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描述一个遗传了4代的不完全外显的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SPG)大家系的临床特征,并进行致病基因排除定位分析.方法 对SPG家系内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荧光多重PCR、毛细管凝胶电泳、Linkage软件包,选择对已定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致病基因位点附近微卫星标记进行连锁分析.结果 该SPG家系的11例患者的发病年龄2~10岁,表现为缓慢进展的双下肢僵硬无力,四肢肌张力轻度增高,双上肢为主的腱反射亢进,剪刀步态和病理征阳性,无小便失禁或尿频、感觉障碍、眼震、痴呆等;遗传学分析该家系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但外显不完全,连锁分析和突变分析发现该家系与已知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SPG致病基因位点不连锁.结论 该SPG家系具有典型的"单纯型"痉挛性截瘫临床特点,发病年龄早,上肢体征较下肢明显,遗传学分析不支持该家系与已定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位点相连锁,是一种新的SPG亚型.  相似文献   

2.
【英」/MorrisonPJ…//JMedGenet.-1996,33.-504~506帕金森症也叫震颤麻痹。目前在帕金森症的病因学研究中,遗传学方面的证据越来越多。已经报道了以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的几个家系。尽管有3代或3代以上家系的描述,但多数病例为两代家系。本文报道了一个以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性的帕金森症的3代家系。早发遗传指某种遗传病在传递过程中发病时间一代比一代早或一代比一代严重。早发遗传是帕金森症的一个特征,但实际上很少见有报道。因为早发遗传主要发生在具有三核管酸重复的遗传病中,如HD、肌强直性营养不良、精神分裂症…  相似文献   

3.
对1例具有遗传性家族史的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家系进行了临床资料报告和遗传学系谱分析,提示此家系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归属于X连锁隐性遗传,具有交叉遗传的特性,主动对相关家系成员进行遗传咨询和生殖干预可以避免家系中患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1组Goldenhar综合征家系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特征。方法我们随访到1组4代33人的Goldenhar综合征家系,对目前存活的29人进行了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的初步分析。结果家系内有Goldenhaar综合征患者5人.临床表现具高度多样性,累及眼、耳、脊柱、颜面、口腔等多个器官和系统的发育不良,在遗传方式上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从细胞遗传学水平对家系中成员进行染色体检查,未发现核型异常。结论该Goldenhar综合征家系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染色体检查未发现核型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7个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MD)性腺嵌合体家系的遗传学病因。方法选择2014年9月至2022年3月就诊于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的7个DMD性腺嵌合体家系为研究对象。收集家系的临床资料, 应用胚胎植入前单基因遗传学检测(PGT-M)对家系6先证者的母亲进行助孕, 采集7个家系的先证者、先证者母亲及其他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样、家系1 ~ 4胎儿的羊水、家系6体外培养胚胎的细胞, 提取基因组DNA, 用多重连接探针扩增(MLPA)对DMD基因进行检测, 对家系1 ~ 3、5 ~ 6先证者、其他患者、胎儿、体外培养胚胎进行基于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单核苷酸多态性(SNP)的单体型分析。结果 MLPA检测结果显示, 家系1 ~ 4、5、7的先证者与胎儿/先证者弟弟存在相同的DMD基因变异, 其母亲DMD基因均未见异常;家系6的先证者仅与1枚体外培养胚胎(共9枚)存在相同的DMD基因变异, 其母亲与通过PGT-M成功助孕胎儿的DMD基因均未见异常。STR单体型分析结果显示家系1 ~ 3、5的先证者与胎儿/先证者弟弟均遗传了相同的母源X染色体;SNP单体型分析结果显示, 家系6先证者仅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Emery-Dreifuss型肌营养不良(Emery-Dreifuss muscular dystrophy,EDMD)家系的临床、病理及遗传学特点.方法 收集家系中2例患者(先证者及女儿)的临床资料及骨骼肌标本,行组织化学染色病理分析;收集先证者及家系成员(3代7人)血液DNA标本,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直接测序方法 对LMNA基因进行突变检测;明确基因变异位点后对家系行单倍型分析.结果 先证者具有典型的EDMD临床表现:关节挛缩、进行性加重的肌无力和肌萎缩、心脏传导异常;骨骼肌活检病理示肌源性合并轻度神经源性改变;2例患者LMNA基因第9外显子发现杂合错义突变1583(C→G)(T528R),表型正常的其他家系成员未发现该突变;单倍型分析显示先证者及女儿具有相同的致病单倍型.结论 报道了中国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EDMD患者的表现型及基因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伴有皮层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cerebral autosomaldominant arteriopathy with subcortical infarcts and leukoencephalopathy,CADASI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基因诊断.方法 对1个CADASIL先证者及其家族的发病情况、遗传方式、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分子遗传学及治疗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 患者均有记忆力减退、乏力、脑卒中样发作等特点,没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证据,有家族聚集性,头颅CT、MRI示多发性梗死灶、脑白质变性,临床符合CADASIL的诊断.存活者中基因测序显示NOTCH3基因第3、4外显子突变,可确诊为CADASIL.该家系4代中有3代10人呈临床或亚临床发病,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结论 该家系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征符合CADASIL诊断.  相似文献   

