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药量效关系研究的关键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不传之秘在药量",方药剂量直接影响中医药临床疗效。开展方药量效关系的研究的重要目标在于指导临床合理用量,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本文就方药量效关系研究的核心概念:"随证施量"及"剂量阈"进行初步阐释,并对方药量效关系研究方法学研究体系的构建及方药剂量理论基本框架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由于中医方药本身的复杂性,方药量效关系研究中也存在诸多难点和谜团,亟待学者们深入研究,共同探索。  相似文献   

2.
方剂的用量,包括总剂量、各药的用量比例以及主要药物的用量。用量是否合理,与方剂的疗效密切相关。笔者仅就这一问题谈谈看法,以供参考。一、总剂量一首方剂的总剂量,既指方中各药用量之和,也指在服用过程中的积累用量。古人多根据病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张仲景方药服量控制方法,为提高中药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提供依据。方法对详细整理归纳的263首有明确方药记载的内服仲景经方的药物剂量和服用方法进行分析总结,运用SPSS24.0软件包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63首有明确方药记载的内服经方中剂型各不相同,其中汤剂200首,散剂41首,丸剂22首。汤剂单次服用剂量以每服1升(相当于现代200 m L)最为常见,并常根据方药特点灵活变动。散剂分煮散和服散2种,其中煮散,多用以水七合和一升煮散顿服,亦有以水半盏或一盏半;服散,多服1方寸匕。丸剂分煮丸和服丸2种,煮丸多水煮一丸;服丸药量多以知为度,亦或定时定量服用。每日服用次数以日三服最为常见,其他日服次数为1、2、4……10次。服药时间以定时服药、每日三服最多,此外亦有顿服、平旦服、日夜连服等特殊定时服药,以及少少含咽、不拘时等不定时服药方式。结论医圣张仲景常依据临床病症的复杂性及患者个体的差异性,遵循"以知为度、中病即止"的方药服量控制原则,选择合适的中药剂型,确定合理的单次服用剂量和服用间隔时间(每日服用次数和服药时间),因人制宜,随症施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根据《东医寿世保元》对韩国朝鲜末期医家李济马临床方药用量规律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李济马著作《东医寿世保元》中的新定方剂处方,统计处方中单味药使用频次及四象体质(少阴、少阳、太阴、太阳)各类方中药物频次、方剂组成药味数、每服剂量及药物用量。结果共计60首新定方的100味药物纳入分析。出现频次前5位药物依次为大枣、炙甘草、白芍、陈皮、生姜,每味药平均用量分别为2枚、1钱、1.53钱、1钱、3片;少阴人用药频次前3位为大枣、炙甘草、白芍,少阳人用药频次前3位为防风、荆芥、泽泻,太阴人用药频次前3位为桔梗、黄芩、麦冬,太阳人用药频次前3位为芦根、木瓜、葡萄根。60首方剂药味组成以6~10味最多共43首,占71.67%;每服剂量6~20钱,平均为12.22钱,以10~15钱最多共34首,占56.67%。结论李济马临床组方用药特点为药味少、用量小、毎服剂量小,其组方用药至今仍为韩国医家临床常用。  相似文献   

5.
临床合理用药的四要素为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其中的“适当”包含了中药适当的剂量、适当的用药时间和适当的用药方法.中药服用的剂量与疗效有着颇为重要的关系,合理的剂量有助于疾病的康复,甚至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好地避免了药物的不良反应[1]. 1 剂量的定义与意义 剂量或称用量,是依据传统经验为达到一定治疗作用所应用的药量.首先是指一味药的成人1日量,其次是指方剂中药与药之间的比例份量,即相对剂量.剂量实际是指药物应用于机体能够产生特定的生物效应的量.理想的剂量要求有最好、最大的疗效,最小的不良反应.在方剂中,单味药的剂量还涉及对其他药物作用的影响以及与其他药物配合后产生共同效应的需求量.  相似文献   

