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后螺旋CT表现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肿瘤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后的典型和不典型CT表现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52冽原发和肝转移瘤患者经皮射频消融术后或术后1月,如果效果显著3月后应用CT三期增强扫描。结果:根据肿瘤灶毁损的程度及时间的变化,消融区影像表现差异大。结论:肝脏肿瘤消融术后螺旋CT扫描,尤其是三期增强扫描对治疗后的疗效及并发症可作出精确的影像诊断,对确定肿瘤残存及复发与否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影像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手术切除术是肝癌的经典治疗方法,但往往只有不到20%患者具有手术适应证。射频消融术能够产生较高的肿瘤坏死率,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治疗肝脏恶性肿瘤。包括CT、MRI等在内的多种影像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肝脏肿瘤射频后的疗效评估。正确认识肝脏肿瘤射频后的各种影像表现将有助于对疗效的判定从而为制定进一步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超声引导下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的优势。方法:回顾性研究分析2005年5月~2009年6月行腹腔镜超声引导腹腔镜下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肝肿瘤患者23例。观察患者的预后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无论直径大小;是否临近大血管、胆道及周围重要脏器的肝肿瘤,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超声引导下RFA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且穿刺更加准确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大小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间在湖南省人民医院介入科行射频消融术(RFA)治疗的69例肝脏恶性肿瘤病人,其中男52例,女17例,年龄37~76岁,平均(48.92±11.29)岁。选取23名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7名,女6名,年龄37~76岁,平均年龄(48.02±11.14)岁。根据病人肿瘤灶的直径将病人划分为3组:组1(直径<3.0 cm)、组2(直径3.0~5.0 cm)、组3(直径>5.0 cm)。采用χ~2检验比较3个疾病组病人疗效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t检验比较疾病组术前与对照组间、疾病组治疗前后的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表达水平,采用方差分析对对照组、疾病组RFA术前及术后3组间的淋巴细胞亚群细胞计数进行组间比较,并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FP与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结果 3个疾病组之间完全和部分消融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间RFA治疗后不同程度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疾病组RFA术前、术后的AF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疾病组RFA术后AFP水平低于术前,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疾病组RFA术前CD3^+、CD4^+、CD8^+、CD4^+/CD8^+、NK细胞低于术后及对照组(均P<0.05);术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FP与CD3^+、CD4^+、NK细胞呈负相关而与CD8^+细胞呈正相关(均P<0.05);AFP与CD19^+细胞虽然呈负相关趋势,但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A可有效提高肝脏恶性肿瘤病人细胞免疫功能,且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不耐受切除手术治疗的肝脏恶性肿瘤病人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4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脏肿瘤患者(原发性肿瘤10例,转移性肝癌1例,肝腺瘤1例,肝血管瘤2例)均行在13超或CT引导下的RFA治疗。所有患者的肝内病灶最大径均≤5cm。同时所有患者均在RFA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3月,6月)行CTA或MRI,及免疫指标来评价疗效。结果:所有肝脏恶性肿瘤患者(11例),术后的影像学上均可见原病灶局部坏死,气化,1周至六月的复查9例患者未见肿瘤复发征象,2例可见原病灶内及周围有复发征象;同时,AFP、CEA等免疫指标均明显下降。肝脏良性肿瘤的患者,术后在影像学上亦均表现局部坏死,气化,同时复查的增强扫描均未再发现病灶区有明显的强化,结论:经皮射频消融术在肝脏肿瘤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导向下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RFA)治疗肝脏肿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原发和转移性肝脏肿瘤28例,采用Radoionics中空冷却射频仪在CT引导下将射频电极置于肝肿瘤内,同时置入20G的穿刺针,从穿刺针中注入生理盐水5~10ml后进行治疗。并随访6~36个月,运用螺旋CT三期扫描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8例肝脏肿瘤,病灶32个,原发者20例,转移者8例,肿瘤最大直径≤3cm为26个,肿瘤直径在3~5cm之间为6个,经过RFA治疗,肿瘤完全坏死为25个,部分坏死占7个。6个月生存率100%,12个月生存率71.4%(20/28),生存36个月1例,部分病例还在随访中,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CT导向下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肿瘤直径≤3cm的肝脏肿瘤治疗效果较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前瞻性评价经皮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RF)联合经皮暂时性球囊肝静脉或门静脉大分支阻断术治疗肝脏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有效性及并发症。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肝肿瘤CT引导经皮射频消融(RFA)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方法 1 136例肝肿瘤患者共行RFA 1 944例次.其中35例次(35/1 944,1.80%)出现胆道并发症,观察胆道并发症类型及治疗方法.结果 35例次胆道并发症中无症状胆管分支扩张12例,未予特殊治疗.梗阻性黄疸2例,均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  相似文献   

9.
