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与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我院IC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76例,根据血清PCT水平进行分组,A组:PCT<0.5 ng/ml,B组:0.5 ng/ml≤PCT<2.0ng/ml,C组:2.0 ng/ml≤PCT<10.0 ng/ml,D组:PCT≥10.0 ng/ml。对比分析各组患者pH、HCO3-、乳酸(Lac)、剩余碱(BE)、PCO2、PO2、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白蛋白(ALB)、肌酐(Cr)、皮质醇(Cor)、D一二聚体(D-Dimer)、血尿素氮(N)、血沉(ESR)、住院时间、病死率及细菌培养阳性率等临床指标间的差异。结果 D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Lac、BE、HCO3-、PLT、N、Cr、Cor、D-Dimer、C-反应蛋白(CRP)、住院时间、病死率、细菌培养阳性率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PCT与APACHEⅡ评分、Lac、Cr、Cor、CRP、住院时间呈正相关,而与BE、HCO3-呈负相关(P<0.05)。PCT≥10.0 ng/ml时曲线下面积为0.824,对于疾病预后判断具有较高准确性。结论血清PCT水平可作为判断脓毒症患者病情进展的临床指标,PCT≥10.0 ng/ml的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清抵抗素水平对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意义。方法 50例脓毒症患者根据病情轻重分为脓毒症组、严重脓毒症组、脓毒症休克组,另择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各组血清中抵抗素和TNF-α水平。根据预后情况将脓毒症患者分为存活组32例,死亡组18例,分析血清抵抗素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脓毒症各组血清中抵抗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且随病情加重,血清抵抗素水平逐渐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脓毒症患者血清中抵抗素水平与TNF-α水平成正相关(r=0.696,P<0.01)。以脓毒症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25.55 ng/mL为截断点,判断患者预后不良的特异度达90.6%,阳性预测值为87.5%。结论 脓毒症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且比TNF-α能更敏感的反应脓毒症的炎症程度。血清抵抗素水平可作为早期判断脓毒症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脂水平对其预后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08例确诊为脓毒症的患者的生化与炎症指标并进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评分。根据出院结局分成生存组和死亡组。对照两组临床资料及生化指标,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死亡组患者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id-cholestero,HDL-C)显著低于存活组,两组患者合并意识障碍、肾功能不全、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及动脉血乳酸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用HDL-C预判脓毒症患者死亡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1.8%、88%。结论血清HDL-C水平对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并分析血清N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水平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后的预后状况分为生存组(125例)和死亡组(25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血乳酸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根据脓毒症程度分为脓毒症组(55例)、严重脓毒症组(60例)、脓毒症休克组(35例),分析观察三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及APACHEⅡ评分、血乳酸及LVEF的变化。结果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血清NT-proBNP、血乳酸及APACHEⅡ评分和LVEF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休克组患者与严重脓毒症、轻度脓毒症组的血清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T-proBNP与APACHEⅡ评分存在直线相关关系。随着患者的病情加重,血清NT-proBNP、血乳酸水平及APACHEⅡ评分分别依次升高,而LVEF却降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明显增高,随着病情的增加,其呈线性增长趋势。血清NT-proBNP水平变化有助于评估脓毒症患者病情以及预后的判断,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小板变化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为脓毒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9年6月期间我院诊治的1733例脓毒症患者,依据血小板水平,分为血小板减少组(612例)和血小板正常组(1121例)。比较两组患者,分析血小板与血常规指标的相关性,计算两组患者的累积风险曲线和生存曲线。结果研究发现血小板减少组败血症、休克、机械通气及死亡患者例数占整组病人总数百分比均明显高于正常组,ICU住院日、人均机械通气时间明显高于血小板正常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第1日和第9日,血小板计数与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抗凝血酶呈正相关,与超敏C反应蛋白呈现负相关(P<0.05)。血小板减少组累积风险更高,生存率更低,并且随着ICU住院时间(ICUSTAY)的延长,累积风险越来越高,生存率越来越低。结论研究表明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患者休克、住ICU和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血小板减少组患者累积风险更高、生存率更低、危险因素更多。  相似文献   

6.
