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射频消融术(RFA)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1月该院收治的76例PLC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RFA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沙利铂联合RFA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T细胞亚群指标[T淋巴细胞(CD3^(+))、诱导性T细胞(CD4^(+))、细胞毒性T细胞(CD8^(+))]水平、肿瘤标志物指标[趋化因子9(CXCL9)、热休克蛋白90(HSP90)]水平和生命质量[肝癌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OL-LC)]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1%,高于对照组的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ST、ALT、TBil、DBil、CXCL9、HSP90、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CD3^(+)、CD4^(+)水平和QOL-LC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沙利铂联合RFA治疗PLC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生命质量评分,降低肝功能指标和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以及改善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优于单纯RFA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载药微球肝动脉化疗栓塞(D-TACE)联合消融治疗巨块型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赣州市肿瘤医院拟接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的50例巨块型肝癌患者。将采用D-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碘化油肝动脉化疗栓塞(C-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作为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评估治疗效果,并比较手术前后肿瘤标志物[血清甲胎蛋白(AFP)]及肝功能指标[如白蛋白(Alb)、ALT、AST水平]变化情况、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术后生存情况(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客观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疾病控制率为96.0%,对照组为8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血清AFP、ALT、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6.0%,低于对照组的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D-TACE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巨块型肝癌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3.
李冰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4):615-616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术与开腹手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3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手术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检测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个月的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免疫功能(CD3~+、CD4~+、CD8~+)。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ALT、AST、ALP水平均低于术前,观察组患者ALT、AST、AL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CD3~+、CD4~+水平高于术前,观察组患者CD3~+、CD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CD8~+水平低于术前,观察组患者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射频消融术更有助于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的肝功能和免疫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4.
陈旭 《河南医学研究》2022,(22):4074-4077
目的 观察经导管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术中灌注吡柔比星、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治疗巨块型肝癌患者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71例原发性巨块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37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接受TACE中灌注吡柔比星、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治疗,对照组单纯接受肝动脉栓塞(TAE)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疾病控制率和客观缓解率)、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癌抗原199(CA199)]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3个月,两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AFP、CEA、CA199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FP、CEA、CA199水平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TACE术中灌注吡柔比星、奥沙利铂、氟尿嘧啶治疗巨块型肝癌效果良好,且不良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远期效果。方法选择14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射频消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82例为观察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的65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和甲胎蛋白(AFP)水平及远期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ALT和AF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LT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AF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AF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1年以上生存率(临床治愈+明显好转)为54.88%,高于对照组的32.31%(χ2=7.47,P<0.01)。结论射频消融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无法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较单独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远期治疗效果更佳,能够明显改善生存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引导下放射性1251粒子植入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射频消融治疗肝包膜下小肝癌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2月收治的80例肝包膜下小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TACE+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CT引导下125Ⅰ粒子植入治疗,比较两组客观缓解率(ORR)、肝功能[谷丙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总胆红素(TBil)]、血清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PF)、癌胚抗原(CEA)]、不良反应以及无进展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ORR高于对照组(85.00%vs62.50%,χ2=5.230,P<0.05);两组ALT、AST、T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PF、CEA水平低于对照组(t=7.616;t=8.938,P<0.05);两组不良反应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无进展生存率为80.00%,高于对照组的50.00%(Log Rankχ2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伽玛刀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郑州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53)、对照组(n=53)。对照组采用TACE治疗,观察组采用伽玛刀SBRT联合TACE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指标[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水平、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和随访6个月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26%(33/53),高于对照组的41.51%(2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AFP、CEA、AST、ALT、TBiL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生存率为73.58%(39/53),高于对照组的49.06%(2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伽玛刀SBRT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生存率,降低肿瘤标志物指标和肝功能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TACE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肠内营养对肝癌患者接受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营养指标、免疫功能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接受TACE的82例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接受的营养支持方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术后接受传统方式进食(流食、半流食),观察组术后接受肠内营养支持。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各时点营养指标、免疫功能与肝功能水平。结果 术后两组血清总蛋白(TP)、人血清白蛋白(HSA)呈上升趋势,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呈下降趋势(P<0.05)。术后3、5 d观察组TP、HSA水平高于对照组,AST、ALT、DBIL、I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CD3+、CD4+、CD4+/CD8+水平术后呈上升趋势,CD8+水平术后呈下降趋势。术后各时点观察组CD3+、CD4+、CD...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艾迪注射液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疗效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艾迪注射液静脉滴注的同时给予射频消融治疗.对照组仅行射朔消融术.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谷氨酸丙氨酸转氨酶(ALT)均升高,甲胎蛋白(AFP)均有明显下降,CD4+T细胞亚群和CD4+/CD8+比例均增高;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ALT升高幅度低且恢复速度快,AFP下降更明显,CD4+/CD8+比例升高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复发率及1年和2年生存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艾迪注射液联合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可减轻射频消融对肝功能的损害,提高机体免疫力,有降低复发率及提高生存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四君子汤加味联合介入疗法对原发性肝癌(PLC)肝功能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70例PLC例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观察组在TACE治疗基础上联合四君子汤加味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直接胆红素(DBIL)、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下降(P0.05),对照组TBIL、IBIL、DBIL、AST、ALT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且观察组TBIL、IBIL、DBIL、AST、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分化抗原(CD4~+)、免疫球蛋白(IgA、IgG)水平均增高,CD8~+水平下降(P0.05);对照组CD4~+、CD8~+、IgA、IgG差异不显著(P0.05),且观察组CD4~+、IgA、IgG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君子汤加味辅助介入疗法对PLC患者临床疗效较好,能促进肝功能和免疫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载药微球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将126例接受TACE治疗的肝癌患者按照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TACE治疗,观察组给予载药微球TACE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手术前后肝功能指标水平,分析术后不良反应和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两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凝血酶原时间(PT)水平均升高,观察组TBIL和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ST和P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个月,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76%)明显低于对照组(15.87%)(P0.05)。结论载药微球TACE可显著提高肝癌患者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改善肝功能,提高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卡瑞利珠单抗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硬化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2年1月—2023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普外中心收治合并肝硬化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2组患者均接受肝癌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于术前及术后联合应用卡瑞利珠单抗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糖蛋白抗原199(CA199)及肝癌高表达基因10(PEG10)],免疫功能指标(CD4+T细胞比例、CD8+T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水平变化,计算治疗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11%vs. 84.44%,χ2=0.932,P=0.334);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B、ALT及AS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  相似文献   

13.
