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进一步探母乳化早产儿配方与发生晚期代谢酸中毒的关系,对我院儿科ICU收治的129例无呼吸,消化,循环系统疾病及感染的早产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采用母乳化早产儿配方奶“美素力”“S-26”喂养早产儿,以BE≤-6.0mmol/L或TCO2/≤16mmol/L为诊断标准。结果;129例早产儿中发生LMA40例,占31.0%。28例经碳酸氢钠治疗,27例酸中毒纠正,1例死亡。 相似文献
2.
高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的关系一直是讨论的热点,涉及到休克复苏、机体内环境稳定及营养支持等方面.一方面重症患者组织低灌注时无氧酵解增加带来的乳酸生成增多会加重代谢性酸中毒,而另一方面乳酸在器官水平和细胞水平被利用会引起血乳酸水平降低进而减轻代谢性酸中毒,最终血乳酸水平取决于两者的平衡.Abstra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yperlactatemia and metabolic acidosis, which may involve shock resuscitation,homoiostasis, and nutritional support, remains a hot topic. On one hand, increased production of lac-tate due to anaerobic glycolysis during tissue hypoperfusion can aggravate metabolic acidosis; on the other hand,the utilization of lactate at organ and cell levels may lower blood lactate level, and thus alleviate metabolic acidosis.The ultimate blood lactate level depends on the balance of these two action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3.
重症患者的高乳酸血症与代谢性酸中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的关系一直是讨论的热点,涉及到休克复苏、机体内环境稳定及营养支持等方面。一方面重症患者组织低灌注时无氧酵解增加带来的乳酸生成增多会加重代谢性酸中毒,而另一方面乳酸在器官水平和细胞水平被利用会引起血乳酸水平降低进而减轻代谢性酸中毒,最终血乳酸水平取决于两者的平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代谢性酸中毒诱因及抢救方法,提高对糖尿病代谢性酸中毒的治愈率,减少病死率.方法对我科近3年收治的30例糖尿病代谢性酸中毒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分析诱因及治疗方法.结果30例糖尿病代谢性酸中毒患者中,酮症酸中毒28例,乳酸酸中毒2例,1型糖尿病13例,2型糖尿病17例.补液、采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加强抗感染治疗,纠正乳酸性酸中毒应用大量碳酸氢钠,疗效满意,30例患者抢救成功.结论积极防治诱因,综合治疗,应用小剂量胰岛素,合理应用抗生素,适当补碱是防治糖尿病代谢性酸中毒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李大天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1981,(2)
代谢性酸中毒需用硷性液体进行纠正。临床上可根据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的测定值,代入公式算出应补硷性液体的数量。为简便计算,节省时间,我们根据对数原理设计绘制了换算图尺供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晚期代谢性酸中毒(LMA)是晚期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若不及时纠正,可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和机体抵抗力,甚至因并发其他严重疾病而危及生命。笔者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2005年10月我院收治的LMA患儿临床资料,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7.
早产儿晚期代谢性酸中毒(LMA)是早产儿常见的代谢紊乱之一,由于发生时间较晚,不易引起重视.本文对30例LMA患儿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高原地区早产儿晚期代谢性酸中毒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产儿晚期代谢性酸中毒(LMA)是早产儿常见的代谢紊乱之一,由于发生时间较晚,不易引起重视。本文对30例LMA患儿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及治疗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77,(4)
作者首先指出,由于不同的实验动物对甲醇的反应有明显的种类差异,这是妨碍了解甲醇致酸中毒的一个重要原因。迄今未见报导过非灵长类出现过类似人类所产生的酸中毒,且甲醇对灵长类中罗猴(Macaca mulatta)的毒性研究结果也很不相同。将甲醇给予大鼠、罗猴和短尾猴(Macaca nemestrina)后,只有短尾猴确实产生和人类甲醇中毒相似的严重代谢性有机酸中毒。给甲醇(4克/公斤)后导致中毒的全部短尾猴都有严重中毒征候和代谢性酸中毒。出现中毒征候前的潜伏期为15~18小时。24~30小时内出现一系列征候,发展至昏迷并导致死亡,或缓慢地恢复正常。于酸中毒阶段,其血液pH从正常 相似文献
10.
治疗代谢性酸中毒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治疗代谢性酸中毒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38例大于3个月稳定血液透析的维持性血透患者,口服碳酸氢钠1 g,3次/日,共16周,评价纠正酸中毒对净体重、蛋白质代谢分解率(PCRn)和血清白蛋白浓度的影响.比较治疗酸中毒前后血清碳酸氢钠浓度、血清pH值、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肌酐、血清钠浓度、血红蛋白、PCRn、尿素的时间平均浓度(TACurea)和尿素清除指数(K/TV).结果血清碳酸氢钠浓度和血pH值增加,前者从(16.3±2.1)mmol/L到(21.6±3.2)mmol/L(P<0.001),后者从7.33±0.06到7.39±0.07(P<0.001).患者净体重从(56.2±12.3)kg增加到(58.3±11.7)kg(P<0.01).血清白蛋白浓度从(33.5±2.3)g/L增加到(35.3±2.9)g/L(P<0.01).PCRn从(1.12±0.12)g/(kg@d)降至(1.00±0.11)g/(kg@d)(P<0.001).而血清总蛋白、血清肌酐、血清钠浓度、血红蛋白、TACurea、K/TV、血透前血压、透析间期体重变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代谢性酸中毒纠正后可增加患者净体重,改善血清白蛋白,但PCRn降低.在评价和改善维持性血透患者的营养状况时治疗酸中毒必须首先考虑. 相似文献
11.
