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晚期、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儿的长期生存率、复发率,并分析影响患儿长期存活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我院2009年1月至2016年11月确诊的晚期、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儿共26例,采用BEAM方案预处理后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分析影响患儿总生存率和无事件生存率的因素。结果入组26例患者,男性17例,女性9例,男女比1.88︰1,中位年龄10(4~16)岁,霍奇金淋巴瘤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8例。移植前分期为:Ⅱ期1例,Ⅲ期19例,Ⅳ期6例。移植前完全缓解(CR)18例,部分缓解(PR)8例。中位随访时间45.8(8~89.3)月,随访期间总生存率94.4%,无事件生存率87.8%。移植后3例患儿复发(随访期间复发率11.5%),1例复发后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死亡,2例复发后联用化疗及局部放疗后再次获得CR,长期使用白细胞介素-2(IL-2)维持治疗。生存分析显示移植前部分缓解是影响患儿无事件生存率的危险因素(P=0.002)。结论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晚期、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的长期生存率较高,移植前疾病部分缓解为影响患儿无事件生存率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复发、难治性的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治疗疗效,并探讨临床预后因素.方法 对本中心2000-2013年所有复发、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9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至少12个月.按治疗方法分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组(n=52)和未移植继续放化疗组(n=45).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COX逐步回归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移植组出现Ⅳ级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及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移植组(P<0.05),其余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随访56(12 ~158)个月,移植组死亡6例,病死率11.5%,3年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为(78.6±6.20)%,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85.9±5.5)%;未移植组死亡21例,病死率46.6%,3年PFS为(43.1±7.60)%,OS为(54.1±8.1)%.移植组3年OS及PFS均明显优于未移植组(P<0.05).移植前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检查,PET阴性评判为CR的患者,其PFS明显优于PET阳性的患者(P=0.021),而对于O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7).COX多因素分析显示,未采用ASCT、LDH值高于正常、有骨髓侵犯是影响PFS的危险因素;而未采用ASCT、LDH值高于正常、国际预后评分≥3以及有骨髓侵犯是影响OS的危险因素.结论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在治疗复发、难治性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肯定,其安全性较好,在我国可作为复发、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HSCT)对难治性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4例对CHOP方案为主化疗反应不良的恶性淋巴瘤 ,以HD -VCCA方案化疗加TLI预处理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 (APBSCT)治疗。自体骨髓移植 (ABMT)两例 ,CTX加VP 16联合rhG CSF动员外周血干细胞的APBSCT者两例。干细胞 4℃保存 ,72h内回输。结果  4例移植期间中性粒细胞计数恢复到≥ 0 .5× 10 9/L的时间 ,血小板达≥ 5 0× 10 9/L的时间和网织红细胞比例达≥ 0 .5 %的时间 ,APBSCT和ABMT分别平均为 9.5d和 11d ; 14d和 2 1.5d ; 9d和 16 .5d。不良反应主要为消化道反应 ,移植后血清卵泡刺激素 (FSH)和黄体生成素 (LH)水平升高 ,雌二醇 (E2 )水平降低的继发性闭经 2例。 4例已无病生存 8~ 5 7个月。结论 干细胞不冷冻的AHSCT治疗难治性恶性淋巴瘤安全、简便、有效。APBSCT较ABMT造血功能恢复快 ,不良反应小。预处理对性腺有损伤。  相似文献   

4.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淋巴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冰  李濠德 《广州医药》1998,29(6):14-15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包括自体骨髓移植(ABMT)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是近年来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有效方法之一。AHSCT作为高危的淋巴瘤患者首程完全缓解(CR)后的强化治疗手段,可明显提高疗效,延长无病生存期。近20年来在...  相似文献   

