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筛选老年患者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危险因素.方法 择期手术患者24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65~86岁,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3组(n=80):全身麻醉组(G组)、硬膜外阻滞组(E组)和局部麻醉组(L组).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3、5 d记录MMSE评分,计算术前MMSE评分的标准差,每例患者术后MMSE评分与术前MMSE评分比较≥1个标准差时即发生POCD.将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麻醉方法、手术时间和术前MMSE评分的老年患者POCD发生率进行比较,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因素进入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老年患者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结果 性别、文化程度、麻醉类型、手术时间≥90 min及术前MMSE评分<23分不是老年患者POCD发生的危险因素;年龄≥75岁与老年患者POCD的发生有关(P<0.05).结论 年龄≥75岁是老年患者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分析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与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下肢骨折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3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经手术治疗的66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按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对照组(全身麻醉),每组各33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手术类型及术前ASA评分);术前、术后1d、术后3d及出院前认知功能评估(MMSE评分、MoCA评分、TMT时间);术后3d内不良反应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在一般资料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在认知功能评估比较上,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MMSE评分、MoCA评分、TMT时间及出院前MMSE评分、MoCA评分TMT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d时MMSE评分、MoCA评分、TMT时间及术后3d时MMSE评分、MoCA评分、TMT时间,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9.09%(3/33,例)、3.03%(1/33,例)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1.21%(7/33,例)、15.15%(5/...  相似文献   

3.
老年患者脊柱手术术后谵妄危险因素分析的回顾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脊柱手术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老年脊柱手术病例436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糖尿病史,冠心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术前白细胞计数,术前红细胞比容,术前血红蛋白水平,手术方式,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评分,心功能分级,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术中芬太尼、异丙酚和地佐辛的用量,术后白细胞计数,术后红细胞比容,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术后电解质(钠离子、钾离子),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后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独立危险因素。结果:纳入436例中112例老年患者术后出现谵妄,发生率25.68%。谵妄组与非谵妄组在年龄、术前白细胞计数、术前红细胞比容、术后红细胞比容、术后血红蛋白水平、术后钠离子浓度、麻醉时间、ASA评分、心功能评分、术中失血量、术后地佐辛使用量、糖尿病史、冠心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ASA评分、术后地佐辛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是老年患者脊柱手术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患者高龄72岁、ASA评分2分、地佐辛镇痛药物的使用以及患者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是术后谵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区域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单侧下肢骨折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间行单侧下肢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116例,男35例,女81例,年龄65~98岁,ASAⅠ—Ⅳ级。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区域麻醉组(RA组,n=50)和全身麻醉组(GA组,n=66),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ASA分级、骨折部位、术前1 d Barthel评分和分级等术前基线资料;术式、手术时间和失血量等手术相关资料,ICU停留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3 d Barthel评分和分级等术后康复相关资料,建立3个Logistic回归模型记录2种麻醉方式老年单侧下肢骨折术后Barthel的评分。结果 RA组年龄明显大于GA组(P0.05)。两组性别、ASA分级、骨折部位、术式、手术时间和失血量、ICU停留时间、术毕至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前1 d Barthel评分和分级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 d RA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GA组(P0.05),Barthel分级为III或IV级的比例明显低于GA组(P0.05)。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进一步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分析麻醉方式与术后3 d Barthel分级的关联强度,建立3个回归模型以去除潜在混杂因素影响后,RA组患者出现术后3 d Barthel分级为Ⅲ级或Ⅳ级的危险明显低于GA组(P0.05)。按照模型1调整年龄因素后OR=0.235, 95%CI 0.103~0.538,P=0.001;按照模型2调整年龄和性别因素后OR=0.207, 95%CI 0.087~0.490,P0.001;按照模型3调整年龄、性别和ASA分级因素后OR=0.210, 95%CI 0.088~0.498,P0.001。结论老年患者行单侧下肢骨折手术时,与全身麻醉比较,区域麻醉更有助于患者提高Barthel评分,有助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干骺端未扩髓对老年严重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IFF)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在富阳中医骨伤医院收治的老年严重骨质疏松性IFF患者共112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入治疗组与对照组均56例。治疗组老年严重骨质疏松性IFF患者给予干骺端未扩髓PFNA;对照组给予干骺端扩髓PFNA。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评分、并发症以及输血率。结果 治疗组老年严重骨质疏松性IFF患者的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两组老年严重骨质疏松性IFF患者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肢静脉血栓、术后内科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28.60%)输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48.20%)(P<0.05)。