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尿路上皮多器官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5~1992年底在本院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尿路上皮癌413例(肾盂移行上皮癌34例;输尿管移行上皮癌19例;胱移行上皮癌351例;尿道移行上皮癌9例)。如果以尿道肿瘤为1,各部位发生尿路上皮肿瘤机会之比为: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3.78:2.11:39:1。其中22例属尿路上皮多器官癌。各部位发生多器官肿瘤的机会:肾盂13/34(38.23%),输尿管14/19(73.68%),膀胱16/351(4.56%),尿道4/9(44.44%)。非同时发生的肿瘤间期5~62个月。其中一例尿路上皮癌者三年前患结肠癌。  相似文献   

2.
同时性尿路上皮多器官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同时性尿路上皮多器官肿瘤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效果。方法对获随访的65例同时发生于多个尿路器官的尿路上皮肿瘤进行回顾性总结。男39例,女26例。年龄45~79岁,平均66岁。肾盂癌合并输尿管癌21例,输尿管癌合并膀胱癌17例,肾盂癌合并膀胱癌14例,同时合并肾盂输尿管膀胱癌13例。T1 6例,T2 35例,T3 22例,T4 2例。G1 5例,G2 32例,G3 28例。随访6个月~14年。结果术前诊断同时存在尿路上皮多器官肿瘤59例(90.8%)。术前诊断准确率B超32.3%(21/65),IVU 45.3%(29/64),逆行肾盂造影56.8%(25/44),CT 81.5%(53/65),螺旋CT尿路三维重建91.7%(11/12),CT三维重建联合膀胱镜检查100.0%(12/12)。术后再发膀胱癌46例(70.8%),2年内再发36例。G1、G2、G3术后膀胱癌再发率分别为20.0%、81.3%和67.9%,G1与G2~G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术后膀胱癌再发率分别为66.7%、80.0%和63.6%;T4 2例均于术后短期内死亡,无膀胱癌再发。术后即时膀胱灌注化疗术后膀胱癌再发率63.2%(12/19),未灌注化疗者73.9%(34/46)。3年生存率41.7%,5年生存率30,6%。结论螺旋CT三维成像加膀胱镜检查是发现同时性尿路上皮多器官肿瘤的良好方法。同时性尿路上皮多器官肿瘤术后容易再发膀胱癌,肿瘤细胞分化不良者术后膀胱癌的再发率高。术后密切观察,建议除定期膀胱镜检查外,尚需行尿路造影检查。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PCNA表达与肾盂输尿管癌病理分期、细胞分级、复发及预后的关系,作者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7例肾盂输尿管癌PCNA增殖指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肾盂输尿管癌PCNA增殖指数随病理分期,细胞分级升高而增高,T3加T4PCNA增殖指数明显高于T1加T2(P<0.01).GPCNA增殖指数明显高于G1加G2(P<0.001),PCNA增殖指数高者(Ⅲ加Ⅳ级)术后膀胱癌再发率为60%(12/20)明显高于增殖指数低者(Ⅰ加Ⅱ级)22.2%(6/27)P<0.01。PCNA增殖指数Ⅲ加Ⅳ级同时伴发尿路上皮多器官癌占35%(7/20),Ⅰ加Ⅱ级同时伴发尿路上皮多器官癌占7.4%(2/27)P<0.05。PCNA增殖指数Ⅰ加Ⅱ级术后局部复发转移率为7.4%〔2/27),Ⅲ加Ⅳ级局部复发转移率为40%(8/20),P<0.05。PCNA增殖指数Ⅰ加Ⅱ级5年生存率为86.7%(13/15),Ⅲ加Ⅳ级5年生存率为35.7%(5/14)P<0.05。提示PCNA增殖指数与肾盂输尿管癌的病理分期,细胞分级有关,是低分化、侵袭性以及同时或相继发生尿路上皮多器官癌的重要特征,可能是判断肾盂输尿管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肾盂输尿管癌中P53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免疫组化SP法,对46例肾盂输尿管癌石蜡切片进行P53基因表达的研究。结果:肾盂输尿管癌P53表达阳性率为54.3%,同时发生尿路上皮多器官癌P53表达阳性86.7%,肾盂或输尿管单发癌P53表达阳性率为48.6%。  相似文献   

5.
