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①目的 探讨脐血清体外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骨髓抑制期造血细胞增殖的影响。②方法 采用体外粒单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培养法,观察正常成人血清和脐血清,对正常造血细胞和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抑制期骨髓造血细胞增殖的影响。③结果 脐血清组的正常骨髓CFU-GM产率明显高于成人血清组(t=6.993,P<0.01),脐血清组的 白血病化疗后骨髓CFU-GM产率亦高于成人血清组(t=3.060,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脐血粒单系造血祖细胞(CFU-GM)培养,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与价值。方法 琼脂半固体培养法,比较脐血、骨髓、外周血CFU-GM,比较脐血4℃保存2,4,6天后,CFU-GM回收率。结果 脐血CFU-GM的平均产率接近骨髓,明显高于成人外周血,脐血4℃保存,CFU-GM回收率2天为85.5%,4天为35.1%,6天为10.1%,结论:脐血中富含造血干/祖细胞,为造血细胞移植提供新的来源。脐  相似文献   

3.
利用粒-单祖细胞集落(CFU-GM)的体外培养,观察脐血血清(UCS)对正常及白血病骨髓造血祖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UCS对正常及急性白血病(AL)患者完全缓解的骨髓CFU-GM形成有一定增殖作用,而对初发/复发未治AL患者的骨髓CFU-GM形成无类似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体外单层半固体琼脂培养法及液体培养法检测了脐知中CFU-GM和CFU-F并与成人骨髓和外周血对照,结果显示,脐血培养7dCFU-GM产率约相当于成人外周血的5~6倍,但低于骨髓;培养14d的产率略高于骨髓,与骨髓培养7d结果相比无血中可培养出CFU-F,但产率仅为骨髓的1/5,而外周血中则无CFU-F形成,提示人脐血富含造血祖细胞,且有不同于骨髓及外周血的性质。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桥联酶标APAAP技术,用CD34+单抗QBEND10标记脐血和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同时采用体外半固体培养法检测脐血和外周血CFU-GM产率血,并对两者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体外培养CFU-GM产率,脐血为96.06±63.37,外周血为7.24±6.20,两者差异显著,P<0.01。(2)CD34+细胞百分率,脐血为1.69±1.06%,外周血为0.0065+0.0047%,两者差异显著,P<0.01。(3)脐血CFU-GM产率与CD34+细胞百分率呈正相关,R=0.759,P<0.01,回归方程Y=0.0127X+0.4649。外周血不相关R=0.0447,P<0.05。提示采用桥联酶标法检测CD34+细胞百分率可以代替CFU-GM用于预测脐血造血重建能力,由于该法简便、快速、敏捷,不需昂贵设备,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
应用体外培养方法对人脐血造血祖细胞(CFU-GM、CFU-E、BFU-E、CFU-F)数量及其特征进行观察,并与成人外周血及骨髓相比较。结果显示:①脐血中CFU-GM、CFU-E、BFU-E数量约相当于成人外周血的7~18倍;CFU-GM及CFU-E数量与骨髓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但BFU-E低于骨髓;②脐血中CFU-GM的集落大小、细胞构成、集落生长曲线明显不同于成人外周血及骨髓;③脐血红系祖细胞生长模式近似于骨髓;④脐血中可培养出CFU-F,其数量约为骨髓的2/5,而外周血中则无CFU-F形成。提示人脐血中富含造血干/祖细胞,而且在数量和特征上明显不同于外周血和骨髓,在移植中可能更具有重建骨髓造血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应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和流式细胞术(FCM),观察了脐血中粒一单系祖细胞(CPU-GM)、红系祖细胞(BFU-E)的数量和特性,并对其细胞增殖周期和骨贿及成人外周血做了比较,实验提示脐血中含丰富的CFU-GM和BFU-E,其数量低于成人骨髓而大大超过外周血水平,脐血红系祖细胞对EPO、BPA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而粒系祖细胞对CSF的敏感性和骨髓比较似无明显差别.脐血S期、G2+M期,及S+G2M期细胞数均明显低于骨髓,虽略高于外周血各期细胞数,但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利用扩散盒方法观察了复血康煎剂对正常小鼠及骨髓抑制小鼠CFU-D和CFU-E的影响。结果表明,复血康煎剂不仅可提高正常小鼠CFU-D及CFU-E的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1,还可提高环磷酰胺所致骨髓抑制小鼠的CFU-D及CFU-E的产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01,与正常组比较P<0.01。说明复血康煎剂能促进骨髓造血细胞的增殖、分化,并能促进损伤的骨髓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分化,使其受损伤的骨髓恢复造血,推测复血康煎剂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9.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化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①目的 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化疗中对骨髓造血细胞的作用。②方法 随机选择AML化疗病人51 例,其中化疗后应用G-CSF治疗的27 例为治疗组,未应用G-CSF治疗的24 例为对照组,动态观察骨髓抑制期和恢复期的血细胞变化。③结果 治疗组骨髓抑制期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t= 2.32,P< 0.05)。两组缓解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χ2= 2.010,2.031,P> 0.05)。④结论G-CSF对化疗后骨髓的恢复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以体外培养的方法,对1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的骨髓,用社体介异的单克隆抗体选择性去除T细胞亚群,通过粒-单核祖细胞集落产率的变化,观察T细胞亚群对造血细胞的抑制活性,结果发现15例MDS骨髓去除CD4细胞前后CFU-GM集落产率无明显变化;去除CD8细胞后,11例MDS骨髓CFU-GM集落产率无明显变化,4例MDS骨髓CFU-GM集落产率增加38%-71%,与未去除CD8细胞组有明显差(P<0  相似文献   

