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5 毫秒
1.
目的比较3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股骨远端Müller分型C2、C3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宁波市第六医院创伤骨科收治的58例股骨远端Müller分型C2、C3型骨折患者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3组:单切口锁定钢板组(A组)21例,男13例,女8例;年龄为(50.6±12.9)岁。双切口锁定钢板联合重建钢板组(B组)18例,男11例,女7例;年龄为(53.5±13.0)岁。单切口锁定钢板联合重建钢板组(C组)19例,男10例,女9例;年龄为(48.1±12.2)岁。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C型臂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关节功能等。结果3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组患者术中C型臂透视次数、随访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6.7±16.4)、(101.9±16.5)min]和术中出血量[(237.8±47.5)、(253.6±46.6)mL]显著少于B组患者[(114.9±20.1)min、(290.1±60.9)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6.9±1.6)、(6.6±1.7)个月]显著短于A组患者[(8.4±1.9)个月],术后12个月膝关节活动度(91.7°±16.7°、90.9°±14.4°)显著大于A组患者(78.8°±14.4°),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77.8%(14/18)、73.7%(14/19)]显著高于A组患者[57.1%(12/2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股骨远端前外侧切口外侧应用锁定钢板、前侧附加重建钢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Müller分型C2、C3型骨折,固定坚强、对周围软组织损伤相对较小,兼具单切口锁定钢板和双切口内外侧锁定钢板固定的优点,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与股骨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并发症和早期临床效果。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12年2月进行手术治疗并获得随访的46例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5例行微创内固定系统固定,男14例,女11例,年龄(56.3±4.2)岁,C1型14例,C2型8例,C3型3例,住院时间(15.6±1.7)d;21例行股骨髁支持钢板内固定,男12例,女9例,年龄(53.8±5.1)岁,C1型13例,C2型6例,C3型2例,平均住院时间(17.8±2.2)d。从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患侧膝关节功能评分3个方面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46例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3~38个月,平均19.6个月。1例感染,3例内固定松动,1例骨折不愈合,1例患膝关节活动受限。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的Evanich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快及功能恢复好等特点,是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理想内固定之一。  相似文献   

3.
微创LISS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微创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s,LISS)接骨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采用微创LISS接骨板固定治疗13例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其中男性9例,女性4例,年龄24~59岁,平均39.5岁。根据AO分型,C1型7例,C2型4例,C3型2例,均为闭合性骨折。疗效评判采用Merchant评分系统。结果术后随访4~13个月,平均9.5个月,13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所有病例无感染发生。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术后10~16周,平均12周,膝关节功能用Merchant评分系统评价,优8例,良4例,可1例。术后优良率为92.31%。结论应用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接骨板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疗效满意,术后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股前侧Y形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AO分型中C3型股骨远端骨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10—2011-08诊治AO分型中C3型股骨远端骨折7例,经股前侧Y形切口入路,直视下复位,以双侧钢板(外侧解剖锁定钢板结合内侧支撑钢板)内固定。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平均18.3(12-24)个月随访,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8.9(12-28)周,无骨折畸形愈合或不愈合。末次随访时根据Schatzker-Lambert膝关节功能评分评定疗效:优2例,良4例,可1例。结论对于AO分型中C3型股骨远端骨折采用Y形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关节面显露清晰、骨折解剖复位、内固定强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股骨髁支撑钢板侧方内固定结合CPM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目的 探讨解剖型股骨髁支撑钢板内固定结合CPM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解剖型股骨髁支撑钢板侧方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23例,术后结合CPM锻炼。结果 随访3个月-3年,平均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按Merchan等标准,优5例,良13例,优良率为18/23。结论 解剖型股骨髁支撑钢板贴合股骨远端外形,固定稳定可靠,术后3d进行CPM训练,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较好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改良Henry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2组均开展Henry入路内固定术,对照组予常规入路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予改良入路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2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和住院时间、及术后1周、术后1个月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评分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比较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C型桡骨远端骨折应用改良Henry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较好,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减少,较少出现并发症,腕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DCS与逆行髓内钉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比应用逆行交锁髓内钉(GSH)和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000年8月至2006年2月治疗的54例股骨远端骨折病例进行对照研究,按AO分类:A1型17例,A2型14例,A3型11例,B1型2例,C1型6例,C2型3例,C3型1例。其中,DCS内固定30例,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钉固定24例。分组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病例经5个月~2年随防,平均9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4.6个月(4~9个月)。DCS固定组平均手术时间1.5 h(1~2.5)h。出血量105 mL(50~200)mL,骨折愈合时间平均4.7月(4~8个月),并发症发生5例(发生率16.7%),根据Kolmert膝关节功能评定,优20例,良7例,可3例,优良率89.6%。GSH固定组手术时间1.8 h(1.5~3.5)h。