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数字随机的方法将9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46例。予以对照组实施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长或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36个月,6个月时2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个月时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有可靠效果,但前者远期并发症少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而后者手术创伤轻。应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条件、自身诉求及骨折类型,采取个体化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THR)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ATBA)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2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51例。观察组实施THR,对照组行ATBA。比较2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多于或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发生2例(3.92%)并发症,对照组为8例(15.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TBA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创伤小、操作简单;但THR术后并发症少,远期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3.
高龄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置换术的比较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和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1990年 8月~ 1999年 8月对 110例 70~ 10 6岁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 ,有 96例 (半髋关节置换组 44例 ,全髋关节置换组 5 2例 )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15~ 112个月 ,平均 5 1个月。结果 半髋关节置换组优良者 38例 ,占 86 .4% ;全髋关节置换组优良者 48例 ,占 92 .3%。全髋关节置换组手术时间较半髋关节置换组平均长 2 0分钟 ,出血量多 12 0 ml,引流量多 140 ml。扶双拐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无明显差别。结论 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 ,年龄相对较轻 ,身体状况较好者选择全髋关节置换术 ;年龄相对较大 ,身体状况较差者选择半髋关节置换术 ,术后效果均较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观察2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术中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88.89%)高于对照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40,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7362,P0.01;t=16.5410,P0.01;t=11.2559,P0.01);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大于对照组,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治疗中均能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但全髋关节置换术远期疗效较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临床应根据患者个体差异及对生活质量的要求综合分析,选择个体化治疗方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改良后外侧入路(SuperPATH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4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4例,采用SuperPATH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对照组(24例,采用传统后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假体安装情况、疼痛VAS评分及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两组各失访1例;46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7~18个月。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地时间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臼柄位置均在正常范围内,髋臼前倾角、髋臼外展角、偏心距及其恢复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VAS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3 d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01);术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perPATH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创伤小,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早期恢复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0例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2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则行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完全负重时间均短于或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随访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且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较好。但人工半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更短、创伤小,可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与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63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32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31例)行骨折内固定术。结果观察组优良率、卧床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3个月Ward三角部位骨密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骨折内固定术相比,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促进患者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将76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对照组实施半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组患者均获12~18个月随访。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依据Harris评分标准,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均有可靠效果。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更高,且能够有效预防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但需全面进行评估、积极控制基础病变并规范手术操作。  相似文献   

10.
刘冰 《中国科学美容》2014,(15):140-142
目的:观察半髋关节置换术改善老年(年龄≥60岁)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半髋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全髋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手术指标和改善髋关节功能效果。结果半髋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全髋组(P<0.01);髋臼外展角和髋臼前倾角优于全髋组(P<0.01);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4.23%高于对照组77.36%(P<0.05);并发症发生率5.77%略低于全髋组15.09%(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效果确切,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以降低手术风险,维持股骨颈假体位置,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和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SuperPath入路和Watson-Jones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病人120例,均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77例,采取SuperPath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43例,采取Watson-Jones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7天、1个月、12个月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切口延迟愈合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uperPath入路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创伤更小,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且延迟愈合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关节功能的改善,并观察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状况。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10月本院老年移位性股骨颈骨折患者79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对照组36例,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并跟踪观察1年后髋关节功能改善及生活质量水平等。治疗1、6个月及1年分别进行Harris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观察组平均出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639.81±18.44)ml、(210.4±11.9)ml和(140.31±16.58)分钟和(17.85±1.34)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优良率为74.42%(32/43),高于对照组61.11%(22/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计和再手术率分别为4.65%(2/43)和0.00%(0/43),低于对照组13.89%(5/36)和8.33%(3/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1年、6个月Harris评分分别为(90.43±3.86)和(79.43±2.13),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分别为(3.06±0.08)和(6.31±0.10),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1年、6个月Harris评分逐渐升高,VAS评分逐渐降低,与第1个月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较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失血量少,住院时间短;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较大,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手术率较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更低,手术后中远期优良率更高,疼痛缓解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2017-01-2018-05间收治的6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2组。双极组(30例)实施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全髋组(34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组患者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极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少(短)于全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2个月,末次随访依全髋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双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有良好效果。但前者手术风险少,而后者远期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临床可结合患者具体病情,进行个性化选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将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观察组予以全髋关节置换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获随访12个月,依据Harris关节评分标准:观察组患者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恢复时间短,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全髋和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7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全髋组(39例,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半髋组(39例,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髋关节置换时关节位置及角度、手术情况、术后不良症状发生情况,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髋关节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7~41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补液量、住院时间、术后出血量半髋组明显短(少)于全髋组(P<0.05)。髋关节置换时髋臼前倾角、外展角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良率半髋组高于全髋组(P<0.05)。术后不良症状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下肢负重情况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髋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均能获得满意疗效,相较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半髋关节置换术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创伤小,更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切口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04—2018-12间淮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2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不同切口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外侧小切口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采取后侧小切口行全髋置换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组手术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 h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外侧小切口比较,后侧小切口全髋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创伤更轻,有利于促进术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斯氏针辅助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60例行THA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采用斯氏针辅助后外侧入路THA治疗,30例)与对照组(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THA治疗,30例)。记录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采用改良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6个月随访。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观察组明显少(短)于对照组(P<0.05)。切口长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Harris评分:术后3个月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斯氏针辅助后外侧入路THA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术后引流量少的优点,更利于患者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6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骨折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记录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d、1个月、6个月采用Harris评分评价其髋关节功能。记录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07.11±16.23)分钟,明显长于对照组(49.77±13.59)分钟,P0.05;术中出血量为(348.66±28.65)ml,明显多于对照组(136.98±11.45)ml,P0.05。观察组术后平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第3天、1个月、6个月时Harri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可有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1—2019-10间西平县人民医院骨科行手术治疗的120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股骨头置换组和全髋关节置换组,各60例。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指标,以及术后随访12个月期间的并发症和末次随访时的髋关节功能。结果全髋关节置换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高于股骨头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随访12个月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股骨头置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与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各有优劣,前者更有利于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后者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应依据一般情况、骨折类型、移位程度、对功能的要求等,权衡利弊,采取最适宜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4):2219-2223
[目的]比较微创半髋(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of hemiarthroplasty,MIS-HA)与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of total hip arthroplasty,MIS-T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2月2014年4月因股骨颈骨折施行微创前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的120例患者120髋(年龄>70岁),分为微创半髋组和微创全髋组,各60例60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围手术期出血量、输血量、血红蛋白含量、住院时间、并发症、VAS疼痛评分、HHS评分及SF-36评分的差异。[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142014年4月因股骨颈骨折施行微创前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的120例患者120髋(年龄>70岁),分为微创半髋组和微创全髋组,各60例60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围手术期出血量、输血量、血红蛋白含量、住院时间、并发症、VAS疼痛评分、HHS评分及SF-36评分的差异。[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1432个月)。两组相比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切口长度、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含量、住院时间、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微创全髋组HHS评分和SF-36评分优于微创半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术中术后骨折、感染、脱位、血管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结论]微创前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创伤小、关节稳定性良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适合老年股骨颈骨折(GardenⅢ、Ⅳ型)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