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也称心肺转流(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是指将回心血液引流至体外,经特殊装置使血液氧合并交换出二氧化碳后再回输人体,从而实现完全或部分代替心脏和肺的循环呼吸功能的复杂的技术过程。体外循环技术的诞生开创了现代心血管外科学的新纪元,其发展和完善促进了心脏和血管疾病外科治疗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2.
田莉  李瑞炎  杜艳 《微循环学杂志》2012,22(4):44-46,I0002
目的:观察洗涤式自体血回输对心脏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和红细胞携氧功能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61例手术患者采用美国美敦力血液回输机进行洗涤式自体血回输,分别测定术前、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血液凝固指标:血小板计数(PL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红细胞携氧功能相关指标: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血酸碱度(pH)、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含量(HGB)、红细胞压积(Hct)。结果:61例患者术中回收原血和"机血"共84912ml,平均每例患者回输浓缩红细胞465ml。与术前比较,术后当天和术后第1天凝血功能指标PLT、FIB显著降低(P<0.01),PT显著延长(P<0.05或P<0.01),术后当天D-D明显升高(P<0.05);携氧功能指标PaO2在术后当天和术后第1天显著升高(P<0.01),RBC、HGB、Hct均显著降低(P<0.01,P<0.05)。术后第7天所有异常指标均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洗涤式自体血回输不影响血液凝固和携氧功能,可安全应用于心脏手术。  相似文献   

3.
回输洗涤自体血对机体凝血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回输洗涤自体血前后机体凝血参数的变化 ,了解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对其的影响。方法  2 0例择期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实验组 10例 ,术后回输经洗涤处理的自体血 ;对照组 10例 ,未接受洗涤自体血。分别于术前、体外循环结束后回输自体血液前 15min、回输后 10min、以及体外循环结束后 3h、 2 4h测定激活的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APTT)、凝血酶原时间 (PT)、纤维蛋白原 (Fbg)水平。结果 各时间点APTT、PT、Fbg水平 ,两组变化趋势相似。体外循环结束后 ,APTT、PT明显延长 (P <0 0 5 ) ,术后 2 4小时恢复正常 ;纤维蛋白原水平在体外循环结束后明显降低 (P <0 0 1) ,术后 2 4小时内逐渐恢复甚至高于术前水平。但两组同一时间点APTT、PT、Fbg的变化 ,无统计学差异 ;实验组洗涤自体血回输前后APTT、PT、Fbg无明显变化。实验组术后 2 4小时库血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P <0 0 1) ;两组术后 2 4h胸腔引流量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洗涤自体血回输对机体凝血功能无明显不良影响 ,能明显减少库血用量 ,是一种有效的血液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双重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术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其中男性54例,女性6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53.4岁。在内科药物治疗基础上增加双重腹水超滤回输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腹围、治疗当天尿量、24h尿量、血清尿素和肌酐、血清电解质、血清蛋白等指标的变化及治疗前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乏力、纳差、腹胀不适症状明显改善56例(56/60),腹围均明显缩小;同治疗前比较,治疗当天尿量及24h尿量均增加(P〈0.05);治疗后患者血清尿素和肌酐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电解质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腹水蛋白浓度[(16.4±5.6)g/L]明显高于治疗前[(8.4±3.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P〈0.01);60例患者出院时的转归中,好转42例,无效12例,死亡6例,总有效率70.0%。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出现头晕、乏力明显2例,肝区隐痛不适2例,无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双重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是安全有效的,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普外科腹膜后肿瘤择期手术患者术后输注单采自体红细胞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1月1日至2014年11月30日20例腹膜后肿瘤择期手术患者自体输血对患者血液指标的影响及术后自体红细胞回输的疗效.结果 20例自体储血患者血常规指标单采后与单采前相比有所下降,但PLT、HCT、Hb均维持在较高水平(PLT> 150×109/L、HCT> 30% 、Hb>1 l0g/L),因此自体储血不会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和组织缺氧.回输自体血后患者的血液指标与术后相比有所回升,防止了术后失血性贫血的发生.结论 普外科择期手术术后输注单采自体红细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输血方案,不仅可以解决择期大手术的输血需求,而且能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对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程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本院76例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肌酐:141~500μmol/L)分别测定血红细胞计数(RBC),血色素(Hb),红细胞压积(HCT),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观察原发病对贫血程度的影响.