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会阴三维超声联合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评价初产后女性盆底功能的价值。方法选择50例产后6~8周首次经阴道分娩产妇作为产后组,年龄22~33岁,平均年龄28.02岁。同时选择41例健康未育女性作为对照组,年龄20~34岁,平均年龄26.73岁。应用经会阴三维超声和SWE分别测量静息期和缩肛期肛提肌裂孔的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周长、肛提肌厚度,以及耻骨直肠肌的弹性模量值(即杨氏模量值),并进行两组间比较。结果产后组静息期和缩肛期肛提肌裂孔前后径、左右径、面积、周长均较对照组大,而肛提肌厚度和耻骨直肠肌的杨氏模量值均较对照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组静息期和缩肛期肛提肌裂孔面积与耻骨直肠肌弹性均无显著相关性[静息期(左侧:r=-0.0589,P=0.684;右侧:r=-0.200,P=0.164);缩肛期(左侧:r=-0.275,P=0.053;右侧:r=-0.208,P=0.148)]。结论经会阴三维超声联合实时SWE可以更好地客观、准确评价产后女性盆底功能。 相似文献
2.
陈树新;胡智慧;侯颖;金红;石洁芳;薛杰 《国际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18,41(4):305-30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联合实时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4月就诊的110例疑似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常规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和SWE全面细致扫查,详细记录病灶位置、大小、边界、包膜、内部回声、血流、弹性数值等数据,并根据结果进行BI-RADS分级。以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比较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与其联用SWE的诊断效果。 结果 110例患者中,恶性病变78个,良性病变32个。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81.2%,准确性为82.7%;超声二维彩色多普勒联合SWE技术诊断乳腺癌的敏感性为88.5%,特异性为90.6%,准确性为94.5%。 结论 应用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联合SWE技术,可以互补不足,提高乳腺癌早期定性定量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盆底解剖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5年4月~2016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岭南医院分娩,并在产后6~12周复查的产妇共469例,按照分娩方式分为会阴侧切组187例、会阴裂伤组195例和选择性剖宫产组87例。应用盆底肌电生理仪和3D会阴超声两种评价方式评估三组产妇产后产后盆底Ⅰ类Ⅱ类肌纤维肌力异常率、膀胱颈位置、膀胱移动度、Valsalva动作后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后角的开放率及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差异。结果 产后盆底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的异常率分别为85.92%,84.86%,其中裂伤组的异常率89.74%,88.21%,高于剖宫产组的78.16%,7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静息状态下膀胱颈的位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裂伤组及侧切组的膀胱移动度及Valsalva动作后肛提肌裂孔面积大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侧切组与裂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切组及裂伤组的膀胱后角的开放率及尿道内口漏斗形成率高于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切组与裂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选择性剖宫产对盆底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阴道分娩的女性产后盆底组织结构变化较选择性剖宫产的更明显,会阴侧切对产后早期盆底的结构及功能影响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盆底超声及盆底肌力评估分析分娩对女性肛门括约肌复合体(ASC)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本院妇科门诊进行产后复查的患者,包括阴道分娩产妇(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产妇(剖宫产组),2组均进行妇科检查、盆底超声及盆底肌力评估,比较2组肛门内括约肌(IAS)近端平面、中部平面、远端平面及肛门外括约肌(EAS)远端平面3、6、9、12点钟方向的厚度,耻骨直肠肌(PRM)中部平面4、8点钟方向的厚度,盆底肌力评估指标。结果 :与剖宫产组IAS近端6点、12点,IAS中部12点厚度测量值比较,阴道分娩组显著降低;与剖宫产组EAS远端12点厚度测量值比较,阴道分娩组显著降低;与剖宫产组Ⅱ类肌最大收缩力和Ⅰ类肌持续收缩力比较,阴道分娩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盆底超声能够对顺产及剖宫产产妇的ASC进行有效评估,与剖宫产产妇比较,顺产产妇产后IAS、EAS均发生较大改变,且顺产产妇产后盆底Ⅱ类肌最大收缩力及Ⅰ类肌持续收缩力均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诊断效能。