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跗骨窦切口全螺纹空心钉与跟骨外侧L形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12—2018-12诊治的49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26例采用跗骨窦切口全螺纹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空心钉组),23例采用外侧L形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钢板组)。比较2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末次随访时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跟骨宽度、足部功能Maryland评分。结果4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13个月(中位时间11.9个月),术后复查X线片显示所有患者跟骨宽度、跟骨高度、Bohler角、Gissane角较术前明显改善。空心钉组切口长度较钢板组短,手术时间较钢板组缩短,术中出血量较钢板组明显减少,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较钢板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空心钉组与钢板组末次随访时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跟骨宽度、足部功能Marylan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切口全螺纹空心钉与跟骨外侧L形切口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Ⅱ、Ⅲ型骨折均能有效恢复跟骨解剖结构及术后足跟部的功能,但跗骨窦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手术创伤更小,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跗骨窦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2月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的62例(71足) 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跗骨窦组35例(38足),外侧切口组27例(33足)。[结果]跗骨窦组住院时间及VAS评分显著优于外侧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跗骨窦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外侧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跗骨窦组Maryland评分和AOFAS评分比较显著优于外侧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外侧切口相比,跗骨窦切口手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跗骨窦微创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19年12月间收治的60例跟骨骨折病例,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跗骨窦切口,n=30)与对照组(L形切口,n=30).统计分析两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末次随访踝-后足AOFAS (Ame...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跗骨窦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术后切口愈合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5—2019-06诊治的9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45例采用跗骨窦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跗骨窦切口组),45例采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L形切口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切口红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跗骨窦切口组与L形切口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L形切口组比较,跗骨窦切口组术后引流量明显更少,切口红肿时间与愈合时间明显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跗骨窦切口组术后未出现切口并发症,2例出现中度切口疼痛;L形切口组4例切口浅表感染或坏死,4例腓骨肌腱损伤,3例中度切口疼痛,1例切口裂开。术后切口浅表感染或坏死与腓骨肌腱损伤发生率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跗骨窦切口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切口小,软组织损伤少,可明显降低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改良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将31例跟骨骨折患者按照切口入路不同分为改良L形切口组(采用改良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17例)和跗骨窦切口组(采用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治疗,14例)。记录两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等级、拆线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影像学指标(B9hler角、Gissane角、跟骨高度及宽度)。采用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MaryLand评分评价足部功能。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切口长度:跗骨窦切口组短于改良L形切口组(P<0.01)。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拆线时间、切口愈合等级、切口并发症发生率、骨折愈合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影像学指标:跗骨窦切口组末次随访均较术后3 d有丢失(P<0.05);改良L形切口组末次随访均较术后3 d无丢失(P>0.05);末次随访时改良L形切口组均优于跗骨窦切口组(P<0.05)。AOFAS踝-后足评分、MaryLand评分:两组末次随访均高于术后3个月(P<0.05);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改良L...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道外侧经跗骨窦有限切口合并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2月至今,从我院跟骨骨折患者中,选择合适病例35例,行经跗骨窦有限切口合并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男21例,女11例;年龄41~85岁。根据Sanders分类,Ⅱ型19例、Ⅲ型16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年均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局部无软组织并发症、骨性愈合、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外侧经跗骨窦有限切口合并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是治疗跟骨骨折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改良跗骨窦切口与传统L形切口对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2例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改良跗骨窦切口组30例和传统外侧L形切口组32例,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愈合时间术后早晚期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术前、术后12个月B?hler角及Gissane角及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结果]跗骨窦组切口长度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L形切口组(P0.05),两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足部功能评分及术后12个月影像学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跗骨窦切口与传统外侧L形切口均可有效改善SandersⅢ、Ⅳ跟骨骨折患者足部功能,相对于后者,前者具有手术切口小及术后并发症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跗骨窦切口微型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与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05—2017-05诊治的40例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20例采用跗骨窦切口微型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20例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结果 4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4.75(3~7)个月。观察组术后未见切口并发症;对照组9例术后切口出现浅层皮肤坏死。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前等待时间与手术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末次随访时跟骨高度、跟骨宽度、Bohler角、Gissane角、Maryland足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跗骨窦切口微型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与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疗效,而跗骨窦切口微型钢板联合空心钉内固定能有效保护皮瓣,减少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而且可以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微创内固定治疗开放性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7-06—2018-12采用跗骨窦切口微创内固定治疗的5例(5足)开放性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于跗骨窦处切作长约4 cm横形切口,于跟骨结节处横行置入1枚斯氏针,向后下牵拉恢复跟骨高度,同时矫正跟骨内外翻;以距骨下关节面为模板复位距下跟骨软骨面,必要时植骨支撑关节面,置入全螺纹空心钉固定。结果 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5(12~18)个月。1例出现开放创面感染,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生素,伤口换药后愈合。骨折愈合时间均在术后10周内,5例足部功能基本恢复到受伤前状态。末次随访时Bohler角为30°~38°,中位数35°;踝与足功能AOFAS评分:优4足,良1足。结论跗骨窦切口微创内固定治疗开放性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短期疗效良好,可尽可能保护受伤软组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跟骨骨折采用跗骨窦切口以及反向牵引器微创复位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实施跟骨骨折治疗的50例患者为研究样本,其研究时间均在2017年2月—2020年2月.对全部患者均实施跗骨窦切口和反向牵引器微创复位治疗,手术过程中利用小钢板实施内固定.观察患者随访情况,比较手术前后患者骨折部位各项指标;不同骨折类型患者治疗总有...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Meta分析比较经跗骨窦切口与外侧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系统检索Pub Med、EMbase、Central、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查找所有比较经跗骨窦切口(试验组)和外侧L形切口(对照组)内固定治疗Sander Ⅱ、Ⅲ型跟骨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其中随机对照试验3篇,观察性研究8篇;共1 224例,试验组604例,对照组62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Gissane角恢复更为满意,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更高,术后切口感染、切口边缘坏死、腓肠神经损伤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外侧L形切口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比较,经跗骨窦切口内固定可以缩短术前等待时间及手术时间,缩短切口长度,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早期切口并发症,而且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更为满意。  相似文献   

