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胃病患者76例胃液及外周血中幽门螺杆菌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法对76例胃病患者胃粘膜组织、胃液、外周血进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结果发现:30例患者于胃粘膜组织中检出了HP。胃粘膜有HP感染者30例中24例在胃液中检出了HP,11例在外周血中检出了HP。胃粘膜HP检测阴性者胃液及外周血中未检出幽门螺杆菌。胃粘膜组织中HP的感染呈“斑片状集簇分布”。检测胃液中的HP可以弥补胃粘膜组织中HP“斑片状集簇分布”所造成的假阴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多聚酶链反应(PCR)检测胃病患者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HP)。方法:从13例有上消化道症状、经内镜检查证实的胃病患者采集胃黏膜、口腔含漱液和6个牙位的龈上及龈下菌斑,应用(PCR)检测标本中的HP。同时用酶联免疫法检测静脉血、唾液、龈沟液中抗HP特异性IgG抗体。结果PCR检测胃黏膜均为HP阳性。6例患者(46.2%)的含漱液和11例患者(84.6%)的至少一份菌斑样本中检测出HP。口腔黏膜与胃黏膜HP阳性率高于一般人,此外从患者静脉血、唾液、龈沟液中均可检测到HP特异性IgG抗体。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龈沟或牙周袋可能是口腔HP聚集的适宜环境。  相似文献   

3.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胃粘膜及唾液幽门螺杆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用唾液标本无创伤检测胃幽门螺杆菌(HP)。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同步检测122例住院患者,并与常用检测方法对照。结果:唾液中HP阳性者6例,其胃粘膜PCR法、Giemsa染色法及尿素酶试验均同时阳性。胃粘膜PCR法HP阳性率为62.3%,显著高于Giemsa染色法49.2%,但低于尿素酶法的75.0%(P<0.05)。胃粘膜PCR法及Giemsa法所见,组织学胃粘膜炎症程度与HP检出的级次间有双向序列关系(P<0.005)。各种疾病中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检出率最高。结论:唾液HP可能是口—口传播的传染源;唾液PCR法有望成为一种无创伤性检测HP的新方法;无条件进行HP检测的单位,可根据胃粘膜炎症程度先行决定是否予抗HP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聚合酶链反应(PCR)试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行胃镜检查患者24例聚合酶链反应(PCR)试验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胃黏膜标本PCR检出18例,检出率75%。唾液中HP的PCR检出13例,检出率72.2%。结论:聚合酶链反应(PCR)试验可以检测唾液、胃液、牙垢、粪便、胃黏膜等标本中所含有的HP,敏感性很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并发消化性胃溃疡(Peptic ulcer,PU)及其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以因上消化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的COPD患者72例为实验组,而有上消化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其他患者70例为对照组,均在胃镜检查时钳取幽门口附近胃粘膜2~3块进行快速尿素酶检测,将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实验组检出慢性胃炎72例,其中溃疡病21例(占29.16%),幽门螺杆菌(HP)阳性25例(阳性率34.72%);对照组检出慢性胃炎70例,其中溃疡病8例(占11.43%),HP阳性47例(阳性率67.14%)。两组患者均检出为慢性胃炎,但两组溃疡病发病占比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两组合并HP感染阳性率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COPD患者消化性溃疡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而HP感染率则低于其它患者,提示HP感染并非COPD患者出现上消化道症状以及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慢性胃炎胃粘膜端粒酶活性的关系。方法通过胃镜活检获取34份快速尿素酶检测HP阳性组织标本,-80℃冻存,然后集中对标本进行TRAP—PCR银染法检测端粒酶活性。结果34例胃镜活检标本中有3例出现端粒酶活性阳性。结论在良性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低,但HP感染的慢性浅表性胃炎HP的根治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7.
