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社区高龄独居老人开展意外伤害防护健康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静  席淑华 《上海护理》2009,9(2):78-79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教育作为一种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式在促进家庭和整个社会和谐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针对慢性病的健康教育日益从医院走向社区,走进每一个家庭。随着意外伤害作为一种疾病纳入疾病谱,以及老年人意外伤害发生率的升高,健康教育也作为一种预防手段渐渐被人接受。然而,由于高龄老人视听力和理解记忆力降低,针对此部分人群的健康教育鲜见研究报道。我们对社区高龄独居老人这个特殊的群体尝试了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研究,现就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社区高龄独居老人进行意外伤害健康教育的做法和实施效果。方法采用播放多媒体宣传片和发放手册的方式对社区高龄独居老人实施一对一意外伤害健康教育。结果高龄独居老人健康状况偏差,干预后1个月高龄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的知信行总体水平提高。结论多媒体播放的健康教育方式可以有效提高社区高龄独居老人的意外伤害知信行水平。  相似文献   

3.
上海某社区高龄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现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上海市老西门社区高龄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的发生现况及意外伤害防范需求。方法自制问卷对老西门社区所有符合研究入选条件的高龄独居老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意外伤害人数发生率为29%,伤害次数发生率为35.5%;意外伤害以上午(66.2%)、家中(57.75%)多发,跌倒是意外伤害中的主要类型(占78.9%);意外伤害防范需求大、种类多。结论高龄独居老人意外伤害发生率较高,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加强跌倒干预是预防和减少意外伤害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我国高龄独居老人数量不断增加,其生活多具有封闭性,家居环境比较混乱,慢性病发病率升高,负性心理感受增强,这些特点使得意外伤害的发生率居高不下。基于目前国内外在老年人意外伤害方面研究现状的综述,对社区高龄独居老人这一弱势群体提出以健康教育为主,环境干预、心理疏导和卫生服务相配合的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5.
社区高龄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知信行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社区高龄独居老人的意外伤害知信行(KAP)状况。方法采用自制的意外伤害KAP调查表对上海市黄浦区老西门社区高龄独居老人进行入户调查,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社区高龄独居老人对意外伤害知识的知晓率偏低,获取相关知识的最主要途径为电视或广播;调查对象中有58%认为意外伤害可以预防,60.5%很担心或担心自己发生意外伤害,所担心的意外伤害类型中位于前5位的是:跌落、交通伤害、烧烫伤、触电和动物伤害;在意外伤害行为方面,调查对象中可能导致意外伤害发生行为危险因素较多。结论社区高龄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知信行情况不容乐观,相关部门应该着力提高他们意外伤害知识知晓率、纠正错误态度、使其行为向有利于降低意外伤害发生率的方向转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知信行理论干预社区高龄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的效果。方法 2008年5月,我们采用便利抽样选取上海老西门社区高龄独居老人74例分为两组,各37例,甲组采用入户评估+VCD播放+健康教育手册讲解,乙组采用入户评估+健康教育手册讲解方法对老人进行意外伤害的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种方法在干预前后以及干预后第1个月独居高龄老人意外伤害的知信行改变状况和意外伤害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甲乙两组在性别、文化程度、宗教信仰、子女联络、婚姻状况、自觉健康状况、生活开心、生活安全、ADL总分以及意外伤害发生次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第1个月,甲组在意外伤害的知识、态度、行为及总得分方面均优于乙组(P〈0.05)。甲组干预后第1个月知识、态度、行为及总得分均高于干预前(P〈0.01)。乙组干预后第1个月较干预前相比知识、态度和总得分有明显提高(P〈0.05),行为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知信行理论指导下的意外伤害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高龄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的知识水平,改善其态度,改变错误行为,其中图文声并茂的健康教育手段较单纯的资料教育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兰州市社区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的知信行状况。[方法]结合文献资料编制意外伤害知信行调查表,并对326名兰州市社区独居老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兰州市社区独居老人获取相关知识的最主要途径为社区宣传(64.51%),调查对象中有58.64%认为只要对身体造成伤害就称为意外伤害,认为意外伤害类型是交通伤害(72.98%)、跌倒(71.29%)、触电(54.96%)、烧烫伤(52.78%)和中毒(51.85%)。有48.76%担心或很担心自己发生意外伤害,认为可能发生意外前5位是跌倒(71.60%)、交通伤害(45.37%)、烧烫伤(26.54%)、触电(16.04%)和中毒(13.89%)。被调查对象中存在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较多,仅28.70%每次使用煤气后检查煤气阀门的关闭情况;39.20%每次服药前查看药品有效期;34.56%是按药品说明书保管家中药品;59.56%是按医嘱服药;78.08%过马路时看红绿灯。[结论]兰州市社区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知信行情况不容乐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该着力提高他们对意外伤害认知水平,纠正错误态度和不良行为,从而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了解上海市老西门社区高龄单身独居老人的健康状况,为提高其生活质量及社区卫生部门开展有针对性地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抽样法,用自制问卷对老西门社区共205名高龄单身独居老人进行入户调查。