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首出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为顺应四时阴阳之气变动而采取的养生方法。基于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春夏不知养阳,秋冬不知养阴"的情况,结合对中医经典古籍的初步领悟和传统养生方法的切身体会,阐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机理及其在中医临床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魏勇军 《河北中医》2015,(2):265-267
<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源于《素问·四气调神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两千年来,作为重要的治未病思想原则,被人们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对指导正确养生、治疗起着积极作用,浅析如下。1如何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1.1历代医家不同解释1.1.1以阴阳生长收藏而论明代医家马莳及清代医家高士宗均从四时阴阳变化规律,顺养生  相似文献   

3.
自《素问·四时调气大论篇》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历代医家有不同见解。今通过研读《黄帝内经》相关思想与阴阳五行理论,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顺应自然、根据四时的时令主气养生保健,调节自身阴阳之气,使之达到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4.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临床体会安徽省界首市中医院(236502)韩进军安徽省界首市光武镇医院戴灵华关键词养生,补气,填精“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我国古代养生家根据自然界四时变化规律和人体阴阳消长、气机升降及五脏盛衰的特定状...  相似文献   

5.
徐晓明 《陕西中医》2011,32(4):510-511
<正>1源流与发展"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语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高士宗在《素问直解》释为:"圣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  相似文献   

6.
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词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这一理论乃是前贤医家顺应四时阴阳变化的养生方法,为历代医家所重视,长期以来,它对于人们养生防病、抗老延年益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在此也略述己见,请同道指正。1积极主动的养生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告诉人们要按照四季阴阳变化的规律,调节自己的饮食、起居、情志等,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春夏两季,天气由寒转暖转暑,腠理开泄,人体活动量相对增多,阳…  相似文献   

7.
邹晓明  谷松 《中医杂志》2008,49(5):474-475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内经>所论的四时调摄阴阳之法则,对平素养生与临床治疗均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认识,历代医家立足点不同而论述不一,将我们的学习体会略陈于下.  相似文献   

8.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始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因为四季阴阳消长变化在万物中体现了生长化收藏的特点,而人体的阴阳也随着四时出现节律性的变化,因此便提出了四季起居具体的养生措施,这即是四季养生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其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被视作中医季节养生的提纲圭臬,但对这八字的解读在内经研究中素有争议,其指导的季节养生方法也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0.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索问·四气调神大论),并在中医教材中阴阳学说章节有引用。对此,历代医家和近代文献解释不尽一致,在教学中也成为疑难问题之一。历代医家注释有以下几种:一是从人体四时阴阳的联系来解释。如扬上善调:“圣火与万物俱浮即春夏养阳也,与万物仅沉即秋冬养阴也。”高世村谓:“圣人春夏养阳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养阴养阳以从其根”。二是从保养体内阴阳之气立论。如张隐庵认为“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从其…  相似文献   

11.
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语出《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阴阳之气随着四时季节的变化而消长,这也是万物生、长、化、收、藏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圣人春夏养阳,以养阳  相似文献   

12.
张芬 《光明中医》2011,26(5):1045-1046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讲述的是春夏季节,宜保养阳气,秋冬季节,宜保养阴气,乃是前贤医家顺应四时阴阳变化的养生方法,长期以来,它对人们养生防病、延年益寿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仅就这句话的摄食调护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语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说道:“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历代医家常视之为养生防病的基本法则。然到底应当如何  相似文献   

14.
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黄帝内经》(下称"《内经》")从天人关系角度提出的著名命题之一。本文拟对近30年国内与"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述评。1文献研究1.1句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载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  相似文献   

15.
《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养生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内经》重要的养生原则之一.其义是顺从四时阴阳,根据季节变化,养护阳气、阴精.具体来说可通过改变生活起居方式,调养精神状态,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如今,随着现代医学及健康意识的发展和提高,"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亦逐渐成为当今养生、保健、治疗具有指导意义的一个命题,有着浓厚的中医学特色.  相似文献   

16.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我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吴伟 《河南中医》2004,24(9):16-16
《素问·四气调神论篇》中有这样一段话 :“夫四时阴阳者 ,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以从其根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对于“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这一四时养生的重要原则 ,历代医家认识尚不一致 ,其主要观点有五 :一是以马莳、高世木式为代表 ,高世木式注曰 :“圣人春夏养阳 ,使少阳之气生 ,太阳之气长 ,秋冬养阴 ,使太阴 (当作“少阴”)之气收 ,少阴 (当作“太阳”)之气藏”。认为春夏顺其生长之气即养阳 ,秋冬顺其收藏之气即养阴。一般认为这种说法最合经旨。二是以王冰为代表 ,认为养 ,即制也 ,春夏阳盛 ,故宜食…  相似文献   

17.
罗致强教授防治冠心病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琼  金明华  罗致强 《新中医》2000,32(10):9-10
罗致强教授根据自己数10年的临床经验和体会,运用《素问》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提出对冠心病的中医防治方法。1“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蕴意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倡导以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调摄阴阳,养生防病,即以预防为主的思想。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可以表现为一年四季中的同步相应,伴随四季的寒暑变化,人体的阴阳之气有盛衰、升降的区别。如李 《医学入门》有“人之气血,春升、夏浮、秋降、冬沉,应周天之定序,配四时之常度”,《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有“春生夏长,秋收冬…  相似文献   

18.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观点。历代医家对此句的注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现代学者对此亦有各自不同的认识。从天人相应、脏腑阴阳、物质功能、饮食寒热四个方面阐述了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解,同时简单阐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治未病"中的应用。可见"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治未病"中的核心思想,对疾病的预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古方不能治今病",今病是现有环境造成的。温室效应、气候变暖、空调依赖,使得五脏备受困扰,百病由此而生。中国人的体质由昔日的营养不良虚弱性体质为主,转变为能量代谢不畅瘀滞性体质为主。一、人体五脏各司其职《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中医养生的基本框架,也就是说中医养  相似文献   

20.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现实指导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黄帝内经》中提出的关于四时养生的指导原则,本文参考历代医家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在养生上的见解,从情志、饮食、起居阐述笔者的观点,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应以顺应阳气的生长收藏为本,注重修养心性,要有恬淡之性,饮食起居要效法天地、顺应四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