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玲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3):522-524
上颌快速扩弓(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由Angel于1860年提出并广泛应用于牙列轻度拥挤、上颌牙弓狭窄或者反牙合等错牙合畸形的矫治中。其原理是扩弓器产生横向扩张力打开腭中缝,增加上颌牙弓宽度和周长,是解决上颌横向发育不足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上颌扩弓效果中腭中缝的扩张是最重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国西北地区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之间腭中缝的锥形束CT(ConicalbeamCT,CBCT)分期特点,以及不同分期阶段腭中缝骨密度比率的特点,为上颌骨宽度不足患者的腭开展提供评价依据。方法:从2019年7月-2022年9月在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综合科就诊患者的CBCT影像中选取140份符合纳入标准的影像资料,年龄4~36岁。采用Angelieri分型法根据CBCT影像学资料将腭中缝分为A、B、C、D、E期,ChadEvansLarson骨密度比率计算方法测量每位患者的CBCT腭中缝骨密度值。采用Prism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包括腭中缝分期在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之间的分布差异;各年龄及男女之间腭中缝骨密度比率平均值和不同分期腭中缝骨密度比率的平均值的比较。结果:同一年龄段存在不同的腭中缝分期,不同分期的腭中缝骨密度比率在男、女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年龄组仅在C期表现出骨密度比率平均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15~18岁组和18~36岁组中,其C、D、E期的腭中缝骨密度比率平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腭中缝分期处于A与...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动物实验观察微小种植体辅助螺旋扩弓器上颌快速扩弓的效果,为临床使用微小种植体进行快速扩弓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6个月龄雄性犬8只,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利用微小种植体作支抗,另一组按传统方法利用牙齿为支抗进行扩弓。两组实验犬均测量实验前后上颌同名中切牙、尖牙、第一磨牙之间的宽度;各组尖牙、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牙齿倾斜角度,进行组间前后比较。结果:两组牙弓均能够有效地使上颌横向扩大,但实验组没有发生牙齿倾斜,对照组均观察到支抗牙的颊向倾斜。结论:使用微小种植体辅助螺旋扩弓器进行上颌快速扩弓能够有效地避免利用牙作支抗进行扩弓的缺陷,避免了支抗牙的颊向倾斜。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带塑料基托和无基托的上颌快速扩大器(RME)扩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临床上使用上颌快速扩大器进行治疗的28例患者的上颌牙弓扩大效果进行分析。28例均为混合牙列期或恒牙列早期上颌牙弓狭窄或后牙反的患者,其中14例使用带塑料基托的上颌快速扩大器进行扩弓,另外14例则使用无塑料基托的上颌快速扩大器。扩弓前及拆除扩弓装置时分别取石膏模型并拍摄上颌前部咬合片,测量相关项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牙弓扩大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基托式组腭中缝扩开的效果更明显,两组间扩大腭中缝效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带塑料基托的上颌快速扩大器和无基托的上颌快速扩大器均能有效地扩大牙弓,但前者对腭中缝的扩开效果好于后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上颌前牙骨量不足种植修复的美学效果。方法:25例上颌前牙骨量不足的缺牙患者接受种植手术及软硬组织移植术,共植入44颗种植体,修复后追踪1年以上。结果:经1~3年的临床随访,25例患者44颗植体的存留率为100%。13例患者行软组织手术成形的粘膜瓣均成活,术后1年收缩率平均为52%。红色美学指数评分,18例为高得分组,7例为中得分组。10例女性患者出血指数均为0,15例男性患者出血指数为0或1。单个种植体植入,龈乳头Jemt分级为3度,多种植体植入时,Jemt分级为1到3度。冠修复半年后行问卷调查,患者满意度为1000;。结论:前牙种植区骨量不足经过软硬组织移植后美学效果基本能达到患者要求,但随访时间稍短,特别对于软组织移植的效果还需做长时间的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对成人上颌骨横向发育不良(MTD)采用种植体支抗辅助上颌扩弓器(MSE)治疗 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成人MT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例。对照组采用支架式固定螺旋扩弓器,观察组采用种植体支抗辅助MSE,比较两组临床疗效、颌面 结构指标、上气道结构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的 87.50%(P <0.05);两组治疗1年后ANB、MP-SN角均高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且观察组高于对照 组(P <0.05);两组治疗1年后U1-SN、L1-MP角均低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治疗3个月后SPL、OP-V均小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 <0.05);两组 治疗3个月后OP-A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年后SPL、OP-V、OP-A比 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 种植体支抗辅助MSE治疗成人MTD的效果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上气道、颌面结构,且治疗后并发症 发生风险较低,应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创骨皮质切开术对成人拔牙正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于笔者医院行正畸治疗的120例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行单纯正畸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微创骨皮质切开术。比较两组患者加力后2、4个月时尖牙移动距离、牙根吸收量,比较两组正畸和恢复情况以及整体认可指数。