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患者男,44岁。因反复头晕4年、眼睑水肿2月余、发热伴全身皮疹6d于2007-09.08入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肾内科。患者近4年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伴血压明显增高(270/180mmHg,10mmHg=1.33kPa),2个月前发现眼睑水肿、夜尿增多伴疲乏无力。近6d出现发热、咽喉肿痛,食欲差,当地诊所给予复方磺胺甲啄唑口服7d咽喉疼痛无缓解,并出现皮肤瘙痒,继而全身出现斑丘疹,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既往身体健康,其母及兄长有高血压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7.9℃,  相似文献   

3.
皮肤溃疡是各种原因引起皮肤破损后感染所致。通常的治疗方法是静脉或口服抗菌素加局部换药 ,常经久不愈。因此 ,我科于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 ,对面积在 3cm× 3cm以下 36例皮肤溃疡的患者使用复方磺胺甲唑粉治疗后 ,效果显著 ,介绍如下。1 方法 ①用 0 .5 %碘伏清洗伤口后 ,清除腐烂坏死组织 ,疮面暴露出新鲜的肉芽组织 ,再用 0 .5 %碘伏彻底清洗干净。②用2 %碘酊消毒伤口周围 3~ 4遍 ,再用 75 %酒精脱碘。③待伤口和周围皮肤完全干燥后 ,将复方磺胺甲唑片研碎成粉末状厚厚地涂于伤口表面。④加盖 1~ 2层无菌纱布 ,四…  相似文献   

4.
复方磺胺甲噁唑与人血白蛋白治疗Ⅲ期压疮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1].多见于年老体弱、大小便失禁、瘫痪、长期卧床的病人.既往我们常规外科换药治疗,疗程长,效果不甚理想.自1999年10月以来,我科用Smzco与人血白蛋白联合应用治疗Ⅲ期压疮,与常用的庆大霉素换药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马艳玲  侯向东  李春英 《新医学》2010,41(10):663-663,667
患者男,28岁。因咽喉疼痛口服复方磺胺甲噁唑2g后口唇、手足麻木15min就诊。既往无药物过敏史。发病前无进食其他异常食物史。体格检查:体温35.1℃,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55/0mmHg(1mmHg=0.133kPa)。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多西环素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急性期布鲁氏菌病(布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在延川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诊的急性布病患者124例,分为试验组64例与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多西环素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记录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33%(P0.05)。两组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肝功能损伤、胃肠道反应、头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周与治疗12周关节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试验组治疗6周与治疗12周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同时间点的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的白细胞计数在组内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环素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急性期布病能缓解关节疼痛,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对白细胞计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尿液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的相关基因的分布特征。方法从临床尿液标本中分离得到145株大肠埃希菌株,采用K-B法对甲氧苄啶和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药物敏感性测定。对甲氧苄啶耐药菌株中的Ⅰ、Ⅱ类整合子进行扩增,并酶切分析相应的可变区,从具有相同酶切图谱的菌株中各选取一株进行测序。测序结果在GenBank中进行核酸序列同源性搜索。对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株扩增sul1、sul2、sul3三种基因。对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进行ERIC-PCR基因分型。结果对甲氧苄啶和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分别为73.1%、79.9%。在109株耐甲氧苄啶菌株中,I类整合子含有7种基因盒类型,Ⅱ类仅含有1种类型基因盒,发现4种类型dfrA基因。在119株耐复方磺胺甲噁唑菌株中,sul1阳性72株,sul2阳性81株,sul3阳性2株。在甲氧苄啶和(或)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株中,80株Ⅰ类整合酶阳性株ERIC-PCR分为59个基因型。结论在复方磺胺甲噁唑的耐药基因分布中,dfrA17、sul2、sul1携带率较高。在耐药性播散方面,耐药基因的水平转移比菌株克隆传播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利福定联合复方磺胺甲噁唑(百炎净)治疗老年压疮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80处)和对照组60例(75处),创面给予常规清创处理后,实验组用利福定、百炎净片剂按1:1的比例混合磨成粉剂直接覆盖,对照组直接覆盖百炎净。结果实验组平均愈合时间为(8.72±0.32)d,较对照组愈合时间(12.31±0.54)d明显缩短(P〈0.05),同时实验组换药次数明显减少(P〈0.05);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明显(P〈0.05)。结论利福定联合百炎净治疗压疮能够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并使疼痛得到有效缓解。  相似文献   