结论 PFNA干骺端未扩髓治疗老年严重骨质疏松性IFF患者的效果确切,且与PFNA干骺端扩髓比较围术期失血量少、输血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联合加压交锁髓内钉(TriGen InterTAN)系统与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手术操作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纳入本院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共117例,根据术式分为两组,60例采用TriGen InterTAN治疗(A组),57例采用PFNA治疗(B组);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1 d疼痛评分、开始下地时间、开始负重时间、开始弃拐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1年Harris评分。结果 B组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分别为(64.27±9.10) m L,(55.36±10.52) min,均显著少于A组的(87.93±13.49) mL,(72.19±16.55) min(P<0.05);B组开始负重时间和去拐时间分别为(4.91±1.57)周,(21.20±1.75)周,均显著长于A组的(3.56±1.24)周,(17.09±1.30)周(P<0.05);B组内固定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2.28%,显著高于A组的0.00%(P<0.05);B组骨折愈合时间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全麻腰椎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危险因素, 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于本院择期行全麻下腰椎手术的老年患者, 术后7 d采用MMSE和MoCA评估认知功能, 2个量表评分均满足下降≥1标准差为发生POCD, 根据是否发生POCD分为POCD组和非POCD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消除组间混杂偏倚,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OCD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 绘制列线图进行可视化, 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决策分析曲线分别对模型的区分度、一致性及临床有效性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59例患者, POCD发生率31.4%。匹配后2组(n=32)术中输血比率、累积低血压时间、总输液量、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 高龄、受教育年限、糖尿病、既往2次及以上全麻手术史、APTT、累积低血压时间是老年患者全麻腰椎手术发生POC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根据上述危险因素构建模型式:LogitP= -15.878+0.263×年龄(岁)-0.122×受教...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谵妄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2015年8月—2019年8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髋关节骨折患者308例纳入本研究,依据术后是否发生谵妄将患者分为两组,采用单项因素比较,以及以是否发生谵妄的二分变量为因变量,其他因素为自变量的多元逻辑回归,探索手术后发生谵妄风险的相关因素。[结果] 308例患者中,谵妄发生62例,占20.13%。谵妄发生时间为术后1~7 d,平均发生时间(4.56±1.53) d。单项因素比较表明:谵妄组年龄、Ⅱ型糖尿病比率、ASA分级、全麻比率、术中失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显著大于非谵妄组(P<0.05)。多因素逻辑回归表明:高龄(OR=1.254,P<0.05)、Ⅱ型糖尿病(OR=4.602,P<0.05)、ASA分级高(OR=5.407,P<0.05)、全身麻醉(OR=4.766,P<0.05)及手术时间长(OR=1.129,P<0.05)是术后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谵妄风险因素是高龄、Ⅱ型糖尿病、ASA分级高、全身麻醉和手术时间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局部使用氨甲环酸与重复静脉使用氨甲环酸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PFNA手术失血量的影响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在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间,兰溪市人民医院骨科收住的因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手术患者116例,其中男74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73.5岁。根据氨甲环酸使用情况分为2组:局部使用组(A组)共52例,重复静脉使用组(B组)共64例。收集病人基本资料和相关临床资料,对比2组患者手术围术期手术失血量、术后第1、3、7天红细胞压积和血红蛋白水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前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及总失血量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A组相比,B组患者术后第1、3、7天平均血红蛋白水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B组患者围术期输血量、输血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血肿、感染、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静脉使用氨甲环酸可明显降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PFNA...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筛选老年患者肠癌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危险因素.方法 择期拟行肠癌切除术老年患者120例,年龄≥65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Ⅱ或Ⅲ级.根据患者术后第7天是否发生POCD,将其分为POCD组和非POCD组.记录患者年龄、体重、性别、受教育程度、肿瘤部位、TNM分期、合并疾病、术前中医证型、术前ld、术后l、3、7d的MMSE评分、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出现低血压次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POCD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35例患者发生POCD,发生率为29.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肿瘤部位及术中出现低血压次数为老年患者肠癌切除术后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受教育程度、肿瘤部位和术中出现低血压次数是老年患者肠癌切除术后早期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老年股骨颈骨折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失血量的比较,为临床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血液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7月至2020年4月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因低能量损伤导致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共纳入69例。按照骨折类型分为股骨颈骨折组和股骨转子间骨折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解剖部位以及术前合并症等基本信息,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 结果股骨颈骨折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8±8)岁(男性10例,女性3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5±10)岁(男性12例,女性12例)。两组患者术前隐性失血量[股骨颈骨折组:(238.33±97.82)ml ;股骨转子间骨折组:(344.80±130.01)ml,P<0.05]、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股骨颈骨折组:(314.46±130.30)ml;股骨转子间骨折组:(459.73±173.34)ml,P<0.05]、显性失血量[股骨颈骨折组:(77.78±27.29)ml;股骨转子间骨折组:(160.42±51.03)ml,P<0.05]和总失血量[股骨颈骨折组:(392.24±133.62)ml;股骨转子间骨折组:(620.15±171.11)ml,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股骨转子间骨折组均高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组。