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体肺侧支血管栓塞术在重症法洛四联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5例重症法洛四联症伴有丰富的体肺侧支血管形成病人,先实施体肺侧支血管栓塞术,再进行心内畸形矫正术。结果本组病例均在栓塞术后立即送手术室行外科根治术,术中手术野显露较好,回心血量不多,体外循环灌注压基本保持稳定状态。术后4例痊愈出院,1例因心室重度发育不良,术后第2 d死于低心输出量综合征。结论体肺侧支血管栓塞术是治疗伴有较大侧支的重症法洛四联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子宫肌瘤血管造影特点及对栓塞治疗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研究子宫肌瘤血管造影表现特点及对栓塞治疗的意义。资料与方法 本组75例,其中黏膜下肌瘤9例,肌壁间肌瘤50例,浆膜下肌瘤16例。单发肌瘤21例,多发肌瘤54例。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穿刺插管,应用5F Cobra导管分别插入双侧子宫动脉造影,观察子宫肌瘤供血动脉、肌瘤的血管网及其肌瘤的形态、大小、部位及数目、供血类型,然后进行栓塞治疗。结果 (1)一侧子宫动脉供血为主型,即一侧子宫动脉的供血量超过子宫肌瘤主体的1/2,表现该侧子宫动脉明显增粗,供血范围达到或超过肌瘤染色的1/2,38例,占51%。(2)双侧子宫动脉供血为主型,即双侧子宫动脉的供血量均超过子宫肌瘤主体的1/2,28例,占37%。(3)单纯一侧子宫动脉供血型,即肌瘤的血供全部来源于一侧子宫动脉,而另一侧子宫动脉不参与供血,9例,占12%。结论 无论是一侧子宫动脉供血为主型,双侧供血为主型,还是单纯一侧供血型子宫肌瘤都应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才能彻底切断子宫肌瘤的血供。对于单纯一侧子宫动脉供血者,栓塞时供血侧应用永久性栓塞剂,另一侧应用短效栓塞剂,可避免侧支循环的形成和子宫肌层的坏死。  相似文献   

3.
心血管造影在复杂和(或)复合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坚  刘玉清 《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12):1281-1285
目的 探讨心血管造影在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复杂和(或)复合畸形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360例复杂和(或)复合畸形造影所见及其与超声心动图等临床检查的联系。结果 本组360例(包括75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62例右室双出口、60例法乐四联症、52例单心室、42例大动脉错位、15例三尖闭锁、6例冠状动脉异常、5例完整型肺静脉畸形连接、5例完全型心内膜垫缺损、4例共同动脉干、3例室间完整的肺动脉闭锁、7例其他病例和24例外科术后检查)心血管造影和超声对比,纠正后者误、漏诊分别为34、30例及对合并畸形误诊16例。对复杂和(或)复合畸形中体肺侧支血管、冠状动脉畸形和肺动脉段分支及其异常的检测和诊断优于超声心动图,并可测量肺动、静脉压力及体肺侧支血管压力而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结论 对于先心病复杂和(或)复合畸形的疑难病例诊断和鉴别诊断,尤其显示体、肺及冠状动脉分支的全貌及相关病变,以及测量肺动脉和心室压力等,心血管造影(含DSA)仍有重要或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UAE)中附加栓塞侧支动脉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9年8月瘢痕妊娠患者369例接受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清宫术,其中47例患者在子宫动脉栓塞术中进行了侧支供血动脉的尝试性栓塞。根据侧支动脉栓塞的成功与否将患者分成UAE+侧支动脉栓塞成功组和UAE+侧支动脉栓塞失败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了基础资料和临床疗效的对照。结果 29例患者(61.7%)侧支动脉栓塞成功,其余18例(38.3%)侧支动脉栓塞失败。两组患者的年龄、孕龄、发病至上次剖宫产术的间隔时间、胎囊直径、基础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胎囊与膀胱间的肌层厚度、β-hCG恢复至正常的时间均无差异。UAE+侧支动脉栓塞成功组的清宫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UAE+侧支动脉栓塞失败组。结论 在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宫腔镜清宫术治疗瘢痕妊娠中,侧支供血动脉栓塞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安全的,有助于减少清宫术中的出血量。  相似文献   

5.
