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睾丸非精原细胞性生殖细胞肿瘤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原发性睾丸非精原细胞性生殖细胞肿瘤(NSGCT)的诊断与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6例NSGCT的临床资料。26例中,胚胎癌7例(26.9%),畸胎瘤5例(19.2%),卵黄囊瘤4例(15.4%),绒毛膜上皮癌1例(3.9%),混合性生殖细胞瘤(MGCT)9例(34.6%)。睾丸无痛性肿大为其主要临床表现。Ⅰ期16例,Ⅱ期8例,Ⅲ期2例。在根治性睾丸切除基础上采用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及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结果:2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6.5年,术后复发2例,2例死于全身广泛转移,其余患者均健康生存。结论:NSGCT中以MGCT及胚胎癌最为常见,B超、CT或MRI为其诊断和临床分期的主要手段。肿瘤标记物对肿瘤的治疗与及预后判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加重,睾丸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睾丸肿瘤的治疗是综合性的,包括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以及免疫生物治疗等。近年来,由于新型的抗癌药物和化疗方案的不断涌现,特别是顺铂为中心的联合化疗方案已使睾丸肿瘤患者生存率不断提高,使睾丸肿瘤成为高治愈率的肿瘤之一。本文就近年来睾丸肿瘤治疗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恶性间皮瘤起源于间皮组织,恶性程度高,常见于胸膜、腹膜、心包膜.仅有0.3%~0.5%的恶性间皮瘤发生于睾丸鞘膜[1].自1957年BarBera等[2]报道第1例睾丸鞘膜恶性间皮瘤(malignant mesothelioma of the tunica vaginalis testis,MMTVT)以来,至今国内外...  相似文献   

4.
ԭ���Ը�Ĥ����������ϲ��Ժ����ƶԲ�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 探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程序、各项检查方法的价值以及治疗对策。方法1985-2000年经手术治疗及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63例,就其诊断方法、检查手段、手术方式进行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以腹部肿物及腹部隐痛为主,检查手段主要为B超、CT、核碰共振(MRI)、腹部平片、胃肠及泌尿系造影。良性肿瘤17例(26.7%),恶性肿瘤46例(73.3%)。肿瘤全切除43例,其中联合脏器切除13例。结论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在诊断上应解决三个问题:肿瘤定位、肿瘤定性及肿瘤与周围脏器的关系;诊断价值MRI>CT>B超;术前均应考虑联合脏器切除的可能,是否完整切除是治疗成败的关键,但腹膜后恶性淋巴瘤不应强求完全切除。  相似文献   

5.
睾丸生殖细胞瘤(TGCT)是最常见的睾丸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升高。然而,睾丸肿瘤的发病原因及机制尚未明确,新兴的第2代测序技术(NGS)已成为TGCT发病机制研究的主流手段。本文将对多年来TGCT基因组学研究进行总结,以便从基因层面上揭示该肿瘤的发病机制。总结发现基因表达差异、基因突变、易感基因主导的信号通路及性染色体上相关基因的改变在TGCT发生、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睾丸肿瘤的基因组学研究意义重大,找出关键致病基因,为从基因水平上早期诊断筛查及后续的靶向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睾丸的淋巴引流途径是经腹膜后、乳糜池、纵隔向上.睾丸非精原细胞生殖细胞肿瘤(NSGCTT)的主要转移途径是经淋巴转移,腹膜后是其主要转移部位,2/3的NSGCTT初诊时已有腹膜后转移,故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RPLND)是NSGCTT的必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对蒙古族睾丸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多中心回顾性分析1990年2月~2004年12月35例蒙古族睾丸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主要症状为无痛性睾丸肿大或结节。平均延误诊断(40.03±53.45)周,16例(45.7%)延迟诊断6个月~5年。睾丸肿瘤病理类型:精原细胞瘤21例(60%),占生殖细胞瘤的67.7%(21/31),非精原细胞瘤10例(28.6%),恶性淋巴瘤2例(5.7%),神经纤维瘤和平滑肌瘤各1例(5.7%)。生殖细胞瘤I期22例,II期2例,III期5例。治疗手段以睾丸肿瘤根治性切除和放疗及化疗为主。随访29例睾丸恶性肿瘤患者2个月~10年,其中精原细胞瘤20例,3、5年生存率分别为95.0%、95.0%;非精原细胞瘤7例,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1%、42.8%;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1例健在,1例化疗中。结论:本组蒙古族睾丸肿瘤患者精原细胞瘤比例高于一般人群,平均延误诊断时间较长。非精原细胞瘤患者3、5年生存率均低于精原细胞瘤患者。睾丸肿瘤知识的宣教和诊疗技术的提高,有助于改善睾丸肿瘤患者的疗效和预后。  相似文献   

