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妊娠相关蛋白(PAPP)-A水平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KD 3~5期患者7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PAPP-A水平,多普勒超声测量颈动脉IMT及颈动脉斑块,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测结果将CKD患者分为颈动脉正常组和颈动脉粥样硬化(AS)组,比较两组血清PAPP-A水平的变化;16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CKD患者血清PAPP-A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随着肾功能的恶化呈进行性升高。CKD伴颈AS组血清PAPP-A水平较颈动脉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CKD患者颈动脉IMT与血清PAPP-A显著正相关(r=0.521,P<0.001)。PAPP-A是IMT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KD患者血清PAPP-A与颈AS密切相关,血清PAPP-A可能参与了CKD患者AS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血清chemerin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80例无糖尿病病史的高血压病患者和40例体检正常者,收集一般临床资料,测量血压、腰围、臀围,测定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生化指标,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chemerin水平,用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作为胰岛素敏感性评价指标,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平均厚度(IMT).将高血压病患者分为斑块组(IMT≥1.5 mm)40例和无斑块组(IMT<1.5 mm)40例.结果 腰围、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胰岛素、IRI、hs-CRP、chemerin及颈动脉IMT,高血压颈动脉斑块组、无颈动脉斑块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斑块组及无斑块组患者血浆ehemerin水平均与hs-CRP、IRI及IMT呈正相关(P<0.05).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发现,IRI、hs-CRP及ehemerin与高血压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OR值分别是2.134、2.248、1.101,P均<0.05).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chemerin与胰岛素抵抗及超敏C-反应蛋白密切相关,且chemerin是高血压病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提示chemerin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及非特异性炎症在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老年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发生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增厚及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省人民医院47例CKD 2~5期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IMT增厚、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IMT增厚与年龄、肌酐、尿素及血清磷呈正相关,而与肾小球滤过率、总胆红素呈负相关。CKD患者颈动脉IMT危险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IMT的增厚与年龄、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血磷密切相关。结论年龄、TBIL和血磷是老年CKD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老年CKD患者存在低胆红素血症,低胆红素血症与颈动脉IMT相关,其可能参与了CK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栾艳霞 《山东医药》2010,50(23):61-62
目的 观察冠心病(CHD)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及内皮功能障碍的相关性,为其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研究对象为同期收治的106例老年CHD患者[CHD组,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66例]及4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采用乳胶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对CHD组血清hs-CRP 及IMT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 CHD组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尤以UAP为著(P〈0.05、〈0.01),且UAP患者颈动脉IMT显著大于对照组(P〈0.01);CHD组血清hs-CRP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r=0.581).结论 CHD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及内皮功能障碍呈正相关,及时检测血清hs-CRP水平与颈动脉IMT对其诊治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连礼 《山东医药》2010,50(45):41-4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将340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NAFLD分为T2DM无NAFLD(DM-A)组、T2DM合并NAFLD(DM-B)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量IMT厚度,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DM-A组比较,DM-B组随hs-CRP水平增高,IMT逐渐增厚。hs-CRP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137,P〈0.05),亦与NAFLD存在关联(OR=2.104,P〈0.05)。结论 T2DM合并NAFLD患者血清hs-CRP与NAFLD、IMT关系密切,易出现大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与老年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患者肾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1月我院肾脏科和老年病科诊治的308例CKD1~4期老年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酶法检测血尿酸,根据血尿酸水平将患者分为高尿酸血症组(血尿酸≥420μmol/L)和正常尿酸组(血尿酸420μmol/L),比较2组患者基线临床及预后指标。结果:308例老年CKD患者中伴高尿酸血症者113例(36.7%)。与正常尿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舒张压、体质量指数、白细胞、三酰甘油及血肌酐均较高,而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较低。校正性别、年龄、尿蛋白量、血肌酐等因素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尿酸水平与e GFR呈负相关(β=-0.099,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高尿酸血症独立于性别、年龄、血红蛋白、白蛋白、蛋白尿和eGFR,为老年CKD患者e GFR下降≥30%或终末期肾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为1.003,95%可信区间:1.000~1.007,P=0.038]。结论:老年CKD患者肾功能与尿酸呈负相关,伴高尿酸血症是老年CKD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无症状高尿酸血症(HU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测定73例男性无症状HUM患者(HUM组)和42例男性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8(IL-8)、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水平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分析无症状HUM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水平及其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HUM组血清hs-CRP、IL-8、ICAM-1水平较对照组增高,颈动脉IMT明显增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血尿酸水平与IMT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为0.381(P<0.01)。