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室苏醒期躁动和术后睡眠质量的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记录患者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表(SAS)及术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84例患者SAS>5分者32例(占比38.10%),PSQI>7者49例(占比58.33%)。苏醒期躁动者苏醒期躁动者有吸烟史、手术时间≥120 min、术中出血量≥300 mL、贫血、术中应用七氟烷、术中低体温占比高于苏醒期无躁动者(P<0.05)。手术时间、合并贫血、术中应用七氟烷及术中低体温是影响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室苏醒期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睡眠异常者文化程度(文盲)、术后疼痛、术后不良反应睡眠环境(强光、噪音)和有睡眠体位要求者占比高于睡眠良好者(P<0.05)。术后不良反应和睡眠环境是影响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室术后睡眠质量的多因素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室苏醒期躁动受手术时间、合并贫血、术中应用七氟烷...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结肠癌腹腔镜手术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2年3月于浙江省安吉县人民医院实施结肠癌腹腔镜手术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出现麻醉苏醒期躁动分为躁动组(14例)与无躁动组(48例)。采用卡方(χ2)检验单因素分析临床资料,并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分析结果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躁动组患者的术前心理状况不良率、静吸复合率、有肌松药残留率分别为64.29%、78.57%、78.57%,明显高于无躁动组的20.83%、47.92%、39.58%,手术时间为(224.86±38.16) min,明显高于无躁动组的(196.27±30.42)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心理状况不良、静吸复合麻醉、有肌松药残留、手术时间长为结肠癌腹腔镜手术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结肠癌腹腔镜手术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有心理状况不良、静吸复合麻醉、肌松药残留、手术时间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用于移位型股骨颈骨折(DFNF)患者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DFNF患者共计86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组)与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术(CRCIF组)各43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髋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结果 与CRCIF组比较,TH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加,术后住院时间显著减少(P<0.05);术后1年、2年,THA组患者的Harris评分较CRCIF组均明显增加(P<0.05);术后2年期间,THA组(9.30%)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CRCIF组(30.23%)(P<0.05)。结论 与CRCIF比较,THA干预DFNF手术时间更长、出血量更大,但髋关节恢复功能更佳,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与半髋关节置换术(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19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以及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按1∶1最近邻匹配得到各项资料相匹配的THA组(采用THA治疗)与HA组(采用HA治疗),各59例。记录两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术后1、6、12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住院费用:THA组均长(多)于HA组(P<0.05)。髋关节Harris评分:术后1、6个月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THA组高于HA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髋关节活动度、假体位置均正常。术后翻修、慢性疼痛发生率THA组均低于HA组(P<0.05),而脱位发生率THA组高于HA组(P<0.05);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A与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各有优势,THA的脱位发生率较高,但是慢性疼痛、翻修风险低,长期效果好,适合活动需求大、预期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rTHA)与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mTHA)的早期临床疗效,评估在加速康复原则下rTHA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前瞻性分析2020年5月至2020年9月共计46例因继发性/原发性髋骨关节炎、股骨头缺血坏死或者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CroweⅠ型和CroweⅡ型)、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4例接受rTHA,22例接受mTHA。所有患者都按照本中心加速康复外科(ERAS)方案进行管理。观察并记录患者手术前后的Harris髋关节评分、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和疼痛模拟评分(VAS)用于评估围手术期和短期随访(12周)中的预后情况。同时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失血量(包括隐性失血量和显性失血量)、炎症因子、营养标志物、术前和术后影像学资料。结果:mTHA组1例患者在术后48 h内发生一次脱位,其余患者在术后12周内均未发生脱位。r THA组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mTHA组(P<0.01),rTHA组术后第6周Harris髋关节评分明显高于mTHA组(P<0.01),r THA组的髋臼杯前倾角与mTH...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与股骨头置换术(FHA)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FNF)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2019-01—2021-09郑州市骨科医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AHR)的老年FNF患者,依据术式分为THA组和FHA组。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第3天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住院时间和完全负重时间。术后随访12个月,统计术后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末次随访时采用Harris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结果 共纳入64例患者,每组32例。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HA组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多于FHA组,但术后第3天的VAS评分和完全负重用时均少于FHA组,术后及随访期间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FHA组,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FHA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然THA术治疗FNF老年患者的手术用时和术中出血量较FHA术多,但具有患者术后疼痛轻、完全负重早、并发症风险低,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等优势。