8.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环境污染的加重,睾丸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睾丸肿瘤的治疗是综合性的,包括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以及免疫生物治疗等.近年来.由于新型的抗癌药物和化疗方案的不断涌现,特别是顺铂为中心的联合化疗方案已使睾丸肿瘤患者生存率不断提高,使睾丸肿瘤成为高治愈率的肿瘤之一.本文就近年来睾丸肿瘤治疗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超声检查在睾丸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睾丸肿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1998~2005年172例睾丸肿块的超声图像结合其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2例睾丸肿块中超声诊断50例睾丸血肿,13例睾丸囊肿,26例睾丸炎性结节,25例睾丸结核,58例睾丸肿瘤;睾丸肿瘤中50例为生殖细胞瘤,其中精原细胞瘤41例,非精原细胞性生殖细胞瘤(NSGCT)9例;6例为非生殖细胞瘤;3例为继发性肿瘤。超声检查发现典型精原细胞瘤、畸胎瘤、表皮样囊肿、间质细胞瘤及多发性的恶性淋巴瘤具有较为特征性的声像图。结论:超声检查可以对睾丸肿瘤作出初步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为进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是睾丸肿瘤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睾丸恶性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方法 对1例睾丸恶性SFT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行根治性左睾丸附睾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因未继续治疗死亡.手术标本肉眼观:呈实质性结节状,分叶状,包膜完整,切面灰白色,质硬.镜下:瘤细胞梭形、短梭形,呈编织状、漩涡状、席纹样、条束样排列,部分区域细胞稀疏,瘤细胞之间可见较多的胶原纤维.肿瘤伴出血、坏死,细胞密集,脉管中见瘤栓,核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4个/10HPF.肿瘤细胞CD34、Bcl-2、CD99、Vimentin等阳性,Myoglobin、CK、S-100等阴性.结论 睾丸恶性SFT的生物学行为无特异性,诊断应结合大体标本、组织学以及免疫组化,应与梭形细胞肿瘤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需要进行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11.
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GEP-NENs)是一种罕见肿瘤,近年来发病率不断增加.神经内分泌肿瘤(NENs)的诊断依据包括提示NENs的临床表现、生化标志物、基因检测、影像学检查、组织学诊断等.GEP-NENs按临床表现可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GEP-NENs.手术是局限期GEP-NENs的主要治疗手段.然而,大多数GEP-NENs患者确诊时已发生远处转移,难以接受根治性手术,最合适的治疗模式是多学科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生物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以及肽受体放射性核素治疗.分子靶向治疗有望成为标准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近30年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的发展,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和可靠肿瘤标记物的出现,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RPLND)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治疗中的地位已出现了变化,尤其在临床Ⅰ期和Ⅱ期患者的治疗中一直存有争议。本文就当前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中的意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儿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经取代感染和先天畸形,成为威胁儿童健康的首要因素。其中儿童血液系统肿瘤(白血病和淋巴瘤)的发病率占到小儿恶性肿瘤发病率的20%以上。由于大剂量放化疗和骨髓移植等治疗手段的应用,儿童血液系统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这些治疗手段在杀死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导致小儿生殖细胞(精原干细胞)的损害和凋亡。精原干细胞(spermatogonial stem cell)是存在于睾丸  相似文献   