肝癌侧支循环供血对碘油沉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肝癌侧支循环的形成及其对碘油沉积形态的影响。方法:对67例肝癌进行选择性血管造影,碘化油抗癌药乳剂及明胶海绵栓塞,栓后复查X线平片,增强CT,了解侧支循环的形成情况及碘油形态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有复发表现的26例中,21例存在侧支循环,其中14例发生于载瘤肝动脉完全阻塞后,其供血区域碘油沉积缺损或稀少,并逐渐排空,为肿瘤存活区。结论:侧支循环供血是肝癌内碘油沉积少,复发较早的重要因素;形成侧支循环与碘油用量无关,与肝血流阻断情况有关;栓塞侧支循环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6.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指肺动脉平均压〉25mmHg(休息时)或〉30mmHg(运动时),经常伴有肺血管阻力(pulmonary vascular resistance,PVR)增高,是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efect,CHD)常见的并发症。在大型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完全性房室隔缺损和完全性肺静脉异位引流的患者中,婴幼儿期就可能合并严重PH。如PH未得到有效控制,最终将导致右心衰竭,甚至在CHD术后引起肺血管阻力急剧升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危象和低心排综合征,是合并PH的CHD患儿根治术后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说,PH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CHD息儿的预后。血管扩张剂治疗是PH内科治疗的主要手段,其目的是降低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维持体循环血压,纠正右向左分流和改善氧合。肺动脉高压时存在明显的肺动脉收缩,应用血管扩张剂可改善其症状、血流动力学和生存率。本文主要综述近期扩血管治疗在先心病肺动脉高压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急性大脑中动脉M1段栓塞患者取栓术前四维CT血管成像(4D-CTA)评价颅内侧支循环状态与术后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5例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栓塞并行动脉内支架取栓术患者术前颅脑侧支循环分级与术前、术后1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之间关系.结果 85例患者中,术前颅内侧支循环评...  相似文献   

8.
笔者对13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采用永磁型低磁场机器进行心电门控MRI检查并与心血管造影(CAG)对照分析。结果8例诊断完全符合,5例有差异。在观察心房内脏位置关系、大血管位置关系方面MRI比较准确;在确定心室位置、房室连接及心室大血管连接关系等方面,本组病例提示MRI与CAG效果相似。但MRI存在层厚较厚,定位较难掌握以及难以观察瓣膜结构与功能,易受运动伪影影响等不足。认为低磁场的MRI可用于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检查。  相似文献   

9.
Budd-Chiari综合征侧支循环的血管造影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BuddChiari综合征(BCS)侧支循环的血管造影表现及与介入治疗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0例BCS的血管造影表现,有膜性狭窄闭塞22例,节段狭窄闭塞8例,病程4个月至25年。行下腔静脉和楔嵌肝静脉造影。结果侧支循环分为肝内侧支、肝外侧支及肝内外侧支。肝内侧支有:(1)肝静脉藉包膜下侧支与体循环交通;(2)肝内叶间交通;(3)未确定型。肝外侧支有:(1)腰升静脉-奇静脉及半奇静脉通道;(2)腹壁浅静脉通道;(3)左肾静脉-半奇静脉通道;(4)左肾静脉-膈下静脉通道;(5)门静脉途径。结论侧支循环的解剖学变化取决于阻塞的部位,对BCS介入治疗的选择和判断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MRI快速扫描技术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MRI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SE(HASTE)序列、真稳态进动快速成像(TrueFISP)序列和并行采集技术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0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心脏大血管MRI检查,其中26例行DSA检查,全部病例经手术证实.扫描序列包括HASTE、TrueFISP序列以及回顾性心电门控心血管电影成像,并加用并行采集技术.分析各序列MRI图像质量,并将MRI检查结果与超声心动图、DSA结果进行对照.结果:MRI共检出10种复杂先心共181处心血管畸形.26例行DSA检查共检出畸形120个并均与手术结果吻合,MRI显示畸形114个(95.00%),超声心动图检出畸形110个(92.67%).TrueFISP序列和HASTE序列利于显示血管畸形,电影序列有助于检出心内外分流.