肾盂恶性肿瘤(附161例报告)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1952~1991年间共收治肾盂恶性肿瘤173例,占同期恶性肾肿瘤的31.7%(173/546)。经手术治疗161例。男113例,女48例。平均发病年龄58岁。其中移行上皮癌151例(93.8%)。肾盂癌的发病数逐年呈上升趋势,近40年每10年间年平均发病数分别为1.9,2.5,5.1及7.8例。107例(66.5%)作了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口式切除术。25例(16.0%)术后复发膀胱癌。术后3、5和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5.61%(93/123),60、19%(65/108)和45.35%(39/56)。影响肾盂癌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肿瘤的临床分期和病理学特征。  相似文献   

6.
肾盂输尿管癌术后再发尿路上皮癌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1978年1月~1992年12月收治肾盂输尿管癌85例,术后再发尿路上皮癌26例。肾输尿管膀胱袖状切除术后再发率(30.1%)低于肾输尿管全切除术(54.5%)和肾切除术(75%)。病侧管口处膀胱癌再发率高。同时发生多部位癌、低级低期者术后再发率高,再发时间多在术后3年以内。术后再发与非再发者5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1)。对其再发因素早期发现与预后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原癌基因CerbB-2在肾盂输尿管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6例肾盂输尿管癌C-erbB-2蛋白表达与病理分期、细胞分级、复发与预后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肾盂输尿管癌中C-erbB-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34.8%,T_3+T_4C-erbB-2表达阳性率高于T_1+T_2,P<0.01;G_3CerbB-2表达阳性率高于G_2,P<0.05,G_1C-erbB-2染色均为阴性。C-erbB-2表达阳性者同时发生尿路上皮多器官癌占31.3%,表达阴性者同时发生尿路上皮多器官癌占13.3%。C-erbB-2表达阳性者术后膀胱癌再发率为62.5%,高于表达阴性者26.7%,P<0.05。C-erbB-2表达阳性者5年生存率为30.8%,表达阴性者为81.3%,P<0.05。提示C-erbB-2表达阳性者肿瘤有多器官发病倾向,肿瘤更具侵袭和转移;其表达与肿瘤病理分期、细胞分级有关,可能是判断肾盂输尿管癌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ell carcinoma,UCC)具有多中心、多发、复发的特点,可以发生在被覆尿路上皮的肾集合管、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及尿道.根据肿瘤部位的不同, UCC可分为上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 UTUC)和下尿路上皮癌,前者主要包括肾盂癌和输尿管癌,后者包括膀胱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 of bladder, UCB)和尿道癌.UCC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 microRNA(miRNA)与尿路上皮肿瘤有关.  相似文献   

9.