结果:研究组患者加力后2、4个月,尖牙移动距离均远于对照组,牙根吸收量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正畸治疗时长、排齐时长、关闭间隙时长及调整时长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对治疗的整体认可指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骨皮质切开术能加速患者尖牙移动,缩短患者矫治时间,且对局部的炎性损伤更小,降低牙根吸收风险,患者对正畸的整体认可度更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影响。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5年8月收治的50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而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股骨密度的改善情况和临床不良反应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2.0%)明显低于试验组(9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骨密度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率(6.80%)明显优于对照组(4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患者使用阿仑膦酸钠联合骨肽注射液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骨密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活血通脉颗粒联合Ilizarov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自2017年2月—2020年3月在日照市中医医院骨科住院的58例糖尿病足患者,均采用胫骨横向搬移术治疗,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中药组与对照组,中药组30例,对照组28例。两组术后常规给予降血糖药物治疗,中药组术后第3天开始口服活血通脉颗粒,对照组术后单纯给予降血糖药物治疗。比较治疗前和治疗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踝肱指数、患足皮肤温度、10 g尼龙丝检查评分以及患者的溃疡创面愈合时间以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9个月,平均(7.8±1.3)个月;两组患者治疗3、6个月时的疼痛VAS评分、踝肱指数、患足皮肤温度、10 g尼龙丝检查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组间比较,中药组较对照组各项指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溃疡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脉颗粒联合胫骨横向骨搬移术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减轻患足疼痛,改善患肢微循环和皮肤感觉,促进溃疡创面愈合,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去大骨瓣减压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效果。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按照住院时间顺序和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清除血肿联合去大骨瓣减压处理,观察组在清除血肿基础上实施去大骨瓣减压与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预后与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预后良好率优于对照组,术后脑梗塞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3 d环池显露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去大骨瓣减压术与天幕裂孔切开联合方案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扩髓清创联合抗生素骨水泥髓腔植入治疗髓内钉术后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的股骨骨折或胫骨骨折髓内钉术后感染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扩髓清创联合抗生素骨水泥髓腔植入治疗,观察骨愈合情况,检测治疗前、治疗7 d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评价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观察感染复发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12个月,30例未出现感染复发,均成功治愈,治愈率为100%;30例术后全部骨性愈合,骨性愈合率为100%。治疗6周后患者的IL-6、IL-8、TNF-α、CRP、PCT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患者的Fugl-Meyer、Brunnstrom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躯体生活自理量表、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髓内钉术后感染患者采取扩髓清创联合抗生素骨水泥髓腔植入治疗可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避免感染复发,促使下肢运动功能改善,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上颌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对替牙晚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颊旁间隙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30例替牙晚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15例)采取上颌前方牵引治疗,观察组(1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快速扩弓治疗,观测患者颊旁间隙和牙弓宽度水平,同时记...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皮质骨轨迹(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螺钉内固定治疗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11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腰椎后路术后ASD病人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8例采用CBT螺钉内固定技术(CBT组),32例采用传统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PS)内固定技术(PS组)。