5.
卢英豪  王季石  张燕  赵鹏  李燕  柴笑  亢倩 《重庆医学》2016,(24):3316-3319
目的 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治疗淋巴瘤患者移植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同时比较不同预处理方案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06年6月至2015年6月于该院血液科行auto-HSCT治疗的87例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移植预处理方案不同,将其分为BEAM方案预处理组(41例)和BEAC方案预处理组(46例).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淋巴瘤分期、中位随访时间及病理类型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7例患者均成功获得造血重建,BEAC组与BEAM组比较,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8~15)d vs.12(8~16)d,P=0.589 7],而血小板植入时间BEAC组优于BEAM组[13(10~17)d vs.15(11~19)d,P=0.015 3].两组患者预处理不良反应相似,无肝静脉闭塞病及移植相关死亡发生.中位随访61(3~120)个月,预期3年生存率分别为83.23%和86.56%(P=0.639 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47%和77.60%(P=0.479 9).结论 BEAM和BEAC预处理方案auto-HSCT都是治疗淋巴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其远期疗效尚待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因素。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月宁波市鄞州人民医院接收的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患者64例,均采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进行治疗,分析治疗效果、临床特征,采用COX回归进行预后分析。 结果 64例患者在自体干细胞移植后15 d内造血重建,采集中位外周单个核细胞为8.74×108/kg(6.34×108~16.72×108/kg),中位CD34+细胞数为5.64×106/kg(3.43×106~9.62×106/kg)。中性粒细胞植入(>0.5×109/L)中位时间12 d(7~17 d),血小板植入(恢复20×109/L)中位时间13 d(7~19 d)。随访中位时间26个月(8~48个月),截止到随访结束,死亡28例,其中24例为复发患者,4例移植相关并发症死亡,死亡率为43.75%,生存率为56.25%。28例(43.75%)患者移植后达CR,21例(32.81%)患者为PR,14例(21.88%)为SD。3年总生存率为59.38%,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48.44%,最长无病生存时间达41个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骨髓累及、PIT评分、移植后是否获得CR是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复发难治性外周T细胞淋巴瘤效果显著,骨髓累及、PIT评分、移植后是否获得CR是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恶性淋巴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科2000-2011年采用异基因亲缘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复发的恶性淋巴瘤患者17例,HLA配型全相合(6/6相合)10例,5/6相合5例,4/6相合2例.预处理方案采用环磷酰胺120 mg/kg分2d静滴,马利兰12~ 14 mg/kg分4d口服,氟达拉滨30 mg/m2×5 d.全相合供体采用CsA+ MTX+ MMF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GVHD),不全相合供体采用ATG+ CsA+ MTX+ MMF预防GVHD.移植物均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加骨髓.结果 17例患者均获造血重建,发生急性GVHD 9例(52.94%),发生慢性GVHD 11例(64.71%).随访12 ~ 120个月,6例患者分别于移植后8、11、15、19、21、34个月疾病复发而死亡,3例患者死于GVHD合并感染,余8例健康存活.结论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的恶性淋巴瘤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刘焕凤  张曦  高蕾  张诚  高力  李云龙  刘学  陈幸华 《重庆医学》2011,40(30):3042-3043
目的分析双次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D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9年4月12例恶性淋巴瘤患者在确诊后1年内进行第1次DAHSCT移植,以洛莫司汀(CCNU)+足叶乙甙+阿糖胞苷+环磷酰胺进行预处理,其中5例加用洛铂;以上患者在第1次DAHSCT术后4~6个月进行第2次DAHSCT,预处理方案为米托蒽醌+阿糖胞苷+环磷酰胺,其中有7例加入洛铂。结果所有患者经DAHSCT治疗后均获造血重建,第1次DAHSCT的造血重建速度快于第2次,经24~63个月随访,存活11例,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重度感染),2年无病生存率为91.7%。结论 DAHSCT治疗恶性淋巴瘤相关死亡率低,无病生存率高,可用于恶性淋巴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大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igh dose therapy/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HDT/AHSCT)在恶性淋巴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1年11月~2016年11月于笔者医院接受HDT/AHSCT治疗的的4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中位年龄为32(9~61)岁。非霍奇金淋巴瘤34例,霍奇金淋巴瘤6例。预处理方案为BEAM方案23例,BEAC方案10例,CBV方案7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采集到足够的外周血造血干细胞,且均成功获得造血重建。其中白细胞植活的中位时间为10(9~16)天;血小板植活的中位时间为13(9~29)天。所有患者均未发生移植相关死亡,移植前的完全缓解(CR)率为75%,部分缓解(PR)率为25%;移植后的CR率为95%,PR率为5%。中位随访21(2~60)个月,预期2年及3年的总生存率(OS)分别为81.8%及71.2%,2年及3年的无进展生存率(PFS)分别为72.2%和43.4%。其中27例(67.5%)患者存活,13例(32.5%)患者死亡。结论 HDT/AHSCT有造血重建快、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等优点,可作为治疗恶性淋巴瘤患者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和淋巴瘤的疗效、移植过程中的并发症及其预防和移植后的植活证据及微小残余病灶检测等问题。方法:2例行同胞间异基因骨髓移植(Allo-BMT)、5例行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采用CsA+MTX预防GVHD;PGE1+潘生丁预防HVOD;以APOB、SM7和D1S80三个位点多态性分析作为植活证据;以bcr/abl、AML1-ETO融合基因或IgH基因重排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移植(ABMT)、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F)治疗急性白血病和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ABMT和APBSCT治疗11例急性白血病和6例恶性淋巴瘤,全部患者随访0.6~14年。结果17例患者移植后全部造血重建,无一例患者发生移植相关死亡。ABMT和APBSCT后中性粒细胞恢复>0.5×109/L中位时间分别为16(13~20)d和11(9~14)d,血小板恢复>20×109/L中位时间分别为14(11~16)d和10(8~13)d,移植后无病生存期中位时间为3.8(0.2~14)年,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至今已无病生存分别达5,5,6,6,10年,1例淋巴瘤患者带瘤生存已10年(起病至今14年),4例患者在移植后超过1年后复发。结论ABMT与APBSCT是提高急性白血病和淋巴瘤临床疗效的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张伯龙  马军 《循证医学》2008,8(5):257-261
目前相关业界同道内普遍认同,既往广泛使用多年的侵袭性淋巴瘤(aggressive lymphoma)的定义范畴.在最新的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2001年分类中,主要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中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 cell lymphoma,PTCL)及间变大T细胞淋巴瘤(anaplasticlargeTcelllymphoma,ATCL)等。  相似文献   