结论:HASTE黑血技术、TrueFISP亮血技术结合快速电影序列进行心脏MRI检查,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图像以及较高的病变检出率,适用于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简称紫绀型先心病)患者颅内血管密度增高的CT表现及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紫绀型先心病患者术前头颅CT平扫和临床资料,按颅内血管密度增高程度分为正常密度组、轻度增高组、中度增高组及重度增高组,将血管密度增高程度与血红蛋白(Hb)浓度、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值及临床紫绀程度进行对比分析.不同组间静脉窦内血液CT值及Hb、RBC、HCT值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对血液CT值与Hb浓度的相关性进行描述性分析和直线回归分析;血管密度与紫绀程度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82例中,CT表现脑血管密度正常12例(14.6%),脑血管密度增高70例(85.4%).其中,轻度增高组22例(26.8%),CT值为(55.4 ±2.6)HU,Hb浓度为(169±6)g/L,RBC为(5.8±0.3)×1012/L,HCT为0.51 ±0.03;中度增高组29例(35.4%),CT值为(61.3±2.9)HU,Hb浓度为(209±15) g/L,RBC为(7.1 ±0.4)×1012/L,HCT为0.66±0.06;重度增高组19例(23.2%),CT值为(68.8 ±4.2)HU,Hb浓度为(242±23) g/L,RBC为(8.3±0.9) ×1012/L,HCT为0.78 ±0.08.不同组间血液CT值及Hb、RBC、HCT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63.263、134.703、120.974、136.541,P值均<0.01).血液CT值与Hb浓度呈正相关(r=0.98,P<0.01).血管密度与紫绀程度呈等级正相关(r =0.86,P<0.01).结论 紫绀型先心病患者颅内血管密度多呈不同程度增高,增高程度与Hb浓度正相关;临床上与紫绀程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贾世军  焦俊  汪春红  曾兴群  王玲  杨伟   《放射学实践》2012,27(7):754-757
目的:探讨320排CT对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320排CT扫描资料,并与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15例经手术证实的心内外结构异常共72个,其中心内结构异常27个,心外结构异常45个。320排CT、TTE对心内畸形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6.3%(26/27)和92.6%(25/27),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2=2.982,P>0.05)。320排CT对心脏大血管连接部位畸形及心外大血管畸形的诊断符合率[100%(45/45)]明显高于TTE[53.3%(24/4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31.28,P<0.05)。320排CT及TTE对先心病总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8.6%和68.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28.09,P<0.05)。结论:320排CT对心外大血管结构异常的检出显著优于TTE,对心内结构异常的检出也有良好的效果,320排CT结合TTE可显著提高对小儿先心病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心血管数字造影和超声诊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心脏大血管数字造影和超声心动图在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1995 年9 月至1998 年12 月间有完整资料的复杂性先心病65 例,全部进行了数字造影、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图检查。其中35 例有手术结果的对照资料。经右股静脉及动脉分别行选择性右心室、肺动脉、左心室及主动脉多体位数字造影,其采集矩阵为512×512,显示矩阵为1 024×1 024。结果 血管数字造影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9 % (58/65),与手术符合率为89% (31/35);超声与临床诊断符合率为68% (44/65),超声与手术符合率为80 %(28/35) 。超声检查能准确清楚地显示心腔内结构,如瓣膜、瓣环、房室间隔的改变以及异常血流。数字造影技术能全面地显示心腔内外结构,尤其是大动脉、冠状动脉以及体肺侧支循环的改变。两种技术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误诊率。结论 心脏超声心动图与数字造影有机结合,能大大提高复杂性先心病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右上腔静脉缺如及永存左上腔静脉畸形的治疗方法。方法 手术治疗2例,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矫治术。1例采用左上腔静脉直接插管法,1例采用心内冠状静脉窦插管法。结果 2例均治愈,远期无心律失常发生。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中,左上腔静脉合并右上腔静脉缺如非常少见,认识不足,是造成漏诊的主要原因。术中应根据情况酌情处理,但无论采取哪种方法,一定要注意对冠状静脉窦口的保护及左上腔静脉引流的通畅。  相似文献   

15.