应用膀胱肿瘤抗原stat(BTAstat)与膀胱肿瘤抗原test(BTAtest)两种测试方法对120例血尿患者尿样进行检测,探讨其单独及两者联合应用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 1997年8月1日~1998年4月1日以血尿为首发症状的病人120例。年龄21~86岁,平均56岁。男88例,女32例。其中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42例(35.0%);良性前列腺增生症35例(29.2%);输尿管结石6例(5.0%);输尿管息肉2例(1.6%);肾盂上皮肿瘤和输尿管上皮肿瘤各1例(0.8%)…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多器官尿路上皮癌的误诊原因并探讨其预防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2月至2012年10月收治被误诊误治等3例多器官尿路上皮癌的临床资料.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83岁、69岁和71岁,均以血尿住院.本组例1、例2首次均以膀胱移行细胞癌在外院多次行TURBt.例1曾在三个月前,在外院先后行腹腔镜下膀胱癌根治术和肾切除术、回肠膀胱术.例2在入院前,曾在外院行肾输尿管部分切除.例3以肾盂癌在外院行肾、输尿管部分切除术.在本院行尿细胞学检查和B超、IVP、CTU或MRI检查及膀胱镜检查,例1诊断为复发性膀胱癌术后,肾切除术后右输尿管残段癌,左肾积水,肾功能不全,全身多发性转移.例2为复发性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右输尿管下端癌,多脏器转移,多器官衰竭.例3为右肾盂癌肾切除输尿管部分切除术后,膀胱癌.例1给双“J”管置入内引流术.例2给营养支持、对症处理.例3行膀胱部分加输尿管残段切除术,BCG膀胱灌注局部化疗.结果 全组患者随访6年.例1、例2分别于术后8个月和3个月死于肿瘤全身转移、多脏器衰竭.例3无瘤生存6年健在.结论 提高对多器官尿路上皮癌的认识,不能满足于单一器官肿瘤的诊断,不但要给予CT、MRI等检查,仍需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必须行膀胱镜检查,尤其是复发性膀胱癌要警惕上尿路上皮癌同时存在的可能,以免误诊,造成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路上皮多器官癌的诊治要点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1例肾盂癌患者术后继发膀胱、全尿道、肺部、肝部及腹股沟尿路上皮癌的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尿路增强CT示左肾盂癌,行肾盂癌根治术后,先后出现膀胱、后尿道、前尿道、腹股沟、肺部及肝部尿路上皮癌,随访4年余,现正给予化疗、放疗。结论:尿路上皮癌应树立多源性观念,可同时或先后发生尿路多器官癌,甚至远处转移,上尿路尿路上皮癌倾袭性更强,术前应明确诊断,手术应兼顾完整切除肿瘤和尽量减少风险,积极治疗可延长寿命。  相似文献   

12.
尿路复合性恶性肿瘤(附21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告21例尿路复合性恶性肿瘤,位于肾盂2例,膀胱19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绝大多数病人伴有尿路刺激症状。低分化的移行细胞癌(TCC)与继发性复合肿瘤有密切关系。21例中1例为TCC复合肉瘤,11例为TCC复合鳞癌,7例为TCC复合腺癌,2例为腺癌复合鳞癌。本组2例肾盂肿瘤分别行肾输尿管全长加膀胱袖口状切除术和肾部分切除术,术后存活6个月和1年;膀胱肿瘤14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已生存3年4例,1年2例,未满1年2例,3例1~2年内死亡,失访3例;2例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已生存5年和3年以上;3例行TURBt,已生存3年1例,15年1例,未满1年1例。对尿路复合性恶性肿瘤的组织学、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肾盂输尿管癌蛋白激酶C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PKCα在肾盂输尿管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45例肾盂输尿管癌中PKC、PKCα表达。结果 肾盂输尿管癌PKC、PKC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和57.8%。其中T2~T3为68.6%(24/35)、68.6%尿管癌PKC、PKCα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和57.8%。其中T2~T3为68.6%(24/35)、68.6%  相似文献   

14.