临床应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选择最佳治疗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A)患者的一般情况、合并症和围手术期因素,了解这些因素与术后住院时间(length of stay,LOS)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THA的绝经后股骨颈骨折患者病历资料。共纳入患者637例,平均年龄(70.6±6.5)岁,平均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为(28.2±5.7)kg/m2,术后LOS中位数为7(6,8)d,术后LOS长于中位数的有263例(占41.3%)。采用Logistic 回归方法分析影响LOS的相关因素。结果 ①运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分析了影响THA的LOS因素,其中年龄、BMI、入院时间、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合并症、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贫血、术后低蛋白血症、术后不良事件这十项指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将P<0.1的因素纳入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其中年龄>70岁(OR : 1.513 ;95% CI:1.032~2.260 ;P<0.001)、BMI< 18.5 kg/m2(OR : 1.577; 95% CI:1.073~2.319 ;P=0.021)、周五或周六入院(OR : 1.558 ;95% CI : 1.154~2.412;P=0.007)、ASA III/IV级(OR : 2.076 ;95% CI : 1.472~2.926;P<0.001)、合并术前贫血(OR : 1.665 ;95% CI : 1.338~2.072;P<0.001)、合并术后不良事件(OR : 1.814 ;95% CI : 1.174~2.803;P=0.007)这六项指标为LOS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后住院时间(LOS)与老年人术后恢复状况关系密切,绝经后股骨颈骨折患者THA术后LOS延长与部分人口学、合并症、围手术期指标、入院时间等因素相关;其中有六项指标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与半髋关节置换术(HA)治疗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THA组和HA组。[结果] THA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H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HA。THA组术后2年和术后3年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HA组(P<0.05)。THA组患者术后脱位率、髋部疼痛发生率高于HA组(均P<0.05),但THA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26.78%)明显低于HA组(45.65%)(P<0.05)。[结论] THA与HA在治疗老年人移位型股骨颈骨折各有利弊,两者均有较好的短期效果,但长期效果THA优于HA,应综合考虑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和半髋关节置换术(HA)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03例股骨颈骨折分别采用THA和HA治疗(THA组42例,HA组61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Ha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THA组较HA组失血量多(t=6.176,P<0.05)、手术时间长(t=14.596,P<0.05)、住院时间长(t =7.349,P<0.05);出院时两组Harris评分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率、翻修率和脱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年THA组翻修率和慢性疼痛率较低,而脱位率高于HA组.结论 对老年股骨颈骨折应根据骨折的个体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下围手术期血液管理对于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康复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1—2017-12行单侧THA的54例老年髋部骨折,28例围手术期在快速康复理念下进行血液管理(观察组),26例围手术期坚持快速康复理念指导但未进行特殊的血液管理(对照组)。比较2组总失血量、总住院时间,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血红蛋白值,以及术后1周、1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 5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5.6(1~12)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前、术后1 d、术后1周的Hb值及术后1周、术后1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更高,总失血量、总住院时间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下的血液管理可有效减少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行THA的失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加速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侧卧位直接前方入路(DAA)与后外侧入路(PLA)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在本院住院行全髋关节置换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AA组(40例)和PLA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相关指标、髋关节影像学指标、髋关节功能以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与PLA组比较,DAA组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短,手术失血量少,术后停止使用助行器早、术后1个月步频快和10米步行测试所用时间短,P<0.05;但两组的手术时长、术后初次下床时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DAA组术后1 d、3 d、5 d、1周及1个月VAS评分以及术后血清CRP、肌酸激酶(CK)数值明显低于PLA组,P<0.05。DAA组术后1周、1、3个月HHS评分明显高于PLA组,P<0.05;但两组术后6、12个月HHS评分以及术后1月两组的髋臼外展角、前倾角、双股骨偏心距差和双下肢肢体长度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比PLA,侧卧位DAA行THA创伤更小、功能恢复更快、早期临床疗效更佳,该术式不需要特殊手术床及手术器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围术期集束化康复指导预防术后并发症及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鹿邑县人民医院骨科2019-08—2021-04行THA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围术期干预方法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集束化康复指导。分别于术后1周及出院后3个月时采用一般自我效能评分(GSES)量表评价2组患者的自我效能。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表评定患者髋关节康复效果。统计随访3个月期间的假体脱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以及末次随访时患者对康复护理效果的满意度。结果 出院后3个月时2组患者的Harris、GSES评分较术后1周显著提高,且观察组的Harris、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随访期间假体脱位、下肢DVT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末次随访患者及家属对康复护理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THA治疗的患者实施围术期集束化康复指导,能充分调动患者自身潜能,增加自信心,提高其髋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3.
