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海南狗牙花化学成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海南狗牙花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柱层析方法分离和纯化化合物,用光谱方法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其化学结构鉴定为:8-羟基-6-甲氧基-3-正戊基异香豆素(1),环阿尔廷醇(2),23-环木菠萝烯-3β,25-二醇(3),钝叶甾醇(4),α-香树脂醇(5),α-香树脂醇乙酸酯(6),11-氧代-α-香树脂醇乙酸酯(7),β-香树脂醇乙酸酯(8),豆甾醇(9),[24S]-豆甾-4+烯-3-酮(10)。结论:化合物1,4,9和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1和4为首次在该属植物中发现。  相似文献   

2.
长松萝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研究长松萝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溶剂法和色谱法分离纯化化合物,利用谱学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赤星衣酸乙酯(1),木栓酮(2),β-香树脂醇(3),β-谷甾醇(4),2,4-二羟基-3,6-二甲基苯甲酸甲酯(5),坝巴酸(6),泽屋萜(7),苔色酸乙酯(8),3β-羟基-粘霉-5-烯(9),齐墩果酸(10),(+)-松萝酸(11),苔色酸甲酯(12)和4-甲基-2,6-二羟基苯甲醛(13).结论:化合物2,3,5,8~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平树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中平树根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三十四烷酸(1)、油酮酸-3-乙酯(2)、β-谷甾醇(3)、豆甾-4-烯-6β-醇-3-酮(4)、2α-hydroxyaleuritolic acid 3-p-hydroxybenzoate(5)、东莨菪素(6)、胡萝卜苷(7)、2,6-二甲氧基对苯醌(8)、山楂酸(9)。结论:化合物1~9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宽叶荨麻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以及和对照品对照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宽叶荨麻地上部分分离并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3β-羟基-5-烯-欧洲桤木烷醇(Ⅰ)、豆甾-4-烯-3-酮(Ⅱ)、1,3-二肉豆蔻酸-2-山梨酸-甘油三酯(Ⅲ)、α-香树脂醇(Ⅳ)、β-香树脂醇(Ⅴ)、羽扇豆烷醇(Ⅵ)、4-羟基苯甲酸(Ⅶ)、正二十八烷醇(Ⅷ)、正二十八烷酸甲酯(Ⅸ)、十六烷酸(Ⅹ)、十一烷酸(Ⅺ)、胡萝卜苷(ⅩⅡ)、β-谷甾醇(ⅩⅢ)。结论化合物Ⅰ~ⅩⅢ均为首次从宽叶荨麻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Ⅰ~Ⅺ为首次从荨麻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王存琴  王宏婷  许浩  师彦平 《中药材》2015,(8):1653-1655
目的:研究大叶冬青叶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多种色谱技术从大叶冬青叶中分离纯化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大叶冬青叶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13β-dihydroxy-urs-11-en-28-oic acid-13-lactone(1)、β-谷甾醇(2)、3-羟基-11-羰基-乌苏烷-12-烯(3)、(20S,24S)-epoxydammarane-3β,25-diol(4)、25-deuteriostigmasterol(5)、α-香树脂醇(6)、foliasalacin A4(7)、23-羟基乌苏酸(8)、反式对羟基肉桂酸(9)、β-胡萝卜苷(10)。结论:其中,化合物1、3~5、7、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饿蚂蝗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饿蚂蝗Desmodium sambuens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凝胶色谱法进行化学成分的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饿蚂蝗全草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结构分别为β-香树脂醇(1),白桦脂酸(2),胡萝卜苷(3),正三十烷酸(4),羽扇20(29)-烯-3-酮(5),二十四烷酸单甘油酯(6),豆甾-5-烯-3β-7α-二醇(7),脱镁叶绿素甲酯(8),邻羟基苯甲酸(9),β-谷甾醇(10),d-儿茶素(11),木犀草素(12),表没食子儿茶素(13)。结论:化合物1~13均为首次从饿蚂蝗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2010,(1)
目的:对鱼眼草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各种柱层析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利用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鉴定为:正十八烷酸(1)、豆甾-7,22-二烯-3-醇(2)、α-香树脂醇(3)、表木栓醇(4)、十八酸甲酯(5)、正四十三烷(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冷水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冷水花的化学成分.方法 冷水花的醇提物经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再经柱层析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冷水花中分离并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α-香树脂醇乙酸酯(1),亚麻油酸乙酯(2),十六酸乙酯(3),咖啡酸乙酯(4),α-香树脂醇(5),β-谷甾醇(6),槲皮素(7),β-胡萝卜苷(8).