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少年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心理障碍,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未来的成就,增加家庭负担,导致成人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发。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有效的治疗不仅可以缓解患者的痛苦,减轻家庭的负担,而且对健康经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青少年抑郁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和成人比起来更复杂,形成的因素不仅是抑郁症引起的,可能是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个体因素或营养不良、遭受暴力、性虐待等,这些原因会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受抑郁症的青年人的。根据近年来中医对青少年抑郁症的研究,大量的研究表明,中医在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优势,是药物治疗[1,2]。不仅是依靠草药,在研究中还显示针药结合心理辅导对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比单药治疗更有效。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从文学的角度探讨青少年抑郁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从文献的角度对抑郁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进行探讨,进而提出抑郁症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抑郁症是青少年期主要情绪障碍之一,抑郁症不仅影响到青少年的学业、社会功能,给其家庭带来负担,还是青少年自杀的最大危险因素。考虑到青少年抑郁症的危害,对其安全、有效的干预措施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Weisza[1]于2006年对心理治疗的研究文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是有效的。被研究的各种治疗流派一般可以被归入到以下三种治疗分类中:认知行为治疗,人际关系心理治疗,家庭治疗[2]。一、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CBT)认知行为治疗是至今被研究得最多的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心理治疗方法。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影响和作用,为青少年抑郁症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我院心理科门诊诊治的80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组,另选来自学校和本院职工子女且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测评总分≤7分的80例健康青少年为对照组,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HAMD两个工具来测评两组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与青少年抑郁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比较:男性患者在父亲严厉惩罚因子(FF2)、父亲拒绝否认因子(FF5)、母亲情感温暖因子(MF1)、母亲过度干涉保护因子(MF2)和母亲拒绝否认(MF3)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或P<0.001);女性患者在父亲情感温暖因子(FF1)、父亲惩罚严厉因子(FF2)、父亲拒绝否认(FF5)、父亲过度保护(FF6)、母亲情感温暖因子(MF1)、母亲过度干涉保护因子(MF2)和母亲拒绝否认(MF3)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父母存在教养方式不当,改善父母教养方式可能有助于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与预防。  相似文献   

4.
抑郁症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究其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主要有遗传因素、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其中家庭因素的作用不容忽视。家庭治疗作为青少年抑郁症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可行且有独特优势的。本文将国内对青少年抑郁症发病因素与家庭治疗进行研究,并提出了评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回顾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和适当的治疗策略.抑郁症在儿童青少年中非常常见,导致2%~10%的儿童和青少年社会功能损害,并且临床表现复杂,风险因素包括儿童期创伤、遗传易感性和环境应激源;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是可以治疗的疾病,多模式(家庭和患者心理干预、认知-行为治疗、药物治疗)联合治疗有效.对接受药物治疗的儿童和青少年应严密监测,尤其在开始治疗的两周内.  相似文献   

6.
美同杜克大学通过多年的临床跟踪,研究抑郁症青少年的治疗除了减轻抑郁症状外,是否能预防他们在日后生活中滥用药物及酗酒等行为,相关的研究结果发表存《Journal of Consultingand Clinical Psychology》上。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症家谱图特征及其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对27例门诊初诊为抑郁症的青少年患者,采用与患者一起绘制家谱图的形式,从系统论的角度解释、分析家谱图.结果 27例家谱图显示,多数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家庭结构不平衡、功能不健全.结论 家谱图有助于在青少年抑郁症的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发现问题、启发患者自省.  相似文献   

8.
谭杰华 《当代医学》2007,(13):93-95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及心理疗效.方法 76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症状表现归纳分析,分别给予药物与心理联合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以Hamilton抑郁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青少年抑郁症常见的症状表现有7种,随访半年,联合治疗组显效率(痊愈+显著进步)为92.11%,药物治疗组仅为71.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疗效好而持久.  相似文献   

9.
对青少年抑郁症的判断及心理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青少年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及心理疗效.方法 76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症状表现归纳分析,分别给予药物与心理联合治疗和单纯药物治疗,以Hamilton抑郁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青少年抑郁症常见的症状表现有7种,随访半年,联合治疗组显效率(痊愈 显著进步)为92.11%,药物治疗组仅为71.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疗效好而持久.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抑郁发病的社会心理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疾患之一,这一诊断在儿童和青少年的应用已被广泛接受。社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青少年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8%~7.8%,终生患病率与成人接近,达15%~20%。Fombonne等的研究显示,青少年抑郁症有患病率上升且发病年龄更小的趋势。青春期抑郁症发作病程长,复发率高达40%~70%,且常常给其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血清中潜在生物标志物,为抑郁症临床诊断及药物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和47例健康对照(HC组)。抑郁症患者使用舍曲林(100 mg/d)治疗4周,治疗前作为DN-MDD组,治疗后作为DT-MDD组。治疗前后样本采用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对两...  相似文献   

