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健康新生儿血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的正常含量,为新生儿胃肠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寻找可靠的检验依据.方法对79例健康新生儿(足月儿59例,早产儿20例)进行血清DAO、D-乳酸含量测定.结果血清DAO为(8.851±3.424)u/ml,血D-乳酸为(0.918±0.715)ug/ml,血清DAO含量在足月儿与早产儿、在性别之间比较无差异,在日龄之间比较<3天组与~7天及晚期新生儿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7天组与晚期新生儿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D-乳酸含量在性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早产儿与足月儿、<3 d的早期新生儿与>14 d的晚期新生儿之间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DAO不受性别、孕周的影响,血D-乳酸在胎龄、日龄有差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肠功能衰竭新生儿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和D-乳酸含量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9例胃肠功能衰竭新生儿为病例组,79例健康新生儿为对照组,测量两组新生儿血清DAO、D-乳酸含量。结果对照组血清DAO含量为(8.851±3.424)U/ml,血D-乳酸含量为(0.918±0.715)μg/ml。病例组血清DAO含量为(11.610±3.909)U/ml,D-乳酸含量为(1.859±0.972)μg/ml;病例组血清DAO、D-乳酸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不同疾病严重程度、不同胎龄、不同日龄患儿血清DAO、D-乳酸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清DAO和D-乳酸含量测定可作为新生儿胃肠功能衰竭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严重程度手足口病(HFMD)患儿血浆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和内毒素的变化,探索HFMD患儿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改变以及上述指标对重型HFMD肠黏膜屏障受损的敏感性及预警作用.方法 选取西安市儿童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470例 HFMD住院患儿为研究组,同期儿保科体检的10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根据病情轻重将研究组分为普通组(n=300),重症组(n=110)及危重症组(n=60例).比较上述各组患儿的血浆DAO、D-乳酸和内毒素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儿血浆D-乳酸水平[(27.670 ± 6.273)mg/L]较对照组[(25.585 ± 5.177)mg/L]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5,P<0.05);DAO[(3.205 ± 0.956)U/L比(3.135 ± 0.884)U/L,P>0.05]、内毒素[(1.186 ± 0.486)U/L比(1.091 ± 0.494)U/L,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严重程度HFMD患儿的血浆D-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488,P<0.05), DAO、内毒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09、2.296,P>0.05).组间两两比较,危重症组血浆D-乳酸水平[(32.502 ± 4.756)mg/L]明显高于重症组[(29.872 ± 6.468)mg/L]、普通组[(25.896 ± 5.691)mg/L]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血浆D-乳酸水平明显高于普通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症、危重症HFMD患儿存在肠道通透性增加、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血浆D-乳酸在肠黏膜屏障损伤早期明显升高,相对于DAO和内毒素,血浆D-乳酸是重症、危重症HFMD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可起到早期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4.
健康新生儿血二胺氧化酶、D-乳酸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新生儿血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的正常含量,为新生儿胃肠功能衰竭的早期诊断寻找可靠的检验依据。方法对79例健康新生儿(足月儿59例,早产儿20例)进行血清DAO、D-乳酸含量测定。结果血清DAO为(8.851±3.424)u/ml,血D-乳酸为(0.918±0.715)ug/ml,血清DAO含量在足月儿与早产儿、在性别之间比较无差异,在日龄之间比较:<3天组与-7天及晚期新生儿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值均>0.05,-7天组与晚期新生儿各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5。D-乳酸含量在性别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在早产儿与足月儿、<3d的早期新生儿与>14d的晚期新生儿之间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DAO不受性别、孕周的影响,血D-乳酸在胎龄、日龄有差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危重症血浆D-乳酸的变化规律,评价D-乳酸对小儿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不同危重程度,胃肠功能障碍或衰竭时血浆D-乳酸的水平以及动态监测小儿危重症急性期和恢复期D-乳酸的变化。