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NHL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通常伴有免疫功能的抑制和损害及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它可使患者免疫功能部分或全部消失,继而发生机会性感染、肿瘤等,最终导致机体极度衰竭而死亡。淋巴瘤是艾滋病好发的机会性肿瘤之一,但同时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病例比较少见。我科2008年10月收治1例NHL合并HIV、HCV感染患者,本文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3.
随着抗逆转录病毒联合治疗(cART)的应用,艾滋病相关淋巴瘤(ARL)的发生风险有所下降,但是其仍是最常见艾滋病(AIDS)相关肿瘤,其中基本以B细胞来源为主.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AIDS相关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HIV/AIDS-DLBCL)是其中发病率最高的亚型,临床表现可伴有B症状及结外器官受累等特点.cA...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西方文化、意识的渗透,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增加。梅毒在解放初期已被消灭,但现在又死灰复燃,近年来有报道我国梅毒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1]。随着梅毒的发病率的增加,艾滋病的蔓延也不可避免的随之发生。在本科室检测中发现1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梅毒感染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黄葵 《临床荟萃》2005,20(22):1315-1316
艾滋病(AIDS)患者和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逐年增多,HIV感染者中1/3同时感染了结核分枝杆菌(MTB)。资料表明,结核病是HIV/AIDS的最常见和最先发生的机会性感染,近年来结核病疫情呈上升趋势,艾滋病疫情也日益严重,结核病合并HIV/AIDS正逐年增多,而结核病合并HIV/AIDS的治疗较之单纯结核病更为错综复杂,现对结核病合并HIV/AIDS的治疗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引起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和相关疾病的RNA病毒,主要侵犯CD4T细胞、CD4单核细胞和B淋巴细胞。自从人类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患者后,HIV感染者越来越多,据统计,到2004年底,全球有四千万人感染HIV,其中有280~350万人死于艾滋病。最严重的是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患者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变异特征,为开展中和抗体免疫治疗和疫苗设计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RT-PCR及nest-PCR扩增HIV/AIDS患者HIV-1外膜env C2~C3区基因,双脱氧终止法进行核酸序列测定,翻译为氨基酸序列,并与HIV-1SequenceDatabase参考毒株中和抗体表位数据比对辨别其保守表位氨基酸突变情况。结果 HIV-1外膜蛋白gp120 C2~C3区,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CD4结合位点(CIMBS)、CD4诱导(CD4i)、2G12三种类型中和抗体保守表位氨基酸均存在突变,两组病例表位突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D4BS保守表位突变有370E/Q(12.1%),370E/K(4.5%),266A/S(1.5%),368D/E(1.5%);CD4i保守表位突变有370E/Q(12.1%),370E/K(4.5%),381E/D(7.6%),381E/V(1.5%);2G12保守表位突变有295N/V(19.7%),295N/T(6.1%),295N/D、295N/K、295N/E(各1.5%),297T/I(9.1%),297T/S、297T/N(各1.5%)。结论 我国HIV/AIDS患者HIV-1外膜蛋白gp120 C2~C3区中和抗体CIMBS、CD4i、2G12保守表位氨基酸均存在突变,但尚处于低突变水平;不同类型中和抗体保守表位各氨基酸位点的变异程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艾滋病合并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艾滋病合并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住院期间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命。方法对22例艾滋病合并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运用心理护理、化疗的护理、饮食及运动护理等。结果 21例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顺利按计划完成化疗;1例患者并发症严重,不合适化疗,转本院艾滋病科专科治疗。