增强MR血管造影在儿童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目的:评价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患者MRI检查,特别是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术(CE-MRA)的诊断价值与不足。方法:300例儿童先天性患者作CE-MRA检查,其中173例228个心内结构异常和105个心外大血管异常已经手术证实,并与MRI及CE-MRA诊断结果作对照。结果:在228个手术证实的心内结构异常(主要为间隔缺损与瓣膜病变)中,196个诊断正确(86.0%);在105个心外大血管异常中,101个诊断正确(96.2%)。结论:对心外大血管畸形MRI及CE-MRA有很高的诊断价值,CE-MRA是对先尽病最有价值的扫描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双源CT前瞻性心电触发大螺距扫描(简称大螺距扫描)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行大螺距扫描的36例先心病患儿的影像资料,记录其剂量长度乘积(DLP),计算出有效辐射剂量(ED).由2名放射科医师在双盲的情况下独立诊断并用5分法对图像质量进行评估.2名医师对图像质量评估符合程度的评价采用Kappa检验.以手术或DSA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大螺距扫描诊断先心病的准确度、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36例患儿大螺距扫描的DLP为(2.4~9.2)mGy·cm,平均(5.1±1.6) mGy·cm,ED为(0.078 ~0.179)mSv,平均(0.125±0.027) mSv.图像质量均符合诊断要求;2名放射科医师的图像质量评价一致性好(K=0.774,P<0.05).大螺距扫描诊断先心病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8.9%、94.2%、99.8%.结论 双源CT大螺距扫描技术降低了受检患儿的辐射剂量,图像仍满足诊断要求,为小儿先心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供选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儿童先天性心脏病伴气管支气管狭窄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SCT后处理技术对儿童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伴气管支气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4例先心病伴气管支气管狭窄的患儿行MSCT对比增强扫描及MPR、CPR、MinIP和VR重组以显示气管支气管狭窄情况,并与经手术证实的32例共43个狭窄节段行对比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 test)比较各种后处理技术对狭窄程度测量与术中测量的差异性.结果 术中测量狭窄累及范围长短不一,其中气管狭窄段4~39 mm;主支气管狭窄段4~33 mm;叶支气管狭窄段3~12 mm.MSCT测量与手术测量相差最大为4 mm(3个节段),其余测量相差均<3 mm.术中测量狭窄程度,轻度6个节段,中度16个节段,重度21个节段.MPR或CPR测量狭窄(轻度5个节段、中度17个节段、重度21个节段);MinIP测量狭窄(轻度2个节段、中度9个节段、重度32个节段);VR测量狭窄(轻度4个节段、中度11个节段、重度28个节段).MPR或CPR和VR测量狭窄程度与术中测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05和-1.479,P均>0.05);MinIP与术中测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常过估狭窄程度(Z=-2.484,P=0.013).结论 MSCT扫描及其三维重组技术相互结合能准确评估先心病伴气管、支气管狭窄的程度和范围,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电子束CT(EBCT)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 (先心病 )心外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优势。方法 :搜集 3 0例经超声心动图和EBCT检查的复杂先心病 ,其中 11例经心血管成像检查、19例经手术证实。以手术、造影结果为标准 ,对比超声心动图分析EBCT对心外畸形的诊断优势。结果 :3 0例复杂先心病共 119个畸形 ,其中心外血管畸形 5 8个。EBCT对心外血管畸形的诊断符合率为 94.8% ,超声心动图仅为 60 .3 % ,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χ2 =19.82 9,P <0 .0 0 1)。结论 :EBCT对复杂先心病心外血管畸形的诊断较超声心动图具有明显优势 ,部分优于心血管成像检查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评价正中小切口手术应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效果。方法从胸骨角下方1 cm至剑突水平切开皮肤,长约5~10 cm。纵劈胸骨至第二肋间、向右侧横断胸骨。常规建立体外循环,行先天性心脏病直视手术26例。结果全组无手术并发症和手术死亡,无胸廓畸形发生。结论胸骨正中小切口可用于先天性心脏病手术的矫治,该术式创伤小、切口美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