全髋关节及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隐性失血的相关机制及对临床的影响.方法2001年3月至2005年5月,行THA 61例,其中男22例,女39例;年龄61~79岁,平均68岁.同期行TKA73例,其中男23例,女50例;年龄65~77岁,平均73岁.所有病例均为初次行单侧关节置换的患者,24h补液总量不超过2000ml.通过Gross方程,根据身高、体重和手术前后的红细胞压积(Hct)计算所有患者的总失血量,减去显性失血部分后即得隐性失血.结果THA组的总失血量平均为1520ml,隐性失血量为482 ml(32%);TKA组的总失血量平均为1508 ml,隐性失血量为776 ml(52%),两组的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KA组中使用引流血回输患者的总失血量平均为1625 ml,隐性失血量为774ml(48%);未使用引流血回输患者的总失血量平均为1345 ml,隐性失血量为783 ml(58%),两组的隐性失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HA与TKA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的隐性失血量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KA隐性失血远较THA高,且使用引流血回输仍不能完全满足机体恢复体循环的需要,应特别注意及时补充血容量.对隐性失血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提高临床评估能力,帮助关节置换患者度过围手术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麻醉相关不良事件发生因素,并根据相关因素构建预测模型,探讨预测模型对术后麻醉相关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院择期于全麻下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240例,因变量为术后麻醉相关不良事件(麻醉苏醒期躁动),自变量为患者一般资料。将240例患者据术后有无发生躁动,分为躁动组和未躁动组,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据筛选因素构建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分析预测价值;另选取2021年1月到2022年4月于本院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0例作为验证组,最终分析预测效能。结果 240例患者中出现麻醉苏醒期躁动46例(19.17%)。预测模型公式为Logit(P)=1.821×(年龄)+1.872×(术中出现低体温)+1.457×(术后镇痛)+1.278×(肌松药物残留)+1.651×(低氧血症)+1.795×(药物催醒)-1.798。ROC曲线分析预测模型的AUC为0.878 (95%CI:0.712~0.967),最佳截断值1.780,敏感度88.00%、特异度74.10%(P<0.05)。预测效能的敏感度85.71%,...  相似文献   

15.