结果 糖尿病肾病引起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者的贫血程度较非糖尿病肾病者严重.结论 糖尿病肾病是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的加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危重婴幼儿体外循环(CPB)方法,为危重婴幼儿心脏手术的安全实施提供一定的经验。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施行半岁内危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260例,男156例,女104例,年龄3 d至6个月,平均(4.1±2.2)月,体重2.1~8.3 kg,平均(4.2±1.3)kg。CPB预充液以林格氏液为主,使晶胶比维持在(0.35∶1)~(0.6∶1),血细胞容积25%~28%。心肌保护均采用含血停跳液。CPB使用进口膜肺249例(95.8%),国产膜肺11例(4.2%),转流方式包括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转流33例,中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转流168例,深低温低流量转流57例和深低温停循环2例。转流时间15~238 min,平均(78±36)min;阻断时间6~159 min,平均(47±23)min;术中使用改良超滤和/或普通超滤233例(89.6%),滤出液体50~650 mL,平均(230±140)mL。结果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5~176 h,平均(16.5±8.6)h;入住ICU时间48~202 h,平均(72.6±29.8)h;术后住院时间12~28 d,平均(16.2±4.7)d。术后发生低心排28例(10.8%),肺、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并发症30例(11.9%)。全组死亡22例(8.5%),死亡原因包括低心排15例,心律紊乱3例,呼吸衰竭2例,因喂养不当误吸窒息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其余患儿恢复顺利,未发生与体外循环相关并发症,康复出院。结论 CPB期间和术后的液体管理及高质量CPB器材的使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和非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围体外循环(CPB)期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TNF-α水平的变化进行动态观察,探讨EPO对围体外循环期炎症因子水平可能的影响。方法 4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其中紫绀组和非紫绀组各20例,均在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接受心内直视手术,分别于麻醉后、CPB 30 min、CPB后2 h、CPB后24 h取血,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EPO和TNF-α水平变化。结果紫绀组在CPB 30 min的血清TNF-α明显低于非紫绀组(P〈0.05),在CPB后2 h、CPB后24 h的血清TNF-α高于非紫绀组(P〈0.01,P〈0.05);术前血清EPO水平与CPB 30 min时血清TNF-α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可能存在某种适应性改变,可在一定程度抑制CPB后的全身炎症反应,其抗炎症作用机制可能与EPO相关。  相似文献   

9.
周翔辉 《医学信息》2010,23(1):291-292
通过查阅文献总结与分析了乌司他丁在体外循环(CPB)中的积极作用,及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认为乌司他丁对心脑肺等器官在体外循环中的损伤有着良好的修复作用,体外循环手术早期使用乌司他丁的方法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对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程度的影响,方法:B胡机抽取本院76例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肌酐;141-500μmol/L)分别测定血红细胞计数(RBC),血色素(Hb),红细胞压积(HCT),血肌酐(Scr),血血尿素氮(BUN),观察原发病对贫血程度的影响。结果: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功能不全者的贫血程度较非糖悄病肾病者严重。结论:糖尿病肾病是早期慢性肾功能不全贫血的加重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储存式自体输血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凝血功能、氧合状况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航天中心医院进行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30例,按输血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n=65)与观察组(n=65).对照组进行异体输血,观察组进行储存式自体血回输.对比两组手术一般情况,术前1...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自体引流血回输的护理措施. 对21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使用StryKER 公司CBC Consta Vac 引流血回输器行自体血回输,在整个回输过程保证回输装置密封,禁忌有气泡,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密切观察病情.回输过程无不良反应或栓塞、凝血等异常. 良好的护理是减少回输引流血并发症的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浅低温体外循环围术期炎症介质的释放规律。方法 按入选标准筛选先天性心脏病患者24例,均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术,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术前(T1)、CPB30min(T2)、CPB结束后2h(T3)、12h(T4)、24h(T5)各时间点血清IL-6、IL-8、IL-10的浓度。