比较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第1天肌酸磷酸激酶(creatine phosphokinase,CPK)水平、术前及术后各时间点的腰痛和下肢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观察两组围手术期的手术相关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末次随访螺钉松动断裂情况。结果 本组60例病人随访(12.68±2.91)个月(8~18个月)。CBT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1 d的CPK水平均低于P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BT组术后1周的腰痛及下肢疼痛VAS评分低于P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5,P=0.038);但末次随访时,两组间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的ODI、JOA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CBT组术后有3例病人各有1枚螺钉穿破骨皮质,PS组有4例病人术后第1天出现中度贫血,两组病人术中均未出现硬膜囊破裂、脑脊液漏、神经损伤、伤口感染等并发症。两组病人术后末次随访X线片均未见螺钉松动断裂情况。结论 CBT内固定技术与传统PS内固定技术相比,能达到同等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具有术区暴露范围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治疗腰椎融合术后ASD具有一定的微创价值。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通过Meta分析系统评价皮质骨轨迹(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螺钉与传统椎弓根螺钉(pedicle screw,PS)固定对短节段腰椎融合术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为脊柱外科医生选择相应的内固定方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检索PubMed、Scopus、Web of Science、EI和知网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7月1日发表的对比CBT螺钉(CBT组)和PS(PS组)固定对腰椎椎间融合术疗效影响的文献,提取椎间融合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发生率、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等指标,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标准,队列分析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风险偏倚评估标准对纳入文献质量进行评估。结果:共纳入15篇文献,其中3篇为随机对照试验,12篇为队列研究,文献质量评估结果显示纳入文献质量较高。通过Meta分析得出,与PS固定相比,CBT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RR=0.49,95%CI(0.34,0.70),P<0.05]、术后ASD发生率[RR=0.33,95%CI(0.16,0.65),P<0.05]更低;术中出血量[SMD=-0.81,95%CI(-0.98,-0.63),P<0.05]更少;手术时间[SMD=-0.49,95%CI(-0.67,-0.30),P<0.05]及平均住院时间[SMD=-0.60,95% CI(-0.81,-0.38),P<0.05]更短;JOA评分[SMD=0.23,95%CI(0.02,0.43),P<0.05]更高;而两者在椎间融合率、背部疼痛VAS评分和ODI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应用PS固定相比,在短节段腰椎固定融合术中应用CBT螺钉固定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术后ASD发生率较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JOA评分较高。  相似文献   

15.
牙弓狭窄是临床常见的错[牙合]畸形,可造成牙列拥挤、前牙前突、后牙反[牙合]等不良后果。本文收集了我院口腔科2002年以来的26例上牙弓狭窄病例,通过使用快速扩弓(rapid maxillary expansion,RME)扩开腭中缝,再联合直丝弓矫治器进行治疗,成功地解除了牙弓狭窄及其所伴有的排列拥挤及后牙反[牙合]等病症,取得良好的矫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跗骨窦切口联合经皮置钉技术微创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SandersⅠ~Ⅲ型跟骨骨折患者28例,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16~68岁,平均年龄32.5岁。均采用跗骨窦切口联合经皮置钉技术微创治疗。根据Sanders分类,其中Ⅰ型6例,Ⅱ型12例,Ⅲ型10例。根据术前、术后及随访的X线片分析比较手术前后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改变,并于随访时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随访14~20个月,平均15.5个月,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对疗效进行评价,术后拍片显示,所有患者均恢复了解剖位置或近乎解剖位置,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为4~7个月,平均5.3个月,均未发生感染、坏死及骨不连。根据Maryland评分,优16例,良10例,可2例,优良率为92.8%。结论跗骨窦切口经皮置入接骨板和螺钉进行固定,创伤小,切口并发症少,复位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前方牵引联合螺旋扩弓器在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治疗中的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20年12月于笔者医院就诊的106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单一组和联合组,各53例。单一组单纯采用前方牵引,联合组采用前方牵引联合螺旋扩弓器。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头影测量指标,并采用口腔健康影响程度量表(OHIP-14)评价两组生活质量。结果:单一组有效37例(69.81%),无效16例(30.19%),联合组有效46例(86.79%),无效7例(13.21%),联合组有效率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98,P<0.05)。治疗后,两组SNA、ANB、FH-MP、U1-SN、Wits均大于治疗前,SN-PP、L1-MP均小于治疗前,且联合组ANB、FH-MP、SN-PP、L1-MP、Wits均大于单一组,U1-SN小于单一组(P<0.05)。治疗后,两组OHIP-14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前方牵引联合螺旋扩弓器在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治疗中疗效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