刘冰 《中国科学美容》2014,(15):140-142
目的:观察半髋关节置换术改善老年(年龄≥60岁)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05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分组,半髋组行半髋关节置换术,全髋组行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手术指标和改善髋关节功能效果。结果半髋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于全髋组(P<0.01);髋臼外展角和髋臼前倾角优于全髋组(P<0.01);髋关节功能优良率94.23%高于对照组77.36%(P<0.05);并发症发生率5.77%略低于全髋组15.09%(P>0.05)。结论半髋关节置换术改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效果确切,能够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以降低手术风险,维持股骨颈假体位置,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和降低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方法 选择择期全身麻醉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60~85岁,BMI 18~28 kg/m 2,ASA 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T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开始经皮穴位电刺激患侧合谷、内关穴持续至手术结束。C组不予电刺激。两组术中均采用全凭静脉麻醉。记录入室时、拔管时、拔管后5、30 min的MAP、HR以及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β-内啡肽浓度。采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评估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记录麻醉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
结果 与入室时比较,拔管时、拔管后5、30 min时C组MAP明显升高(P<0.05),拔管时、拔管后5 min时HR明显增快(P<0.05)。与C组比较,T组拔管时、拔管后5、30 min时MAP明显降低(P<0.05),拔管时、拔管后5 min时HR明显减慢(P<0.05)。与入室时比较,拔管时、拔管后5、30 min时两组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明显升高(P<0.05),T组 β-内啡肽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拔管时、拔管后5、30 min时T组血浆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明显降低(P<0.05),β-内啡肽浓度明显升高(P<0.05)。T组有2例(7%)发生苏醒期躁动,明显少于C组的10例(30%)(P<0.05)。两组麻醉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经皮穴位电刺激有利于增加内源性阿片类物质释放,减轻应激反应,有利于苏醒期血流动力学平稳,可有效预防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苏醒期躁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终末期髋关节疾患同期与分期行THA的安全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01—2014-12诊治的行双侧THA的髋关节疾患68例(136髋),其中同期行双侧THA 26例(同期组),分期行双侧THA 42例(分期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失血量、输血量、住院时间及治疗费用、术后双侧肢长差异、术前术后功能评分、围术期并发症等。结果 68例术后均获随访平均1.6(1~3)年。2组的手术时间(t=2.01,P=0.751)、总失血量(t=1.473,P=0.651)、总输血量(t=0.87,P=1.051)、术后Harris功能评分(t=0.23,P=2.0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住院时间(t=-9.73,P=0.041)、住院费用(t=-2.35,P=0.035)、术后肢长差异(t=-4.76,P=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随访时间内均未出现切口感染、人工关节脱位、假体松动等并发症,2例术后出现深静脉血栓(同期组和分期组各1例),6例出现术后谵妄症状(同期组2例,分期组4例)。结论在患者全身情况良好、围术期管理得当、医生手术技术熟练的情况下,同期行双侧THA是安全可行的,且在患者总住院时间、总住院费用、术后肢长差异方面与分期行双侧THA相比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髋关节终末期受累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前心理健康状态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9年5月行THA手术且随访至少2年的311例AS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66例,女45例;手术年龄17~82岁,平均(40.7±13.4)岁。根据患者术前生活质量评分的心理状态评分(SF-12 MCS)分为心理困扰组和无心理困扰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术后满意度,并对术前、术后的临床相关评分进行比较。结果:253例(81.4%)患者THA术前存在心理困扰,其中215例(85.0%)在术后得到改善。THA术后的AS疾病相关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髋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01)。心理困扰组患者SF-12 MCS改善值高于无心理困扰组(P<0.001)。两组间Harris髋关节评分改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34)。心理困扰组患者的术后满意率为82.6%,无心理困扰组为89.7%,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8)。结论:AS髋关节终末期受累患者的心理困扰情况发生率较高。THA手术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A...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及人工半髋关节置换(hemiarthroplasty,HA)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4年2月-2008年2月,共110例患者符合选择标准并自愿参加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56例采用THA治疗(THA组),54例采用HA治疗(HA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致伤原因、病程、骨折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7年,平均4年。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THA组1例(1.8%)发生股骨头后脱位,HA组无并发症发生;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末次随访时,THA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为(96±6)分,HA组为(95±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4,P=0.17)。结论 THA和HA治疗老年移位股骨颈骨折均能获得较好疗效,但HA较THA创伤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前外侧与后外侧小切口入路行初次全髋置换手术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前外侧与后外侧小切口入路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小切口前外侧入路及后外侧入路行初次THA患者各80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随访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前外侧入路组平均(93±17)min、后外侧入路组平均(88±12)min]、术中出血量[前外侧入路组平均(350±25)ml,后外侧入路组平均(320±20)ml]及术后并发症、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前外侧与后外侧小切口入路行初次THA的手术效果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