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昼屈夜伸制动肘关节治疗桡骨头MasonⅠ型和部分MasonⅡ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昼屈夜伸制动肘关节治疗桡骨头MasonⅠ型和部分MasonⅡ型骨折37例的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平均16周,11例肘关节活动时有轻度疼痛症状,所有患者运动弧度超过100°,按照Bru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平均90分,优22例,良15例,优良率100%。结论采用昼屈夜伸制动肘关节治疗桡骨头MasonⅠ型和部分MasonⅡ型骨折,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
桡骨头置换术治疗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桡骨头置换术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桡骨头置换术治疗12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结果随访6~38个月,无切口感染、桡神经损伤、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按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7例,良4例,一般1例。结论桡骨头置换术适用于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治疗,有利于恢复肘关节的稳定性和伸屈活动及前臂旋转功能。  相似文献   

3.
2006年1月~2011年12月,笔者采用切开复位微型可吸收螺钉内固定治疗40例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取得满意疗效。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18~65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指总伸肌劈开入路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指总伸肌劈开入路人工桡骨头置换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11例,以指总伸肌劈开入路显露桡骨头,采用Wright EVOLVE Proline组配式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桡骨头骨折,并在术后早期积极进行康复锻炼。结果本组获得平均13(11~24)个月的随访。疗效根据Brob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7例,良4例。结论指总伸肌劈开入路人工桡骨头假体置换既恢复了肘关节外侧结构,又保护肘外侧副韧带,是治疗重度粉碎性桡骨头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采用Herbert螺钉手术与非手术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类骨折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对26例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其中15例采用手术内固定治疗,11例采用非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获得随访15~46个月,肘关节功能评分:手术组平均93.3分,极好9例,好4例,一般2例,优良率为86.7%.非手术组平均81.5分,极好3例,好4例,一般4例,优良率63.6%.手术组明显优于非手术治疗组(P<0.01).结论 运用Herbert螺钉手术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在关节活动、肌力和功能恢复方面较非手术治疗有明显优势,建议首选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正2009年1月~2015年12月,我科采用微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18例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患者,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8例,男7例,女11例,年龄31~70岁。右侧11例,左侧7例。均为闭合骨折,Mason分型均为Ⅱ型。患者肘关节正、侧位X线片及CT三维重建均显示桡骨头孤立性大骨块倾斜塌陷,骨折线波及桡骨颈,塌陷骨块﹥桡骨头周径1/3,不伴有粉碎性小骨块及肱骨内侧髁骨折;MRI显示无肘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受伤至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微型钢板和桡骨头切除术治疗Mason III型粉碎性桡骨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0例Mason III型粉碎性桡骨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桡骨头切除术治疗)和观察组(给予微型钢板治疗),每组各20例,进行VAS评分、肘关节伸直角度、提携角变化和桡骨移位的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17.2±3.1),观察组平均肘关节痛觉满意视觉模拟VAS评分明显增高(22.5±4.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13.5±2.1),观察组肘关节伸直角度明显改善(-3.3±0.9),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7.6±1.6),观察组的提携角度明显减少(2.0±0.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3.2±0.7),观察组的桡骨移位明显明显降低(0.5±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型钢板治疗Mason III型桡骨头骨折,临床疗效好,术后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8.
Mason Ⅱ、Ⅲ型桡骨头骨折不同手术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目的]比较桡骨头切除术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45例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23例患者行桡骨头切除术,B组22例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随访时通过对肘关节疼痛、活动范围、X线检查和肌力等方面的评估来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并根据Broberg和Morley功能评分系统对总体疗效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A组平均8a,B组平均3a。在肘关节疼痛VAS评分,Broberg和Morrey功能评分、提携角和桡骨移位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B组比较,A组的伸肘、前臂旋前旋后力量及活动范围和握力较小(P〈0.01),但屈肘力量和肘关节屈伸范围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较桡骨头切除术更能获得满意的关节活动,且关节功能和肌力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9.
