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总结髁突切除术口内入路的两种术式及初步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口内入路髁突切除术共治疗35例患者,年龄22~57岁,其中21例为髁突骨瘤,14例为半侧颌骨肥大畸形伴发的髁突良性肥大.32例经口内下颌升支垂直截骨入路,3例经口内喙突切除人路.结果 35例患者术后咬合关系及咬合功能、开口度、面部对称性恢复良好,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减轻或消失.术后随访6~36个月,32例口内下颌升支垂直截骨人路髁突切除术及关节重建的患者因游离移植的骨段发生了不同程度吸收,1例面部不对称畸形复发.3例口内喙突切除人路的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快,髁突塑形改建未见不对称畸形复发.结论 髁突切除术的两种口内入路方法均可恢复患者的功能及外形,但术者需有较好的手术操作技巧并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口腔内入路髁突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口腔内入路行髁突切除术并重建颞下颌关节的可行性。方法经口腔内入路行患侧升支垂直截骨术,将带有髁突的近心骨段取出至体外,切除病变的髁突,再将近心骨段的余部重新植入重建颞下颌关节。自1998年至2006年共完成经口腔内入路的髁突切除术并重建颞下颌关节23例,其中髁突良性肥大2例;髁突骨软骨瘤13例;半侧颌骨肥大畸形6例;髁突陈旧性骨折2例,最大的髁突骨软骨瘤直径达5cm。部分患者同期经口腔内入路行正颌外科手术矫治伴发的面部不对称畸形。结果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伤口正常愈合,面颈部皮肤无疤痕遗留,无面神经受损症状出现,面部不对称畸形矫治效果良好。经平均4.5年的随访,术后开口度均达35mm,髁突骨软骨瘤及髁突肥大均未见复发。结论自口腔内入路切除病变髁突并重建颞下颌关节,避免了常规口外入路时,术后皮肤遗留斑痕和易损伤面神经的缺点。  相似文献   

3.
下颌骨髁状突行骨折手术病例的临床和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三维可调式髁突假体置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新型三维可调式人工髁突进行关节置换的可行性。方法用新设计的三维可调式髁突假体在3只成年恒河猴升支及髁突切除后作即刻关节置换,术后3,6,14个月各处死1只。通过手术前后X线对比观察,咀嚼功能测定,解剖和组织学检查进行评价。结果 假体各部件间紧固性可靠,接骨螺钉固定基本稳定,髁突假体无组织不良反应,不会引起非手术侧关节结构的病理性改变。  相似文献   

5.
髁突软骨细胞分离及体外快速扩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索在短期内获得大量成活率高、分化良好的下颌髁突软骨(mandibular condylar cartilage,MCC)方法 采用细胞工程技术进行兔MCC细胞的Cytodex-3微载体培养,应用先进的环境挪描电镜技术对培养MCC细胞在微载体地面的生长方式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 MCC细胞可快速贴附于Cytodex-3微载体表面,但其 展相对较慢。细胞 展后生长加速,到培养后期,细胞密度可达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锥形束CT测量下颌骨髁突松质骨结构的可行性,了解下颌骨髁突松质骨结构的分布特点。方法用锥形束CT对40名健康青年志愿者(20~32岁)的80侧下颌骨,获取髁突冠状位正中层面图像,用自行设计的图像分析软件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并分8区对松质骨结构参数进行分析,包括单位体积内的松质骨体积即骨小梁体积分数、测量范围内骨小梁的平均厚度即骨小梁厚度、单位毫米长度内骨小梁数目及骨小梁间的平均空间距离即小梁分离度。结果髁突上区与中、下区的所有松质骨结构参数值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髁突上区骨小梁体积分数最高(52.2%),骨小梁数目最多(1.33mm^-1),骨小梁厚度(393.48μm)和骨小梁分离度(361.59μm)最小;两侧髁突松质骨的结构参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颌骨髁突内部的松质骨结构分布不均,但两侧的分布对称;用锥形束CT结合图像分析技术可以实现髁突松质骨结构的体内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TMJOA)软骨细胞的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 通过手术切除部分关节盘的方法,制造TMJOA的兔动物模型;从模型动物处于骨关节病病变增殖修复期的髁突软骨组织中获取细胞体外培养,并采用RT-PCR法比较病变软骨细胞与正常对照细胞对软骨基质蛋白、基质胶原酶和内源性生长因子的表达差异。结果 从TMJOA模型的髁突软骨组织中获得细胞经体外培养、鉴定,确认为软骨细胞;骨关节病髁突软骨细胞对软骨基质蛋白的表达不平衡,对内源性基质胶原酶的表达水平和内源性生长因子TGF-β1、IGF-1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 本研究从细胞生物学角度证实了骨关节病早期关节软骨内出现合成代谢活跃的组织学特点,并发现该阶段组织细胞的修复代偿反应可致软骨基质成分合成的不平衡,最终可导致软骨基质环境改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髁突采用不同处理方法的血管化腓骨肌瓣下颌骨缺损重建后评价患者的临床及颞下颌关节(TMJ)功能状态.方法 患者41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20例.41例均为累及下颌升支上部且未超过下颌中线的颌骨良性病损,其中应用腓骨替代髁突法重建24例、游离髁突法重建5例、保留髁突法重建12例.采用Fricton TMJ功能量表评价患者术后的TMJ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关节强直,术后最大开口度31~53 mm,平均值(42.8±5.7)mm.不同术式患者术后面部外形、进食及语音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的TMJ功能指数,即功能障碍指数(dysfunction index,DI)及功能紊乱指数(cramiomandibular index,CMI)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保留髁突组患者的TMJ功能优于腓骨替代髁突组.