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认识《黄帝内经》有关“辨证”的具体方法,此文运用综合、分析与比较研究法探讨当中有关中医辨证方法的原文。结果发现此书在辨证上以“何气使然(生)”(“人身何部之气”受伤)为目标,并从“形而上”入手,运用了“揆度奇恒”“比类”及“病机推演”等3个方法,前两者的目的是从病者证候向上攀爬以探求“人身何部之气”(如各藏、府、经脉之气等)不正常地作用或相关形上原理;“病机推演法”的目的是从“人身某部之气”不正常地作用往下推衍至各个证候发生的演化全过程以验证医者在“揆度奇恒”与“比类”所得的“病机”或形上原理是否与病者一致。“比类”的运用有助于提升“病机”的“普遍性”与“根本性”,务求医者所得的形上原理是各个证候发生的共同依据;而“病机推演”则提升辨证结果的合理性,各个证候都是在“人身某部之气”不正常作用下按一定机制演化而成。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黄帝内经》中的10种方法及方法论的内容与特征,对其中一些方法作了具体分析。指出了《黄帝内经》方法论的意义、影响及不足之处,最后提出要考虑中医学方法的改进、创新和引进。 相似文献
3.
中华文化的哲学思维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医思维从中国哲学中孕育发展,随着中医思维的逐步发展和完善,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中的最关键环节,而“揆度奇恒”是辨证论治中的重要辨析思维方法。历来大家都热衷于探讨奇与恒的内涵,但奇与恒只是机体生理、病理的外在表象,奇与恒之间的“度”才是辨证核心,尤重在去“揆度”,即判断、揣测奇与恒之间的“界限”亦即各种“度”,“揆度奇恒”当是“揆奇恒之度”为正解。深入探析“揆奇恒之度”,文章即从时度、温度、湿度、向度、位度、色度、脉度、制度等8个方向对揆度思维展开思考,以期对“揆度奇恒”这一中医辨证思维方法进行高度建构,使其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4.
5.
中国传统医学的诞生与发展起源于中国古代哲学,而取象比类法则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探讨了取象比类法的本质特征,从生理、病理以及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阐述了此方法在《黄帝内经》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6.
《黄帝内经》学术体系丰厚,其论治思想对现代疾病的病因、病机乃至治疗方面都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治求中和、取象比类思想作为《黄帝内经》的医学和哲学思想,在现代血液系统疾病中已经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及运用。 相似文献
7.
《内经》是中医古典理论的奠基之作,其理论对后世医家都有深厚的影响,至今仍为中医的必读书目。但《内经》成书年代久远,文字古奥,给学习和研究带来不少困难。本文主要是从教学模式来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内经》。 相似文献
8.
《素问·经脉别论篇第二十一》论述了因摄生不慎、过用无节所致的经脉喘动变异、五脏功能紊乱,以及食饮精微在体内的输布过程、诊察寸口以决死生之理和经脉异常的调治方法等与经脉相关的内容。是篇虽名“别论”,但所述之理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诸家对篇中“喘”、“汗”“揆度”的注释不一,分歧较大,使后学难以掌握。故本文加以讨论,旨在阐发经文之奥义。 相似文献
9.
天人相应是贯穿《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方法。抓住了天人相应思想方法就从根本上理顺了《内经》理论体系的逻辑结构:①用对天的认识说明对人的认识;②用认识天的方法认识人;③从人和天的关系中研究人;④研究天人相应规律和运用天人相应规律。对这个问题的探讨说明,我们不仅应该继承中医学中的具体理论和具体方法,尤其应该继承中医学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根本方法,才能主动、自觉、广泛地吸收现代科学知识以发展自身。 相似文献
10.
《内经》取象思维方式及其对后世医学认知方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易》的取象思维方式对《内经》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主要表现为:①以取象思维方式为指导,形成了《内经》独特的理论建构体系;②取象思维方式贯穿于《内经》阴阳五行学说为中心的中医理论论证过程之中。《内经》取象思维理论建构体系的重要方法有援物比类、司外揣内、揆度奇恒等,其对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的形成乃至后代医学认知方法的影响至深至远。 相似文献
11.
12.
《黄帝内经》中的脉诊方法丰富多样,虽然后世尚未对其脉诊种类达成共识,但笔者通过综合分析,将其归纳为6种脉法,即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对比诊法、独取寸口诊法、尺肤诊法、虚里诊法及手少阴脉诊法等。在临证中,每一脉法所主疾病不尽相同、各具特色,依据不同疾病性质和部位灵活运用,多种脉法并存,丰富了中医学脉学理论,为使脉法从多元性向一元性转化、由遍身诊法向独取寸口诊法过渡,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田永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5):15-17
论《黄帝内经》的系统论方法田永(黑龙江省肇东市黄帝内经研究所肇东151100)所谓系统论方法,就是从系统观点出发,即着重从系统与要素、要素与要素、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联系中认识和处理对象的一种方法。《黄帝内经》认识天地自然系统,人体生理系统所运用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自古以来就追求长寿,<尚书@洪范>把"寿"列为"五福"的第一福,把"凶短折(寿命不长)"作为"六极"的第一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话养生,留下了宝贵的养生学资料.在此基础上,<黄帝内经>形成了中医学养生思想和认识,阐述了丰富的养生观,包括饮食养生、导引养生、情志养生、四时养生、体质养生、针刺养生、药物养生和房事养生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取象",是<黄帝内经>建构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方法范畴."以形正名"(取象命名)形成的名词概念是理论思维的起点,也是科学研究的结晶,概念形式又巩固和保存了人们的认识成果."以象测脏"(取象测脏),是从外知内、以表知里的重要手段,使中医药学能超越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实践工具而获得认识. "取象比类",凭借有限的已知,通过类比推理探测未知领域,建构起庞大的中医药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黄帝内经》脉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脉诊是中医"望、闻、问、切"四诊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诊察脉象,可以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医学文献中最早的一部医学理论经典著作,书中记载了大量有关脉诊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从天人相应、形神兼修、同异相参的养身思想和四时养生、调摄情志、导引按摩、吐纳服气、饮食起居调适的养生方法探讨<内经>的养生观,使之能更好地为生命健康提供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20.
该文结合实例归纳提出古籍经典《黄帝内经》中倒装句的翻译方法.希望以此为准确翻译中医古籍经典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