13.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近年来,我们应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6例,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6例患者均为我科1994年1月~1998年12月住院患者,男2例,女4例,年龄19~35岁。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恶性淋巴瘤(Ⅳ期)1例,5例完全缓解(CR1)后6~12月、1例(CR2)4月后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自体骨髓移植(ABMT)4例,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PBSCT)2例。1.2 方法ABMT:按常规方法采集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数1.5~2.5×108/kg,体外净化[1]后回输。A…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确诊的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资料,20例患者均采用自体干细胞移植,MAG方案动员干细胞,BEAM方案预处理。结果(1)所有患者移植后造血功能均顺利重建,中性粒细胞恢复至0.5×109/L,需时(10.50±1.93)d,血小板恢复至20×109/L,需时(12.05±3.03)d;(2)3年疾病预期无进展生存率为88%,无移植治疗相关死亡病例,复发率15%。(3)具有高LDH、IPI≥2分、结外侵犯等危险因素的患者在自体干细胞移植后3年的无疾病进展生存率都比不具有以上高危因素的低。结论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T细胞淋巴瘤安全有效,造血重建顺利。  相似文献   

15.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ASCT)是治疗复发性、难治性和侵袭性恶性淋巴瘤的有效方法 ,但因存在体内肿瘤细胞负荷过多和移植物被肿瘤细胞污染 ,使移植后的复发率增高。为了提高ASCT的疗效 ,可采取 :①移植前美罗华体内净化 ,除去外周血B细胞 ,清除移植物的肿瘤细胞污染 ;②移植后用美罗华和非交叉耐药药物交替联合化疗 ,以杀伤体内肿瘤细胞 ;③移植前或后累及野放射治疗 (IFRT)辅助 ,降低原发灶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随着抗肿瘤化疗、放疗的不断改进 ,淋巴瘤的治疗已取得了可喜进展。本病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都有了明显提高 ,然而高危以及原发或继发耐药患者 ,其缓解率及长期生存率均不理想 ,有些患者虽经化疗、放疗后获完全缓解 (CR) ,但不久又有复发 ,可能的原因是体内肿瘤负荷虽已大大  相似文献   

17.
评价大剂量放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高危恶性淋巴瘤序贯白介素2生物治疗的效果。方法分析20例高危、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患者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治疗组加用白介素2治疗后检测其免疫功能前后变化,并对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生存时间分析。结果治疗组移植后6 个月CD4+水平值为(24.29±3.64),高于对照组(20.23±2.14);CD4/CD8 为(0.56±0.35)高于对照组(0.30±0.11),自然杀伤细胞水平(17.46±10.20)高于对照组(14.41±8.1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移植后加用白介素2 免疫治疗,能有效改善移植患者免疫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孔佩艳  陈幸华  张曦  刘红  刘林  高蕾  曾东风  高力 《重庆医学》2007,36(17):1729-1731
目的 总结分析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恶性淋巴瘤的经验及疗效,以期更好地规范治疗、提高治疗效果.方法 对我科近3年收治的难治复发性儿童恶性淋巴瘤患儿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的方法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严格按照适应证选择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恶性淋巴瘤17例,其中HD 5例,NHL 12例,均成功出仓.随访6个月以上,17例患儿中有1例死于T细胞NHL早期复发,另1例死于放疗并发症,其余患儿均无病存活.结论 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提高难治复发淋巴瘤患儿的疗效,提高无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危难治淋巴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APBSCT )干细胞移植治疗后的预后与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110例高危难治淋巴瘤行APBSCT患者的随访资料,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法分析影响患者APBSCT治疗后的生存及预后因素。结果110例患者中位生存时间39.4个月,移植后3年总生存(OS)率及无进展生存(PFS)率分别为80.9%和76.4%。移植前完全缓解(CR)状态(P=0.016)、移植后巩固治疗(P=0.006)的高危难治淋巴瘤APB‐SCT患者预后良好;而IPI评分大于2分、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偏高、骨髓浸润、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高危难治淋巴瘤APBSCT患者预后差(P<0.05)。结论高危难治淋巴瘤患者行APBSCT治疗可以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HSCT)治疗淋巴瘤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干细胞移植中心44例行AHSCT的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44例被诊断为淋巴瘤的患者在经过数个疗程的放化疗后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后在我院行自体干细胞移植后,随访治疗。 结果:44例AHSCT治疗淋巴瘤患者中,有1例死于动员化疗后并发的真菌感染,其余43例均获得造血重建,中位随访时间为17(1~53)个月。43例移植成功患者中,存活32例(74%),死亡11例。11例死亡患者中9例(21%)复发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姑息治疗后死亡,1例患者死于移植相关并发症,1例死于非移植相关并发症。患者截止随访时间时的总生存率(0S)和无病生存率(DFS)均为是72%。平均生存时间为3.7(?0.6)年,3年生存率为68%,估计5年生存率为51%。AHSCT后维持治疗者未见复发。 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淋巴瘤具有技术条件成熟,适应症广泛,治疗效果显著的特点,是淋巴瘤治疗方案中的重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