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彩云  朱红 《河北中医》2010,32(1):134-135
痔是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同一部位的齿状线上下均发生,临床兼有内痔和外痔症状为混合痔。痔是一种最常见、最多发的肛肠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2006—01-2008—12,我院肛肠科将临床护理路径引入混合痔护理中,收到良好效果,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杨发  王勇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7):1238-1239
痔疮分内痔、外痔。内痔是指肛门齿线以上黏膜下的痔上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形成的静脉团,临床以便血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外痔是指肛管齿线以下,痔外静脉从曲张到痔外静脉破裂,  相似文献   

3.
痔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内痔是肛垫血管发生的病理变化和异常移位,外痔是直肠下段静脉属支在齿状线远侧表皮下静脉丛的病理性扩张和血栓形成,混合痔是内痔静脉丛和相应部位的外痔静脉丛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4.
痔是指直肠下端、肛管和肛门缘的静脉丛瘀血、扩大和曲张所形成的静脉团,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同一部位的齿状线上下均发生,临床兼有内痔和外痔的症状者为混合痔。常因腹部肿瘤、久泻久痢等导致湿热下注、气虚下陷而致经络阻滞、瘀血浊气下注肛门而形成。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影响患者的康复。现将有关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006年1—3月我科收住混合痔共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33~45岁。手术方法:在骶麻下行混合痔切除术。术后予药物抗炎、消肿及换药等对症治疗,均痊愈出院。2护理2·1术前护理2·1·1注重心理干预由于心…  相似文献   

5.
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的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的柔软静脉团,临床以便血、脱出、肿痛为主要表现,以成年人多见。根据痔疮发生部位的不同,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中成药治疗痔疮不仅疗效显著,而且方法较多,现将  相似文献   

6.
痔,又名痔疮、痔病、痔疾等,是齿状线上下静脉丛曲张引起的团块。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我们采用全蝎僵蚕治疗痔疮,效果显著,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7.
痔的原有概念是直肠下端肛管的黏膜或皮下的曲张静脉团。根据发病部位不同以直肠齿线为界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随着解剖学和组织病理学的发展,肛垫下移学说已经被普遍接受。肛垫是位于直肠末端的组织垫,为静脉丛、平滑肌、弹性组织和结缔组织所构成的肛管血管垫,其功能是闭合肛管,节制排便。  相似文献   

8.
外剥内扎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治疗环状混合痔21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鲍家珍 《河北中医》2010,32(1):150-151
混合痔是指在齿线附近,为皮肤黏膜交界组织覆盖,由痔内静脉丛和痔外静脉丛之间彼此吻合相通的静脉所形成,有内痔和外痔2种特性。2006—09-2009—03,笔者应用外剥内扎加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治疗环状混合痔210例,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9.
笔者应用无花果煎汤熏洗治疗痔疮6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 60例痔疮中有内痔、外痔和混合痔3种。内痔是直肠上静脉丛形成的静脉团块,位于齿状线以上;外痔为直肠下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的静脉团块,位于齿状线以下。混合痔为内、外痔两者兼有。内痔20例,外痔18例,混合痔22例。其中男25例,女35例;年龄24~56岁,平均48岁。  相似文献   