结果被调查者年龄平均(85.51±4.16)岁;不识字者占40%,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6.5%;因丧偶致独居者占96%;74.5%的调查对象经济来源于退休金;60%的调查对象健康状况自评为一般、23.5%为差;带病生存率高,调查对象中有91.5%至少患有1种疾病,有73%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疾病;患病率位于前5位的慢性疾病为高血压病、心脏病、白内障、听力障碍、骨关节病;48%的调查对象平时感到孤独,有55%渴望亲人的探望,21.5%希望得到居委关心。结论高龄单身独居老人是社会弱势群体,其生理和心理健康、物质和精神生活均需得到亲人的关怀和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兰州市社区独居老人和空巢非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的发生现状。方法:结合文献资料制定了兰州市社区独居老人和空巢非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的调查问卷,并对符合入选条件的536名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兰州市社区独居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为88.89%;空巢非独居老人慢性病患病率为83.57%。兰州市社区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26.85%,空巢非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为18.84%;且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兰州市社区独居老人跌倒率和锐器伤的发生率高于空巢非独居老人;跌倒原因主要是步态不稳;跌倒时间集中在上午;跌倒地点主要是家中。文化程度、慢性疾病种类是兰州市社区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慢性疾病种类是兰州市社区空巢非独居老人意外伤害的危险因素。结论:兰州市社区独居老人和空巢非独居老人慢性病患病率和意外伤害发生率都比较高,应采取有效的社区干预措施来降低慢性病和意外伤害的发生率,从而提高兰州市社区独居老人和空巢非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社区高龄独居老人的社会支持状况。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上海市黄浦区某社区高龄(≥80岁)独居老人进行入户调查,数据采用SPSS13.0分析处理。结果114名高龄独居老人中与配偶同住组社会支持得分显著高于单独居住组(P〈0.01);在性别方面,男性的社会支持高于女性(P〈0.01);在受教育程度和经济收入方面,高龄独居老人社会支持随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的增高而显著增高(P〈0.01);高龄独居老人总体社会支持在有无宗教信仰和子女个数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在客观支持方面有宗教信仰组高于无宗教信仰组(P〈0.05)。结论社区高龄独居老人社会支持总体偏低,多方面加强对独居老人的支持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健康教育对地中海贫血患儿主要照顾者知信行(knowledge,attitudebelief,and practice,KABP or KAP)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以便利抽样法抽取住院地贫患儿主要照顾者72例,综合应用病房宣教、专家讲座、地贫之家等措施进行健康教育,于患儿首次住院后第1天和出院前1 d,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地贫KAP调查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调查健康教育效果。结果综合健康教育前,地贫患儿主要照顾者KAP总分为(11.83±1.30)分,基本知识和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5.07±0.79)分和(6.75±0.78)分,焦虑、抑郁得分分别为(56.08±4.69)分和(51.38±1.22)分;综合健康教育后,KAP总分平均得分为(15.67±1.41)分,基本知识和态度行为分别为(7.44±0.86)分和(8.24±1.08)分,焦虑、抑郁得分分别为(44.25±2.63)分和(50.55±3.86)分,与综合健康教育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医院为基地的综合健康教育,能在短期内有效促进地贫知识的传播,减轻患儿主要照顾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鼓励其建立正确的信念和态度,并逐步采取健康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的知识、态度、行为(KAP)对其所在社区的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的影响。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从成都市5城区中各随机抽取2个社区,每个社区又各抽取1个居民小区,对小区内≥60岁的老年人进行人户调查;同时对抽中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区医务人员对流感疫苗有效性的肯定,明确知道接种的重点人群,在流感季节建议前来就诊的老年人接种疫苗以及参加流感的宣传教育活动,能显著提高老年人流感疫苗的接种率。以上每项的正确率每提高1%,接种率能分别提高2.747%、1.299%、0.864%和O.602%。结论社区医务人员的知识和行为可影响老年人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医务人员的知识、行为和态度的提升对促进老年人群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毅  江长缨 《护理学报》2016,23(5):42-45
目的:分析社区中危以上跌倒风险老年人跌倒预防知信行现状。方法对上海市南码头街道某居委≥65岁老年人进行跌倒风险评估,从中选取100名中危以上跌倒风险的老年人,采用自编社区老年人跌倒预防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社区中危以上跌倒风险老年人跌倒预防知识得分为(22.21±4.62)分,总知晓率为53.8%;信念得分为(10.23±2.71)分,得分率为68.2%;行为得分为(19.34±3.39)分,得分率为64.5%。社区老年人跌倒预防知信行与老年人跌倒家居环境危险因素评分呈负相关(均 P<0.001)。结论社区中危以上跌倒风险老年人跌倒预防知识、信念、行为较差,社区医护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实施健康教育,提高其跌倒预防知识知晓率,促进跌倒预防的积极正向态度的形成,纠正不良行为,最终减少老年人跌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宋佳荔  魏雪梅 《华西医学》2009,(6):1450-1452