结论 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甘蒙锦鸡儿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甘蒙锦鸡儿(Caragana opulens)树皮的化学成分。方法:对甘蒙锦鸡儿95%乙醇提取物的氯仿萃取部分进行色谱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甘蒙锦鸡儿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encelin(1)、(+)-13-Hydroxyspathulenol(2)、(+)-3α,9β-香木兰烷二醇(3)、槲皮素(4)、penduletin(5)、羽扇豆醇(6)、羽扇豆-20(29)-烯-3-酮(7)、β-谷甾醇(8)。结论:化合物1、2、5、7为首次从锦鸡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多苞裂萼苔Chiloscyphus polyanthus(L.)Cord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寻找生物活性成分.方法:采用柱色谱方法分离化合物,通过渡谱方法确定其结构。结果:从其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3个倍半萜类化合物,分别是(+)-桉烷-3-烯-6β,7α-二醇(1)、(+)-桉烷-4-烯-1β,3α,6β-三醇(2)和(+)-桉烷-4(14)-烯-3α,7α,11-三醇(3),还得到尿嘧啶脱氧核苷(4)、二十五烷酸单甘油酯(5)、胡萝卜苷(6).结论:化合物2~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1.
杨鑫  张英春  张华  王静 《中药材》2008,31(1):53-55
目的研究红松的化学成分.方法溶剂法和色谱法分离化合物,化合物结构经IR、NMR、MS确证.结果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其结构鉴定为8(14)-podocarpen-13-on-18-oic acid(1),15-hydroxydehydrolabietic acid(2),12-hydroxyabietic acid(3),lambertianic acid(4),dehydroabietic acid(5),sandaracopimaric acid(6),β-谷甾醇(7)和胡萝卜苷(8).结论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竹节草中酚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竹节草Polygomun aviculane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硅胶柱色谱及薄层色谱法分离纯化,经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7种酚类化合物,经结构鉴定为:迷迭香酸(1),没食子酸(2),龙胆酸5-O-(6′-O-没食子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3),咖啡酸(4),对香豆酸(5),咖啡酸乙酯(6)和acteoside(7)。结论:化合物1,3,6,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酚类成分的鉴定为该植物的生物活性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猫耳刺中三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光波  周思祥  雷连娣  屠鹏飞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8):1890-1892
目的:研究猫耳刺Ilex pernyi叶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硅胶及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并利用NMR和MS等方法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结果:从猫耳刺的干燥叶中分离得到8个三萜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熊果酸(1),羽扇豆醇(2),α-香树脂醇(3),熊果醇(4),3β-羟基-乌索-11-烯-28,13β-内酯(5),坡模酸(6),羽扇-20(29)-烯-3β,24-二醇(7),3β,23-二羟基乌索-12-烯-28-酸(8),结论:该8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猫耳刺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石油菜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民间药材石油菜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硅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1H,13C-NMR,MS等波谱方法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7个化合物,其中酚酸类6个,分别为苯甲酸(benzoic acid,1),对羟基苯甲醛(4-hydroxy benzaldehyde,2),香豆酸(coumaric acid,3),原儿茶酸(protocatechuic acid,4),没食子酸(gallic acid,5),对羟基苯甲酸(4-hydroxy benzoic acid,6);含N化合物6个,分别为3-吲哚甲醛(3-indole carboxaldehyde,7),3-吲哚甲酸(3-indole carboxylic acid,8),4-甲基-(1,2,3)-三唑[4-methyl-(1,2,3)-tfiazole,9],尿嘧啶(uracil,10),菸酰胺(nicotinamide,11),(2S,E)-N-[2-羟基-2-(4-羟基苯)乙酯]阿魏酰胺{(2S,E)-N-[2-Hydroxy-2-(4-hydroxyphenyl) ethyl] ferulamide,12};5个其他类成分,(+)-去氢催吐萝芙醇[(+)-dehydrovomifoliol,13],正三十一烷(hentriantane,14),β-谷甾醇(β-sitosterol,15),棕榈酸(palmitic acid,16),胡萝卜苷(daucossterol,17).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5.