方法 选取2019年8月-2021年7月永修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超声科治疗的68例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纤维化分期分为S0(n=15)、S1(n=12)、S2(n=13)、S3(n=12)、S4(n=15)分期组。所有患者均行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比较各组肝纤维化参数、弹性模量参数,并分析弹性模量参数对肝纤维化病理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 S1、S2、S3、S4分期组弹性模量、层黏连蛋白、透明质酸高于S0分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1、S2、S3、S4分期组Ⅳ型胶原、Ⅲ型前胶原高于S0分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实质弹性模量对肝纤维化S1~S4期的诊断效能最高(AUC=0.952,P<0.05)。结论 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参数对病理分期诊断有较高价值,同时具有无创、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放射状与反放射状切面的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在乳腺肿块定性及定量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9月~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16例乳腺肿块患者,共122枚肿块,比较放射状与反放射状切面上SWE的定性(硬缘征)及定量(Emax、Emean、SD、Eratio)结果,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构建SWE定量结果诊断乳腺肿块的ROC曲线,比较两切面各指标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个切面的SWE硬缘征出现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切面SWE定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状与反放射状切面上的Erati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诊断乳腺肿块的AUC分别为0.793与0.7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切面上其他定量指标及其诊断乳腺肿块的AU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放射状与反放射状的切面选择会对SWE定性及定量诊断乳腺肿块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不会影响各指标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量正常成人睾丸、附睾的影像弹性模量值,为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具有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技术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400名志愿者睾丸、附睾进行检查,获得弹性模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睾丸中心部与周边部的纵切面弹性平均值分别为(4.236±0.315)k Pa和(4.176±0.149)k Pa,横切面弹性平均值分别为(4.105±0.158)k Pa和(4.121±0.182)k Pa。附睾头及附睾尾纵切面的弹性平均值分别为(5.629±0.275)k Pa和(5.371±0.111)k Pa,横切面的弹性平均值分别为(5.743±0.237)k Pa和(5.500±0.141)k Pa。结论睾丸及附睾测量的不同部位、不同切面不是影响睾丸及附睾弹性模量值的显著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6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病人,其中男性41例,女性21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51.8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3.1年。对其分别进行SWE检查及血清学指标检测,对肝进行活检;并与病理肝纤维化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病理诊断S1期8例,S2期31例,S3期23例。随着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纤维程度的升高,其S1期、S2期、S3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59.4 U/L±1.6 U/L、73.6 U/L±1.9 U/L、95.6 U/L±2.5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51.5 U/L±1.2 U/L、65.6 U/L±1.7 U/L、80.9 U/L±2.8 U/L)及总胆红素(TBiL)(15.3μmol/L±3.8μmol/L、17.6μmol/L±4.5μmol/L、26.6μmol/L±4.9μmol/L)逐渐升高(P <0.05);SWE技术测量S1期、S2期、S3期弹性模量分别为(5.9±1.2) kPa、(8.5±2.6) kPa、(17.3±5.0) kPa,差异有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高频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在局限性硬皮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7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50例局限性硬皮病变患者,其中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42.6岁.