1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0):1850-1853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联合经皮置钉技术微创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月~2013年12月,采用跗骨窦切口联合经皮置钉技术微创治疗SandersⅢ型跟骨骨折32例,根据术前、术后及随访的X线片分析比较手术前后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改变,并于随访时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本组病例随访时间12~14个月,平均12.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3~6个月,平均4.2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均无切口边缘皮肤坏死、血肿、明显的骨折再移位、腓骨肌腱炎、神经炎等并发症。术后Bohler、Gissane角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aryland足功能评分显示该方法治疗跟骨骨折优良率为90.6%。[结论]跗骨窦切口联合经皮置钉术具有创伤小、切口并发症少、复位固定可靠的优点,可用于治疗SandersⅢ型复杂跟骨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求跟骨骨折采用经跗骨窦切口微创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17年7月收治的88例跟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采用传统外侧"L"形切口,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44例采用经跗骨窦切口,微创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12~18个月,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影像学参数、远期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切口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Gissane角均较术前低,Bohler角较术前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年各影像学参数、远期疗效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跟骨骨折采用经跗骨窦切口微创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具有创伤性小、并发症少等优点,可获取与传统手术相似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采用跗骨窦切口微创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12-03—2016-06采用跗骨窦切口微创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31例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随访时所有患者均摄跟骨侧轴位X线片。结果手术时间50~125 min,平均85 min;术中出血量30~120 ml,平均75 ml。其中28例于术后半年可正常下地行走;1例出现断钉,1例出现顽固性疼痛,1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感染。骨折愈合时间2.5~5.8个月,平均4.3个月。末次随访疗效按照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评定:优22例,良3例,可3例,差3例,优良率80.6%。结论采用跗骨窦切口微创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SandersⅣ型跟骨骨折具有创伤小、软组织坏死风险小、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根据信封法将156例跟骨骨折患者分为研究组(n=78)和对照组(n=78)。研究组采用经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外侧扩大入路切开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采用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评价两组术后6、12和24个月的足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81个月。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延长,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出血量减少,骨折愈合时间缩短,术后6、12和24个月的Maryland足部功能评分优良率升高,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感染、延迟愈合、皮瓣坏死、足外侧麻木、后足僵硬感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经跗骨窦切口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和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跗骨窦小切口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9月采用跗骨窦小切口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36例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手术时间30~60 min,平均45 min,术后随访12~30个月,平均15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周。末次随访结果参照美国足踝外科学会Maryland评分系统评价,优27例,良6例,可3例,优良率91.7%。结论采用跗骨窦小切口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可在直视下复位后距下关节及跟骰关节,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切口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跗骨窦切口空心钉微型钢板内固定和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SandersⅡ型跟骨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25例,采用L形切口内固定)与B组(20例,采用跗骨窦切口内固定),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影像学指标、术后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及并发症。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8~13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B组明显少于A组(P 0. 05)。术后跟骨长度、宽度、高度和B9hler角、Gissane角两组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 0. 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个月AOFA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情况B组均优于A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跗骨窦切口与L形切口内固定均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式,与L形切口内固定比较,跗骨窦切口内固定具有微创复位固定距下关节面、手术时间短及切口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跗骨窦切口3D打印空心钉导板辅助空心钉联合小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纳入自2019-10—2020-05诊治的48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观察组24例采用空心钉联合跗骨窦小钢板内固定,对照组24例采用跟骨外侧L形切口钢板内固定。结果 48例均获得至少6个月随访,观察组术后未出现切口并发症,切口一期愈合。对照组9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切口浅层皮肤发黑坏死,通过换药及延长拆线时间后切口均愈合。观察组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跟骨高度、跟骨宽度、Bohler角、Gissane角、Marylan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跗骨窦切口采用3D打印空心钉导板辅助空心钉联合小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可缩短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能有效保护皮瓣以减少切口并发症发生,跟骨形态维持良好,患者术后足部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跗骨窦切口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跗骨窦切口治疗3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记录并发症情况,测量跟骨B?hler角、Gissane角、跟骨宽度及高度,根据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8个月。Gissane角、B?hler角、跟骨宽度及高度术后3、6个月均较术前改善(P<0.05)。骨折均愈合,未发生切口皮肤坏死、深部感染、内固定位置改变和骨折复位丢失。末次随访根据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评价疗效:优20例,良6例,可4例,优良率26/30。结论采用跗骨窦切口治疗跟骨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跗骨窦切口撬拨复位无头加压螺钉和空心钉微创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自2020-01—2021-12诊治的64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31例采用跗骨窦切口撬拨复位无头加压螺钉微创内固定(A组),33例采用跗骨窦切口撬拨复位空心钉微创内固定(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个月、6个月疼痛VAS评分,以及术后1个月、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结果 6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18个月,平均15.3个月。整个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现感染、内固定松动、跟骨高度丢失、跟骨短缩、跟骨增宽、骨折延迟愈合或骨折不愈合等情况。A组与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1个月、6个月疼痛VAS评分低于B组,而术后1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踝与后足功能AOFAS评分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较于空心钉内固定,跗骨窦切口撬拨复位无头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术后患者早期疼痛缓解更快,踝与后足功能恢复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