经皮肝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术的CT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螺旋CT对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术的疗效。方法:245例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患者中的97例分别在术后1w、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螺旋cT扫描。结果:不同病灶在不同的时期毁损灶的CT表现各不相同。直径小于3.5cm的病灶在早期呈同心圆改变,中央混合密度区为病区的实际毁损区,且与疗效相关。大于3.5cm的病灶由于采用多灶毁损,则显示为伴有环形低密度区的以等密度为主的混合密度影。低密度区多有强化。后期病灶则为不强化的低密度影。结论:螺旋CT扫描,对判断毁损灶的大小以及是否存在出血有着重要的意义;增强扫描尤其是螺旋CT双期扫描,对判定病灶的残留和复发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经皮射频消融术在肝脏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目的;对44例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行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治疗,研究其近期局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和副作用。方法:原发性肝癌和肝转移瘤共44例,病灶总数共67个。经RFA治疗后随访2-6个月,运用螺旋CT三期扫描评价肿瘤治疗效果。结果:肝脏肿瘤直径≤3.0cm者26个、3.1-4.0cm者21个、4.1-5.0cm者11个,≥5.1cm者9个,经RFA治疗后肿瘤完全坏死分别为24个、19个、9个、6个。螺旋CT增强扫描表现为肿瘤去血管化征象,或并有体积缩小。结论:RFA治疗是效果好、副作用小、安全可靠的局部治疗肝脏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不同灌注介质对肝脏射频消融灶的影响.方法 中华小型猪5头,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肝脏进行灌注型射频消融,每只动物接受3次操作,分别灌注50%乙酸溶液、0.9%NaCl溶液以及蒸馏水,共得到15个凝固坏死灶.射频结束后处死动物取肝脏观察,比较消融灶的形态及体积.结果 0.9%NaCl溶液组与蒸馏水组的凝固性坏死灶呈边界清楚的圆形或椭圆形,50%乙酸溶液组边界不规则;凝固性坏死灶最小径比较,蒸馏水组与其他2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0.9%NaCl溶液组与50%乙酸溶液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凝固性坏死灶的体积比较,3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50%乙酸作为灌注介质对射频消融的增效作用大于生理盐水,蒸馏水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12.