结论 保留髁突的血管化腓骨瓣下颌骨重建有助于恢复TMJ功能;以腓骨瓣末端替代髁突进行下颌骨重建时,重建髁突的位置和形态对于TMJ的功能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透明保持器戴入前后髁突位置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研究透明保持器戴入前后髁突位置的变化。方法对经过严格筛选的15名健康受试者拍摄透明保持器戴入前后下颌姿势位时的颞下颌关节侧位体层片,并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关节间隙进行面积测量及线性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透明保持器戴入后髁突向前下方移位,对logE(P/A)值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二者存在显著差异(P<0.01)。两种方法得到了相似的结果。结论透明保持器戴入前后,髁突位置发生了显著变化,髁突从基本中性位前移到前移位。但戴用不同时间后的改变情况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咬合与髁状突形态的对称性间的相关关系解剖学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18  
目的:探讨髁状突形态对称性与咬合对称性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观察32具颅骨的咬合关系,并根据是否存在产生不对称的非轴向咬合力的咬合关系而将其分为咬合对称组(17例)、咬合轻度不对称组(6例)和咬合明显不对称组(9例),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咬合;①第三磨牙伸长;②因后牙缺失久未修复而导致的邻牙倾斜、对颌牙伸长的继发性错He;③后牙反He或锁He。髁状突形态对称性也分为对称(12例0、轻度不对称(15例)和明显不对称(5例),并用游标卡尺(精度0.02mm)测量其内外径和前后径。结果:①咬合对称程度与双侧髁状突对称程度有密切关系,即咬合对称者,双侧髁状突对称的比例比较高,咬合不对称者,其髁状突也多不对称;②髁状突大小的差异,主要表现为内外径的差异,可能系样本的问题,前后径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③咬合正常者,双侧髁状突形态不仅基本对称,而且其12侧髁状突的形态也基本一致。结论:咬合对称性与双侧髁状突形态对称性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髁状突不对称的显著表现是内外径明显差异。此特点可能是咬俣异常易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的病程特点与分类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创伤性颞下颌关节强直(TMJA)的髁突骨折类型及病程特点;探讨各分类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31例42侧创伤性TMJA,按Sawhney分类分成4型。Ⅰ型和Ⅱ型强直分别行关节松解和融合骨切除术+关节盘复位术;Ⅲ型和Ⅳ型强直分别行全关节切除和全关节扩大切除术+颞肌筋膜瓣衬垫术、选择性下颌支后缘垂直骨牵引及颏成形术。术后复查9~54个月(平均30个月),评价治疗效果。回顾调查引起强直的髁突骨折类型和强直发生的过程。手术与CT及MRI对照观察早期骨化部位、关节盘移位和关节残余运动方式。结果创伤性TMJA均继发于髁突矢状和粉碎性骨折,且关节盘发生移位者。I型(纤维性)强直通常出现在伤后4~5个月,平均张口度18.3mm。术中探及的关节盘全部发生移位,早期强直骨化发生在无关节盘区域。随诊期内,2例(6.45%)复发,其他患者张口度均稳定维持在30mm以上。结论髁突矢状和粉碎性骨折是最容易导致关节强直的骨折类型。关节盘移位是强直形成的重要因素。早期手术可以复位关节盘,避免后期强直时必须切除全关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计算机辅助于术导航系统在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中的应用,通过色谱分析整体评价骨折复位的效果.方法 应用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对5例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方案设计,实时导航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复位,术后利用三维软件进行健患侧的色谱分析对比,对形态复杂的颧骨复合体复位效果进行整体评价.结果 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对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实现术中实时导航,明确骨折复位的位置方向,术后色谱分析整体评价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整体偏差均<2 mm.结论 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对单侧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有明确的指导意义,色谱分析对于形态复杂的颧骨复合体骨折复位的整体评价更为客观真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出现移位和功能障碍的下颌髁突骨折的分型和疗效.方法 2007年7月至2010年7月,收治有骨折移位和功能障碍的下颌髁状突骨折的患者50例(69侧),依据骨折线的水平分为髁突囊内,髁突颈部和髁突下骨折,采用不同手术方法和固定方法进行治疗.术后3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进行临床随访,从临床和影像学两方面评估术后恢复情况.囊内骨折根据杨驰教授的骨折线分类方法,将骨折分为分为A、B、C、M四型,回顾性分析不同类型手术的特点.结果 50例患者中获得3个月以上随访的48例(66侧),术后平均随访10.45个月,随访期末平均开口度33.89 mm(31.5~43.7 mm),8侧出现暂时性额纹消失,3个月后7侧恢复.术后总体满意度97.92%(47/48),仅1例骨折患者因1年后伴有颞区皮肤麻木和额纹消失不满意,其余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 对于发生移位和功能障碍的下颌骨髁突骨折分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对术者的手术技巧和经验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及三维导航技术辅助外科手术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计算机辅助外科手术技术是近年来研究和发展最为活跃和迅速的领域之一,旨在从术前诊断定位、模拟操作和术中实时导航,使外科手术更趋于精确和微创。