术中出血量平均120 mL(100~250)mL,平均骨折愈合时间5.1个月(4.5~9个月),并发症发生5例(发生率28%),根据Kolmert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15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为91.7%。两组比较,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逆行交锁髓内钉(GSH)及动力髁螺钉(DCS)均是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较好方法,但各有其最佳适应证。选择好适应证以及术者技术熟练有利于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129例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骨折复位后采用股骨远端锁定钢板进行固定,对手术时间、术后骨折X线、骨折愈合情况等指标进行评价,膝关节功能评价采用Lysholm评分系统。结果本组129例患者,12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2个月;手术时间60~180 min,平均95 min。术后X线评价:骨折对位对线良好,骨折愈合时间3~8个月。Lysholm评分:优70例(大于85分),良37例(大于75分),可16例(大于60分),差6例(小于60分),优良率83%。结论股骨远端锁定钢板能有效的桥接支撑并固定即使仅有单侧皮质完好的髁部严重粉碎骨折,通过稳妥固定减少骨折不愈合与畸形愈合,从而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采用内、外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切口,内侧重建锁定钢板、外侧解剖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21例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结果手术时间115~210min,出血量400~1 000 ml。术后X线片显示所有骨折对位、对线良好。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7个月。无感染及钢板断裂、松动等并发症发生。骨折均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根据Mercha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4例,良13例,可3例,差1例。结论采用内、外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C3型骨折,显露清楚、骨折复位良好、内固定牢靠,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吴本文  戴立林 《骨科》2024,15(4):349-352
目的 比较双钢板与单钢板内固定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Rorabeck Ⅰ、Ⅱ型股骨远端假体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26例TKA术后股骨远端假体周围骨折病人,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分为单钢板组(单钢板固定,16例)与双钢板组(双钢板固定,10例)。比较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术后完全负重时间、并发症及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评分。结果 两组病人均未见感染、骨不连、内固定失败或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单钢板组见1例骨折延迟愈合。双钢板组手术时间长于单钢板组,术后完全负重时间早于单钢板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长及术后1年随访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TKA术后假体稳定的股骨远端假体周围骨折,双钢板固定与单钢板固定相比,能获得与之相当的功能预后及更早的下地时间。  相似文献   

11.
股骨远端骨折术后早期CPM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股骨远端骨折术后早期行CPM康复治疗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探索行膝关节康复治疗的实用而有效的方法。方法 股骨远端骨折均采用切开复位的股骨远端解剖钢板内固定,CPM组病例术后24h内开始行膝关节CPM康复,维持10~14d,而后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伸屈锻炼,于术后10d和6周对膝关节的功能进行评估,将结果与非CPM组进行比较。结果 CPM组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显著优于非CPM组。结论 股骨远端骨折内固定术后早期进行膝关节CPM康复治疗,能使膝关节功能得以良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3种不同偏心型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70例〉65岁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手术治疗,24例采用股骨近端锁定解剖板(A组),23例采用动力髋螺钉(DHS,B组),23例采用倒置对侧股骨远端锁定板(C组)。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及随访时Sanders评分结果和并发症情况。结果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负重时间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36个月,A、B、C组Sanders评分优良率分别为:75.0%、78.2%、91.3%。C组优良率和手术时间与A、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髋内翻2例、断钉断板1例;B组髋内翻2例、头钉入口处再骨折1例;C组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采用倒置对侧股骨远端锁定板内固定,优于股骨近端锁定板和DHS,其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固定牢靠、负重早、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对比微创稳定系统(LISS)和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2年7月至2007年12月,应用LISS及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42例.解剖钢板组23例,男16例,女7例;年龄21~63岁,平均39.9岁;骨折按AO/OTA分型:A2型3例,A3型7例,C2型12例,C3型1例.LISS钢板组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20~59岁,平均40.5岁;骨折按AO/OTA分型:A2型2例,A3型6例,C2型10例,C3型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出血量、是否植骨、术后并发症及愈合时间等,用改良HSS评分来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的改善程度.结果 术后解剖钢板组随访12~18个月,平均13.7个月;USS钢板组随访12~18个月,平均13.8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放射学愈合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总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解剖钢板组的植骨例数多于LISS钢板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出血量及HSS评分比较,LISS钢板组优于解剖钢板组,但USS钢板组钢板刺激症状有增高的趋势.结论 LISS及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均可取得满意效果,但LISS固定系统具备角度稳定性,骨折固定可靠,体现微创原则,是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应用外固定支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疗效。方法 48例桡骨远端C型骨折的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外固定组(采用闭合复位外固定支架,24例)和内固定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24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腕关节功能。结果 48例获得随访,时间6~24(13.19±4.31)个月。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外固定组均少(短)于内固定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影像学在掌倾角、尺偏角:C1型骨折两种治疗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2骨折内固定组优于外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3型骨折外固定组优于内固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与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C型骨折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在术后24周影像学比较中:C2型骨折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在影像学上有更好的掌倾角和尺偏角,更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C3型骨折外固定支架具有更好的牵张力,更能有效避免桡骨远端关节面继发性塌陷。