采用高频超声联合剪切波弹性成像的方式进行检测,对病变部位及正常部位皮肤的厚度(皮肤硬化程度分轻度、中度、重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评价正常人肝脏杨氏模量值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53例健康志愿者,其中男性213例,女性340例;年龄2l~80岁,平均年龄50.4岁。按照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20.39岁)183例,中年组(40~59岁)250例.老年组(60~80岁)120例。应用法国声威公司AixPlorer超声诊断仪,所有研究对象均首先进行常规超声检查,然后再进行肝脏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并行肝脏杨氏模量值定量分析,于深度4cm处测量感兴趣区域(ROI)(直径:lcm)内测量肝组织杨氏模量值。结果553例研究对象总的肝脏杨氏模量值为(6.10±1.31)kPa;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分别为(5.72±1.25)kPa、(6.21±1.63)kPa、(6.26±1.74)kPa,青年组低于中年组、老年组(P〈0.05);中年组与老年组及不同性别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定量检测正常人肝组织的杨氏模量值.杨氏模量值与年龄有关.但与性别无关。应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评价肝脏杨氏模量时应考虑年龄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二维、三维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经病理证实的84例乳腺疾病患者(94个病灶),所有患者均行二维、三维彩超和基于2者的SWE检查.采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OC)确定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最佳二维、三维SWE弹性模量最大值和平均值.依据病理检查结果,评价二维与三维SWE诊断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并进行比较.结果 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最佳二维SWE弹性模量最大值为98.82 kPa,平均值为43.88 kPa;最佳三维SWE弹性模量最大值为102.54 kPa,平均值为53.87 kPa.二维与三维SWE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分别为89.5%和8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维SWE诊断乳腺癌的特异性(95.3%)、准确性(92.7%)明显高于三维SWE(83.9%、85.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二维SWE检查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三维SWE,为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可靠依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鉴别乳腺肿块良恶性并优化BI-RADS 肿块3~4a分级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1~9月我院118例乳腺肿块患者(共145个乳腺病变)行常规超声检查和SWE技术,测量其最大弹性模量值(Emax),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构建ROC曲线,评价Emax诊断乳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并对BI-RADS 3~4a分类进行优化完善。结果 145个乳腺肿块经病理结果证实良性106个,恶性39个,恶性肿块的Emax高于良性肿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Emax截断值为43.1 kPa时,其诊断乳腺肿块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92.31%、94.34%、93.79%。145个肿块在剪切波弹性成像前分级,3级74例,良性71例,恶性3例;4a级42例,良性34例,恶性8例;4b、4c、5级29例,良性1例,恶性28例。重新分类后42例BI-RADS 4a级肿块中有31例低于截断值,降级为3级,30例为良性,1例恶性,有4例BI-RADS 3级肿块高于截断值,升级为4a,手术证实3例为恶性结节。结论 SWE有助于提高乳腺肿块良恶性的诊断率,并可用于完善BI-RADS肿块分类,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检或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盆底三维超声检查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并评估康复治疗后的疗效.方法 选取江汉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200例孕足月、初产单胎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各100例;对所有对象于产后6周行盆底三维超声检查,测量膀胱颈移动度、膀胱距离耻骨联合后下缘水平线距...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SWE)对伴有钙化的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20年1月-2022年2月在我院收治的201例女性患者临床资料,共205个乳腺肿块。纳入伴有钙化且BI-RADS分类结果为4a及以上的乳腺肿块193个,其中良性110个,恶性83个。使用SWE技术比较最大弹性值(Emax)和平均弹性值(Emean)在良恶性组中的差异,分析SWE的诊断效能。