结果随着危重程度增加,血浆D-乳酸显著上升,不同危重程度组血浆D-乳酸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肠功能障碍或衰竭时患儿血浆D-乳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及非胃肠功能障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危重组及极危重组患儿恢复期血浆D-乳酸水平较急性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结论血浆D-乳酸可作为小儿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或衰竭的诊断指标以及胃肠功能恢复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危重症血浆D-乳酸的变化规律,评价D-乳酸对小儿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不同危重程度,胃肠功能障碍或衰竭时血浆D-乳酸的水平以及动态监测小儿危重症急性期和恢复期D-乳酸的变化。结果随着危重程度增加,血浆D-乳酸显著上升,不同危重程度组血浆D-乳酸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肠功能障碍或衰竭时患儿血浆D-乳酸水平与正常对照组及非胃肠功能障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危重组及极危重组患儿恢复期血浆D-乳酸水平较急性期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结论血浆D-乳酸可作为小儿危重症胃肠功能障碍或衰竭的诊断指标以及胃肠功能恢复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071154危重症患儿血浆D-乳酸水平和二胺氧化酶活性与胃肠功能障碍关系研究/张妮…∥临床儿科杂志.-2006.24(10),-794~796将2003年11月至2004年11月收住本院儿科的PICU患儿62例(其中男44例,女18例,年龄1个月~14岁,平均3.9岁),分为非胃肠功能障碍组和胃肠功能障碍/衰竭组。另设对照组20例为健康小儿。测所有患儿入院后第1d清晨及恢复期血浆D-乳酸浓度和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结果:1不同程度危重症患儿血浆D-乳酸水平和DAO活性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2不同胃肠功能状态患儿血浆D-乳酸水平比较、组间两两比较胃肠功能障碍/衰竭组血浆D-…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窒息新生儿中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及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水平的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在河北省保定市妇幼保健院NICU住院的重度窒息患儿6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亚低温治疗组,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除外缺血缺氧及胃肠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新生儿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在入院时、治疗7d后采集静脉血,收集血清应用ELISA法检测DAO、I-FABP水平,同时对患儿进行胃肠功能障碍评分。结果入院时亚低温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患儿DAO、I-FA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AO:(15.77±2.04)U/ml,(15.81±1.85)U/ml,P ﹥0.05;I-FABP:(310.01±46.43)ng/L,(301.12±38.61)ng/L,P ﹥0.05],但较对照组均升高[(7.65±0.74)U/ml,(51.65±6.91)ng/L];治疗7d后,两组患儿DAO、I-FABP 水平较入院时均减低[DAO:(7.88±1.87)U/ml,(12.51±1.53)U/ml;I-FABP:(59.16±6.17)ng/L,(121.31±21.54)ng/L],亚低温治疗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DAO及I-FABP水平与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呈正相关(r1=0.831, r2=0.827,P﹤0.01)。结论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可使DAO、I-FABP水平下降,提示其在一定程度上利于受损胃肠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危重症患儿血浆乳酸水平与胃肠功能障碍/衰竭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儿科重症监护室危重症患儿按照有无胃肠功能不全/障碍分为4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血浆乳酸水平与胃肠功能障碍/衰竭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结果 随着胃肠功能不全的加重,患儿血浆乳酸水平逐渐增加,对照组血乳酸为(1.124±0.461)mmol/L,病例1组(1.359±0.487)mmol/L,病例2组为(2.654±0.541)mmol/L,病例3组为(3.485±0.654)mmol/L,病例4组为(4.951±0.326)mmol/L.结论 血浆乳酸水平和胃肠功能障碍/衰竭胃肠道出血关系最为密切,可以作为常用指标来检测危重症患儿胃肠道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
小儿危重症常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和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MSOF)。当危重症患儿一旦出现胃肠功能障碍的症状时,则提示病情恶化,预后不良[1]。目前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断仍以临床表现作为诊断依据,缺乏实验室检测指标。随着危重医学的深入研究,从肠粘膜缺血缺氧的程度判断肠粘膜屏障功能破坏的程度,再来推断胃肠功能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血浆D-乳酸和二胺氧化酶已被很多学者用于创伤、烧伤、脑损伤等多种动物模型和临床患者肠粘膜屏障功能的研究,在小儿急性胃肠炎、炎性肠病、肠道外营养、化疗和迁延性肠炎胃肠功能状态的检测方…  相似文献   

11.
