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MID)是因患者长期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使脑微小动脉出现变性、坏死,产生微动脉血栓后,在脑组织中留有腔隙,使中枢神经系统多次、多处受损,患者出现多发性卒中,最后导致某些精神症状及痴呆.我院于2007年2月~10 月共收治30例老年MID患者,现将对该病的预见性护理及特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老年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MID)是因长期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使脑微小动脉出现变性、坏死,产生微动脉血栓后,在脑组织中留有空隙,使中枢神经系统多次、多处受损,出现多次性卒中致神经症状及痴呆。本文着重探讨预见性护理及特殊护理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晶 《黑龙江医学》2006,30(11):874-875
老年多发性脑梗死痴呆(MID)是因患者长期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使脑微小动脉出现变性、坏死、产生微动脉血栓,在脑组织中留有空隙,使中枢神经多处受损,患者出现多发性卒中,最后导致某些精神症状及痴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是因患者长期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使脑街小动脉出现变性、坏死、产生激动脉血栓后,在脑组织中留有胜隙使中枢神经系统多次多处受损,患者出现多发性卒中,最后导致某些槽神症状及痴呆。本文将46例老年多灶脑梗塞性痴呆(MID)与32树非老年多灶脑梗塞性痴呆进行护理,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老年组46例,男性29例,女性17例,年龄62~幻岁,平均68.3士3.17岁;非老年组32例,男性23例,女性9例,发病年龄46~59岁,平均542土3.85岁。其中,颅脑CT示脑部梗塞灶>2个者老年组36例,非老年组Ic例;动脉硬化症老年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MID)的病因及梗塞部位。方法 回顾性分析48例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患者的既往史及头颅CT检查。结果 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组年龄在70岁以上占79.2%。年龄是MID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压及血糖异常均是MID主要危险因素。合并高血压占79.2%,合并血糖异常占52.1%。48例的患者中,有28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心脏病房颤病史中的一种或几种,占93.3%。有27例患者多发性梗塞的梗塞灶涉及到基底节区、额叶、颞叶、顶叶中的一种或几种,占90.0%,其中有脑萎缩者占70.0%,白质疏松者占20.0%。结论 通过对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的分析,认为高血压、脑卒中病史、糖尿病及心脏病房颤为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相关因素和P300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蓓 《四川医学》2001,22(2):130-131
目的 探究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MID)的相关因素及P300对MID的诊断意义。方法 对60例MID和64例无痴呆脑梗死患者的痴呆危险因素,梗死部位和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进行对比分析,并用听觉Odd-ball序列测试P300。结果 MID组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27次卒中史、皮质梗死、皮质合并皮质下梗死、多发性梗死及双梗死者与对照组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0.01)。而二组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MID组P300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反复卒中是MID的危险因素。皮质梗死、皮质合并皮质下梗死、多发性梗死及双梗死与MID的发生有关。P300是一种客观的、有价值的电生理检测,反映认知功能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脑血管性痴呆是由于病人多次反复发生脑梗塞或一次严重的卒中造成的精神及智能明显低下 ,常伴有情感障碍且呈进行性加重之病症。本文就该症在此作一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 2 0例 ,均为我院 1997年至 1999年收治的脑血管痴呆患者。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60— 82岁。平均年龄 70岁 ,其中有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史者 18例 ,占 90 % ;反复卒中进入痴呆者 14例 ,占70 % ;一次卒中起病者 5例 ,占 2 5% ;饭、酒后发病者4例 ,占 2 0 % ;高血脂 14例 ,占 70 %。头颅CT扫描 :一处大片梗塞 1例 ,二处梗塞者 3例 ,三处以上梗塞者 10例 ,脑出血 6…  相似文献   

8.
本文收集了36例多发性梗塞性痴呆(MID)病例与31例Alzheimer's(AD)病的病例,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病例来源及一般资料36例MID与对照组31例AD均为我院93年3月~96年6月住院患者.MID女性13例,平均年龄78.3士7.7岁(67~74岁),男性平均年龄75.2士4.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MID)的病因及梗塞部位;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患者的既往史及头颅CT检查;结果:30例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的患者中,有28例患者既往有高血压、脑卒中、糖尿病、心脏病房颤病史中的一种或风种,占93.3%;有27例患者多发性梗塞的梗塞灶涉及到基底节区、额叶、顶叶中的一种或几种,占90.0%,其中有脑萎缩者占70.0%,白质疏松者占20.0%;结论:通过对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的分析,认为高血压、脑卒中病史、糖尿病及心脏病房颤为顾因素。CT显示梗塞位于基底节、额叶、颞叶、顶叶的患者易发生痴呆,部分患者有脑萎缩或白质疏松。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71例多梗塞性痴呆(MID),就其病因,发病机理、临床与CT特点进行探讨。MID主要见于有脑动脉硬化症(100%)和高血压病(57.7%)的老年人,占老年期痴呆首位,本文为68.2%,MID的发生与梗塞灶的体积、部位、数目有关,以多发性腔隙性脑梗塞最多见(59.1%),SAE是本病的一个特殊类型。MID的智能损害为皮质下痴呆的表现。本文初步提出了MID的诊断要点。  相似文献   