肘关节镜治疗Mason Ⅱ型桡骨头骨折的早期临床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用关节镜技术治疗Mason Ⅱ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36例新鲜Mason Ⅱ型桡骨头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操作方式分为A组(俯卧位、臂丛麻醉、4个手术入路)和B组(侧卧位、全身麻醉、3个手术入路).其中A组16例,男11例,女5例,平均(37.4±6.5)岁;B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平均(37.8±5.8)岁.两组均依次进行肘关节血肿的清理、骨折的复位,利用可吸收螺钉固定骨折.比较所有患者术后12周和24周时肘关节活动度、两组患者同一时间点(术后12周和24周)的肘关节活动度及两组患者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6~10个月(平均8个月)随访.36例患者均获得良好愈合,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本组患者术后12周和24周时肘关节平均伸屈度分别为128.4°±12.7°和132.5°±1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213,P=0.539);术后12周和24周时肘关节平均旋转度分别为115.3°±24.0°和118.1°±19.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5.120,P=0.778).术后12周A组肘关节平均伸屈123.4°±15.6°,旋转118.3°±21.8°;B组伸屈130.4°±8.8°,旋转114.3°±23.0°.术后24周A组肘关节平均伸屈129.6°±12.4°,旋转119.2°±17.3°;B组伸屈134.5°±8.2°,旋转116.8°±17.3°.MEPS评分A组:优13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为93.8%;B组:优17例,良3例,优良率为100%.两组患者12周和24周肘关节伸屈、旋转及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建立良好入路的基础上,利用肘关节镜可以有效地复位固定桡骨头骨折,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是一种比较满意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
桡骨头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肘关节骨折类型,常常造成肘关节屈伸和前臂旋转功能障碍.对于MasonⅡ、Ⅲ型,过去常常采用非手术治疗或桡骨头切除术,效果较差.自2002年3月~2009年2月,笔者采用AO微型钢板螺钉治疗Mason Ⅱ、Ⅲ型桡骨头骨折18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研究Herbert钉、微型空心松质骨螺钉、微型皮质骨螺钉以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Mason Ⅱ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999年1月-2005年7月共收治34例Mason Ⅱ型桡骨头骨折,7例行Herbert钉内固定术(1组),10例行微型空心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术(2组),9例行微型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术(3组), 8例行克氏针内固定术(4组).通过随访对4组患者肘关节的疼痛、功能评分以及运动、肌力、X线表现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术后随访2~6年,平均4.5年,4组平均肘关节痛觉满意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分别为 24.2、23.7、21.5和19.7分(P< 0.01),平均Broderg和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分别为93.3、94.1、91.4和86.3分(P< 0.01);4组患者肘关节伸、屈以及前臂旋前活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但伸肘、屈肘肌力以及旋前和旋后肌力差异无显著性(P> 0.01),均正常.[结论] 与克氏针内固定相比,切开复位Herbert钉、微型空心松质骨螺钉以及微型皮质骨螺钉内固定治疗Mason Ⅱ型桡骨头骨折可获得较满意的关节活动范围以及较好的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无头加压螺钉治疗MasonⅡ型及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9年5月-2011年5月,采用Acutrak无头加压螺钉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18例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男10例,女8例;年龄25~62岁,平均38岁。损伤原因:摔伤12例,高处坠落伤4例,交通事故伤2例。均为闭合性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2~10 d,平均6.2 d。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8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2.3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8~12周;随访期间无桡骨头缺血性坏死发生。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按照Broberg和Morrey评分标准:获优12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8.9%。结论对于MasonⅡ型及部分Ⅲ型桡骨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无头加压螺钉固定治疗,患者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获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桡骨头MasonⅢ、Ⅳ型骨折患者施行桡骨头切除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类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MasonⅢ、Ⅳ级桡骨头骨折32例,男20例,女12例。其中18例行桡骨头切除(Ⅲ型骨折14例、Ⅳ骨折4例),14例行切开复位内固定(Ⅲ型骨折10例、Ⅳ型骨折4例;其中钢板固定3例,螺钉配合克氏针固定11例)。平均随访时间为25·3个月(12~40个月)。术后从关节疼痛、肘关节活动、X线片表现、Broberg和Morrey评估标准进行功能评定。结果桡骨头切除组有腕部疼痛、提携角增大、肘关节屈曲和前臂旋转力量均减弱(P<0·01)。按Broberg和Morrey功能评分,桡骨头切除组为80·7,内固定组为91·2(P=0·0042)。结论桡骨头MasonⅢ、Ⅳ型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在关节活动、肌力和功能恢复方面较桡骨头切除术有明显优势,建议对此类患者应尽量保留桡骨头,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Mason Ⅱ型及部分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 方法 自1999年1月至2006年5月共收治桡骨头骨折患者36例,其中18例采用切开复位.2.0 am或2.7 mm可吸收螺钉固定,术后早期进行肘关节的屈伸及前臂的旋转活动,定期随访患肘正、侧位X线片,观察肘关节屈伸及前臂的旋转活动度.按照Mayo评分评估患者肘关节功能.结果 18例患者均获得6~24个月随访,平均随访8.3个月.18例骨折均获Ⅰ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周,肘关节屈伸活动范围平均109°,前臂旋转活动范围平均92°,Mayo评分优良率为88.8%(16/18). 结论 对于Mason Ⅱ型及部分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可吸收螺钉固定治疗,无需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患者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并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微型钢板治疗Mason Ⅲ型桡骨头骨折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的治疗存在争议,一般主张保留桡骨头,但对于严重的粉碎性桡骨头骨折固定比较困难,本文主要是探讨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结合克氏针内固定手术分析其疗效。