8.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MD)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常以进行性肌无力、肌强直及白内障为特征;其它表现如心肌病、生殖腺萎缩、额秃、精神发育迟滞、新生儿肌张力减退并呼吸窘迫。患病者的临床表现各异,从无症状到死于婴幼期及青春期。最近的遗传连锁研究证明MD位于19号染色体上几个可测定距离的遗传位点之间。本研究论证连锁关系的临床用法,包括MD产前诊断的可能性。来自五个典型MD家系的40例资料,包括受累者及未受累者的家系成员及相应的配偶。MD的诊断以物理检查,肌电图,前房裂隙灯检查结果为基础,采集血清和唾液标本以测定Lutheran和  相似文献   

9.
一个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家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由DNA损伤(如突变)引起的人类表型缺陷,为人类遗传资源的收集与保藏以及人类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打下基础。方法通过实地调查得到表型缺陷家系,然后进行系谱分析。结果得到一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家系,4代41位成员中有12例患者。结论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由DNA损伤引起的人类表型缺陷;该病症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该病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外显率和表现度。  相似文献   

10.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肢带型肌营养不良(LGMD1)是一组遗传模式和临床症状高度不均一的肌病,人们用分子遗传学手段对其进行分型,目前至少已发现5个相关的基因位点,其中一个基因已被克隆,对这些基因的表达产物的研究也在进行之中,这些研究将揭示LGMD1的分子遗传机制和致病机理,也将对这些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该研究率先开展温州地区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家系的缺失基因诊断特别是STR单体型连锁基因诊断,为基于DMD症状前、携带者基因诊断结果的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提供依据。方法针对4例DMD先证者,采用多重PCR检测常见18个外显子缺失,进行直接基因诊断。针对未能发现常见外显子缺失的DMD先证者及其有关家系成员,采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TR)PCR检测5个位点(3’CA、44CA、45CA、49CA和50CA)STR多态性,进行间接单体型连锁基因诊断。结果家系二的先证者缺失外显子3、4和6。其余3个家系的先证者的异常x染色体均肯定来源于其母亲。家系一先证者外婆肯定是携带者。家系三先证者年幼(4周岁)弟弟肯定为正常人,将来年龄大了也不会发病,先证者外婆肯定是携带者。家系四先证者刚出生的妹妹肯定是遗传携带者,将来其生育儿子有遗传患病风险。结论该研究的DMD家系的缺失和STR单体型连锁基因诊断,特别是对症状前男孩的诊断、对无患病后代的女性携带者的检出,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可以为遗传咨询和生育指导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2.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胡冬贵,黎青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myotonicdystrophy,DM)后常染色体延迟显性遗传病,是成年人群中较常见的肌营养不良症,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欧洲人群的发病率约为1/8000。伴有肌强直的进行性肌无力和肌...  相似文献   

13.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肢带型肌营养不良 (L GMD1)是一组遗传模式和临床症状高度不均一的肌病 ,人们用分子遗传学手段对其进行分型 ,目前至少已发现 5个相关的基因位点 ,其中一个基因已被克隆 ,对这些基因的表达产物的研究也在进行之中 ,这些研究将揭示 L GMD1的分子遗传机制和致病机理 ,也将对这些疾病的基因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先天性厚甲症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特点。方法检索近20年来文献发表的13个先天性厚甲症家系,分析患者的临床表型及家系的遗传特点。结果 (1)先天性厚甲症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模式;(2)先天性厚甲症的临床表型特征为指(趾)甲过度角化增厚,甲营养不良并常伴外胚叶缺陷;发病时间以出生后一岁以内居多。不同家系中患者甚至同一家系中不同患者的表型可存在差异;(3)患者可伴发其他疾病;(4)先天性厚甲症1型、2型可具有不同的遗传基础。结论先天性厚甲症临床表型以指(趾)甲过度角化增厚,甲营养不良并常伴外胚叶缺陷为特征,但不同患者表型可存在差异;致病基因的检测有助于准确分型。  相似文献   