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射频消融后综合征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肝脏海绵状血管瘤(HCH)经腹腔镜射频消融术(RFA)后出现消融后综合征的发生率,分析其发生的可能因素。方法:对30例HCH经腹腔镜RFA治疗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治疗前后分别行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观察治疗后出现的各种临床症状及持续时间。结果:50%(15/30)患者出现了消融后迟发性症状。其中发热15例、寒战3例、全身不适13例、消融部位疼痛7例、恶心和(或)呕吐8例、血红蛋白尿3例。治疗后3d症状最明显,对症处理后12d内消失。消融后症状的发生与术前瘤体最大直径、术后消融区最大直径、射频治疗时间及血清转氨酶水平呈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HCH经腹腔镜RFA治疗后,大约1/2患者可发生消融后综合征,术后2周内自行消失,对症处理对于症状的缓解可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 ,HC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肝转移瘤则是仅次于淋巴结的常见转移瘤,其治疗方法多样、最有争议。大多数原发肝肿瘤或转移瘤因为病变多发、部位靠近肝内大血管或伴有进行性肝硬化、肝功能不良等而不能切除,仅5 %~15 %新诊断的HCC或直肠癌肝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不同方式的射频消融(RFA)与无水乙醇注射(PEI)联合应用对正常兔肝脏的消融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 采用32只活体新西兰大白兔正常肝脏进行研究,分为4组,各组分别采用RFA-PEI(A组)、PEI-RFA(B组)、RFA(C组)和PEI(D组)处理,并于术前,术后1、3、7d抽血检查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肌酐(Cr)水平的变化情况.术后各组行肝脏增强CT扫描,计算各组消融灶体积.结果 术前各组血清ALT、AST、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各组血清ALT、AST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各组血清ALT、AST水平开始下降,术后7d各组ALT、AST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d各组血清Cr与术前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和D组的消融体积分别为(3.10 ± 1.10)mm3、(5.99±2.23)mm3、(0.77±0.15)mm3和(0.15±0.07)mm3,B组显著大于A、C和D组(P<0.05).结论 PEI后RFA对于兔肝、肾功能影响小、并发症少,PEI-RFA治疗安全、有效;PEI-RFA组产生的消融体积明显大于RFA后PEI组、RFA组、PEI组的消融体积.  相似文献   

15.
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术CT随访扫描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射频治疗肝癌术后CT随访的时机和扫描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例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射频治疗肝癌术中的盯例患者,在术后1周至6个月的CT扫描方法和CT表现。结果 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射频治疗肝癌术后毁损灶在不同时期的CT表现各不相同。毁损灶在早期(一个月内)CT表现呈混合密度,中央区以稍高密度为主,而周围则呈低密度,病灶边界不清。增强扫描时中央区大部无强化,而边缘则呈不均匀强化。半年后随访病灶则呈边界清楚不强化的低密度影。结论 早期CT随访判定局部是否存在出血,毁损灶大小,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后期强化扫描对病灶的残留和复发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后期CT随访时应常规进行螺旋双期扫描。  相似文献   

16.
谭细凤 《武警医学》2008,19(11):1027-1028
我科从2001年12月~2006年10月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内科疾病并发子宫异常出血17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观察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的长期疗效的价值。方法对45例射频消融治疗肝脏肿瘤患者进行一年以上的螺旋CT随访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原发灶治愈者共40例(88.9%)其病灶直径为5mm~35mm;周边复发共5例(11.1%),其早期(1~3个月)表现为毁损灶边缘可见不均的强化区;6个月后其边缘的稍低密度区在动脉期表现为明显的强化而门脉期则呈低密度。9例患者发生肝脏其它部位的复发。结论螺旋CT随访,尤其是双期扫描对判定病灶的残留和复发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组织定征技术评价射频消融正常兔肝改变的价值。方法:建立射频消融正常兔肝模型,分别于消融前、消融后1、3、5和15 d行二维超声及超声组织定征检查,二维超声观察肝脏消融后变化,超声组织定征定量分析消融灶改变。结果:射频消融后,二维超声显示高回声区类圆形病灶,其内相间弱回声;消融灶的超声组织定征平均强度、标准化IBS值均高于消融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射频消融正常兔肝的超声组织定征改变可以反映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19.
正目的用于商业和科研目的的CT引导下机器人除了能够减少医务工作者与病人透视下受照射的剂量,还可以提高射频消融精度,并从本质上改善治疗效果。复杂病变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CT引导下肝尾叶肝癌射频消融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肝尾叶肝癌患者21例,共计21个病灶(最大病灶大小约为4.6 cm×4.8 cm)行CT引导下RFA治疗。结果病灶完全坏死率为90.5%(19/21)。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并发症多为术后疼痛、胸膜反应、肝包膜下出血等。结论肝尾叶肝癌行RFA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