14.
7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小肠原发性肿瘤的外科诊治经验,以提高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8—2002年收治的72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72例中,良性肿瘤占20.8%(15/72),恶性肿瘤占79.2%(57/72)。良性肿瘤以腺瘤及平滑肌瘤多见,各占40.0%(6/15)。恶性肿瘤以腺癌多见,占36.8%(21/57),其次为恶性淋巴瘤,占30.0%(17/57)。X线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B超、CT、内镜、肠系膜血管造影也有助于诊断。本组术前误诊率为62.5%。全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急诊手术率为33.3%(25/72),术前主要以急性肠梗阻、消化道出血、穿孔、急性阑尾炎等为主要诊断。本组无手术死亡。恶性肿瘤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5%,47.5%,25.0%。结论 小肠肿瘤术前诊断困难,误诊率与急诊手术率高。选择性动脉造影和小肠分段造影是空回肠肿瘤的重要诊断手段;低张造影和纤维内镜检查是诊断十二指肠肿瘤的最佳选择。一经诊断,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1973年~1998年4月共诊治睾丸肿瘤55例,发病年龄1.5~65岁,发病高峰年龄1.5~3以及20~49岁。肿瘤发生于阴囊内睾丸51例,腹股沟部以上睾丸4例。病理诊断精原细胞瘤33例,非生殖细胞肿瘤22例。作者认为应强调睾丸触诊在诊断中的重要性,切忌不必要的活检,并应重视睾丸鞘膜积液的发生。B超是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亦可提示肿块的病理类型。应重视小儿睾丸肿瘤的诊断及隐睾患者术后的监测,本组5例术后发生恶变。治疗原则为根治性睾丸切除术,依其病理类型选择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或行放疗、化疗。化疗可选用DDP、VP16、VCR组合的三种药物联合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成人睾丸良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与治疗选择.方法 对2003~2010年诊治的16例睾丸良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睾丸肿瘤病例术前经超声、CT或MRI、AFP和β- HCG检查,诊断13例考虑为良性病变,3例可疑恶性.术中行冰冻切片检查10例,其中7例行睾丸部分切除术,3例性质不定行睾丸根治性切除术.6例未行术中病理检查直接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后经病理诊断睾丸间质细胞瘤2例,成熟畸胎瘤4例,腺瘤样瘤3例,平滑肌瘤3例,皮样囊肿1例,混合肿瘤3例.术后随访2个月~12年均未出现复发及转移.结论 睾丸良性占位的术前诊断对手术处理方式选择非常重要,B超、CT或MRI、肿瘤标记物以及术中冰冻切片活检均具有临床诊断价值.睾丸良性肿瘤的治疗应首选保留睾丸的肿瘤切除.  相似文献   

17.
睾丸生殖细胞肿瘤176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泌尿外科1980年10月~2000年10月收住入院的睾丸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临床病历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精原细胞瘤111例、非精原细胞瘤43例、混合性生殖细胞瘤22例,合并隐睾46例,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分期、治疗方式以及有无隐睾都是影响睾丸生殖细胞肿瘤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对精原细胞瘤Ⅰ期患者单纯手术与手术+放疗疗效相当,Ⅰ期精原细胞瘤可以单纯手术治疗为主;Ⅱ期和Ⅲ期精原细胞瘤和其他类型的生殖细胞肿瘤首选治疗方式为根治性睾丸切除术辅以放射治疗;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对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睾丸活检是男性学的重要检测手段,对生殖病理的研究,包括常规病理、超微结构病理及免疫病理、分子病理等有重要作用。本文仅就临床应用角度对一般病理学诊断进行简要介绍。⒇1睾丸活检的意义主要有四点:①为男性不育症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提供直接依据;②是评估睾...  相似文献   

19.
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睾丸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MGC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我院13例原发性睾丸MGC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睾丸MGCT占我院同期睾丸生殖细胞肿瘤的24.1%(13/54),患者年龄2~53岁,平均28.3岁。全部病例均发生于单侧睾丸,左侧6例,右侧7例,左右侧比为0.86∶1。睾丸MGCT病理形态多样,肿瘤成分包括胚胎性癌(11例,84.6%)、精原细胞瘤(8例,61.5%)、畸胎瘤(6例,46.2%)、绒毛膜癌及卵黄囊瘤(均为4例,23.1%)。其中9例(69.2%)包含2种不同的生殖细胞肿瘤成分,3例(30.8%)包含3种不同的肿瘤成分,1例(7.7%)包含5种不同的肿瘤成分。结论:睾丸MGCT非常少见,好发于青壮年男性,不同的肿瘤成分其生物学行为、临床治疗和预后不同,因此准确的病理诊断非常必要,免疫组化标记对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睾丸微小结石症(testicular microlithiasis,TM)是一种较少见的睾丸疾病,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多因其他疾患或体检偶然发现.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TM可能是睾丸肿瘤的癌前病变或影像学标志[1],TM的检出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高频超声的广泛应用为TM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快捷、准确且价格较低廉的检查手段.总结我院近年应用高频超声诊断TM45例患者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