刘文戟  匡哲 《中外医疗》2011,30(34):188-188
目的 探讨微生物检验技术对于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意义。方法 慢性胃炎患者80例,均接受胃粘膜活检标本检测、粪便HP抗原检测、唾液抗HpIgG测定及粪便HP抗原和唾液抗HpIgG联合测定,以胃粘膜活检标本检测结果为标准,判断微生物检验(唾液HpIgG及粪便HP抗原检测)的准确度、特异性和敏感度。结果 2种微生物检测的准确度和敏感性均达到90%以上,特异性方面粪便HP抗原检测高于唾液HpIgG测定。两项联合诊断的敏感性更是达到99.49%,但特异性大大不如单项检测。结论 微生物检验技术具有非侵入性特点、操作简单、标本易获取、对人体无害、诊断准确率高等优点,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理想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胃粘膜幽门螺杆菌(HP)检测分析,探讨HP感染与胃疾病的关系。方法:用MB染色检测1354例胃粘膜HP。结果:1354例胃粘膜HP检出率为51.5%。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腺体异型增生、胃癌活检组织中的HP检出率分别为49.5%、53.5%、60.2%、51.8%、68.3%、39.8%。胃癌的HP检出率明显低于其他病变(P<0.01)。慢性浅表性和萎缩性胃炎中有活动性变化535例,HP感染80.2%,无活动性病变465例,HP感染只有18.9%,两者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01)。萎缩性胃炎伴肠化292例,HP检出阳性105例(35.9%),不伴有肠化127例,HP检出阳性119例(93.7%),这二组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HP的感染与活动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及腺体异型增生有明显的关系,本组病例胃癌的HP检出率偏低,HP感染与胃癌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对胃粘膜标本用直接涂片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法联合检测幽门螺杆菌(HP)。在被检测的326例标本中,直接涂片阳性171例(52.5%),PCR法阳性306例(94%);尿素酶试验(UAT)阳性率仅为53.7%,且其中有6例为人胃螺杆菌(Hh)感染。提示直接涂片法与PCR法二者联合检测HP,具有简便、快速、检出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选择1997年7月—1999年6月收治的276例慢性胃病患者,采用胃粘膜组织的病理切片染色(Warthin-starry,W-S)和快速尿素酶试检(Hput)以及唾液的HP-PCR法三种方法同时检测幽门螺杆菌(HP),并进行比较。三种方法检出率分别为52.2%,67.4%,76.1%。HP-PCR与W-S和GPUT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胃粘膜HPUT,W-S染色比较,HP-PCR方法灵敏度高(84.2%),特异度稍低(66.7%)。因此,对有上消化道症状而不愿耐受胃镜检查的患者,可应用唾液PCR检测;亦可用于大规模的HP流行病学调查;口腔内存在HP,可成为胃内HP根治后再感染的原因之一;人有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唾液幽门螺杆菌 (HP)特异性IgG、IgA抗体的实验诊断价值。方法 以胃粘膜涂片染色显微镜检查(镜检 )、快速脲酶试验 (RUT)作为HP感染的依据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血清、术前非刺激性唾液中HP特异性IgG、IgA抗体 (HP IgG/IgA) ,比较二种标本中HP IgG/IgA的敏感性、特异性以及取材方便性、患者可接受性、标本存放时间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95例中HP感染 89例 ,血清、唾液HP IgG/IgA的敏感性分别为85 .3% / 75 .3%、 6 7.4 % /6 6 .3% ,特异性分别为 83.3% / 83.3%、10 0 % / 10 0 % ,血清与唾液中HP IgG/IgA符合率分别为73.0 % / 78.7% ,其差异性主要由于唾液检出率低。唾液在采集后当天、第 2天、第 3天、第 4天HP抗体总的阳性率分别为 92 .3%、6 9.6 %、 6 6 .7%、5 0 .0 % ,在 4℃存放时 ,不能超过 3天。胃镜术中唾液均为阴性 ,6份平常非刺激性唾液仍均为阳性。结论 检测HP抗体 ,在条件允许时 ,尽量取血清标本 ;在门诊筛选HP患者时 ,平时非刺激唾液是较理想的标本 ,其中的HP IgG、IgA的诊断价值均很高 ,但应尽量当天检测 ,平时非刺激唾液取材方便 ,患者易接受 ,胃镜术中唾液不宜作为HP抗体检测标本。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用改良的两步法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胃幽门螺杆菌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用PCR检测了100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治疗前后164次胃活俭粘膜幽门螺杆菌(HP)。结果:与快速尿素酶试验(RUT)、胃粘膜涂片Gram’s染色镜检及培养3项检查结果比较。HP检出率分别是:PCR法63%,RUT62%,涂片镜检59%,培养55%。4种方法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若以培养法为标准,PCR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5.7%和97.2%。阳性预计值为97.8%,阴性预计值为94.6%。对PCR法检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结果较为可靠。结论:诊断HP感染或评价其根除疗效,应选择包括PCR法等多种方法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13.