槟榔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Yang WQ  Wang HC  Wang WJ  Wang Y  Zhang XQ  Ye WC 《中药材》2012,35(3):400-403
目的:研究槟榔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反相RP-18柱、Sephadex LH-20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13个化合物,分别为:异鼠李素(1)、槲皮素(2)、甘草素(3)、5,7,4'-trihydroxy-3',5'-dimethoxyflavanone(4)、(+)-儿茶素(5)、反式白黎芦醇(6)、阿魏酸(7)、香草酸(8)、过氧麦角甾醇(9)、豆甾-4-烯-3-酮(10)、β-谷甾醇(11)、环阿尔廷醇(12)、de-O-methyllasiodiplodin(13)。结论:其中,化合物2~4、6、7、9、10、12、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徐冰  杨盼盼  王佩龙  令狐浪  陈敏 《中药材》2012,(7):1080-1082
目的:研究藏药波棱瓜(Herpetospermum caudigerum Wall.)种子的化学成分。方法:用硅胶柱色谱、Sephedex LH-20、MCI进行分离,通过理化性质和UV、IR、ESI-MS、1H-NMR和13C-NMR等波谱手段进行鉴定。结果:从藏药波棱瓜子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是波棱内酯Ⅰ(1)、波棱内酯Ⅱ(2)、去氢双松伯醇(3)、Herpetol(4)、Arbutin,1-acetate(5)、Dodecanoic acid(6)、10-Eicosenoic acid(7)。结论:化合物5~7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条纹龙胆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与鉴定。方法:利用重结晶、柱层析(硅胶、聚酰胺、葡聚糖凝胶LH-20)等方法分离及纯化,并运用MS、1H-NMR、13C-NMR等现代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结果:从条纹龙胆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为:desoxyloganin(1)、Gmephiloside(2)、5,7,4'-三羟基-3'-甲氧基黄酮(3)、(+)-8-hydroxypinoresinol(4)、3S,5R,6R,9S-tetrahydroxymegastigmane(5)、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6)、阿魏酸(7)、熊果酸(8)。结论:上述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兴化莳萝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兴化莳萝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色谱方法分离,通过波谱技术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该植物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并鉴定了9个化合物,结构分别为:3β-acetyloxy-16-hydroxyolean-12-en-28-oic acid(1),9(11),12-dieneoleana-3β-ol(2),9,19-cyclolanaost-24-en-3-one(3),9,19-cycloergost-23-en-3,25-diol(4),豆甾醇(5),falcarindiol(6),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7),β-谷甾醇(8),β-胡萝卜苷(9).结论: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9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9.
陕西产秦艽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对陕西产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根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手段对秦艽的脂溶及水溶部分进行分离;用UV,IR,MS,1H-,13C-NMR等技术及对照品对照进行鉴定。结果:鉴定了8个化合物,其中脂溶部位4个,分别是:5-羧基-3,4-二氢-1H-2-苯并吡喃-1-酮(5-carboxyl-3,4-dihydrogen-1H-2-benzopyran-1-one1),红白金花内酯(erythrocentaurin 2),栎瘿酸(roburic acid 3),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 4)。水溶部位4个:龙胆苦苷(gentiopicroside 5),獐牙菜苦苷(swertiamarine 6),獐牙菜苷(sweroside 7),6′-O-β-D-葡萄糖基龙胆苦苷(6′-O-β-D-gluco-sylgentiopicroside 8)。结论:1为新化合物,命名为红白金花酸,2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8为首次从秦艽中分得。  相似文献   

20.
委陵菜三萜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委陵菜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及凝胶柱色谱等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经波谱方法鉴定为3-羟基-11-烯-11,12-脱氢-28,13-乌苏酸内酯(1),3-O-乙酰坡模醇酸(2),白桦酸(3),3-氧代-12-烯-28-乌苏酸(4),乌苏酸(5),齐墩果酸(6)。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2,4为首次从该属中分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