结果 所有患者血清IL-6、IL-8、IL-10浓度在CPB开始后均升高(P〈0,01),于术后2h(T3)逐渐达高峰,术后12h(T4)逐渐下降,术后24h(T5)虽仍高于术前(T1)水平,但较高峰时(T3)已明显下降。结论 浅低温CPB术后患者血清IL-6、IL-8、IL-10浓度逐渐升高.术后2h达高峰.并于24h内恢复接近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超滤技术(零平衡超滤、常规超滤、改良超滤)在心脏及大血管破裂急救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急诊抢救心脏及大血管破裂患者的手术中运用联合超滤技术的相关资料。在抢救过程中,装机时按改良超滤的方法连接;转流开始即开放超滤端行零平衡超滤和常规超滤;停机后行改良超滤。结果 2例心脏破裂患者抢救成功。其中1例患者术后出现间歇性出昏迷、烦躁、嗜睡,查体见神志恍惚,反应迟钝,10 d后症状缓解;另1例术后无任何并发症。结论联合超滤的时间和超滤液量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心脏外科手术技术、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和术后监护技术的发展,心脏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明显降低。但肺功能损伤仍是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绝大多数患者术后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肺功能损伤,轻者表现为发热、咳嗽,重者则需要长时间的机械辅助呼吸,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髋部骨折手术中自体血回输对患者术后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2012年1月~2013年6月,髋部骨折手术患者41例,随机分为两组:自体血回输组20例,异体血输血组21例。其中包括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内固定25例,股骨颈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16例。术前查凝血指标,术中使用自体血回输装置回收、洗涤术野出血,于手术主要步骤结束后回输到患者体内。输血后2小时后再次采集血液样本检查凝血指标,并比较术前及术后的凝血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的PT、APTT、TT、INR值与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0.05。结论髋部骨折手术中给予自体血回输对患者是安全的,并不会导致凝血功能失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CHD)体外循环(CPB)心内直视手术中改良缺血后处理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30例CHD患者按病种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在常规CPB主动脉阻断心内直视手术完成后,实施改良缺血后处理;对照组行常规CPB主动脉阻断心内直视手术。分别于术前(T1)、主动脉开放前(T2)、主动脉开放后30min(T3)、术后6h(T4)、术后24h(L)、术后72h(T6)、术后6d(T7)各时点采集静脉血,测定红细胞压积(HCT)、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磷酸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心脏自动复跳率、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正性肌力药物使用率及呼吸机应用时间。结果:(1)对照组在T3~T6时点cTnI、CK含量及T3~T4时点MDA含量高于实验组(P〈0.05);(2)实验组多巴胺等正性肌力药物使用率及呼吸机应用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心脏自动复跳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缺血后处理能够很好地保护心肌,具有一定的临床可行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探讨体外循环(CPB)过程中大鼠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变化规律及其与肠损伤指标变化的关系。 方法: 建立大鼠体外循环模型,按时点采血测定血浆DAO活性和D-乳酸、脂多糖(LPS)的浓度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CPB后血浆DAO活性呈现双峰升高,第1峰值在CPB转流结束后即刻,时相上早于血浆LPS和D-乳酸的升高;第2峰值在CPB结束后3 h,在肠损伤指标变化峰值之后。 结论: CPB过程中肠粘膜屏障受到缺血和再灌注二次损伤的打击,血浆DAO活性作为反映肠损伤的指标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对CPB术后病情判断和并发症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液回收机在术中自体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手术者,于手术开始即把术区出血收至贮血罐内,经处理后在术中或术毕回输给病人,术中连续监测血压、脉搏、氧饱和度、心率细胞观测血细胞及血电解质的变化.结果平均回收血量1551ml(700~2900ml)洗涤后自体血552ml (200~1400ml).自体血回输后,与术前相比,RBC、HB值下降不显著,(p>0.05);PLT明显降低(p<0.05),血浆钾、钠、氯值变化不显著.结论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机行术中自体输血,能有效减少输异体血,但需注意血小板及凝血因子的补充.  相似文献   

20.
机械通气对体外循环术后炎症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术后不同肺通气策略对肌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传统通气组(H组)和保护性肺通气组(L组),于麻醉诱导后、CPB前、CPB结束即刻、CPB结束后6小时取静脉血样测IL-6和IL-8。结果:在体外循环前H组与L组在IL-6与IL-8水平无差异,CPB结束即刻两组的IL-6与IL-8水平均明显升高,而两组间亦无差异性。在CPB结束后6小时两组的IL-6与IL-8水平继续升高,H组升高的更明显,L组仅轻度升高。结论:保护性肺通气策略可以降低体外循环术后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利于患者肺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