结论:无症状HUM患者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8、ICAM-1)水平升高,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2例代谢综合征(MS)合并冠心病(CHD)患者(MS+CHD组)、22例单纯MS患者(MS组),另选2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B超测定三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ELISA方法测定SAA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水平。结果CHD+MS组和MS组IMT及hs-CRP、SAA水平高于对照组;CHD+MS组IMT及hs-CRP、SAA水平高于MS组。SAA与hs-CRP和IMT呈正相关;hs-CRP与IMT呈正相关。结论SAA、hs-CRP等炎性因子不仅是AS标志物,还有可能参与了AS形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踝臂指数(AB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43例高胆固醇(TC≥5.18 mmol/L)患者,收集相关临床资料,并测量踝臂指数(ABI,<0.9为异常)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根据IMT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AS)组135例和非AS组108例,比较两组ABI和ABI降低发生率;将AS组患者根据ABI分为ABI正常组65例和ABI异常组60例,比较两组IMT,分析AB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相关性.结果 AS组、非AS组ABI分别为0.89 ±0.66、0.91 ±0.57,分别有86例(64%)和40例(37%)患者ABI减低,AS组ABI低于非AS组,ABI减低发生率高于非AS组(P均<0.05).AS组ABI异常者IMT明显高于ABI正常者4(P<0.05).直线相关性分析显示ABI与IMT呈负相关(r=-0.435,P均<0.05).结论 高胆固醇血症伴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ABI明显减低,ABI与IMT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15例老年(年龄≥60岁)高血压患者,依照IMT检查结果分为IMT正常组(n=36)、IMT增厚组(n=38)和斑块形成组(n=41)。分别测定各组血压和血脂及HCY和hs-CRP,并分析其与IMT的相关性。结果 IMT正常组、IMT增厚组及斑块形成组的收缩压(SB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CY、hs-CRP呈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统计学差异相关分析显示IMT与年龄、SBP、TC、LDL-C、HCY及hs-CRP成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与hs-CRP为IMT影响因素。结论血清HCY水平、hs-CRP浓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全身心脑血管病的一个危险信号。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慢性肾脏病(CKD)伴高血压患者快速进展的危险因素,以及营养管理与CKD快速进展的相关性。方法 溯源2019年6月至2022年6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连续随诊1年以上的非透析CKD伴高血压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是否接受营养管理等信息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关于CKD快速进展的定义,分成CKD非快速进展组(n=152)和CKD快速进展组(n=86),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CKD快速进展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CKD病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快速进展组收缩压高于非快速进展组,血压达标比例和营养管理比例低于非快速进展组(P<0.05);两组尿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KD快速进展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血红蛋白、白蛋白低于非快速进展组,年eGFR下降值、血钾、血磷、肌酐高于非快速进展组,合并贫血、低蛋白血症、高钾血症、高磷血症的比例高于非快速进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KD病因、尿蛋白、血磷以及是否接受营养管理是CKD伴高血压患...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中晚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我院中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共计120例,分为3组,其中CKD非透析组患者(3~5期)30例、腹膜透析组患者30例、血液透析组患者60例;另外选择年龄、性别匹配的20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比较中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与健康人群FGF23水平的差别,以及3组之间的差别。同时将中晚期CKD患者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组和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两组临床有关参数及FGF23水平的变化,探讨FGF23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中晚期CK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较高(59/120,49.2%)。颈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FGF23水平明显高于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组(P<0.01);中晚期CKD患者血清FGF23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中晚期CKD患者3组人群比较,透析患者FGF23水平高于非透析的CKD 3~5期患者(P<0.05);血液透析患者的FGF23水平又显著高于腹膜透析患者(P<0.01)。中晚期CKD患者FGF23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呈正相关(r=0.68,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FGF23水平是中晚期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FGF23水平与中晚期CKD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相关,FGF23在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FGF23可能成为预测CKD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性增高的更敏感的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并分析两指标在脑梗死发病预测及病情判定中的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83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梗死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采用颈动脉彩超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性质、内一中膜厚度(IMT),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分析血清hs-CRP水平与IMT及神经功能障碍程度的关系。结果梗死组斑块阳性率、IMT及血清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不稳定斑块者血清hs-CRP、IMT及同侧脑梗死发生率均高于稳定斑块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hs—CRP水平与IMT及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均呈正相关,P均〈0.05(r值分别为0.67、0.58)。