结果 恶性组的Emax和Emean值高于良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max和Emean两个指标具有较高的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91%、87.01%及93.64%、90.00%。Emax和Emean的AUC值分别为0.92(0.89~0.96)和0.91(0.87~0.95),两者具有良好且相似的诊断效能。结论 SWE对所有伴钙化的乳腺肿块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Emax与Emean两弹性指标的特异度均较高,在保证灵敏度的同时,其特异度的提高有利于减少对可疑结节的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应用三维超声观察阴道分娩初产妇盆膈裂孔的形态学改变。方法选择阴道分娩初产妇41例(产后组).平均年龄26.59岁,身高(156.33±5.75)cm,体质量(59.45±4.62)kg。未育女性35例(对照组),孕0产0,平均年龄22.54岁,身高(157.21±6.25)cm,体质量(55.77±5.38)kg。经会阴三维超声分别采集静息期、张力期和缩肛期的图像,观察产后组盆膈裂孔的形态改变,并测量裂孔的形态学参数。结果静息期、缩肛期和张力期测得对照组矢状位盆膈裂孔长度分别为(4.56±0.75)cm、(4.02±0.58)cm、(4.82±0.80)cm;静息期、缩肛期和张力期测得产后组矢状位盆膈裂孔长度分别为(4.81±0.68)cm、(4.41±0.85)cm、(5.24±0.79)cm。静息期、缩肛期和张力期测得对照组盆膈裂孔面积分别为(13.98±2.04)cm^2、(12.25±1.49)cm^2、(15.22±2.46)cm^2;静息期、缩肛期和张力期测得产后组盆膈裂孔面积分别为(15.11±1.67)cm2、(13.27±2.44)cm^2、(16.88±1.98)cm^2。产后组3个时期盆膈裂孔的面积及矢状位裂孔的长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01)。产后组盆膈裂孔形态学异常主要表现为裂孔呈“类椭圆形”,耻骨直肠肌向外膨隆.裂孔内器官排列较松散。结论三维超声能有效评价阴道分娩初产妇盆膈裂孔的形态结构,可以为妊娠分娩相关瓮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及产后盆底结构和功能的恢复提供影像学信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经会阴四维超声成像用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80例产后PFD患者设为A组,80例产后无PFD者为B组,两组均行经会阴四维超声成像诊断,分析结果.结果 A组静息状态、Valsalva状态下的LHAP、LHLR、LHA、右肛提肌厚度、左肛提肌厚度与B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超声弹性成像是通过对组织施加压力从而获得组织硬度信息的一种成像方式。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SWE)作为一种新型的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能够实时、定性、定量地获取组织的弹性信息,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它不仅能够根据乳腺肿块硬度对其良恶性进行鉴别,还可以对恶性乳腺肿块的病理分型、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淋巴结状态及病理范围进行评估。二维(2D)SWE在评估乳腺肿块性质及预后时发挥重要作用,三维(3D)SWE在乳腺疾病的确诊中展现了良好的诊断性能。本文主要从2D及3D SWE技术评估乳腺肿块性质及预后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其广泛应用于临床提供更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盆底超声检查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产后早期盆底结构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20年4—10月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初产妇175例,年龄20~35 (26.8±2.8)岁,均为足月、单胎,产后6~8周。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经阴道分娩组102例、剖宫产组73例。采用盆底超声测量所有产妇静息和Valsalva状态下膀胱逼尿肌厚度、膀胱颈与耻骨联合间的距离、膀胱后角、膀胱颈移动度、尿道旋转角、肛直角、肛提肌平均厚度和肛提肌裂孔面积指标。(1)比较两组产妇的年龄、孕期增长体质量、孕周及新生儿体质量的差异;(2)比较两组产妇盆底受损情况;(3)比较静息和Valsalva状态下两组超声测量指标的差异;(4)比较经阴道分娩组不同盆底功能障碍疾病Valsalva状态下的超声测量指标。结果 (1)两组患者的年龄、孕期增长体质量、孕周及新生儿体质量比较,差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2)盆底受损情况:阴道分娩组与剖宫产组患者产后子宫脱垂分别为34例(33.3%)和9例(1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29, P<0.05),压力性尿失禁、尿道漏斗形成、膀胱膨出和直肠膨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3)静息状态下,阴道分娩组膀胱后角、肛直角和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211、2.658、2.835,P值均<0.05);Valsalva状态下,阴道分娩组膀胱颈与耻骨联合的距离明显小于剖宫产组,分别为(-8.2±7.9)mm和(6.3±7.0)mm,而膀胱颈移动度、膀胱后角、尿道旋转角和肛提肌裂孔面积均大于剖宫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4)子宫脱垂患者的肛提肌裂孔面积、膀胱颈移动度和尿道旋转角大于Ⅱ型膀胱膨出和尿道漏斗形成患者,而尿道漏斗形成的患者膀胱后角最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盆底超声清楚地显示产后早期女性盆底结构的变化,阴道分娩者较剖宫产分娩者的盆底损伤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声像图结合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在诊断和鉴别大涎腺肿瘤良恶性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9年12月—2022年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治疗的69例大涎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8例、女21例,年龄12~78(54.3±9.6)岁。