信息动态     
目的 探讨D-乳酸在手足口病(HFMD)浓度的变化规律,评价D-乳酸对不同危重程度HFMD患儿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断价值.方法 测定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HFMD血清D-乳酸的水平.结果 随着危重程度增加,血清D-乳酸水平显著上升,重症组及危重型组HFMD患儿血清D-乳酸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D-乳酸可作为小儿重症HFMD病情危重的指标之一,可作为胃肠功能障碍或衰竭的动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监测新生儿24 h食管pH值及测定胃pH值,研究其在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例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新生儿(A组)与20例未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高危新生儿(B组)进行24h食管pH值监测及胃pH值测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患儿的胃pH值为2.22±0.30,B组为2.64±0.28,两组比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45,P<0.01);根据Boix-Ochoa标准,A组发生病理性胃食管反流14例,B组7例;根据酸反流指数>4.0%为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诊断标准,A组发生病理性胃食管反流12例,B组5例.两组24 h食管pH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91,P<0.05).结论 对高危儿进行24h食管pH值监测及胃pH值测定,有助于及时判断新生儿的胃肠功能状态,对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小儿危重症血中胃泌素、胃动素水平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了解不同程度危重症患儿血中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变化,探讨其与胃肠功能障碍或衰竭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不同程度危重症患儿血清GAS、血浆MTL水平,并以正常小儿作对照。结果 血清GAS、血浆MTL各组均致差异有显著性(F=9.55,P<0.01;F=20.13,P<0.01),不同危重程度组患儿血清GAS、血浆MTL水平的升降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1)。胃肠功能障碍组和衰竭组患儿血清GAS和血浆MTL水平升降变化与正常对照组及非胃肠功能障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1.20,P<0.01;F=53.99,P<0.01)。结论 小儿危重症时GAS、MTL参与了危重症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且与胃肠功能障碍或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胃肠黏膜屏障变化。方法选取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60例及正常儿童30名的血浆进行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和内毒素检测。结果HSP组治疗前血浆DAO、D-乳酸及内毒素测定结果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消化道症状HSP组治疗前血浆DAO、D-乳酸及内毒素测定结果,较无消化道症状HSP组及正常对照组高,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SP组治疗前后血浆DAO、D-乳酸及内毒素测定结果比较,除无消化道症状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t≤1.753,P0.05),其他组均有统计学意义(t≥2.556,P0.01)。结论HSP患儿存在肠黏膜屏障功能损伤,有消化道症状组较为明显,经治疗后其肠黏膜屏障存在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时胃动素(MTL)、胃泌素(GAS)和胃黏膜pH值(胃pHi)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分别测定72例胃肠功能障碍新生儿和60例无胃肠功能障碍新生儿(对照组)的MTL、GAS和胃pHi,比较两组患儿检测值的差别.血浆MTL和血清GAS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根据Henderson-Hasselbach公式计算出胃pHi,同时做胃液潜血检查.结果 胃肠功能障碍组MTL(158.6±21.7)ng/L、胃pHi(7.280±0.045)均较对照组(198.2±19.5)ng/L、(7.410±0.037)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而GAS(171.9±19.1)ng/L较对照组(110.4±16.3)ng/L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胃液潜血检测:胃肠功能障碍组阳性61例,对照组仅2例阳性.结论 MTL、GAS及胃pHi与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密切相关,当MTL、胃pHi降低,GAS升高时,则提示可能存在胃肠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6.
