比性(P&;gt;0.05),治疗后发育商值综合治疗组(61.24&;#177;4.35)&;gt;运动发育治疗组(57.41&;#177;6.42)&;gt;药物治疗组(57.32&;#177;8.19)&;gt;高压氧治疗组(56.33&;#177;5.48)。4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t=2.434,2.740,P&;lt;0.05;t=2.828,7.880,P&;lt;0.01)。结论:早期综合干预方法的介入有利于提高高危儿ZKS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2.
史鸽 《中国综合临床》2007,23(12):1141-1142
目的探讨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早期干预的方法,旨在减轻患儿的伤残程度。方法所有患儿均采用高压氧及予以脑活素治疗。观察组加用Vojta手技的运动疗法。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及脑性瘫痪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用运动疗法,可明显降低患儿脑性瘫痪发生率,提高治愈率,促进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3.
张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0):2313-2314
目的:观察水疗干预对痉挛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疗效。方法:将60例痉挛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运动功能训练,实验组在运动功能训练基础上给予水疗早期干预治疗。结果:实验组三个疗程后运动发育水平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痉挛缓解情况三个疗程后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水疗早期干预可有效改善痉挛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训练对脑性瘫痪患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的影响。方法: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48例为2002-01/2004-02十堰市人民医院收治,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9例采用神经发育疗法治疗(Vojta法,Bobath法);感觉统合训练组29例,在传统神经发育疗法基础上运用感觉统合训练,根据评估结果和婴幼儿发育情况决定控制感觉输入的方案,由有经验的治疗师施行,家长同意此治疗方案并参与训练。两组均训练1次/d,30min/次,10~15d为1个疗程,要求坚持3个疗程以上。采用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分5个功能区,评价1~3功能区得分,得分越高,功能越好)评估运动功能,盖塞尔发育量表评估患儿应人能、应物能、动作能、言语能各部分的发育商。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48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得分:感觉统合训练组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3865.33±1108.47,2855.79±1207.16,t=3.26,P<0.01),1~3功能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②盖塞尔发育量表评估结果:感觉统合训练组治疗后应人能、应物能、动作能、言语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54.65±23.16,52.40±19.75;49.60±25.11,44.00±23.32;59.80±25.06,52.30±22.37;57.85±23.45;53.10±21.66,P均<0.05)。结论:在传统神经运动疗法基础上运用感觉统合训练,能有效提高粗大运动功能,尤其在改善发育商方面,可明显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中枢性协调障碍(ZKS)患儿达到最佳疗效的系统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采用运动疗法主要是(Bobath和Vojta法)[1],结合针灸,穴位注射,经络导平,高压氧治疗及脑活素等综合康复治疗及身心护理。结果经过1~4个疗程康复治疗后,总有效100%。结论正确规范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ZKS正常化的关键,也是预防脑瘫的关键,而系统有效的康复护理是康复治疗得以实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护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苏珍辉  唐丽辉 《现代康复》2001,5(7):135-135
目的 探讨使中枢性协调障碍(ZKS)患儿达到最佳疗效的系统的康复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运动疗法主要是(Bobath和Vouta法)^[1],结合针灸,穴位注射,经络导平,高压氧治疗及脑活素等综合康复治疗及身心护理。结果 经过1-4个疗程康复治疗后,总效率100%。结论 正确规范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是ZKS正常化的关键,也是预防脑瘫的关键,而系统有效的康复护理是康复治疗得以实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高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9):4552-4552
目的:探讨抚触联合早期干预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240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120例,采用综合康复疗法;观察组120例,在综合康复基础上运用抚触和早期干预治疗,并进行康复评价。结果:治疗3个月,两组总有效率为67.5%和97.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抚触联合早期干预治疗中枢性协调障碍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与水疗干预对小儿中枢性协调障碍临床症状的缓解效果.