股骨转子间骨折组(半髋关节置换和PFNA内固定术)较股骨颈骨折组(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均有较多的显性失血量、术后隐性失血量、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均P<0.05)。但两组内不同手术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较股骨颈骨折患者有更多的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在临床诊治中,尤其需要更加重视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血液管理。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颈椎手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10月于我院骨科行颈椎手术治疗的252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48例,女104例,平均年龄68.9±6.1岁(60~91岁)。根据意识模糊评估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AM)评估患者术后7d内是否发生谵妄,将患者分为谵妄组和非谵妄组。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疾病类型、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症、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睡眠障碍史、圣路易斯大学精神状态(Saint Louis University Mental Status,SLUMS)评分、手术入路、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分级、术前红细胞压积和电解质浓度、术前和术后1d血红蛋白和白蛋白水平、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失血量、术后是否进入ICU及术后3d内低氧血症、低血压发生等情况;麻醉相关药物使用情况,包括抗胆碱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右美托咪定等;术前及术后3d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疼痛状态、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价颈椎功能。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或χ2检验分析两组间差异,对两组间有差异的指标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结果:颈椎手术后发生谵妄者31例,未发生谵妄者221例,术后谵妄发生率12.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脑卒中病史、帕金森病、肺部疾病、睡眠障碍史、SLUMS评分、术前白蛋白水平、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失血量、术后白蛋白水平、术后入住ICU、术后低氧血症等13个因素在谵妄组与非谵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疾病类型、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BMI、BMD、手术入路、ASA分级、术前和术后VAS评分、JOA评分、NDI及血红蛋白水平、术前红细胞压积和电解质浓度、抗胆碱药物、苯二氮卓类药物、右美托咪定的使用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0岁(OR=2.844,P=0.031)、脑卒中病史(OR=3.476,P=0.012)、帕金森病(OR=18.815,P=0.003)、肺部疾病(OR=7.213,P=0.000)、睡眠障碍史(OR=3.010,P=0.025)、SLUMS评分≤21分(OR=4.529,P=0.012)、术后进入ICU(OR=4.131,P=0.005)是颈椎手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70岁、脑卒中病史、帕金森病、肺部疾病史、睡眠障碍史、SLUMS评分≤21分、术后进入ICU是老年患者颈椎手术后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隐性失血量对术后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4年6月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PFLP)、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的131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资料,计算平均隐性失血量,依据内固定方式将患者分为三组:依据平均隐性失血量,将三组患者分别分为高隐性失血量组和低隐性失血量组,并分别比较患者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髋关节功能评分。[方法]PFLP组内高隐性失血量组和低隐性失血量组的下床负重时间分别为(35.98±6.37)d、(35.58±4.46)d(P0.05);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8.32±3.36)周、(16.48±2.35)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3.88±4.35)分、(83.88±4.35)分(P0.05);低隐性失血量组在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评分方面均优于高隐性失血量组。DHS组内高隐性失血量组和低隐性失血量组下床负重时间分别为(35.41±5.21)d、(31.52±9.42)d,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7.24±2.86)周、(15.30±1.45)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5.57±7.76)分、(92.82±6.82)分(P0.05);低隐性失血量组在术后下床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评分方面均优于高隐性失血组。PFNA组内高隐性失血量组和低隐性失血量组下床负重时间分别为(34.11±8.01)d、(30.25±7.42)d,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6.74±2.31)周、(13.62±1.96)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87.07±7.21)分、(93.02±7.14)分(P0.05);低隐性失血量组在患者术后下床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Harris评分方面均优于高隐性失血量组。[结论]隐性失血量影响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功能恢复;老年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的低隐性失血量患者术后临床疗效优于高隐性失血量患者。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65岁以上全身麻醉腹股沟疝术后认知与麻醉方式的关系。方法选定马鞍山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住院治疗的60例65岁以上全身麻醉腹股沟疝手术患者,根据手术麻醉方式不同分组,将30例腔镜全身麻醉的患者作为参照组,30例开腹全身麻醉的患者作为试验组,对比2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睁眼时间、应答时间、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术后3 d试验组MMSE评分、MoCA评分均高于参照组,试验组睁眼时间、应答时间均短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1、3 d POCD发生率(3.33%、3.33%)均低于参照组(23.33%、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7 d POCD发生率(0)低于参照组(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5岁以上腹股沟疝患者采取开腹全身麻醉,对术后认知功能影响较小,患者睁眼及应答时间较短,POCD发生率较低,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胃肠肿瘤手术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例胃肠肿瘤手术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06例,女95例,年龄≥65岁。根据患者是否发生POCD分为两组:POCD组和非POCD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OCD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独立危险因素对老年患者胃肠肿瘤手术POCD的预测价值。结果 共有67例(33.3%)患者发生POCD。