外固定支架治疗创伤较小,有利于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比较加压空心钉与髓内钉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效果,探讨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合理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接受加压空心钉或髓内钉固定治疗且有完整资料的123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加压空心钉固定组51例,均为顺行股骨转子间骨折,按Evans分型:Ⅰ型14例,Ⅱ型24例,Ⅲ型10例,Ⅳ型3例。髓内钉固定组72例,其中顺行股骨转子间骨折64例,按Evans分型:Ⅰ型10例,Ⅱ型12例,Ⅲ型28例,Ⅳ型14例;逆行股骨转子间骨折8例。比较两种固定方法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功能恢复情况及医疗费用等方面的结果。结果对于高龄顺行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与髓内钉固定组相比,加压空心钉固定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少、医疗费用低,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在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1年功能恢复情况等方面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对Ⅰ、Ⅱ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和高危、全身情况差、骨质疏松症严重的Ⅲ、Ⅳ型骨折患者宜采用加压空心钉固定;对于全身情况尚可、不稳定的Ⅲ、Ⅳ型顺行股骨转子间骨折及逆行股骨转子间骨折以髓内钉固定较为稳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股骨髁支持钢板合并自体骨移植治疗股骨远端C3型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股骨髁支持钢板内固定、植骨采用自体髂骨+腓骨治疗64例股骨远端C3型骨折患者,植骨形式为骨块与骨条相结合。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1~40(26±2.7)个月。64例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12(8±1.6)个月。膝关节活动度为0°~121°(102°±5.3°)。参照Merchan膝关节功能标准评价:优34例,良23例,一般6例,差1例,优良率达89.9%。结论采用髁支持钢板合并自体骨移植治疗股骨远端C3型骨折,固定牢靠,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股骨远端C3骨折骨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外固定支架与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以180例C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外固定组(90例)和内固定组(90例),外固定组行复位后外固定支架术,内固定组行切开复位后掌侧钢板锁定内固定术。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检测患肢影像学参数,观察术后并发症,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12个月评价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外固定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内固定组水平,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内固定组(P0.05)。内固定组C1型骨折和C2型骨折患者术后3个月和12个月GW评分均显著低于外固定组(P0.05),而C3型骨折患者术后12个月GW评分显著高于外固定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2.22%vs 1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19,P=0.3960.05)。结论外固定支架术医源性创伤小,骨折愈合周期短,且对于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疗效更佳,而掌侧钢板内固定术对于C1型和C2型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疗效更佳,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加以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LISS钢板在股骨远端复杂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7月~2010年12月应用LISS钢板经皮微创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36例。男28例,女8例;年龄25~69岁,平均48.6岁。骨折按AO/OTA分型:A2型7例,A3型9例,C2型18例,C3型2例。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情况,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结果:36例平均随访12~18个月,平均12.3个月。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放射学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5.4个月。用改良HSS评分来评价术后膝关节功能,优6例,良28例,可2例,优良率94.5%。结论:LISS钢板治疗股骨远端复杂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髓外系统(动力髋螺钉、动力髁螺钉等)和髓内系统(Gamma钉、重建钉、股骨近端髓内钉等)治疗AO/ASIF分型31-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及疗效,并探讨是否需要复位和固定股骨近端后内侧骨皮质。方法2000年3月~2006年2月,分别采用髓外系统和髓内系统治疗并随访31-A2型骨折患者20例和29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髓外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均多于髓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髓外组和髓内组优良率分别为85.0%和89.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股骨近端内后侧骨皮质连续性欠佳或内侧骨块移位较大的20例患者,分别采用加压螺纹钉固定和微创术式钛缆固定的髓外组和髓内组并发症极少且优良率较高。结论髓外系统和髓内系统治疗31-A2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与髓外系统相比,髓内系统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对于股骨近端后内侧骨皮质连续性欠佳或内侧骨块移位较大者,髓外系统应对后内侧骨块进行复位和固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柱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骨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完成回访并于我科进行治疗的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60例,32例行双柱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的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14例,女18例,平均年龄(46.72±19.28)岁;28例行外固定支架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12例,女16例,平均年龄(47.84±18.36)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影像学检查情况、骨愈合情况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术后骨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影像学检查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Garland-werly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降低(P0.05);术后18个月两组Garland-werl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固定方式治疗桡骨远端C型骨折,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但在短期治疗效果方面,双柱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