11.
多发性梗死性痴呆的病因及经颅多普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琳  黄芝  李玉环 《广东医学》2007,28(4):577-578
目的 研究多发性梗死性痴呆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CD)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60例MID和38例无痴呆脑梗死患者进行TCD检测,并对病因、TCD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MID组有高血压、糖尿病、震颤麻痹者及有2次以上脑梗死发生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MID组MCA ACA血流速度异常最常见,血流速度减慢为主.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震颤麻痹者及有2次以上脑梗死是MID的危险因素,TCD对MID的早期诊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脑梗死性痴呆(MID)是老年人的常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麦角淇烟酯(尼麦角林)抗痴呆效果显著。我院于1994年5月~1998年7月应用麦角溪烟酯治疗MID患者30例,现就其疗效、作用机制、临床应用及副作用进行观察,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59例均符合美国DAS一回诊断标准,BIJ:Hackinshi得分>7分,MMSE(简易状态检查量表)得分<23分,BBS(日常生活功能量表)得分>4分。CT、MR检查均提示有脑萎缩或多发性脑梗死。脑电图提示有弥漫性但波或局限性慢波。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男ZI例·女9…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早期发现多发性脑梗塞患者认知障碍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56例维吾尔族多发性脑梗塞(MI)患者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简易智力状况检查量表(MMSE)动态监测,每3个月监测1次,共24个月,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发性脑梗塞性痴呆(MID)发病率为25.0%(39/156),其中23例发生于随访的9个月后,占58.9%;随访中出现痴呆的患者的平均血流速度(Vm)降低,而搏动指数(PI)增加。与单纯 MI组相比,两组 Vm从9个月开始即显示出明显的差异,较 MID的发生高峰提前约3个月。结论用TCD动态监测维吾尔族MI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早期发现多发性脑梗塞患者认知障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26例多发性梗塞性痴呆的临床分析南京化学工业(集团)公司医院(210048)杨明华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老年人痴呆中,多发性梗塞性痴呆(to)占15%,我国史鸿章统计资料,血管性痴呆占24.6%,血管性痴呆是老年性痴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尤...  相似文献   

15.
对多发性脑梗死性痂呆(MID)和无痂呆脑梗死患者的受教育程度,既往史、梗死部位进行对比分析,以探讨多发性脑梗死性痂呆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MID组受教育程度低,有高血压、糖尿病、≥2次卒中史,颞、顶、额叶、基底节、侧脑室旁多发性梗死、双侧梗死与对照组相比均有较显著差异(P<0.05)。提示,文化水平低,高血压、糖尿病、反复卒中史是MID的危险因素、颞、顶、额叶、皮质下多发性梗死、双侧梗死与MID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6.
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激烈的竞争及社会压力,心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中风性(脑梗死性痴呆)痴呆患者呈上升趋势;而且平均年龄出现低龄化。我院于2005年1—12月份共收治了256位此患者。其中56例因长期高血压、脑动脉粥样硬化及小动脉硬化引起血栓形成,导致急性脑血管闭塞,脑组织缺血变性坏死,使中枢神经系统多处、多处受损,患者发生脑卒中,最后出现各种症状的痴呆。  相似文献   

17.
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义  王玉敏 《医学综述》2000,6(11):502-504
<正>老年期痴呆中主要有血管性痴呆(VD)和Alzheimer病(AD)两大类。血管性痴呆占全部痴呆的1/4—1/3,是老年人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很多脑血管病都可以引起痴呆,约20%~40%的脑血管病患者伴有程度不同的智能障碍。1974年Hachinski经病理研究指出,多发性的双侧半球缺血卒中是导致认知障碍的直接原因,提出“多发性梗死性痴呆(MID)”的诊断,并将其作为一个特殊的临床实体。MID是VD的最主要表现形式,但不能解释所有的VD。进一步地研究表明,除MID外,还存在与血管因素有关,而以其他不同形式表现的痴呆者。  相似文献   

18.
我院1995年1月至12月经头颅CT扫描证实为多发性脑梗塞性病人106例(含住院42例,门诊64例).其中无明显精神障碍者70例(66.04%),有明显精神障碍者(符合DSM-Ⅲ多发性梗塞痴呆的诊断标准)36例(33.96%).现结合:36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男性25例.女性11例.男:女=2.27:1。发病年龄52~92岁.平均69.2岁,其中63~80岁占一半以上,病程半年至10年、起病形式;以卒中起病26例(72.22%),隐袭起病10例(27.78%)。有高血压及冠心病史22例(61.4%),糖尿病10例(27.78%),胆结石2例(5…  相似文献   

19.
对40例多梗塞性痴呆(MID)与41例多梗塞性非痴呆(MI),从智能测试、常见神经系统体征及脑CT扫描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MID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表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积分均明显低于MI组(P<0.01),MID组肢体瘫痪、感觉障碍等神经系统体征的出现率明显高于MI组(P<0.01),大脑双侧病变、丘脑、基底节、基底节合并皮质病变者易发生MID。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突出,老年性痴呆发病率明显增加。据统计,我国老年性痴呆患者中脑血管性痴呆(MID)多于原发性退行性痴呆(以Aizheimtr型痴呆SDAT为主)[1],死后尸检亦表明MID为43.3%;SDAT为20.0%[2],痴呆病人平均病程8年,其死亡危险是同龄人的3倍。临床资料我院4年中共收治老年性痴呆患者37例,MID19例(51.4%),SDAT11例(29.7%),混合性及原因不明7例(18.9%)[3]。护理体会1老年性痴呆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来明显改善和促使脑功能恢复,大多采用非特异性脑机能改善剂以促进脑血管扩张,提高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