9.
复方磺胺甲唑为治疗肺孢子菌肺炎、弓形虫脑炎等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关键用药,也是艾滋病免疫力低下患者预防感染的首选用药.其引起骨髓抑制多表现为轻度,引起重度骨髓抑制国内外文献报道罕见,本文报道1 例在接受复方磺胺甲唑治疗后出现的可逆性骨髓衰竭患者,对诊治过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期为临床医师早期识别类似病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随着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小分子靶向药物及生物制剂的应用,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由于卡氏肺孢子菌机会性感染发生卡氏肺孢子菌病(pneumocystis carini pneumonia,PCP)的风险明显增加,且此类PCP较艾滋病相关PCP进展快、死亡率高。磺胺类药物是PCP的一线治疗药物,诸多学者提倡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长期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TMP-SMZ)预防PCP,但该药物不良反应及耐药性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就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发生PCP的危险因素、使用TMP-SMZ预防PCP的有效性以及药物不良反应、耐受性、耐药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陶玉兰 《家庭护士》2009,7(11):943-944
[目的]促使恶病质病人压疮尽快愈合.[方法]将60例压疮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36例压疮病人采用复方磺胺甲唑粉末治疗,对照组24例压疮病人采用传统庆大霉素纱条换药方法治疗.[结果]两组病人愈合率、显效时间、愈合时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3周为1个疗程计算,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每例压疮病人的愈合费用可节省98.49元.[结论]复方磺胺甲唑粉末用于治疗恶病质压疮,显效快、愈合时间短、省钱,且操作简便,是治疗恶病质病人压疮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磺胺类药是一类广谱抗菌药,对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此类药物常见过敏反应有皮疹、药热、哮喘等,严重过敏反应罕见。现总结一例过敏反应致全身出血、呼吸衰竭致死亡病例。提示临床护理工作中,对口服磺胺甲基异噁5唑病人需密切观察皮肤斑块、出血点及大便、尿颜色、性质及早发现过敏反应,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复方磺胺甲唑片保留灌肠在小儿细菌性痢疾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7年6月至2009年3月细菌性痢疾患儿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磺胺甲唑片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69%,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5.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复方磺胺甲唑片保留灌肠有利于提高小儿细菌性痢疾的疗效,减轻患儿痛苦,并能减少治疗费用,且护理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刘文杰  赵明 《中国临床康复》2012,(40):7421-7425
背景:2009年肾脏病预后组织指南推荐所有肾移植受者移植后均应预防性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预防肺孢子菌肺炎,但疗效有待观察。目的:观察肾移植移植后预防性应用小剂量复方磺胺甲噁唑预防早期肺孢子菌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珠江医院器官移植科2006/2009期间接受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移植后1年内规律随访并有完整的数据资料者,患者均排除肝炎、二次移植、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以及移植后失访等因素后纳入统计。记录入选患者的年龄、性别、免疫抑制诱导治疗方案、免疫抑制维持方案、皮疹、肝肾损害、急性排斥反应和耶氏肺孢子菌肺炎发病情况。其中部分患者接受复方磺胺甲噁唑预防肺孢子菌肺炎,设为预防组,部分患者未进行预防,设为非预防组。肺孢子菌肺炎通过病程分析、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确诊。结果与结论:围手术期中预防组与非预防组在年龄、性别、免疫诱导方案(生物制剂选用)、免疫维持方案和移植后1个月时血肌酐值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期间患者急性排斥反应、巨细胞病毒感染、移植后1年肾功能等指标以及骨髓抑制、肝功能、药物性皮疹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肺孢子菌肺炎的发病率预防组较非预防组明显降低(P〈0.05)。结果证实,肾移植后预防应用小剂量复方磺胺甲噁唑能明显降低早期肺孢子菌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背景:2009年肾脏病预后组织指南推荐所有肾移植受者移植后均应预防性使用复方磺胺甲噁唑预防肺孢子菌肺炎,但疗效有待观察.目的:观察肾移植移植后预防性应用小剂量复方磺胺甲噁唑预防早期肺孢子菌肺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珠江医院器官移植科2006/2009期间接受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移植后1年内规律随访并有完整的数据资料者,患者均排除肝炎、二次移植、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以及移植后失访等因素后纳入统计.记录入选患者的年龄、性别、免疫抑制诱导治疗方案、免疫抑制维持方案、皮疹、肝肾损害、急性排斥反应和耶氏肺孢子菌肺炎发病情况.其中部分患者接受复方磺胺甲噁唑预防肺孢子菌肺炎,设为预防组,部分患者未进行预防,设为非预防组.肺孢子菌肺炎通过病程分析、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确诊.结果与结论:围手术期中预防组与非预防组在年龄、性别、免疫诱导方案(生物制剂选用)、免疫维持方案和移植后1个月时血肌酐值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随访期间患者急性排斥反应、巨细胞病毒感染、移植后1年肾功能等指标以及骨髓抑制、肝功能、药物性皮疹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肺孢子菌肺炎的发病率预防组较非预防组明显降低(P<0.05).结果证实,肾移植后预防应用小剂量复方磺胺甲噁唑能明显降低早期肺孢子菌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卫峥  马波  王玲  陈国春 《临床医学》2022,(12):86-88
目的 探讨复方磺胺甲噁唑分散片联合克林霉素和卡泊芬净治疗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2012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60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排列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服用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克林霉素和卡泊芬净治疗,对照组采取复方磺胺甲噁唑联合克林霉素治疗,用药3周后评价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服药前后测量乳酸脱氢酶(LDH)、白蛋白(ALB)、血氧饱和度(SaO2)、血浆1-3-β-D葡聚糖水平,比较两组用药结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28/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0.05)。两组用药前血清LDH、ALB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研究组LDH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用药前SaO2、1-3-β-D葡聚糖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研究组SaO2  相似文献   

18.
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多见于年老体弱、大小便失禁、瘫痪、长期卧床的病人。既往我们常规外科换药治疗,疗程长,效果不甚理想。自1999年10月以来,我科用Smzco与人血白蛋白联合应用治疗Ⅲ期压疮,与常用的庆大霉素换药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秦小利 《全科护理》2011,(24):2247-2247
1病例介绍 病人,女,55岁,教师。因咽痛口服复方磺胺甲恶唑2片,服药后30min,出现头晕、心慌、胸闷,咽喉部作痒且有阻塞感,恶心等。继之皮肤瘙痒,视物模糊,两腿发软。遂急来我院。查体:意识恍惚,脸色苍白,呼吸急促,口唇微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卡氏肺囊虫性肺炎 (PCP)患者的用药护理经验。方法 :针对患者的病情和复方磺胺甲基异唑 (SMZco)的用药特点 ,做好输液护理和肝肾功能监测 ,严密观察用药后反应 ,并遵医嘱及时做好剂量调整。结果 :1 4例患者无 1例因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中断治疗。结论 :做好SMZco用药的观察和护理 ,有利于患者坚持治疗和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