15.
MYH9相关综合征家系的临床表型和遗传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1组MYH9相关综合征家系的临床表现及遗传学特征.方法我们随访到1组4代51人的MYH9相关综合征家系,对目前存活的46人进行了临床表型和遗传学的初步分析.结果家系内有MYH9相关综合征患者17人,实验室检测都具有典型的"血小板减少、巨大血小板和粒细胞包涵体"三联症;临床表现具高度复杂性.并伴有严重的白血病、青光眼、转氨酶升高、血脂升高、哮喘、鼻炎及白内障等多种疾病,除此之外,本家系大部分感染者都有鼻炎和哮喘过敏史,而且当上述症状发作时,患者身上的出血点或紫癜会明显加重;在遗传方式上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从细胞遗传学水平对家系中成员进行染色体检查,未发现核型异常.结论该MYH9相关综合征家系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染色体检查未发现核型异常;家系中的感染者不仅具有巨大血小板、血小板减少及中性粒细胞包涵体的特性,而且还具有严重的如:肝炎、白内障、白血痛、哮喘等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6.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DM)是成人中常见的肌营养不良症,发病率约为1/20 000,以常染色体显性方式遗传。实际上,临床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DKD2紧密连锁的微卫星DNA对 2型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进行基因诊断。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毛细管电泳 基因扫描方法对PKD2基因侧翼微卫星D4S15 3 4、D4S15 42、D4S15 63、D4S2 460和D4S42 3进行基因分型 ,对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病家系成员进行连锁分析 ,确定患病家系是否与PKD2连锁 ,并对未发病成员进行基因诊断。结果 通过连锁分析 2 0个家系 ,寻找到 3个与PKD2连锁的多囊肾病家系 ;在 3个家系的 4名未发病成员中发现 2例携带PKD2基因突变的症状前个体。结论 连锁分析是多囊肾病异质性研究和基因诊断的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由母体遗传的常染色体显性基因,可使儿童发生严重的新生儿型肌强直性营养不良,而不是迟发型的肌强直性营养不良。作者研究了22例新生儿型先证者和59例迟发型先证者的家系,确定了新生儿型的发病风险和复发风险。在新生儿型先证者的同胞中其发生频率为29%,同迟发型先证者同胞中新生儿型的发病频率5%比较,有显著差异。如将产程中死亡者也算在新生儿型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法对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DPKD)家系进行症状前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方法提取家系成员外周血或羊水DNA,PCR扩增与PKD1紧密连锁的SM6、AC2.5、CW 2 4个微卫星遗传标记,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对4个ADPKD家系的36名成员(包括1名胎儿)进行基因连锁分析,分析各成员与疾病连锁的单体型。结果36例家系成员中检出了3例临床无症状,B超未提示多囊肾的PKD1基因携带者,产前诊断显示胎儿为未携带致病基因的正常个体。结论联合应用多个微卫星位点对ADPKD进行连锁分析能够对ADPKD家系成员进行基因诊断和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livopontocerebellar atrophy,OPCA)家系进行临床诊断,探讨其临床特点并明确其基因诊断.方法 完成家系调查,对包括先证者在内的家系成员进行神经科体检,行头部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等辅助检查,并进行基因诊断.结果 该家系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其中两例成员有明显异常临床表现,家族史调查显示另有9例有相似临床表现的成员已去世,头部MRI示小脑、脑干以及桥脑萎缩明显.结合家族史、临床表现以及MRI检查结果,其诊断符合橄榄桥脑小脑萎缩.对所有家系成员进行致病基因分析发现,脊髓小脑共济失调2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type 2,SCA2)、3型(SCA3)、7型(SCA7)、12型(SCA12)以及齿状核红核苍白球丘脑下部核萎缩(dentatorubral-pallidoluy-sian atrophy,DRPLA)致病基因检测均正常.10例健康对照SCA1目的片段CAG重复数为29~37,而2例患者异常等位基因CAG重复数分别为53和67,5例无症状家系成员中,1例CAG重复数为57,确诊为症状前患者,另外4例CAG重复数在29~37之间,排除患病可能.结论 该家系为CAG动态突变引起的橄榄桥脑小脑萎缩,临床特征存在异质性,基因诊断符合SCA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