结论治疗护理即使得当可使病情好转,患者生命得以延长,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 ,4 3岁。因双眼视物模糊 1月余 ,加重 8d ,于2 0 0 3年 10月 10日拟诊艾滋病 (AIDS)入院。患者入院前 1月余起感双眼视物模糊 ,白雾状朦胧感。至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耳鼻喉科医院就诊 ,经查视网膜透明、色素沉着 (+)、前房IgM(± )、瞳孔中大、光效差、晶体透明 ,扩瞳见视网膜下大量渗出、坏死灶伴出血、黄斑未累及。双眼散瞳后验光 ,右眼视力 0 .5 ,左眼 0 .8。拟诊视网膜炎 ,予病毒唑眼药水、更昔洛韦 10 0 0mg每日 3次口服治疗 ,未好转 ,8d前症状加重至我院就诊。患者于 2 0 0 3年 8月在上海第一人民医院宝山分院行左肾血管平滑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伴有HIV-1原发性耐药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对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效果的影响,评估长期抗病毒治疗方案,为调整治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从上海市艾滋病治疗数据库中随机选取2007-2013年期间被诊断为HIV-1的感染者,在未治疗前进行原发性耐药检测。对其中原发性耐药的病例进行1~7年不等的随访检测,通过CD4+T淋巴细胞计数及病毒载量结果评估抗病毒治疗效果。结果 1 543例HIV-1感染者中发现HIV原发性耐药42例,其中失访8例,死亡1例,停药1例,最后获得32例原发性耐药者。32例中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耐药相关突变11例,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RTI)耐药相关突变7例,蛋白酶抑制剂(PI)耐药相关突变6例;对NRTIs和NNRTIs同时耐药突变有3例,同时发生对PIs和NNRTIs的耐药相关突变1例,同时发生对PIs和NRTIs的耐药相关突变2例;对整合酶抑制剂(IN)耐药相关突变2例,平均原发性耐药率为2.7%。随访监测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变化结果显示,32例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数量在HAART治疗前和治疗后的0.5、1、2、3、4、5、6和7年(1个月)时分别为249.5157.4、304.9188.7、356.3206.4、441.4245.7、455.4256.8、453.2168.5、458.2202.4、454.066.8和432.0100.4个/l。服药依从性指标评估显示所有病例均每年检测病毒载量,除了2例病例病毒载量为600拷贝/ml和700拷贝/ml外,其余病毒载量检测均低于检测下限,病毒抑制率为100%。上述病例在随访期间,均因毒副反应而更换为其他一线药物或二线药物。结论 通过随访观察上海地区伴原发性耐药的HIV/AIDS对抗病毒的治疗效果,在原发性耐药率低的流行地区,如果治疗管理规范,患者服药依从性好,并经常开展公共卫生原发性耐药监测,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可不考虑进行治疗前原发性耐药检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通过阴道分泌物检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原抗体筛查艾滋病的可行性。方法设健康对照组40例和检测组HIV感染者30例,应用HIV抗原抗体试剂盒血清学方法,分别对两组人员的阴道分泌物进行HIV抗原抗体检测,以其血清HIV抗原抗体检测结果为对照,分析试剂的其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HIV感染者血清检测HIV抗原抗体阳性3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HIV抗原抗体阴性40例;两组70例检测者阴道分泌物HIV抗原抗体阳性30例,阳性敏感性为100%,阴性40例,特异性为100%。结论HIV抗原抗体试剂盒应用于阴道分泌物HIV抗原抗体检测,阳性敏感性与血清的敏感性一致性高,应用于妇科、性病患者这一特殊人群的艾滋病筛查是一种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n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总结分析255例德国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在HAART下的临床特点,并对其外周血CD4 T细胞计数与血浆中HIV-1 RNA载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255例患者主要传播途径为性传播(57%)、静脉注射毒品(24%).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27%)、淋巴结肿大(20%).相关合并症主要有白假丝酵母菌感染(19%)、乙型病毒性肝炎(21%)、丙型病毒性肝炎(26%).至今仍生存242例(95%),死亡13例(5%),死因主要为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和肝、肾功能衰竭.检测189例患者的外周血CD4 T细胞绝对数和血浆HIV-1 RNA载量,其CD4 T细胞绝对数与HIV-1 RNA载量的对数水平(lg)存在负相关(r=-0.435,P<0.001).建议对HAART治疗下的HIV感染或艾滋病患者予以检测外周血CD4 T细胞数,有助于临床上对其病情变化和抗病毒治疗疗效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3.