6.
方药用量是中医辨证施治、遣方用药和获得疗效的基础.恰当的用药剂量是保障中药安全有效的关键.剂量最惮轻重,是中医所谓"不传之秘".剂量轻则效果不达,所谓"药不眩瞑,其疾不瘳",量重则药过病所,"有病病当之,无病身当之".可见药物剂量与疗效关系的重要性.理想的药物用量,应是能够获得最大疗效而不良反应又最小的量.阐明中药量效关系,寻找临床最佳用药剂量,明确最大量和最小量,是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由于各历史时期度量衡制度及中医临床方药用量的差异,导致了历代方药剂量与折算标准的不同,因此在对经典名方中方药剂量进行折算时,应当遵守传承精华、古为今用、古今衔接、凝聚共识的原则,并首先依据历代度量衡制度对方药剂量作出折算。若折算剂量明显超出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则在保证原方药物用量比例不变的前提下,一方一议,参考专家共识、结合药物安全性评价进行折算;对于以非标准单位计量的药物,则综合文献分析与实物测量给出折算范围。对于服量的折算,以原文为依据,参考不同时代的计量标准进行折算;若原文服量不明确,则依据该方剂的历代演变,参考相关古籍并结合现代应用确定折算服量。最终确定经典名方的折算标准为汉唐时期一两折合今之13.8 g,一升折合今之200 mL;唐代一分折合今之3.45 g;宋金元时期一钱折合今之4.13 g,一盏折合今之300 mL;明清时期一钱折合今之3.73 g,一杯及一盅均折合为今之200 mL。对于以非标准计量单位记录的药物,则需要在综合分析确定其基原的情况下,进行实测以确定其折算标准,必要时,可通过对照成书年代相近的医书中对于功效主治相同或相近的同名方剂药物剂量的不同记载来辅助确定折算标准。通过对古代经典名方中方药剂量折算原则的解析,有助于经典名方的临床应用和成药开发。  相似文献   

8.
方药中"量"的概念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临床到药效学方面与"效"相关的"量"的概念主体主要涵盖处方量、饮片量、煎出量、摄入量、吸收量五个方面。对"量"的概念进行解析是了解"量"的折算关系的前提,其有助于临证处方时对药物饮片剂量的准确把握,对扩大中医药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提高临床疗效及进行方药量效关系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世界中医药》2014,(8):1075-1075
<正>中医方药剂量与疗效的关系是中医药学术的关键问题,为促进世界各国(地区)在方药量效研究学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整合境内外相关领域的学术资源,搭建方药量效国际学术交流平台,引领和推动该领域学术发展,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批复成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方药量效研究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将于2014年10月19日在中国北京召开,同期召开"第二届国际方药量效关系与合理应用研讨会"。大会主题:深入探讨方药量效关系、指导方药合理用量、提高临床疗效。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华中医药学会方药  相似文献   

10.
对源自汉代经典名方的已上市中成药、日本汉方药处方剂量及日服饮片量与古代医籍、《方剂学》教材进行对比,分析汉代经典名方的处方剂量在已上市药品中的换算规律,为古代经典名方的剂量换算研究提供参考。共梳理了15个汉代经典名方在已上市中成药及日本汉方药中的处方剂量,换算结果为一两为0.2~3.8 g。已上市中成药丸散剂一两换算为0.2~0.9 g;颗粒剂、合剂一两换算为1.0~3.8 g。日本汉方药大多按一两不超过1.5 g进行换算。已上市中成药丸散剂日服饮片量为9~18 g;颗粒剂或合剂日服饮片量为45~90 g。日本汉方药均为颗粒剂,其日服生药量大多为10~30 g。  相似文献   

11.
李东垣时令方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时令方药 ,是指在治疗时病或一般疾病时按不同季节特点选用不同的方剂或药物。“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 ,一年四时阴阳变化 ,对人体的生理活动有着明显的影响。金元李东垣通过临床实践观察认识到 :中药治病必须根据季节变化遣方用药 ,以“四时为宜 ,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 ,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笔者就东垣时令方药的几个有关问题初探如下。1 时令方药组方遣药的基本原则《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载“用寒远寒 ,用热远热” ,是临床选用时令方药的基本原则。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 ,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 ,秋冬则阴气…  相似文献   

12.
方剂中药物量-效-毒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方剂中药物的剂量与方剂效用、毒性关系密切。方剂药物的总量、主药用量、药物间的用量比例变化,不仅可改变方剂药力的大小,而且能改变方剂的功用主治。方剂中药物用量恰当,可“化毒为药”;而用量不当,则“变药为毒”。为使方剂毒性最小化而疗效最大化,应加强中药,特别是方剂量效曲线关系以及量毒关系的研究、开展中药中毒谱研究和中药复方安全性评价研究、注重对临床报道的收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文章基于李杲的药物升降属性分类理论,提出一种新的方剂分析方法.该法将方中各类别药物按用量比例相叠加,并将数据结果转化为升降属性分布图,以此分析方药的整体作用方向.这一方法便于对比不同方药的异同点,适合用于系列方药的研究,并有助于发掘更多隐性知识,深入了解名医治病的组方思路.  相似文献   