10.
逵艳  于桂青  张莹 《国医论坛》2006,21(1):26-27
痔是直肠末端粘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直肠静脉丛发生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根据发病部位的不同,又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对围手术期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护理,将可提高痔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后遗症.现将我科2003年7月~2005年8月收治的125例痔患者的治护措施及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药熏洗治疗混合痔嵌顿9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国安  陈道恒 《河北中医》2007,29(2):119-120
混合痔是指在齿线附近,为皮肤黏膜交界组织覆盖,由痔内静脉和痔外静脉丛之间彼此吻合相通的静脉所形成,有内痔和外痔2种特性[1].当混合痔的内痔部分脱垂、水肿、不能回纳,则为混合痔嵌顿.在混合痔内痔部分发生脱出嵌顿时则有明显水肿、疼痛剧烈,甚至造成局部糜烂、坏死,使患者痛苦不堪.此类患者有相当一部分由于脱出嵌顿的痔核较大,或其他多种原因不宜即刻施行手术治疗,而只能保守药物治疗.2005-01-2006-06,我们采用中药熏洗为主治疗混合痔嵌顿9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痔疮是人体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亦称痔,又名痔核、痔病、痔疾等.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黏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中药外用治疗痔疮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是直肠下端黏膜下和肛管皮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屈曲所形成的静脉团块。主要病因有解剖因素、腹内压增高或长期饮酒及食辛辣食物等。根据其所在部位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内痔是直肠上静脉丛的曲张静脉团块,位于齿状线以上,表面为直肠粘膜所覆盖,常见于左侧、右前及右后三处。外痔是直肠下静脉丛的曲张团块,位于齿状线以下,表面为肛管皮肤所覆盖,单纯性的外痔见于肛门周围,常因静脉内血栓形成而突出在外,常见血栓性外痔、结缔组织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炎性外痔。混合痔是在齿状线附近,位于直肠上、下静脉丛彼此吻合相通的静脉同时扩大、曲张而形成,表面同时为直肠粘膜和肛管皮肤所覆盖,同时具有内痔、外痔两种特性。  相似文献   

14.
<正>痔疮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分为外痔、内痔和混合痔3种,是指肛门黏膜及肛门直肠底部静脉丛曲张后形成的多个或一个静脉团。内痔是指发生于直肠下端的痔疮,外痔指发生于齿状线外端,即肛管部位的痔疮。肛肠疾病中,内痔发病率为52%左右[1],患者往往胀痛、出血、疼痛、脱垂等,治疗不及时易出现肛门感染、痔核脱出及继发性贫血等,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2]。笔者通过对该院收治的52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交错内痔套扎、分段弧形切扎外痔保留齿线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为临床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于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就诊于开平市中医院确诊为环状混合痔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予以交错内痔套扎、分段弧形切扎外痔保留齿线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创面愈合时间都低于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相比,交错内痔套扎、分段弧形切扎外痔保留齿线术可以减少环状混合痔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混合痔具有内痔和外痔两面三刀各特征,有的单发于右前、右后或左中,有的呈环状,形成环状混合痔。特点是齿线上下同一痔区的肛垫肥大,相互吻合,括约肌间沟消失,上下连成一个整体。在病理、症状等方面具有内痔和外痔特点。  相似文献   

17.
吕慧  郭杨志  杜娟 《光明中医》2014,29(1):166-167
<正>痔疮指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的直肠静脉丛扩大、曲张所形成的柔软的静脉团,根据病变部位与肛门齿状线的关系,又分为内痔、外痔与混合痔。本病发病率高且以20岁以上的成年人多见,故民间有"十人九痔"之说。中医学对痔疮的治疗包括中药内用、外洗及手术等方法。痔疮外洗疗法具有成本低廉、操作简单、患者依从性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本文就目前常用外洗法方剂进行总结介绍。  相似文献   

18.
蒋峰  史仁杰 《中医药导报》2010,16(5):135-136
从内痔和外痔两方面综述了目前我国采用保留齿线术治疗混合痔的研究现状,认为保留齿线术治疗混合痔具有术后疼痛轻、术中恢复快等优点,符合痔治疗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芩箐 《家庭中医药》2019,26(10):24-26
<正>肛门和结直肠历来被肛肠医生戏称为人体的"后门"。因为肛肠先天劣势的生理构造,加上现代人不良的生活习惯,使得肛肠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十人九痔"的说法也并非空穴来风。痔疮是直肠末端黏膜下和肛管皮肤下静脉丛发生扩张和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是最常见的肛门直肠疾病,临床上常分为3型:内痔、外痔和混合痔。  相似文献   

20.
刘彩云  朱红 《河北中医》2010,32(6):936-936
<正>痔是一种最常见、最多发的肛肠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1]。痔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同一部位的齿状线上下均发生,临床兼有内痔和外痔的症状者为混合痔。混合痔的病因为湿热下注肛门,阻滞脉络,或脏腑本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