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单孔和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c VATS)治疗非小细胞性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肺癌患者120例,治疗医师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单孔c VATS组患者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三孔c VATS组患者行三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治疗。结果单孔c VATS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明显多于三孔c VATS组,单孔c VATS组的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三孔c VATS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量无显著差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第1天VAS评分无显著差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c VATS组术后第3、5、7天的VAS评分显著低于三孔c VAT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单孔c VAT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7.50%)和三孔c VATS组(15.0%)无显著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性肺癌,安全程度更高,临床整体疗效更好,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更快,适合临床医师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与肺楔形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方法 2019~2020年早期肺癌病人65例,均行手术治疗,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肺段组32例,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楔形组33例,行胸腔镜肺楔形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总引流量、术后携带胸腔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24小时及48小时疼痛程度、术后早期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肺段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总引流量、术后携带胸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均大于楔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24小时、48小时疼痛程度、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肺楔形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中均有效可靠,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胸腔镜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03-2019-03间收治的82例早期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2组,各41例。传统组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胸腔镜组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 2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术中失血量少于传统组,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患者,可显著减少术中失血量,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周围型肺癌单孔胸腔镜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机体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不同胸腔镜戳孔将82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分为2组,各41例。观察组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照组行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结果 2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术后第3天的血清炎症因子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炎症反应轻,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输卵管妊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4月在本院住院的120例输卵管妊娠患者,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行多孔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观察组行经脐入路单孔腹腔镜下输卵管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血红蛋白、体温、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恢复情况、美容效果、满意度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红蛋白减少量、术后24 h最高体温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24 h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美容效果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随访3~6个月,均无切口疝、切口感染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 基层医院经脐单孔腹腔镜技术在输卵管妊娠手术中应用是安全可行的,在微创性、美观性上有突出的优势,可以缓解患者疼痛,促进其术后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孔式与多孔式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并阐述单孔式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意义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98例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孔式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单孔组)148例,多孔式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多孔组)150例,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单孔组术中出血量、术后盐酸哌替啶用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多孔组(P<0.01),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第3天、第7天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时点多孔组(P<0.01);两组术前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3个月功能状态、情感状态评分及总评分均显著高于多孔组(P<0.01)。结论与多孔式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相比,单孔式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能有效减少手术创伤,促进术后机体恢复,同时提高患者的短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评价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结石性胆囊炎(CC)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入院手术的CC患者6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单孔组(32例)和三孔组(32例)。单孔组接受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而三孔组接受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住院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切口疤痕满意度,统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单孔组与三孔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24 h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住院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切口疤痕满意度分别为(2.1±0.4)d、(33.8±4.2)h和(94.2±3.4)分,三孔组为(3.9±0.8)d、(46.4±8.7)h和(82.4±2.5)分,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1%(1/32),三孔组为6.3%(2/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CC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切口美观,并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比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与胸腔镜下传统的肺叶切除术治疗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整理本院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行胸腔镜下解剖性肺段切除治疗NSCLC患者临床资料,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入观察组,选择同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效果比较:手术时间观察组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观察组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淋巴结清扫数量,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且术后24~48 h总引流量前者低于后者,P<0.05。两组手术前后肺功能比较:术前两组病人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FVC、FEV1%均低于术前,组间比较,观察组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P<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本院行VATS的患者74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肺段切除组(37例,行VATS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组(37例,行VATS肺叶切除术),所有患者术中均接受相应护理干预措施。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前与术后肺功能指标[包括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钟用力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皮肤受伤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淋巴结清扫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切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肺叶切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短于肺叶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MVV、FVC、FEV1%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肺段切除组MVV、FVC、FEV1%水平明显高于肺叶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切除组皮肤无反应率高于肺叶切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段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肺叶切除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单孔胸腔镜能否成为肺隔离症有效的治疗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肺科医院胸外科2010年2月—2021年6月诊断为肺隔离症并行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胸腔镜组和开胸组,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分析,并对胸腔镜组进行亚组(单孔胸腔镜组和多孔胸腔镜组)分析。结果 纳入患者131例,其中男62例、女69例,平均年龄(39.3±13.2)岁。胸腔镜组103例,开胸组28例。左下肺隔离症104例,右下肺隔离症26例,双下肺隔离症1例。咳嗽(88例,67.2%)为主要临床症状。术前119例行胸部增强CT检查确诊。胸腔镜组和开胸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17),而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开胸组更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在亚组分析中单孔胸腔镜组与多孔胸腔镜组术中中转开胸的比例分别为11.8%和13.5%。同时单孔胸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比多孔胸腔镜组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多孔胸腔镜组低,且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比多孔胸腔镜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单孔全胸腔镜在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方法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8月完成的209例应用单孔全胸腔镜行肺叶或者肺段手术的NSCLC老年患者(老年组),以及同期行相同手术239例非老年患者(非老年组)的资料,并进行对比。