王楠 《中国民康医学》2022,(13):147-149
目的:观察血清D-二聚体(D-D)、降钙素原(PCT)水平与脓毒症病情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70例脓毒症患者和40名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40),脓毒症患者为观察组(n=70),并按照脓毒症的相关诊断标标准,将观察组7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轻度组31例、重度组22例及休克组17例。检测脓毒症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清D-D、PCT水平,并经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分析D-D、PCT水平与脓毒症病情程度的相关性。结果:70例脓毒症患者中,轻度组31例,占比44.29%,重度组22例,占比31.43%,休克组17例,占比24.29%。观察组血清D-D、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休克组血清D-D、PCT水平高于轻度组、重度组,且重度组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Kendall’s tau-b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D-D、PCT水平与脓毒症病情程度呈正相关(r>0,P<0.05)。结论:血清D-D、PCT水平与脓毒症病情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病情程度脓毒症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淮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69例脓毒症患者,根据病情分为非休克组(44例)和休克组(25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9例作为对照组。对比3组入院1 d血清PCT、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存活者、死亡者入院1、7 d血清PCT、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结果入院1 d,休克组血清PCT水平高于非休克组和对照组,CD4~+、CD3~+、CD4~+/CD8~+水平均低于非休克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院1 d,非休克组血清PCT水平高于对照组,CD4~+、CD3~+、CD4~+/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休克组4周病死率[52.00%(13/25)]高于非休克组[18.18%(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者入院1、7 d血清PCT水平均高于存活组,CD4~+、CD3~+、CD4~+/CD8~+水平均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PCT、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表现不同,对评估病情严重程度、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对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 年1 月- 2016 年12 月该院治疗的脓毒症患者330 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MS 将患者分为MS 组和非MS 组, 对两组一般资料、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态评价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 分、脓毒性休克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住院时间及28 d 病死率进行比较;采用多因 素Logistic 回归分析MS 各因素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MS 组SOFA 评分和降钙素原(PCT)水平 高于非MS 组(P <0.05);MS 组脓毒性休克发生率和MODS 发生率高于非MS 组(P <0.05),与非MS 组比较, MS 组住院时间延长、病死率增加(P <0.05)。将MS 作为一项危险因素进入多因素Logistic 回归模型,显示MS 对 脓毒症患者不良预后的发生有预测作用[O^R=1.675(95%CI :1.024,2.336),P =0.036]。结论 MS 可加重脓毒 症患者病情,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与皮质醇(Cor)水平的相关性,以及二者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期间由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IC U收治的脓毒症患者102例为脓毒症组,健康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按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的预后情况,将其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比较对照组、脓毒症存活组及死亡组患者血浆 PA F及Cor水平,比较脓毒症存活组及死亡组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分析对照组、脓毒症存活组及死亡组患者血浆PAF与Cor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脓毒症存活组及死亡组患者血浆PAF、Cor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5),脓毒症死亡组患者血浆PAF、Cor水平及APACHEⅡ较存活组明显增高(P<0.05);对照组血浆 PAF与Cor水平相关性不显著(P>0.05),而脓毒症存活组及死亡组患者血浆PAF与Cor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PAF 、Cor及APACHEⅡ可作为脓毒症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指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08、0.715、0.787)。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浆PAF与Cor水平呈正相关,二者对评估患者住院期间的预后情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脓毒症患者休克早期血小板下降幅度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327例脓毒症休克患者资料,将确诊前后48 h内血小板下降比例<30%或血小板计数升高者作为对照组,血小板下降比例>30%者作为研究组,通过比较两组病例乳酸值、全身感染相关性器官功能衰竭评分(SOFA)、感染部位、血小板下降比例,对影响28 d累积生存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28 d累积生存率(9.8%)明显低于对照组(7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0.1,P<0.01);二元Logistic回归提示确诊脓毒症休克24 h内SOFA评分和确诊前后48 h内血小板下降比例>30%这两项指标与患者死亡结局有相关性(P<0.01);ROC曲线提示在脓毒症休克早期血小板下降比例>30%比血小板计数<100×109/L对死亡结局预测的特异性更好。