12.
青少年神经性厌食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神经性厌食是一种多见于青少年女性的故意限制饮食,使体质量降至明显低于正常标准的进食障碍。神经性厌食常伴发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氟西汀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60例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6周,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治疗,以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DS)减分率评定疗效,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氟西汀用量治疗组明显小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同样显著低于对照组,起效时间治疗组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氟西汀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疗效确切,起效时间短,药物用量少,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适用于儿童青少年抑郁症患者。  相似文献   

14.
对于近来广泛公开争议的青少年抑郁症的治疗,青少年抑郁症治疗研究。(Treatment for Adolescents With Depression Study,TADS)结果在本期JAMA发表肯定是及时的24。此外,这些结果还对某些老的有关精神病治疗的争议提出了新的见解。与其他良好的探索相同,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答案但也引出了一些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中风后抑郁症调查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中风后抑郁症的易发人群以及社会活动,患者的心态等因素与抑郁症发病之间的关系,为预防和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提供目标依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正>国外流行病学研究发现[1],抑郁症患病率在儿童青少年时期随年龄增加而上升,青春期前儿童重度抑郁患病率为1%~2%,青少年重度抑郁患病率0.4%~8.3%。抑郁症不仅增加痛苦的心理体验,影响个体的认知方式、正常的学习和交往活动,而且与自杀、吸烟和攻击等不良行为密切关联[2]。舒肝解郁胶囊是中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抑郁症的中成药,但用于青少年抑郁治疗研究较少,笔者应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青少年抑郁,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伴自伤自杀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负性生活事件发生情况与抑郁水平的关系。方法 纳入63例伴自伤自杀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贝克抑郁自评问卷(BDI)评估患者抑郁症的严重程度,采用青少年生活事件(ASLEC)量表评估患者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影响程度。分析伴自伤自杀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ASLEC总分与BDI总分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伴自伤自杀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 伴自伤自杀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BDI总分为(21.14±7.51)分;ASLEC量表总分及受惩罚、人际压力、学习压力和适应维度得分均高于常模(均P<0.05);ASLEC量表总分及受惩罚、人际压力、学习压力及适应维度得分与BDI总分均呈正相关(均P<0.01)。人际压力维度得分是伴自伤自杀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抑郁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 与同龄人相比,伴自伤自杀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负性生活事件的发生频率更高,影响程度更大。负性生活事件可加重此类患者的抑郁水平,须关注负性生活事件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必要时应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以减少其自伤自杀行为的发...  相似文献   

18.
二甲双胍治疗青少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中国香港地区学龄儿童中活动性结核的发病风险,外伤性脑损伤后第1年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美国青少年和年轻成人女性抑郁症可作为暴露于亲密伴侣暴力的预测因子,20例Crigler—Najjar病患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及核黄疸的预防.[编按]  相似文献   

19.
筛查抑郁症     
周淑新  李尔曼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1):3575-3577
在美国,有9%的病人患抑郁症,每年所需医疗费用达430亿余美元,损失产值170亿美元。美国预防服务工作组(USPSTF)建议有系统资源的医疗单位对青少年和成人做抑郁筛查,以确保准确诊断、有效治疗和跟踪。不建议甚至反对7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别研究首发未用药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和成年抑郁症患者脑活动性改变情况,探索两者的共性和差异,进一步明确青少年抑郁症与成年抑郁症病理生理学基础和发病机制上的差异,以期为青少年抑郁症的准确诊断及特异性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09年7月—2017年1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医学科和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抑郁症患者,通过广告招募、门诊推荐等方式收集受试者,在进行人口学资料收集及量表评估诊断后,对30名首发未用药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及其28名青少年健康对照,以及31名首发未用药的成年抑郁症患者及其34名成年健康对照,进行头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扫描,再对得出的青少年2组及成年2组标准ALFF脑图分别进行两样本t检验,以获得组间显著差异的脑区,再比较青少年组与成年组差异脑区的异同性。 结果 与健康对照相比,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在右侧背外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右侧内侧额上回、右侧眶部额上回的ALFF值显著升高,未发现ALFF值显著降低的脑区;成年抑郁症患者与其健康对照相比,在双侧岛盖部额下回、双侧脑岛、双侧豆状壳核、右侧中央沟盖、右侧中央前回的ALFF值显著升高,未发现ALFF值显著降低的脑区。 结论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和成年抑郁症患者均存在脑功能异常,并且均表现为活动性增高,而未发现活动性降低的脑区,但两者发生改变的脑区存在差异,提示青少年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以及发病机制可能会区别于成年抑郁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