方法:选择240例中枢性协调障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予药物、经络导平、高压氧、功能训练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日进行1次中药熏蒸与水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治疗组、对照组睡眠质量良好分别占20.0%(24/120)、18.3%(20/12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睡眠质量良好分别占83.3%(100/120)、20.0%(24/1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熏蒸水疗前两组粗大运动功能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熏蒸水疗后治疗组粗大运动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熏蒸水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痉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熏蒸水疗后治疗组痉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熏蒸与水疗干预能有效改善中枢性协调障碍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压氧(HBO)治疗小儿中枢性协调障碍(ZKS)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58例与高压氧组62例比较.结果 高压氧(HBO)治疗组总有效率95.16%,对照组总有效率84.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8,P<0.05).结论 高压氧(HBO)治疗可以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早期医学干预中枢性协调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早期医学干预中枢性协调障碍的疗效及转归。方法:72例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采用综合康复疗法进行医学干预,并与同期未进行治疗的28例患者进行对照观察。结果:6个月后进行功能评定,治疗组显效62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61%;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46.4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医学干预中枢性协调障碍可以减少残疾儿童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社区卫生机构中护士对护士角色功能认知的现状,以便找出社区护士对其角色功能认知的局限与不足,为社区护理管理者更好地提高护士认知度和护理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以本市6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26名护士为研究对象,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护士对自身角色功能的认知及现阶段护士主要的工作内容.结果:调查发现社区护士绝大部分(83.33%)能够认识到自身承担的照顾者角色,对其他角色的认知度偏低,依次为教育者、代言者、管理者、合作者及研究者,且对角色功能的了解程度偏低.结论:社区卫生机构中护士对护士角色功能的认知严重缺乏全面性,对自身角色功能的发挥程度较低,需要加大投入对护士进行培训,提高护士对自身角色功能的认知度,以充分发挥护士在社区医疗中的角色功能,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水疗结合婴儿抚触对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的疗效影响。方法:将160例0~6个月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采用高压氧、药物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水疗及婴儿抚触。两组患儿均在治疗3个月后进行疗效评价,并且在1岁来院随访时进行盖塞尔发育量表测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1岁随访时观察组在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社交、适应性五部分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对中枢性协调障碍患儿进行水疗及婴儿抚触干预能有效改善智力和运动发育,显著降低脑瘫发生率,提高治愈率,促进正常发育。  相似文献   

13.
郭锦花 《护理研究》2007,21(12):1085-1085
近年来,随着麻醉专业的飞速发展,麻醉后恢复室和ICU的设置以及检测设备和手段的日臻完善,麻醉人员的素质提高使手术和麻醉的安全有了更好地保证。尽管如此,仍然不能完全避免麻醉意外和严重并发症的发生,一旦发生危及患儿的生命。因此,对麻醉意外的抢救护理配合是手术室护士的重要课题。现将我科抢救成功的经验、方法、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婴儿中枢性协调障碍的影响因素,以帮助家长及康复治疗师针对每个不同的婴儿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项目,治疗频率,疗程,使婴儿得到早期有效康复。方法:收集本科收治记录完整的80例中枢性协调障碍婴儿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2项因素与早期干预婴儿中枢协调障碍疗效有关。性别、黄疸、小脑发育不良、小脑畸形、无视力、无听力、Vojta评分与早期干预婴儿中枢协调障碍呈负相关(r=-0.412~-0.230,P<0.01~0.05)。运动反馈性应用能力、个人运动技巧学习能力、运动学习的主动能力、治疗次数、疗程与早期干预婴儿中枢协调障碍呈正相关(r=0.303~0.501,P<0.01)。结论:通过早期干预婴儿中枢性协调障碍影响疗效的因素分析得出Vojta评分与疗效呈负相关。婴儿运动反馈应用及技巧学习能力和治疗总次数与疗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C B Heriza 《Physical therapy》1988,68(11):1687-1693
This study describes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in movement of low-risk preterm and full-term infants of comparable postgestational ages using a sensitive and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system, kinematic analysis. Subjects were 25 low-risk infants, 10 born at 34 to 36 weeks gestational age and 15 at term. Spontaneous leg movements were videotaped, and a 10-second segment was digitized to provide kinematic data. Data obtained were compared to evaluate the neurological maturation of preterm infants and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the extrauterine environment on movement.