结论: 脓毒症休克早期血小板下降比例超过30%预示患者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儿血清白蛋白的水平与疾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82例脓毒症患儿入院24h内抽血检测血清白蛋白数值,将检测的结果与疾病的预后关系进行分析。结果随着血清白蛋白水平的逐渐下降,单脏器损害的例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脏器损害的例数逐渐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病例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病例(P〈0.05)。结论脓毒症患儿血清白蛋白水平越低,越容易合并多脏器损害,死亡率越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对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于郑州仁济医院就诊的60例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30例脓毒症患者为A组,3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为B组,另纳入同期入院体检的健康者30名为C组,所有受试者入院后采集其外周静脉血进行检测、比较3组外周血IL-6、PCT水平。A组、B组患者进行常规救治后,均采用急性生理、年龄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评估患者死亡风险,根据评分结果将A组、B组患者分为良好组和不良组,对比2组外周血IL-6、PCT水平,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确定外周血IL-6、PCT水平对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A组、B组患者外周血IL-6、PCT水平均明显高于C组,且B组患者外周血IL-6、PCT水平高于A组(P<0.05);60例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中,良好组41例,不良组19例,与良好组比较,不良组患者外周血IL-6、PCT水平明显偏高(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外周血IL-6、PCT水平变化均与AP...  相似文献   

13.
席水燕  马田成 《海南医学》2022,33(4):435-437
目的 探讨血清胆碱酯酶(ChE)水平与大面积烧伤患者病情程度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7月长安医院收治的80例大面积烧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80例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入院后立即予以抗休克、抗感染、创面清创换药等常规治疗,并急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紧急治疗后于入院第二天与对照组同一时间测定血清ChE水平.比较两组受检者以及不同病情程度烧伤患者的血清ChE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大面烧伤患者病情程度与血清ChE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受检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民族、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受检者的血清ChE水平为(5789.21±125.35)U/L,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的(3632.25±122.14)U/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烧伤患者第1~4周的血清ChE水平随着烧伤程度的加重而降低,两两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面积烧伤患者血清ChE水平与病情程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625、-0.631、-0.652,P<0.05);治疗4周后死亡10例,死亡中位时间为(23.25±5.32)d,其中生存组患者的血清ChE水平为(5032.15±111.23)U/L,明显高于死亡组的(2189.24±120.14)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ChE水平与大面积烧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负相关,且血清ChE水平越低,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14.
Li ZT  Gong YQ  Wang SB  Jin SW  Sun LF  Wang Z  Hu XZ  Chen Y  Xu JN  Qi YH  Lian QQ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0(10):2249-2251
目的 观察脓毒症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探讨脓毒症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在发病中作用及预后意义.方法 以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救中心及急诊ICU2007年8月~2009年7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64例脓毒症患者(脓毒症组)入院后第1、7、14天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并按病情好转与未好转分为两组,比较两组的异同.同时以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结果 2组脓毒症患者第1天CD3+、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CD8+T淋巴细胞计数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2组脓毒症患者之间第1天CD3+、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比值存在统计学差异,未好转组明显低于好转组(P<0.05);好转组CD3+、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比值随着治疗时间变化逐渐得到纠正,在第14天时接近健康对照组(P>0.05).未好转组无明显改变.结论 脓毒症患者可以出现免疫失衡,表现为CD3+、CD4+、CD4+/CD8+比值的下降,且其和疾病严重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CD3+、CD4+、CD4+/CD8+比值可以作为脓毒症治疗过程中的疾病严重程度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16.