患者肿瘤术前未做任何治疗,均行常规超声及SWE检查。以患者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进行分组:良性组41例,恶性组28例;多形性腺瘤组23例,沃辛瘤组11例。比较良性组与恶性组之间、沃辛瘤组与多形性腺瘤组之间的SWE各弹性参数,即平均弹性值(Emean)、最大弹性值(Emax)以及取样框内弹性数据离散度值(Esd)的差异。分析常规超声与常规超声结合SWE图像诊断的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率;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这2种方法诊断大涎腺肿瘤良恶性的效能。绘制SWE各弹性参数的ROC曲线,计算AUC,比较Emean、Emax、Esd值的诊断效能。结果 良性组的Emean、Emax以及Esd值[(89.45±49.59)、(120.58±57.59)、(15.91±11.57)kPa]均小于恶性组[(216.33±53.28)、(252.68±56.42)、(30.49±13.31)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3、9.43、4.83,P值均<0.001),沃辛瘤组的Emean、Emax以及Esd值[(37.46±21.57)、(62.35±24.64)、(8.55±5.46)kPa]也均小于多形性腺瘤组[(108.51±28.46)、(156.44±37.51)、(18.26±11.27)k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7.31、7.55、3.38,P值均<0.01)。常规超声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符合45例(65.2%,45/69),其中恶性18例、良性27例;常规超声结合SWE诊断结果与病理结果符合58例(84.1%,58/69),其中恶性23例、良性35例。常规超声与常规超声结合SWE图像诊断大涎腺肿瘤良恶性的特异度、灵敏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5.9%、64.3%、65.2%和85.4%、82.1%、84.1%,AUC分别为0.651、0.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7,P<0.05)。Emean、Emax、Esd值鉴别大涎腺肿瘤良恶性的AUC分别为0.941、0.929、0.762,Emean、Emax优于Esd。分别以Emean=169.5 kPa、Emax=196.4 kPa、Esd=22.4 kPa为最佳临界值时,其相应特异度分别为92.7%、90.2%、80.5%,灵敏度分别为92.9%、89.3%、64.3%,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0%、92.5%、76.8%,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9.7%、86.2%、69.2%。结论 SWE能在常规超声检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定量测得大涎腺肿瘤硬度,两者相结合诊断大涎腺肿瘤良恶性准确率明显提高,其中Emean及Emax诊断效能均较好,且均优于Esd。 相似文献
20.
文题释义:弹性超声:即超声弹性成像,是一种新型超声诊断技术,根据不同组织间弹性系数不同,在受到外力压迫后组织发生变形的程度不同,将受压前后回声信号移动幅度的变化转化为实时彩色图像,从而提供组织硬度信息。膝骨性关节炎:是以膝关节软骨退变、关节边缘周围骨质增生、软骨下骨硬化为特征的膝关节退行性疾病。作为老年人最常见的致残性疾病之一,它会引起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最终导致患者功能独立性受损和生活质量下降。背景:已有研究表明膝骨关节炎患者肌肉弹性会发生变化,但目前的研究多关注于肌张力、肌肉力量的评估,对于股四头肌及其肌腱弹性的评估却鲜有报道。目的:探究膝骨关节炎患者股四头肌及其肌腱弹性模量特征,并分析其与膝关节疼痛、功能的关系,为膝骨关节炎的防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采用剪切波弹性超声成像技术测量30例临床确诊为膝骨关节炎的患者(膝骨关节炎组)和28名无膝关节疼痛的志愿者(对照组)股四头肌及其肌腱的弹性模量。使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评估入组患者膝关节的疼痛和功能。比较两组受试者股四头肌弹性模量的变化,统计学分析股四头肌弹性模量与WOMAC评分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①膝骨关节炎组的股直肌、股中间肌、股内侧肌、股外侧肌、股四头肌肌腱的厚度均小于对照组,但仅膝骨关节炎组的股外侧肌弹性模量值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②选取与对照组有特征性差异的肌肉弹性模量进行相关性分析,膝骨关节炎组的股外侧肌弹性模量值与WOMAC疼痛量表呈低度线性相关(r=0.367,P < 0.05)。在自我报告的疼痛中,膝骨关节炎患者股外侧肌的弹性模量值仅与上下楼时的疼痛程度呈中度线性正相关(r=0.584,P < 0.05)。在自我报告的功能障碍中,膝骨关节炎患者股外侧肌弹性模量值与下楼梯时、从座位上站起来时的功能均呈中度线性相关(r=0.411,P < 0.05;r=0.464,P < 0.05)。③综上,股外侧肌硬度增高是膝骨关节炎患者股四头肌的特征性改变,从而反映出膝关节负荷增加时的疼痛及功能情况,需进一步研究弹性模量对评估膝骨关节炎患者病情、疗效的意义,从而实现精准康复治疗。 https://orcid.org/0000-0003-1402-3396(黄钰颖)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