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infants had organized movement as determined by high interjoint correlations, small phase lags, and constrained movement durations. Pause durations and joint angles differed among infants. Infant leg movements are highly organized synergies and are not influenced by extrauterine environmental events. Differences in movements are attributed to dynamic interaction of elements in the motor control system. Additional studies with full-term infants may provide further insight into the constraints and supports of the immediate environment on movement outcome.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激光治疗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静脉畸形的预防性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102月~2021年102月在我院治疗的6464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静脉畸形的婴幼儿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采用激光治疗。将2021年113月~2022年113月在我院治疗的64例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静脉畸形患儿作为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家属满意度评分、SAS评分、SDS评分。结果:护理前,2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SAS评分、SDS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SAS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64例患儿中,有36例治愈,20例显效,8例好转,瘤体明显缩小,但还需要继续治疗。激光治疗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和静脉畸形后有一定的不适,主要为肿胀反应,64例患儿中,有25例瘤体表面出现点状出血性坏死,39例激光照射治疗后,1-2d内,瘤体有局部小水泡,对瘤体表面涂抹红霉素软膏治疗后,3-5d水泡逐步好转;发热患者共14例,经干预,体温均在3d内恢复正常;有8例出现胃肠道不适,如食欲不振、恶心等,2例呕吐,未进行药物干预,2d后恢复正常,1例患儿为大面积血管瘤,术后护理不当,抓挠,导致皮肤溃烂出血,经换药后,有瘢痕遗留。结论:在婴幼儿口腔颌面部血管瘤及静脉畸形患儿的治疗中,采用激光治疗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促进症状消失,减轻家属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患儿家属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儿童造瘘袋最佳粘贴时间,总结降低婴幼儿肠造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儿童造瘘袋(康乐保2115型)在因先天性或获得性疾病而接受肠造瘘术患儿中的应用,观察患儿腹部手术切口愈合情况及肠造瘘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肠造瘘术后立即粘贴造瘘袋对患儿的手术切口愈合没有显著影响;经过积极干预后本院婴幼儿肠造瘘术后各种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1%。结论对每个病例进行专案管理、做好围术期管理、尽早应用造瘘袋,不仅有利于手术切口愈合、降低并发症总发生率,还能增加患儿舒适度、减轻家属心理负担。  相似文献   

18.
背景: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使桡骨远端解剖达到复位已不是难事。但仍然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治疗全部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目的:综述不同植入物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研究进展。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2000-01/2011-12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distal radius fracture,implant material,biocompatibilit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2000-01/2011-12CNKI数据库相关文章,检索词为"桡骨远端骨折,植入材料,生物相容性",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5篇。结果与结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是临床骨科较难处理的骨折,特别是复杂关节内骨折,无论何种处理方法,目的均是为了获得较满意的功能恢复。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仍然没有一种方法可以治疗全部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而且有时一种治疗方法还不能完全解决某些类型的桡骨远端骨折。因此,尽可能选用最合适、对患者创伤最小的治疗方式来治疗此类骨折。而对于某些复杂骨折,可以采用多种治疗方法结合的方式来加以治疗,以达到桡骨远端的解剖复位和维持治疗后骨折的稳定。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岁以内法洛四联症患儿行心导管术的术中配合.[方法]2009年1月-2011年12月为130例1岁以内法洛四联症患儿行心导管术,总结护理配合要点.[结果]130例均完成心导管术,20例术中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3例出现腹股沟局部血肿;25例出现一过性心律失常.[结论]1岁以内法洛四联症心脏病患儿行心导管术的手术过程较复杂,术中的细致观察和护理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Tryptophan treatment of infants with Down's syndrom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