目的:了解铁路职工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KAP)的基本情况,为开展健康教育及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530名铁路职工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有效问卷502份。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认知率达到80%以上,但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认知水平较低。对艾滋病治疗方面的知识较为欠缺(认知率在22.31%~57.77%)。对于安全性行为的正确认知率为48.01%,正确使用安全套的认知率为69.92%。对艾滋病感染者或患者的态度正向选择率为58.16%。不同文化程度对艾滋病态度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铁路职工艾滋病相关防治知识认知水平较低,应加强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的相关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住院高龄患者主要照顾者对误吸预防的知信行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住院高龄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对误吸预防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并分析三者相关性,为提出针对性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杭州市3所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老年科与康复科高龄患者的主要照顾者220名,对其进行高龄患者误吸预防的知信行现状调查。结果高龄患者主要照顾者误吸预防的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28.82±3.22)分、(38.98±3.75)分、(36.04±4.67)分。不同陪护经历的主要照顾者误吸预防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个人角色、文化程度、陪护经历的主要照顾者误吸预防态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陪护经历、误吸预防教育情况的主要照顾者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患者主要照顾者误吸预防的知识、态度及行为得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高龄患者主要照顾者误吸预防态度尚可,但误吸预防知识及行为水平较低。医护人员需加强高龄患者主要照顾者误吸预防知识学习,提高临床照护能力,减少高龄患者误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我国人口正迈向老年化社会,为了探讨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方法,将社区82位老年患者分别进行量化健康教育和随机健康教育.结果显示:量化健康教育对宣教内容的掌握、主动性与参与性及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随机健康教育.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等也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年龄越低、文化程度越高,接受能力也就越强.采用量化健康教育对老年人健康护理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莫洁玲 《现代护理》2001,7(12):67-68
我国人口正迈向老年化社会,为了探讨社区老年人健康教育方法,将社区82位老年患者分别进行量化健康教育和随机健康教育。结果显示:量化健康教育对宣教内容的掌握、主动性与参与性及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明显高于随机健康教育。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等也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年龄越低、文化程度越高,接受能力也就越强。采用量化健康教育对老年人健康护理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康复期精神病患者及其照料者、健康者对精神卫生知识的需求、态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由广东省残联统一组织对12个地级市12个精神病社区康复服务站/点的患者组、照料者组和对照组(健康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放问卷1080份,收回有效问卷986份,照料者组精神卫生知识需求与态度比患者组和对照组明显和正面(P<0.05~0.001),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教育、地区经济、患者的住院频率和照料者对疾病的焦虑情绪(P<0.05~0.001)。结论患者、照料者、健康对照者对精神卫生知识的认识需求仍不足,文化教育和经济发展是提高精神卫生知识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老年相关科室护士的对营养学的知识、态度、行为和对住院老年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实施的现状,为老年相关科室护士营养学知识继续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5月,采用整群抽样法,对广东省37家医院256名老年相关科室护士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老年相关科室护士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13.900±3.572)分、(48.800±6.935)分、(5.620±1.622)分,其营养知识得分与态度、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0.369、0.248,P0.001),态度得分与行为得分呈正相关(r=0.344,P0.001)。受过系统营养知识培训的老年相关科室护士和未接受过系统营养知识培训的护士营养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相关科室护士对营养风险筛查工具的知晓率仅为17.6%。结论老年相关科室护士营养知识储备不足、观念陈旧,虽有一定的营养风险筛查意识,但专业评估能力缺乏。接受调查的护士对营养学的求知态度较好,学习意愿强,因此为毕业后老年相关科室护士提供系统、专业、针对性强的老年营养学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