精氨酸防治全胃肠外营养所致肠屏障功能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精氨酸对全胃肠外营养(TPN)所致肠屏障功能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24只幼兔,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右侧颈静脉结扎后自由饮食,其余两组经右颈静脉插入硅胶管,标准TPN组输注标准TPN液[175kcal/(kg·d),200ml/(kg·d)],精氨酸强化TPN组输注精氨酸占总热卡2%的等氮等热卡的TPN液。7d后分别取血浆及回肠标本观察肠黏膜形态学改变、肠菌移位率、血浆和回肠组织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活性、血浆D!乳酸含量。结果肠黏膜在标准TPN组变薄、萎缩(P<0.01),而精氨酸强化TPN组肠黏膜的萎缩较标准TPN组减轻(P<0.05);精氨酸强化TPN组肠菌移位率较标准TPN组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氨酸强化TPN组血浆和回肠组织DAO活性较标准TPN组升高(P<0.05),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氨酸强化TPN组血浆D!乳酸含量较标准TPN组降低(P<0.01),较正常对照组仍偏高(P<0.05)。结论精氨酸对维持肠黏膜形态和功能的完整性具有重要作用,添加适量外源性的精氨酸具有改善TPN所致小肠黏膜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不同程度危重症患儿血中胃泌素 (GAS)、胃动素 (MTL)水平变化 ,探讨其与胃肠功能障碍或衰竭的关系。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不同程度危重症患儿血清GAS、血浆MTL水平 ,并以正常小儿作对照。 结果  血清GAS、血浆MTL各组均数差异有显著性 (F =9 5 5 ,P <0 0 1;F =2 0 13,P <0 0 1) ,不同危重程度组患儿血清GAS、血浆MTL水平的升降变化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胃肠功能障碍组和衰竭组患儿血清GAS和血浆MTL水平升降变化与正常对照组及非胃肠功能障碍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F =11 2 0 ,P <0 0 1;F =5 3 99,P <0 0 1)。 结论  小儿危重症时GAS、MTL参与了危重症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 ,是其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之一 ,且与胃肠功能障碍或衰竭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儿血浆D-乳酸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选择诊断为NEC 50例新生儿为NEC组(其中NECⅡ期30例,NECⅢ期20例).选择同期非NEC新生儿50例为对照组.NEC组于NEC确诊24 h内,对照组于相应日龄取外周静脉血2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浆D-乳酸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确定血浆D-乳酸阳性标准.根据NEC发生时血浆D-乳酸水平分为D-乳酸升高组和D-乳酸正常组,根据NEC患儿病情转归分为病死组和存活组,比较不同组间血浆D-乳酸水平、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分值、并脓毒症的发生率、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NECⅢ期组、NECⅡ期组和对照组血浆D-乳酸水平分别为(36.2±10.3) mg·L-1、(28.6±12.5) mg·L-1和(3.8±2.6)mg·L-1,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63,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D-乳酸阳性标准为≥7 mg·L-1,预测NEC的敏感性为80.0%,特异性为84.6%,假阴性率为15.4%,假阳性率为20.0%.D-乳酸升高组并脓毒症发生率、病死率较高,NCIS评分较低,与D-乳酸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病死组血浆D-乳酸水平、并脓毒症发生率较高,NCIS评分较低,与存活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a<0.05).结论 血浆D-乳酸水平能较敏感地反映NEC新生儿的病情,可作为预测NEC程度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谷氨酰胺对内毒素血症幼鼠肠屏障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内毒素血症幼鼠经谷氨酰胺(Gln)干预后血浆D-乳酸、血浆及小肠二胺氧化酶(DAO)浓度变化,以探讨Gln对肠屏障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18日龄Wistar大鼠80只,随机分为内毒素血症组、Gln干预组,每组40只,各组根据注射内毒素后取标本时间分为1.5 h、 6 h、 24 h、 72 h和7 d等5个亚组(n=8)。Gln干预组在注射内毒素后立即予以Gln口服(2 g/kg),随后每天1次。各组分别取血浆及小肠匀浆,测定血浆DAO活性及D 乳酸、小肠匀浆DAO值。结果:① Gln干预组6 h、 72 h血浆DAO活性明显低于内毒素组(P<0.05)。② Gln干预组 6 h、 24 h、 72 h及7 d的肠组织DAO活性较内毒素组均明显增高(P<0.05,P<0.01)。③ Gln干预组6 h、 24 h、 72 h、 7 d血浆D-乳酸含量明显低于内毒素组(P<0.01)。结论:Gln能降低内毒素血症大鼠肠道黏膜通透性,从而具有保护肠屏障功能。[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10):809-811]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高间接胆红素血症(高间胆)新生儿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NSE)的变化及其与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NBNA)的关系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法分别测定71例高问胆新生儿和20例正常足月新生儿s-NSE含量,并对所有对象于生后第7天进行NBNA评分;按胆红素数值大小分为轻、中、重3组,按NBNA评分值分为>36分、35~36分、<35分3组.结果 高间胆新生儿s-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度组高于轻度组(P<0.01),轻度组与中度组、中度组与重度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间胆组新生儿NBN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经直线相关分析,s-NSE含量与NBNA评分旱显著负相关(r=0.8843,P<0.001),血清间接胆红素(s-UCB)与NBNA评分相关性较差(r=0.2756,P<0.05),s-UCB与s-NSE无直线相关性.结论 s-NSE测定可以反映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脑损伤;临床以s-NSE含量为依据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进行干预更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