谢飘  唐文芳  董波 《海南医学》2021,32(7):909-912
脓毒症是一种极严重的可导致全身器官功能受损的急症,其治疗难度大且预后差.心功能障碍是导致病情恶化的重要一环,但临床工作中往往容易忽视预防心脏损伤.本文主要从脓毒血症与心功能障碍的相关性、可能的影响机制及心功能障碍对脓毒血症治疗及预后的相关性展开综述,希望为脓毒血症的治疗及预后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糖代谢紊乱与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患者病情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重症肺炎患者157例,按病情分为肺炎组(89例)及重症肺炎合并脓毒症组(68例).合并症组再分为轻度脓毒症亚组42例,严重脓毒症亚组12例,脓毒症休克亚组14例,以患者出院后...  相似文献   

18.
甘元秀  陶杨  冯宣云  刘斌  王敏   《四川医学》2023,44(9):911-915
目的 探究血清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3(USP13)和组织因子(TF)水平与脓毒症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我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脓毒症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住重症监护病房28 d后的生存情况,将脓毒症患者分为存活组(77例)和死亡组(19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USP13、TF水平,脓毒症患者血清USP13、TF水平与SOFA评分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法分析,USP13、TF对脓毒症患者28 d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ROC曲线评估。结果 死亡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PCT及TF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USP13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P<0.05);SOFA评分越高,血清USP13水平越低,TF水平及28 d死亡率越高(P<0.05);血清USP13水平与SOFA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513,P<0.05),血清TF水平与SOFA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487,P<0.05);ROC曲线显示,USP13对预后预测的AUC为0.751,截断值为52.00 pg/ml,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74%、48.05%;TF对预后预测的AUC为0.770,截断值为70.12 pg/ml,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68%、71.43%;二者联合对预后预测的AUC为0.849,明显高于二者单独预测(Z联合vs. USP13=2.015、P=0.044;Z联合vs. TF=2.262、P=0.024),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16%、94.81%。结论 USP13、TF在脓毒症不同预后患者血清中差异表达,二者均与脓毒症患者病情密切相关,USP13、TF联合预测脓毒症患者28 d死亡的效能较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的变化与脓毒症脑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脓毒血症患者60例(普通脓毒症组30例,脓毒症脑病组30例)为研究对象,并选取同期非脓毒血症组30例其他病区住院患者作对比研究。比较分析普通脓毒症组,非脓毒血症组以及与脓毒症脑病组间在治疗第1天、第3天、第7天的血清PCT、C-反应蛋白(CRP)以及APACHEⅡ评分及Glasgow评分的差别,并比较脓毒症脑病组经治疗后好转与恶化患者治疗第1天时相关指标水平。结果:在治疗第1天、第3天、第7天血清PCT、CRP水平、APACHEⅡ评分比较中,由高至低依次为脓毒症脑病组、普通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而Glasgow评分由低至高依次为脓毒症脑病组、普通脓毒症组、非脓毒症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脓毒症脑病组经治疗后23例好转,7例恶化,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第1天时血清PCT指标,好转组血清PCT指标明显低于恶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脓毒症脑病患者血清PCT、CRP水平较其他疾病存在明显上升趋势,且经治疗预后较好患者的血清PCT明显低于恶化患者,血清PCT在脓毒症脑病的诊断与预后预测中,均可为临床提供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皮质醇水平变化对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54例脓毒症患者、30例非脓毒症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含量及血清皮质醇(COR)浓度进行对照分析,并对脓毒症生存和死亡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和COR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非脓毒症组比较,脓毒症患者COR水平明显增高,而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降低。脓毒症生存组COR水平明显高于死亡组,而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降低。脓毒症患者APACHEⅡ评分与血清COR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而与FT3、FT4呈显著负相关(均P<0.05)。结论血清甲状腺激素、COR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脓毒症疾病的严重程度,可作为评价脓毒症患者预后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