11.
①目的 探讨红细胞指数对急性白血病病儿骨髓抑制期的诊断价值。②方法 应用cell DYN16 0 0血细胞自动计数仪分析外周血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MCH)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 (MCHC)。③结果 急性白血病病儿骨髓抑制期MCV ,MCH和MCHC明显高于骨髓恢复期 ,差异有显著性(t=16 .5 7,P <0 .0 0 1;t=2 .0 7,2 .88,P <0 .0 5 ) ;而血红蛋白则明显低于恢复期 (t =2 7.0 1,P <0 .0 0 1)。④结论MCV的升高可作为判断骨髓是否处于抑制期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机制及环孢菌素A(CsA)对AA患骨髓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方法:采用微量甲基纤维索法研究了18例AA患者骨髓粒一单系祖细胞(CFU-GM)集落形成及其骨髓细胞和血清对正常CFU-GM集落形成的影响,据此对AA按发病机制进行分组,同时加CsA与AA骨髓及正常骨髓共同培养。结果:干细胞缺陷组5例,微环境缺陷组4例,细胞抑制组7例,血清抑制组2例。AA骨髓CFU-GM集落产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sA能显著增加AA集落,集族产率(P<0.05);8例AA骨髓CFU-GM集落产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sA能显著增加AA集落,集族产率(P<0.05);8例AA骨髓对CsA敏感,其中细胞抑制组6例,干细胞缺陷组2例。结论:本研究可能为预测CsA治疗AA的临床疗效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MDS)的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技术 ,观察 40例MDS患者骨髓细胞粒 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 (GM CFU)体外生长情况及患者血清、骨髓细胞对正常人造血祖细胞体外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 :MDS中的难治性贫血 (RA) 74%为造血干细胞缺损 (HSCD) ;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 (RAEB)、转化中的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 (RAEB T)、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 (CMML) 10 0 %为免疫介导型 (IC) ;环形铁粒幼红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 (RAS)仅 2例 ,造血微环境缺陷 (HMED)及IC型各 1例。结论 :RA、RAS与RAEB、RAEB T、CMML患者可能是两种本质不同的群体 ,研究MDS的发病机制对克服治疗上的盲目性 ,提高疗效、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藻酸双酯钠(PSS)对肺炎病儿细胞黏附分子表达的影响。②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了应用PSS治疗前后肺炎病儿外周血白细胞CD18的表达、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sVCAM-1)浓度的变化。③结果肺炎病儿外周血白细胞CD18表达、sICAM-1和sVCAM-1浓度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t=6.270~9.882,P均<0.001)。应用PSS治疗后白细胞CD18表达、sICAM-1和sVCAM-1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和普通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意义(t=7.552~69.930,P均<0.001)。④结论PSS能明显降低肺炎病儿细胞黏附分子表达。  相似文献   

15.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在急性白血病中表达的意义。(2)方法 应用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48例不同病期的急性白血病病人骨髓及10例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RP信使RNA(mRNA)的表达。(3)结果 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存在MRP的低水平表达;复发的急性白血病病人MRPmRNA表达明显增高,其对预后及复发的预测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用白细胞介素2(IL-2)激性的外周血(APB)和脐带血(ACB)及骨髓(ABM)单个核细胞的培养上清,对骨髓造血的影响和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MTT法,在体外同时检测APB和ACB及ABM培养上清,对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同时用集落培养法,检测这3种上清对骨髓粒-单细胞集落和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加入APB和ACB及ABM培养上清,对正常骨髓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增殖能力,以及粒-单细胞集落和成纤维细胞集落形成无显著的影响。结论:应用IL-2对自体干细胞移植物进行体外净化时,培养上清对正常造血细胞和单个核细胞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儿头发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①目的 探讨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病儿头发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及意义。②方法 采用质子激光X射线荧光法,检测100例RRI病儿与50例健康儿童头发中微量元素锌(Zn),钙(Ca)、铁(Fe)、铜(Cu)、铅(Pb)含量。③结果 RRI病儿头发微量元素Zn,Fe,Ca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t=2.977~6.326,P〈0.01);两组Cu,Pb含量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105,1.110,P〉0  相似文献   

18.
rhIL-3对人骨髓粒单祖细胞集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骨髓细胞体外培养技术,观察了国产重组人白细胞介素3(rhIL-3)对人骨髓粒单祖细胞集落的影响。结果显示,rhIL-3能刺激正常骨髓细胞形成由粒细胞或(和)单核细胞构成的细胞集落,这种效应在一定范围内与rhIL-3剂量呈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铁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①目的 探讨血清铁蛋白(SF)与2型糖尿病病人糖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②方法 采用放免法测定96例2型糖尿病病人及32例正常人的SF和胰岛素水平,并同时检测血糖、血脂等。③结果 2型糖尿病病人血清SF明显高于正常人(t=4.22,P〈0.01)。SF水平与血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胰岛素抵抗有关(F-67.36,72.82,q-6.24~9.32,P均〈0.01;t-3.240,P〈0.01)。④  相似文献   

20.
(1)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基因的表达及临床意义。(2)方法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77例AL病人及10例健康人基因表达进行检测。(3)结果 77例AL病人MRP平均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复发组MRP平均表达水平与初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5.32,P〈0.01)。(4)结论 AL的复发与MRP表达有关,MRP基因的过度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