尿路上皮癌模型的制作及BGC对其发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鼠尿路上皮癌模型的制作及卡介苗(BCG)对其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根据化学致癌的“启动--促进”理论,采用N-丁基N-4(4-丁基)亚硝胺(BBN)和糖精诱导雄性纯种近交系SSB小鼠发生高度浸润性尿路上皮癌并制作成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进行了BCG对尿路上皮癌发生发展的影响的研究。结果:尿路上皮癌总发生率为24.1%,其中肾盂癌和膀胱癌发生率分别为11.1%和12.9%,未发现输尿管癌。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肾盂输尿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0年1月~2008年3月收治的45例原发性肾盂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表现有血尿40例,腰痛8例,体检发现肾积水1例。阳性率较高的检查有逆行尿路造影、CT、MRI和输尿管镜检查,阳性率分别为66.7%(8/12)、78.8%(26/33)、90.0%(9/10)和90.0%(9/10)。35例(87.5%)做了肾输尿管全长切除、膀胱袖状切除术。35人(77.8%)得到随访,10例在术后13(5~33)个月内14次发生膀胱肿瘤,1例输尿管癌术后3.5年发现对侧肾盂癌,14例死于癌转移,5年总体生存率为34.3%(12/35)。结论:对反复出现的肉眼血尿、腰痛和肾积水患者要考虑本病的可能,联合应用几种检查方法是提高诊断率的关键,肾输尿管全切、膀胱袖状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肿瘤转移和浸润致输尿管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处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提高肿瘤转移和浸润引起的上尿路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水平,总结了1989年8月 ̄1997年7月临床处理34例的结果。其中原发灶为胃肠道肿瘤10例,膀胱癌7例,前列腺癌6例,宫颈癌4例,卵巢癌3例,其他肿瘤4例。梗阻部位在输尿管上段9例,经皮尿管下段25例(73.5%),其中输尿管膀胱交界处7例(20.6%)。治疗采用双J管内引流9例,经皮尿管下段25例(73.5%),其中输尿管膀胱交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肾盂输尿管癌的最佳手术方式及预防术后再发膀胱癌的有效措施。方法;对94例采用不同术式治疗肾盂输尿管癌患者术后再发膀胱癌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结果:单发肾盂或输尿管行肾盂输尿管切除术(未切除壁间断输尿管及管口周围部分膀胱)术后膀胱再发率为54.5%(6/11),明显高于肾盂输尿管膀胱部分切除术(23.5%,12/51)和改良膀胱粘膜袖套状切除法肾盂输尿管膀胱部分切除术(33.3%,3/9),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后二者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肾盂输尿管癌术后再发时间短,多位于病侧管口周围。肾盂输尿管多器官癌行肾盂输尿管膀胱部分切除术后膀胱癌再发率为72.2%(13/18),与改良膀胱粘膜袖套状切除法肾盂输尿管膀胱部分切除术60%(3/5)比较,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改良膀胱粘膜袖套状切除法可防止瘤细胞种植,是一良好的治疗方法。彻底切除病侧管口周围部分膀胱壁是预防术后再发膀胱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尿路上皮多器官癌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1例肾盂输尿管膀胱癌患者的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分析.结果 手术顺利,手术时间约270 min,术中出血量约100 ml.术后3、6个月复查膀胱镜和全腹CT均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IVU、CTU对术前明确尿路上皮多器官癌有明显帮助,必要时可行输尿管镜检,采用腹腔镜手术完整切除肿瘤可行.尿路上皮癌应树立多源性观念,推荐IVU、CTU作为尿路上皮癌的常规检查,手术应兼顾完整切除肿瘤和尽量减少风险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肾盂恶性肿瘤(附3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31例肾盂恶性肿瘤,其中移行上皮细胞癌27例,移行上皮及鳞状上皮混合性癌3例,腺癌1例。静脉尿路造影(IVU)和CT为主要诊断方法。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可预防肾盂肿瘤的种植。术后定期复查膀胱镜和灌注化疗药物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20.
MR尿路造影在泌尿外科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17  
自1996年11月~1997年5月采用MR尿路造影(MRU)诊断泌尿外科疾病患者22例,其中尿路无病变6例,上尿路梗阻6例,输尿管癌2例,肾输尿管结核1例,输尿管结石4例,神经性膀胱所致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膀胱癌2例。结果:尿路无病变6例MRU均能明确显示尿路无梗阻;6例上尿路梗阻可明确病变;4例尿路结石单纯MRU无法诊断病变;2例输尿管癌MRU不能显示输尿管下段与膀胱重叠部位病变;1例肾输尿管结核MRU有典型征象;1例慢性肾功能衰竭,MRU清晰显示尿路扩张、积水;2例膀胱癌MRU清晰显示膀胱占位及膀胱壁浸润。结果认为:MRU是一种新的、无创性、无需造影剂诊断尿路病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