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肺部感染、肺漏气、房颤、肺栓塞等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单孔全胸腔镜下肺叶或肺段手术在对老年患者与非老年患者之间围术期的疗效相当,能给老年患者带来较大的手术收益,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传统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围术期效果。方法从前瞻性建设的数据库中搜集2014年1月到2021年4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外科行单孔或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数据。共纳入5817例行单孔或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单孔∶三孔=530∶5287)。通过倾向性评分共匹配(1∶3)到2112例患者,其中单孔组529例,男320例、女209例,中位年龄58(51,65)岁;三孔组1583例,男915例、女668例,中位年龄58(51,65)岁。结果相比三孔组,单孔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更少(20 mL vs.30 mL,P<0.001)、手术时间更长(115 min vs.105 min,P<0.001);而两组淋巴结清扫个数、中转开胸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当天及术后1~3 d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虽然单孔胸腔镜与三孔胸腔镜术中出血量表现出差异,但单孔和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围术期总体效果无显著差异。相比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胸腔镜肺叶切除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自发性气胸采用单孔胸腔镜手术联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与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于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施行单孔胸腔镜联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或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患者,分为单孔导引组(n=21)和单操作孔组(n=45),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单孔导引组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疼痛与单操作孔组比较有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复发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两种手术方式均安全、有效。单孔胸腔镜手术联合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法创伤小、疼痛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带金属支撑的多侧孔超细引流管对单孔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后胸腔残腔形成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2022年4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胸外科收治的行单孔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肺癌根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使用超细引流管类型将患者分为试验组(使用带金属支撑的多侧孔10F超细引流管)与对照组(使用普通12F超细引流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胸腔残腔发生率及手术相关资料。结果 共纳入200例患者,其中男126例、女74例,平均年龄57.52岁。试验组90例,对照组110例。试验组术后胸腔残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使用镇痛泵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胸腔穿刺引流次数、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住院费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肺部感染、胸腔积液、肺不张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肺漏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带金属支撑的多侧孔超细引流管可降低单孔胸腔镜肺上叶切除术后胸腔残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体重指数的肺癌患者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对术者疲劳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8月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12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BMI≤24 kg/m2、24 kg/m22、BMI≥28 kg/m2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对比分析3组术中与术后相关指标、术者及助手的Borg疲劳评分、术者术后握力的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C组拔管时间晚于A组,C组引流量、疼痛评分高于A、B两组(P<0.05),3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切口延迟愈合发生率高于A、B两组(P<0.05),A、B两组间胸腔积液、术后漏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主刀及扶镜手Borg疲劳评分均高于A、B两组(P<0.05),术前、术后握力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肥胖患者,需制定有效的手术及围手术期管理方案,重点关注术后疼痛、切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胸腔镜肺癌肺叶切除术后应用双10F胸腔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科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213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使用的胸腔引流管管径不同分为A组(108例)和B组(105例),分别采用28F和双10F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比较两组围术期手术指标、术后疼痛VA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术后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及引流管口Ⅰ级愈合率均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再置管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术后8h 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B组其他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1)。B组术后追加止痛药物率显著低于A组(15.2%vs. 76.9%,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1),其中引流管口延迟愈合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10F胸腔引流管用于选择性胸腔镜肺癌肺叶切除术后胸腔引流安全可行,可显著减少引流量,缩短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多孔腹腔镜及开腹结肠切除术手术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34例经脐单孔结肠切除术患者(单孔组)与同期22例传统多孔腹腔镜结肠切除术(多孔组)和70例开腹结肠切除术患者(开腹组)资料。比较各组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效果和生活质量。 结果:3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孔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单孔组与开腹组(均P<0.05),但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疼痛指数、排气时间、进流食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单孔组和多孔组均优于开腹组(均P<0.05),但单孔组与多孔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间围手术期花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孔组与多孔组术后对伤口的美容指数和身体自我感知指数均较开腹组高(均P>0.05),且单孔组美容满指数高于多孔组(P<0.05)。 结论:腹腔镜结肠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效果相似,但具有微创、恢复快、对生活质量影响小等优势。就美容效果而言,单孔腹腔镜手术最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D胸腔镜在单孔肺叶切除术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19年5月于我院接受胸腔镜单孔肺叶切除术24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3D胸腔镜组[76例,其中男52例、女24例,平均年龄(58.59±7.62)岁]和2D胸腔镜组[172例,其中男102例、女70例,平均年龄(57.75±8.59)岁]。分析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淋巴结清扫情况、手术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 3D胸腔镜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2D胸腔镜组(P0.05),清扫淋巴结数目多于2D胸腔镜组(P0.05),术后第1 d胸腔引流量多于2D胸腔镜组(P0.05)。两组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肺部感染、心律失常、支气管胸膜瘘、喉返神经损伤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2D胸腔镜微创手术相比,应用3D胸腔镜行单孔肺叶切除术术中安全性更高、清扫淋巴结更加彻底、手术效率更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全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疗效。方法对收治的早期肺癌行全胸腔镜微创手术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全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疗效、生存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总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为11.3个月(95%CI:6.9~10.6),中位生存期为30.9个月(95%CI:20.5~25.2);对照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及中位生存期略高于观察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术具有医源性创伤低、疼痛轻、术后恢复迅速的特点,可有效清除肺部病灶,患者生存期与肺叶切除术基本无差异,可作为不耐受肺叶切除术或合并其他高危疾病的肺癌患者患者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与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叶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治疗Ⅰ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4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的Ⅰa期NSCLC患者共32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行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手术17例(肺段切除组),其中左肺6例,包括S1+S2切除3例,S6切除1例,S8+S9切除1例,S10切除1例;右肺11例,包括S1切除5例, S1+S2切除1例,S3切除1例,S6切除2例,S6+S7+S8切除1例,S2+S7+S8切除1例;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15例(肺叶切除组),其中左肺3例,包括左上肺切除1例及左下肺切除2例;右肺12例,包括右上肺切除3例,右中肺切除4例,右下肺切除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随访结果。结果组间比较,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组术后12 h及48 h引流量少于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叶切除组,N2淋巴结清扫数量及纵隔淋巴结清扫总数少于单孔胸腔镜解剖性肺叶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住院费用、术中耗材费用、引流管拔管时间、术后住院日、手术时间、N1淋巴结清扫站数及个数、N2淋巴结清扫站数、纵隔淋巴结清扫总站数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结均无转移,随访时间1~7个月均未发现肿瘤复发、远处转移及相关死亡。结论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Ⅰa期NSCLC安全有效,可以达到与肺叶切除相近的效果,更利于患者术后快速康复。其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