[方法]本组7例,男6例,女1例,均为MasonⅢ型骨折,其中2例累及桡骨颈,对7例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病例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钢板辅助克氏针内固定手术,必要时取自体骨进行植骨。[结果]随访14~39个月,平均20.3个月,所有桡骨头骨性愈合,无1例发生桡骨头缺血性坏死,1例肘关节运动受限,但X线片见骨性愈合。按照Brobrg和Morrey的肘关节评分标准,肘关节的功能评分平均为87分,其中优2例,良4例,优良率85.7%。[结论]本组7例均为MasonⅢ型,作者认为通过微型钢板,结合克氏针,对有骨缺损和塌陷的桡骨头进行植骨,术后随访临床可获得较满意的肘关节灵活度,是手术保留MasonⅢ型骨折的桡骨头,减少桡骨头切除和假体置换的一种方法,但本组病例数较少,随访时间短,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Bold螺钉结合微型钢板治疗MasonⅡ、Ⅲ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2月~2009年3月共收治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行Bold螺钉内固定,其中5例加用微型钢板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通过随访根据X线检查、活动范围及Broberg、Morrey功能评分对肘关节的功能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术后随访15~45个月,平均28个月,骨折均愈合.Broberg、Morrey功能评分:优9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88.2%.[结论]应用Bold螺钉结合微型钢板治疗MasonⅡ、Ⅲ型桡骨头骨折可获得较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型钢板与假体置换治疗MasonⅡ~Ⅳ型桡骨头、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微型钢板内固定与假体置换治疗46例桡骨头、颈骨折。结果 46例获得随访1~4年,肘关节功能评定,内固定组:优16例,良8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75.0%;置换组:优8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85.7%。结论采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颈骨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对于桡骨头骨折块多于3块的MasonⅢ、Ⅳ型骨折,运用假体置换治疗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经过保守治疗的Mason Ⅰ型及Ⅱ型桡骨头骨折病例失败的主要因素,同时探讨手术对保守治疗失败病例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2010年2月至2015年6月在本中心行保守治疗的16~65岁急性Mason Ⅰ型及Ⅱ型的桡骨头骨折病例,排除合并同侧上肢其他损伤、颅脑外伤等影响桡骨头骨折预后的患者。收录信息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诊断、制动方式及时间,随访内容包括转为手术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肘关节活动度、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 MEPS)等。 结果共612例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其中成功随访患者345例,包括男205例、女140例,平均年龄37.5岁(17~65岁),平均随访时间13.4个月(5~23个月)。345例患者中有27例(7.8%)患者因疼痛、活动障碍等原因转为手术治疗,转为手术治疗的患者平均制动时间要显著高于保守治疗成功组的患者,其中Mason Ⅱ型19例(70.4%),3例(11.1%)术中证实存在骨软骨游离体,1例(3.7%)存在环状韧带关节囊嵌顿,4例(14.8%)存在外侧韧带复合体损伤,25例(92.6%)有明确的关节僵硬而行松解术,另有5例(18.5%)因康复过程中出现尺神经损伤而行神经探查松解术。27例转为手术的患者,平均VAS评分从术前(5.6±1.4)分降到术后(1.2±0.8)分,MEPS评分从(55.6±8.6)分提高到(89.6±4.9)分,平均上肢功能评分表(disability of arm shoulder and hand, DASH)从术前(44.4±9.8)分降至术后(15.4±5.9)分。 结论骨折类型、制动时间过长以及遗漏合并损伤是Mason Ⅰ型及部分Mason Ⅱ型桡骨头骨折保守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手术治疗可以满意解决相应的关节僵硬、疼痛、韧带和游离体嵌顿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埋头空心钉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14例新鲜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的患者资料,其中男10例,女4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0.5±4.2)岁。9例跌伤,5例交通事故伤。受伤到入院时间1~10 d,平均(4.2±2.1)d。所有患者均采用关节镜下埋头空心钉固定。术后3个月进行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ayo elbow performance score,MEPS),测量并比较双侧肘关节屈伸及旋转活动度。结果14例患者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5.2±1.2)个月。术后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4个月,平均(3.1±1.5)个月。所有患者均无骨折畸形愈合、埋头空心钉断裂、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术后3个月肘关节平均屈曲角度:伤侧为(135.0±8.7)°,健侧为(140.0±6.1)°,P>0.05。前臂旋前-旋后运动平均角度:伤侧为(140.2±7.0)°,健侧为(143.8±5.5)°,P>0.05。MEPS评分平均(96.3±0.6)分,优11例,良3例。双侧肘关节屈伸和旋转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埋头空心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埋头空心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3—2016-02采用肘关节镜辅助下埋头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的24例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末次随访时进行肘关节功能MEPS评分,测量并比较双侧肘关节屈伸和旋转活动度。结果 24例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平均随访13.2(9~18)个月。术后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4个月,平均3.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骨折畸形愈合、空心钉退出、空心钉断裂、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末次随访时肘关节功能MEPS评分平均97.3分,其中优21例,良3例,优良率100%。末次随访时双侧肘关节屈伸和旋转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埋头空心钉内固定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具有创伤小、固定满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肘关节功能恢复,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