总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在孕早期终止妊娠的护理经验。对25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在孕早期通过药物流产术终止妊娠,其中5例患者因流产不全需行清宫术。护理人员根据疾病特点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并提供疾病相关知识,使患者认识及早终止妊娠是避免潜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婴儿出生,同时可提高自身生存质量,增强其对流产手术治疗的信心;术中适时指导使其更好地配合手术,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治疗及护理的工作人员无1例发生职业暴露。认为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患者依从性,利于患者术后身心康复,同时医护人员技术操作熟练、职业防护到位,可减少和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HIV耐药基因型对艾滋病(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499例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其耐药基因型并与数据库比对,同时检测样本病毒载量与CD4+淋巴细胞绝对计数,对耐药基因型及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在499例研究病例中,成功扩增测序409例,发生耐药181例.发生耐药患者的年龄显著大于未耐药患者,且CD4+绝对细胞计数显著低于未耐药患者.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NRTI)和非核苷酸逆转录酶抑制剂(NNRTI)相比蛋白酶抑制剂(PI)更易发生高度耐药.同时,耐药患者具有更高的病毒载量.结论 南京地区AIDS患者的总体耐药发生率较低,但耐药患者中多重耐药及高度耐药比例较高.在诊疗过程中,应监测临床指标,及时调整抗病毒治疗方案,优先选择高耐药屏障的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北京市不同临床阶段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机体免疫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探讨HIV-1感染者治疗时机的选择.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对180例在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所进行咨询检测HIV感染者的267份血样进行CD4淋巴细胞的绝对数和百分数检测.结果 180例HIV感染者CD4淋巴细胞的平均值为313.5个/l,46例HIV感染者进入艾滋病期,134个病例处于无症状期;CD4淋巴细胞数有随着感染时间增长进行性减少的趋势.建议进入艾滋病期的46个病例进行抗病毒治疗.结论 北京市HIV感染者CD4淋巴细胞数处于较低的水平,处在艾滋病期或正从无症状期向艾滋病期转变,应该加强HIV感染者的免疫状况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
艾滋病患者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毒副作用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艾滋病(AIDS)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毒副作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59例进行HAART的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前咨询和依从性教育,观察药物的毒副作用,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出现药物毒副作用的患者271例占75.5%,因严重毒副作用而更改方案的75例,2例因毒副作用大而暂时停抗病毒治疗,1例因乳酸酸中毒死亡。结论对患者加强治疗前咨询和依从性教育,按时随访和督导服药,密切观察病情,对毒副作用进行针对性护理,才能保障HAART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感染基因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建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基因诊断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80份全国送检的已确认的HIV阳性样品,从健康献血员中选取40份HIV阴性样品。分别提取人DNA和病毒RNA,再分别扩增HIV-1的gp41、pol和gag各基因区的3套反应系统,进行巢氏聚合酶链反应(nPCR)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将结果与血清学方法比较,观察结果是否一致。同时检测3套反应系统的敏感性、重复性和对HIV-1各亚型参考病毒株的扩增情况。结果 用3套反应系统对80份阳性样本进行nPCR检测的阳性率为:gp41反应系统88.8%;pol反应系统83.8%;gag反应系统81.3%;3套系统联合应用检出率90.0%。用RT-PCR检测阳性率为:gp41反应系统96.3%;pol反应系统91.3%;gag反应系统95.0%;3套反应系统联合应用检出率可达98.8%。阴性样品扩增均阴性,特异性为100%。3套反应系统不但可扩增HIV-1型M组的A、B、C、D、CRF01-AE、F、G、H亚型,还可扩增其N和O组毒株,且与HIV-2无交叉反应。nPCR最低检测限为1拷贝/PCR。gag和pol反应系统RT-PCR最低检测限为750拷贝/ml;gp41反应系统最低检测限为150拷贝/ml。nPCR和RT一:PCR扩增gp41、pol和gag基因区的重复性分别为:93.3%、90.0%、86.70h,和100%、96.7%、100%。结论 建立的HIV-1基因诊断方法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较好,且成本低廉,适合我国HIV检测实验室应用。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51岁,在工作时不慎被硫酸烧伤面、躯干及四肢,2008年5月在当地医院检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阳性.6 d后转入我科,入院时诊断为:全身化学烧伤36%TBSA(Ⅲ度15%TBSA,深Ⅱ度21%TBSA).入院见创面大部分都被黄色痂壳覆盖,质硬,部分痂壳已经开始液化脱落,基底较苍白,创面边缘稍红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艾滋病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下,提出对策。方法对1 394例艾滋病患者住院期间多重耐药菌感染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多重耐药菌感染率、感染部位,统计多重耐药菌种类构成比、免疫学指标构成比。结果 1 394例艾滋病患者发生多重耐药菌感染20例,发病率1.43%;感染部位以肺部感染发生率最高,为65%;感染菌种主要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占比85%;20例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计数水平全部低于正常。结论住院艾滋病患者存在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风险,制定多重耐药防控管理措施,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具有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1].NHL的发生、发展与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密切相关,通常伴有免疫功能的抑制和损害及细胞免疫功能和体液免疫功能的紊乱[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