本文从系统组成、功能实现和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其发展及应用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做一展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计算机辅助导航系统(computer assisted navigation system,CANS)在颌面部陈旧性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方法:5例单侧面中部陈旧性骨折患者,定位钉植入后行面部CT扫描。在CANS上行术前设计及三维手术模拟骨折复位,计算机辅助导航下行颌面部陈旧性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CT复查,并与术前设计比较,检验骨折复位情况。结果:患者解剖结构与面部三维重建模型完全吻合,术中实现实时导航。手术器械实现空间定位,术者能够明确其与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精确度高,系统误差小于1mm。术后CT检查示骨折复位与术前设计基本一致,复位最大偏差小于2mm。复视、眼球下陷、运动受限症状消失,畸形明显改善,面部对称。结论:计算机辅助导航外科有助于提高颅颌面陈旧性骨折的复位精度,是一种较为理想有效的治疗颌面部复杂骨折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髁突运动中心大张口轨迹与关节窝形态的关系 ,对TMD患者髁突运动中心轨迹特征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利用自行开发的髁突运动中心轨迹显示分析系统 ,分别以运动中心、终末绞链轴点作为参考点 ,观察 10名健康人和 7例临床检查怀疑盘前移位的TMD患者大张口轨迹 ,与磁共振成像得到的相应关节窝形态及关节盘位置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人左右侧运动中心轨迹与关节窝形态曲线重合率分别为 80 % (8/ 10 )和 90 % (9/ 10 ) ;终末绞链轴点轨迹与关节窝形态重合率均为 0 (0 / 10 )。TMD患者中 ,11侧盘前移位关节 ,除 1侧可复性盘前移位关节外 ,髁突运动中心轨迹均与正常的轨迹明显不同 ,出现各种改变 ;3侧正常盘位关节 ,髁突运动中心轨迹均与健康人的轨迹相似。结论 运动中心轨迹较终末绞链轴点个体稳定 ,可认为是较理想的研究髁突运动轨迹的参考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将藻酸盐凝胶三维培养体系应用于颞下颌关节骨关节病(osteoarthritis of 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OA)髁突软骨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 利用机械与酶消化的方法从TMJOA患者手术切除患疾髁突软骨中获得髁突软骨细胞,部分细胞在二维贴壁培养条件下体外培养1周;部分细胞在高密度条件下转入藻酸盐凝胶培养介质,进行三维培养4周;分别对贴壁条件下培养细胞和藻酸盐细胞凝胶微球右蜡包埋切片进行Ⅱ型胶原和软骨特异性蛋白多糖的免疫组化鉴定。结果 从骨关节病髁突软骨组织中收获并行体外培养成活的细菌,鉴定为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藻酸盐凝胶三维培养体系中的髁突软骨细胞生长状态良好;培养4周后细胞保持了良好的分化表型。结论 成功地体外培养成活了人TMJOA髁突软骨细胞;成功地将藻酸盐凝胶三维培养体系应用于人TMJOA髁突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在该体系中,软骨细胞生长状态与功能蛋白分泌能力良好。  相似文献   

18.
Condylar hyperplasia is one of the causes of facial asymmetry and malocclusion, characterized by enlargement of the lower jaw due to excessive condyle growth activity.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use micro-computed tomography (micro-CT) to evaluate the bone architecture of the condylar head and determine whether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patients with various forms of unilateral condylar hyperplasia (UCH): hemimandibular hyperplasia, elongation, and mixed form. The cohort consisted of 28 patients with a mean age of 21.9 years. All patients underwent surgical treatment (condylar shaving) for active pathological growth activity. The portion of the condylar head removed was imaged by micro-CT and subsequently evaluated. Micro-CT imaging and semiquant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the bone structure (percentage bone volume, surface density, trabecular thickness, trabecular separation, degree of anisotropy, and porosity of the subchondral bone) did not reveal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individual types of condylar hyperplasia (P > 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bone structure between the anterior and posterior portions of the condylar hea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individual groups of UCH were found in the micro-CT evaluation of the condylar head bone archite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