结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阳性率及血清hs-CRP水平升高,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脑梗死发生密切相关,血清hs-CRP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有关,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脑梗死发病的预测及病情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腹腔镜肾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 LRN)患者术后对侧肾脏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病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效能。方法 122例肾细胞癌患者,均行LRN,根据术后是否发生对侧肾脏CKD分为CKD组36例和非CKD组86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LRN患者术后对侧肾脏CKD发病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对肾细胞癌患者LRN术后对侧肾脏CKD的预测效能。结果 CKD组和非CKD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术前健侧肾脏肾小球过滤(GFR)、术前总GFR、术后第1天血清肌酐上升值、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及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比较,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健侧GFR、术前总GFR、术后第1天血清肌酐上升值、NLR、LMR是肾细胞癌患者LRN术后对侧肾脏CK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术前健侧GFR、术前总GFR、术后第1天血清肌酐上升值、NLR、LMR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期产物(AGEs)与老年慢性肾衰竭(CRF)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测定90例老年CRF患者及90例健康老年人血清AGEs浓度,并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粥样斑块,依据IMT将老年CRF患者分为非IMT增厚组(21例)、IMT增厚组(56例)及斑块形成组(13例)。结果老年CRF患者血清AGEs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老年人(P0.01),且非IMT增厚组、IMT增厚组及斑块形成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AGEs水平升高与老年CRF患者颈动脉AS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梗死(CI)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I患者(观察组)及体检健康者(对照组)各30例,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MMP-9;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其双侧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动脉分又处的内中膜厚度(IMT)、粥样斑块及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分析观察组血清MMP-9与IMT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颈AS程度(IMT、不稳定斑块)、中度以上狭窄,以及血清MMP-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不稳定性斑块患者的血清MMP-9明显升高(P〈0.01)。CI患者的血清MMP-9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8961,P〈0.01)。结论血清MMP-9参与CI的病理生理过程,且与粥样斑块形成及其稳定性密切相关;CI患者血清MMP-9水平与IMT呈正相关,可反映AS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炎症标记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将107例脑梗死患者按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分为IMT正常组、IMT增厚组和斑块组,或者IMT正常组和动脉粥样硬化组,比较各组间血清hs-CRP水平。结果 IMT增厚组、斑块组血清hs-CRP显著高于IMT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斑块组血清hs-CRP显著高于IMT增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hs-CRP显著高于IMT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血清hs-CRP水平与颈动脉IMT可以预测脑梗死的发生及预后。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较正常血压患者明显增加。研究证实,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AS)发病的炎症学说密切相关。慢性炎症的标记物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高血压大血管并发症相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是AS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其导致大血管病变的机制仍在探讨中。本研究以颈动脉IMT作为血管病变的评价指标,观察高血压患者Hcy和hs-CRP水平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20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IMT≥0.9 mm或粥样斑块形成者设为IMT阳性组,其余为IMT阴性组,另取80例正常体检者设为正常对照组,测定三组受试者血清HbA1c水平,并分析HbA1c水平与颈动脉AS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IMT阴性组及IMT阳性组患者血清HbA1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与IMT阴性组比较,ITM阳性组患者血清HbA1c水平较高(P<0.05),且HbA1c水平与颈动脉AS程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791,P<0.01.结论 HbA1c可能促进了AS的发生与发展,降低血液HbA1c水平对防治AS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Wu BB  Zhang LM  Mei CL  Tang Q  Lu YZ 《中华内科杂志》2010,49(7):572-576
目的 研究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细胞因子及颈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 对188例CKD患者[非透析治疗130例,血液透析(HD)58例]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作回顾性研究,采用酶比色法检测FFA,应用颈动脉超声检查颈动脉病变的程度,同时检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分析FFA水平与此细胞因子及颈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 CKD患者无论透析与否,FFA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492.63±143.59)比(302.65±142.18)μmol/L,P<0.01],在非透析CKD患者中,随着肾功能的逐渐减退,血FFA水平也逐渐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HD组FFA水平较非透析CKD 5期更高(P<0.05).CKD患者hsCRP、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P<0.01),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斑块形成、颈动脉硬化的患病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HD组上述指标较非透析CKD5期均更高(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FFA水平与hsCRP、IL-1β、IL-6、TNFα、TG及IMT、斑块形成、颈动脉硬化的患病率呈正相关(P<0.05或P<0.01),与GFR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FA、hsCRP和年龄是CKD患者颈动脉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非透析CKD及HD患者血清FFA水平均显著升高,且与hsCRP等微炎性反应的指标及颈动脉病变相关,提示高游离脂肪酸血症是CKD患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