14.
《汤头钱数抉微》一书乃清代名医章纳川先生所著,书中所论述的"汤头钱数理论"与现代"方药量效关系"的研究不谋而合,由此可以看出方药剂量与疗效的关系在古代就被医家所重视。自古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药量"之说,方药用量是历代中医临床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晶,充分体现了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和规律,是中医辨证论治、组方遣药及表征疗效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方剂计量指标的运用,尝试从药物剂量方面揭示全国名老中医何复东临证遣药药量特点。方法:建立何复东处方数据库后,随机抽取处方200张,计算方剂用药总量、方剂用药总量均值、方剂用药总量标准差、最大方剂用药量、最小方剂用药量、方剂平均单药剂量均值、方剂平均单药剂量标准差、单药最大相对药量、单药最小相对药量、单药相对药量均值、单药相对药量均值标准差、20味常用药物最大用药量、20味常用药物最小用药量、20味常用药物用药量均值、20味常用药物用药量标准差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随机抽取的200张处方方剂用药总量为69878.88g,方剂用药均值为349.39g,标准差为128.25g。其中用药量最大的方剂用药剂量为956g,用药剂量最小的方剂为28g,极差为928g。方剂平均单药剂量均值21.53g,标准差7.97g。使用频次最高的20味药物依次为巴戟天、葛根、甘草、仙茅、淫羊藿、补骨脂、紫河车、桂枝、土元、当归、何首乌、黄连、知母、锁阳、鹿茸、黄芩、川芎、钩藤、天麻、石决明。这20味药物用药频率占所有药物频率的47.58%。对照药典的药物剂量进行了20味药物相对药量分析,单药最大相对药量除何首乌小于药典剂量上限、石决明为药典剂量上限1.33倍以外,其余18味药用量均在药典最大用量的两倍以上,紫河车最大用药剂量高达药典最大用药剂量的11.11倍,钩藤为7.5倍,土元、川芎、黄连在4.0~5.0倍,桂枝、黄芩、鹿茸、补骨脂、甘草、当归、知母、天麻、葛根、巴戟天、淫羊藿、锁阳、仙茅在2.0~3.9倍。从单药最小相对药量来看紫河车最小用药剂量高达药典最小用药剂量的8.89倍,淫羊藿、锁阳、仙茅、何首乌最小剂量低于药典剂量下限,其余15味药物均在1.0~2.5倍之间。单药相对药量均值显示除何首乌单药相对药量均值小于药典用量均值外,其余均高于药典均值,在1.0~1.9倍的有知母、巴戟天、淫羊藿、锁阳、石决明等5味药物,其余14味药物均在药典用量均值2倍以上,其中紫河车达8.91倍。单药相对药量均值标准差分布在0~2.85。结论:何老临证用药具有剂量偏大、喜用重剂、超出常规、灵活多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仲景方剂药量比例变化规律是其组方用药规律之一。目前,中医药期刊中对此尚无系统阐发者。笔者认为,认真探讨仲景方剂药量比例变化规律,对深入研究仲景组方用药规律,而进一步发展仲景学说,以便更有效地指导临证实践,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就此谈一管之见。1 药量比例,不可妄改 仲景方剂中诸药的用量比例调配有度、章法严明,是药物发挥其作用的重要因素。占有“中医不传之秘在于剂量”之说,意即在此。若变更诸药用量比例,则整个方剂的药效亦将随之而变。盲目改变诸药的用量比例,非但达到预期目的,还将贻误病情。  相似文献   

17.
朱琳  沈涛 《光明中医》2015,30(2):260-261
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因此方中各药物的用量是影响方剂的重要因素,亦是影响其功效的关键因素。量效关系的研究有着深厚的历史,由于中药在组方用药上有着特殊的复杂性,因此导致方剂量效关系的复杂性。本文将从单味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单味中药作用因量而异、复方中药物剂量的变化致使效用改变、按固定比例等四个方面对方剂剂量与疗效相关性的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8.
秦汉间影响药物剂量大小医学因素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1药物剂量的定义与度量衡药物剂量也就是中医临床的使用药量,既指每一味药的成人1日量,也指在方剂中药与药间的比较分量。古代药物剂量的计量单位有度(长度单位)、量(容量单位)、和衡(重量单位)3种,这3种量度单位的发展大约始于父系氏族社会末期,而度量衡一词则最早见于《尚书  相似文献   

19.
傅延龄  张林  刘绍永 《中医杂志》2014,(20):1773-1776
目的总结葛根从两汉至今的临床用量特点。方法采用Excel软件建立历代葛根剂量数据库,选取各朝代最具代表性的医学著作,录入含葛根方剂的方名、总药量、葛根药量、整方药味数、加水量、服法等。统计葛根出现的频次、最常用量、常用量上限、常用量下限、最大用量、最小用量、平均用量,并结合文献分析历代葛根用量特点。结果在宋朝以前葛根的用量呈现出"剂量大、范围宽"的特点,而自宋朝始,葛根的临床用量明显下降,表现出"剂量小、范围窄"的特点。结论葛根常规剂量应用有生津止渴、升阳止泻、透疹的作用,大剂量应用葛根能增加其解肌退热、通经活络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 所谓中药剂量主要指每味药物干品入汤剂供成人一日的用量。其次是指方剂中每味药物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 中药剂量十分严格,药物用量的轻重,常常影响该药物或该方剂的作用及临床效果。早在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方书中就有许多方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