检测25例尿毒症患者胃粘膜病变及幽门螺旋菌(HP),探讨两者间的关系。结果均为胃炎(100%),其中轻、中、重度分别为10,8,7例。HP检出率36%(9/25例)。检出HP的9例轻、中、重度胃炎各3,4,2例;未检出HP的16例,轻、中、重度各7,4,5例。虽然HP感染可降低胃粘膜抵抗力致粘膜损伤,但HP感染不是尿毒症胃粘膜病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血清G-17 PG-Ⅰ PG-Ⅱ水平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血清中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的含量,探讨其与 HP 感染发生的相关性。方法用 ELISA 法分别定量检测 HP 感染阳性组和 HP 感染阴性组患者血清中 G-17、PG-Ⅰ和 PG-Ⅱ的含量。结果 HP 感染阳性组患者 G-17、PG-Ⅱ和 PG-Ⅰ/ PG-Ⅱ的阳性检出量明显高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G-Ⅰ在该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G-17和 PG-Ⅱ水平与 HP 感染有关联,可为 HP 感染或既往感染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上消化道溃疡和胃癌患者的胃液与胃粘膜的菌谱构成。方法:对75例消化性溃疡和57例胃癌患者胃液与胃粘膜进行菌谱分析。结果:(1)胃粘膜细菌阳性检出率溃疡组为94.23%,胃癌组为100.00%,胃液细菌检出率溃疡组和胃癌组分别为36.00%,78.95%。(2)细菌阳性检出组胃液pH均值为4.77±2.44,阴性组为2.05±0.8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pH值升高与细菌检出率呈正相关。(3)胃液菌谱主要由四联球菌、甲型链球菌及奈瑟氏菌等构成,胃粘膜菌谱以厌氧菌为主。(4)溃疡组与胃癌组菌群构成不同,后者亚硝化菌株、类杆菌及梭菌等检出较前者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情况,探讨RE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从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行胃镜检查证实的RE患者274例,按洛杉矶标准进行分级后分为A、B、C、D4组,检测HP感染,对比各组间HP感染率。结果 RE中HP阳性患者53例,感染率为19.34%,较同期胃镜检查患者HP感染率(40.60%)明显降低(P〈0.01)。RE中A级,B级,C级,D级各占35.03%,46.72%,11.31%,6.93%,各级HP感染率分别为27.08%,17.19%,9.68%及10.52%。RE患者轻度炎症多于重度炎症,HP阳性亦以轻度炎症多于重度炎症。结论 RE的形成及严重程度与HP感染有负相关性,HP感染可能对RE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俞莉 《西部医学》2010,22(11):2059-2061
目的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lcer,RAU)与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及消化性溃疡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分别检测128例RAU患者及128例健康对照组口腔HP阳性率情况,13C呼气试验检测54例HP阳性的RAU患者抗HP的三联药物治疗组和常规抗炎治疗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128例RAU患者和128例健康人群HP的阳性率分别为42.2%和15.9%(P〈0.01),128例RAU患者和128例健康人群中,伴有胃肠道疾病的和未伴有消化性溃疡的比例分别为25.0%和9.4%(P〈0.05)。54例HP阳性的RAU患者中,抗HP治疗和常规治疗的RAU有效率分别为81.5%,51.9%(P〈0.05)。结论口腔中HP及消化性溃疡均与RAU的发病有某种相关。HP感染与RAU的发病率之间有一定关联,RAU患者较健康人群消化性溃疡患病率高,抗HP药物治疗更有利于RAU的愈合。  相似文献   

18.
胃粘膜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线粒体DNA微卫星不稳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探讨胃粘膜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线粒体DNA微卫星不稳(mtMSI)的关系。方法 采用改良Giemsa染色、免疫组化染色和PCR方法检测Hp,并对Hp进行分型;采用限制性片段多态性(PCR-SSCP)方法检测胃粘膜细胞mtMSI。结果 30例胃癌检出mtMSI 11例(36.7%),15例肠化中有4例(26.7%)检出mtMSI,10例异型增生胃粘膜有3例(30%)检出mtMSI.mtMSI主要发生于D-loop闭环区。Hp感染胃粘膜mtMSI发生率显著高于非Hp感染组(P<0.01)。mtMSI发生于cagA^ Hp似乎没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与胃粘膜细胞mtMSI发生有关,而mtMSI的发生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9.
1590例民汉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率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胃及十二指肠病患者中HP感染有无民族差别,为临床预防HP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1590例汉族及少数民族患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or pylori,HP)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对胃粘膜病变的石蜡切片,经HE染色后油镜观察,在胃粘膜缘和/或腺腔内出现短棒状,逗点状蓝色小体为HP阳性。结果:HP的检出率为26.42%(420/1590),其中汉族与少数民族患者HP阳性率分别为28.91%(370/1280)、16.13%(50/310)(P<0.05)。结论:本组民汉患者中HP感染无显著性差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同时测定牙菌斑、唾液及胃粘膜中幽门螺杆菌的基础上全面的掌握口腔中Hp的状况和与胃粘膜病变的关系。方法通过PCR技术同时检测牙菌斑、唾液及胃粘膜中的幽门螺杆菌。结果从84例胃窦炎患者牙菌斑、唾液及胃粘膜标本Hp检测结果能够看出,胃粘膜Hp阳性和阴性者之间牙菌斑及唾液Hp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中的Hp很大程度上和胃粘膜中的Hp存在着相关的病因学联系,值得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