郑里  张建新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719-4721
目的:探讨巨块型原发性肝癌(PHC)患者介入治疗前后血清AFP、GGT和CA19-9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运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TACE)治疗巨块型原发性肝癌,TACE前后,对55例巨块型PHC患者应用RIA方法进行血清AFP、CA19-9含量检测,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GGT,比较观察分析各指标水平变化及治疗效果。结果:介入治疗前血清AFP、GGT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参考值20ng/L和50U/L(P<0.01),介入治疗后1个月明显下降,术前术后差异显著,但仍显著高于正常,连续二、三次TACE后AFP、GGT水平逐渐下降。第一次介入治疗后6个月,影像学检查未转移者28例,发生肝内、外转移者27例,未转移者AFP、GGT趋于正常水平,而病灶增多或出现转移者AFP、CA19-9水平明显升高,与未转移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测定巨块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AFP、GGT和CA19-9水平的变化对评价TACE疗效、转移及预后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射频消融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大肝癌效果。方法选择该院70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时所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研究组(40例)在其基础上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结果研究组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和甲胎蛋白(AFP)指标分别均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53.33%(P0.05)。结论射频消融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大肝癌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干细胞移植对终末期肝病(ESLD)前后患者免疫、肝功能及相关指标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医院南阳市中心医院ESLD患者163例,随机单盲取法分为2组,对照组81例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8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移植,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免疫、肝功能及甲胎球蛋白(AFP)、凝血酶原活动率(PTA)、血浆总蛋白(TP)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比值、TP、PTA水平均高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P<0.05),AFP、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均低于同组治疗前及对照组同期(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SC移植治疗ESLD,可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肝功能,降低AFP水平.  相似文献   

16.
李曦  林瑶  刘源  曹贞 《西部医学》2019,31(9):1403-1406
【摘要】 目的 探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射频消融术(PRFA)与单独应用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肝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40例)。观察组予以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射频消融术,对照组应用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 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并发症如疼痛、肺部感染、出血、恶心呕吐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时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与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低于术前(P<0.05),但观察组术后一个月血清ALT和AS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能明显提高近期有效率(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案均能有效治疗原发性肝癌,但经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经皮射融术相对于单独应用经皮射频消融术,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具有更高的缓解率,更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可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单纯用射频消融方法与射频消融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对近期肝功能、甲胎蛋白(AFP)的影响及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单纯用射频消融术与射频消融术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患者各30例,治疗前肝功能Child分级A级,观察治疗后第2天的肝功能及1周后AFP变化。结果:单纯射频消融与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均可导致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AFP下降,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还可导致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差值比较,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能显著升高ALT、ALP,降低AFP,与单纯射频消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融范围相等情况下,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近期肝功能及甲胎蛋白的影响比射频消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肝病患者的甲胎蛋白(AFP)及肝功能检测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4年1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病例380例,分为3组,其中慢性乙型肝炎组200例,肝硬化组100例,肝癌组80例,选取健康对照组50名。检测4组患者血清AFP、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两两比较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及对照组间参数的关系。结果对照组与慢性乙型肝炎组相比,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肝硬化组相比,AST,GGT,AF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肝癌组相比,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与肝硬化组相比,AFP、ALT、GG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与肝癌组相比,AST、AFP、GG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与肝癌组相比,AFP、ALT、GG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组AST/ALT比值<1,肝硬化组跟肝癌组AST/ALT比值>1。对照组、慢性乙型肝炎组、肝硬化组及肝癌组的AFP升高百分率分别为0%、28%、33%、7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血中AFP、ALT、AST、GGT水平均明显增高,AFP、AST、GGT在肝癌组表达最高,其次是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ALT在肝癌组最高,慢性乙型肝炎组其次。慢性乙型肝炎组AST/ALT比值<1,肝硬化组跟肝癌组AST/ALT比值>1,其比值对肝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4):3046-3048
目的:探究超声联合腹腔镜射频消融术(LRFA)对肝癌患者肝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超声联合LRFA治疗,对照组采用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术后两组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较术前显著下降(P<0.05),且术后两周治疗组下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血浆IgG、IgA和IgM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术后CD3+、CD4+、CD8+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水平较术前均显著上升(P<0.05),CD4+/CD8+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超声联合LRFA治疗肝癌能有效保护患者的肝功能及免疫功能,可作为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慢性肾衰竭(CRF)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3 月该院收治的 74 例 CRF 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7 例。对照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钙磷代谢指标 [ 血钙、血磷、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3] 水平、T 细胞亚群指标 [CD3^(+)、CD4^(+)、CD8^(+)、CD4^(+)/CD8^(+)] 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30%(36/37),高于对照组的 78.38%(29/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 Ccr、血钙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cr、BUN、血磷和 FGF-23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 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高于对照组,CD8^(+)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通量血液透析联合左卡尼汀治疗 CRF 患者可改善肾功能指标、钙磷代谢指标和 T 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高通量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