POCD组BMI明显低于非POCD组,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比例、右美托咪定预防性用药比例明显低于非POCD组,术中NTI<35时间、术中ΔrSO2>13%时间明显长于非POC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OR=0.280,95%CI 0.097~0.809,P<0.05)、右美托咪定预防性用药(OR=0.276,95%CI 0.096~0.799,P<0.05)是老年患者胃肠肿瘤手术POCD的保护因素,术中NTI<35时间延长(每延长1 min, OR=1.213,95%CI 1.131...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青少年脊柱侧凸矫形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的发生率。方法拟选入择期行脊柱后路矫形手术患者52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年龄11岁~18岁。根据术后7d是否发生POCD,将患者分为非POCD组和POCD组。术前1d、术后7d均采用简易智能评估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视觉词语学习测验、stroop色词命名测验、数字广度测试、连线测验以及数字符号测验综合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状态,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受教育年限、既往病史、术前1d及术后1、3d视觉模拟评分(visu alanalog scale,VAS)及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例患者因术前MMSE评分为21分被剔除,其余51例完成测试。根据诊断标准,15例患者在术后7d发生POCD,即POCD发生率为29.4%,经统计,视觉词语学习测验以及stroop色词命名测验成绩出现下降的人数较多,分别占总人数的29.4%和23.5%,并且POCD组有50%以上的患者均出现了该两项测验成绩的下降。统计结果显示两组间在术中出入量以及麻醉后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停留时间、拔管时间、手术时间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前VAS评分均为0分,术后1、3d分别为(4±2)分,(2±1)分,经分析,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青少年脊柱侧凸矫形术后7dPOCD发生率为29.4%,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新鲜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术前是否需要骨牵引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本组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受伤7 d内行股骨转子间骨折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型髓内钉( 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患者82例,将患者分为术前骨牵引组与术前无骨牵引组两组。骨牵引治疗39例,其中男19例,女20例,患者平均年龄(67±9)岁。无骨牵引治疗43例,其中男20例,女23例,患者平均年龄(65±6)岁。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疼痛评分、术中复位所用的时间、围手术期总失血量、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患者完全下地的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最终患肢髋关节评分的情况。结果对两组82例患者均进行了8~16个月(平均12.5个月)的回访。骨牵引组患者术前疼痛评分(5.7±1.3)分、手术中复位所用的时间(26.1±6.1) min及围手术期总体失血量(1053.3±143.5)ml与无骨牵引组患者术前疼痛评分(6.3±1.4)分、手术中复位所用的时间(24.1±3.9) min及围手术期总体失血量(1035.7±116.8) m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频率、术后患者完全下地负重的时间、骨折的愈合时间及最终患肢髋关节评分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这几个方面对比分析没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对于新鲜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骨牵引不是必须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ASA评分对肝癌患者外科治疗风险评估的价值。 方法:回顾2006年1月—2010年12月419例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患者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分析患者ASA评分与临床因素的关系,并对可能的相关因素作单因素筛选后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分析肝癌术后并发症及术中输血有关的影响因素。 结果:统计分析显示,肝癌患者术前并发症及术前血红蛋白影响ASA评分;随着ASA评分上升,患者术中失血量、输血量、术后并发症及住院天数明显高增加(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SA评分、失血量、肝硬化、年龄、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是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ASA评分、手术时间、肿瘤直径是术中输血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ASA评分是肝癌患者围手术期风险较好的早期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闭合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及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纳入本院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SandersⅡ及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共66例,其中38例采用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对照组),28例采用关节镜辅助下闭合复位内固定(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优良率、影像学指标水平、Maryland足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分别为(62.20±4.75) min,(27.28±4.02) mL,显著少于对照组的(86.09±6.30)min,(84.01±8.97) mL(P<0.05);观察组术后24 h VAS疼痛评分为(1.57±0.3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12±0.89)分(P<0.05);两组术后随访6个月治疗优良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随访6个月B?hler角、Gissane角及Maryland足功能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7%,显著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MELD评分及CTP分级系统探讨影响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184例肝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MELD评分分成3组,A组:≤10分;B组:〉10~20分;C组:〉20分。根据CTP评分分成3组,a组:5~6分,b组:7~9分,c组:10~15分。根据是否出现并发症和住院期间是否存活分为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以及死亡组和存活组。结果 (1)A、B、C 3组主要临床指标在Cr、PT、PT-INR、TBIL、失血量、输血量、平均尿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 3组在ALB、PT、PT-INR、TBIL、失血量、输血量、平均尿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前高总胆红素和术中输血量增加是肝移植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高危因素(P〈0.05)。(3)术前PT升高、高MELD评分、术中输血量增加和平均尿量减少是肝移植术后围手术期死亡率增加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MELD分值和CTP分级越高,肝移植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越高。术前高胆红素、术前凝血功能障碍和肾功能差是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增加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