0 引 言有机酸是结肠中细菌酵解的主要产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的发酵产物。其主要功能是为氧化代谢和结肠粘膜细胞的离子泵供能。D ,L 乳酸是不饱和非挥发的三碳原子羧酸 ,它也是细菌酵解产物 ,正常情况下不进入循环系统而被饱和成短链脂肪酸。然而 ,当细菌酵解增加 ,缺氧、吸收障碍时有机酸产生增加时 ,这些物质可被吸收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排泄物中短链脂肪酸异常升高可用来诊断由代谢性酸中毒引起的细菌过度增生。研究短肠综合征和胃肠炎引起的代谢性酸中毒的起源和性质也需要迅速和可靠的乳酸异构体的检测技术。健康人血清中乳…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探讨母乳化早产儿配方奶与发生晚期代谢性酸中毒(LMA)的关系,对我院儿科ICU收治的129例无呼吸、消化、循环系统疾病及感染的早产儿进行了回顾性分析。采用母乳化早产儿配方奶“美素力”“S—26”喂养早产儿,以BE≤-6.0mmol/L或TCO_2≤16mmol/L为诊断标准。结果:129例早产儿中发生LMA 40例,占 31.0%。28例经碳酸氢钠治疗,27例酸中毒纠正,1例死亡。强调即使用母乳化早产儿配方奶喂养早产儿,与母乳喂养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但在母乳喂养不可能实施的情况下,采用母乳化的早产儿配方奶可比牛奶喂养降低LMA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心血管术后低钾血症并代谢性酸中毒的治疗策略.方法 对56例心血管术后低钾血症并代谢性酸中毒患者,床边快速监测动脉血气、电解质和血糖,经中心静脉导管快速补钾,同时积极监测,当血钾浓度达到4.0mmol/L时减慢补钾速度,分别在合适的时机通过静脉适当补充葡萄糖酸钙和碳酸氢钠,然后再持续静脉给予胰岛素降血糖.结果 经过3~16 h的积极处理,所有患者的血钾浓度由(3.10±0.26)mmol/L上升至(4.10±0.37)mmol/L(P=0.000).pH值由7.22±0.16上升至7.35±0.29(P=0.000).低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得到改善和纠正,循环明显改善,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改善.结论 心血管术后床边快速监测动脉血气、电解质和血糖,可以指导通过中心静脉安全快速补钾,同时把握合适的时机纠正严重代谢性酸中毒. 相似文献
15.
汤生洪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1993,(5)
一、低血钠补钠公式现行低血钠补钠公式是: 需补入的钠量(mmol/L)=(142mmol/L—血清测值(mmol/L)×体重(公斤)×0.6 由公式可知,体重×0.6是人体的全部体液,乘血清钠离子浓度的下降值是人体的全部体液均按142mmol/L计算后人体应补给的钠量(mmol/L),这是显然不对的。因为全部体液中包括了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中钠离子浓度平均是142mmol/L,但细胞内液中钠离子浓度平均仅为10mmol/L,细胞外液中钠离子浓度是细胞内液中钠离子浓度的14倍,公式中把细胞内液钠离子浓度也看为142mmol/L(增大了13倍),计算结果显然偏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重儿并发晚期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及防治措施,进一步减少晚期代谢性酸中毒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5年间收治的26例低出生体重儿并发晚期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及转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低出生体重儿晚期代谢性酸中毒第3周发病率最高,为53.8%,其次为第4周34.6%;配方奶喂养较母乳喂养及早产儿配方奶发病率高;出生体重愈低晚期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愈高。结论 新生儿晚期代谢性酸中毒可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和机体抵抗力,甚至危及生命,临床应积极防治,低出生体重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并发晚期代谢性酸中毒的发病因素及防治措施,以减少晚期代谢性酸中毒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该院10年间收治的53例低出生体重儿并发晚期代谢性酸中毒的病因、发病时间、临床表现及转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低出生体重儿并发晚期代谢性酸中毒以第3周发病率最高,为52.83%,其次为第4周(33.96%);配方奶喂养较母乳喂养及早产儿配方奶发病率高;出生体重愈低晚期代谢性酸中毒发生率愈高。结论:新生儿晚期代谢性酸中毒可影响婴儿的生长发育和机体抵抗力,甚至危及生命,临床应积极防治低出生体重儿尤其极低出生体重儿,并大力提倡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18.
李凤祥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1979,(12)
肝心病急性发作期,病情危重,治疗往往着眼于控制感染,纠正酸中毒,解除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而对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未加应有注意,一些治疗措施若应用不当,亦可诱发或加重本并发症,笔者对此有深刻教训。因此,浅谈一点肺心病急性发作时的呼吸性酸中毒合并代谢性碱中毒的病机,对提高肺心病的疗效,进一步降低死亡率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
张子彬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1979,(3)
酸中毒时细胞外液中,过多的H~+移向细胞内,和细胞内的K~+进行交换。酸中毒纠正过程中,K~+则从细胞外液进入细胞内,其中部分K~+由尿排出;同时又由于细胞外液被输液稀释,所以有产生低血钾之危险。故在纠正酸中毒过程中应注意补充钾盐。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