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55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及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5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EEG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EEG正常4例,异常51例(92.7%)。其中轻度异常23例(41.8%),中度20例(36.4%),重度8例(14.5%)。结论:EEG检查能较早、较敏感地反映脑功能改变,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作为常规检查应用于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中。  相似文献   

2.
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电图(EEG)对小儿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和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疗效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小儿病毒性脑炎的EEG及临床资料。结果:95例中89例EEG异常,异常率为93.68%脑电图的异常程度与病情轻重基本平行。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的EEG早期敏感性高,对诊断有指导作用,并可作为推断本病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中的诊断价值,比较脑电图较其他方法对诊断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早期的优越性。方法:采用seiiate Harmonie 44数字化脑电图仪对6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EEG检查,并且和其脑脊液、CT等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本组62例脑炎患儿,EEG轻度异常26例,中度异常22例,重度异常9例,正常者5例,阳性率91.9%,以发病后4~7天阳性率最高;CT结果异常14例,正常者48例,阳性率22.6%;脑脊液检查异常36例,正常者26例,阳性率58.1%。结论:在临床上有病毒感染史、EEG结果异常时,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应考虑病脑的诊断。尽管脑电图的异常并非是病脑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但其变化早于脑脊液及头颅CT,故对病脑的临床早期诊断有可靠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200例病毒性脑炎的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脑电图(EEG)在病毒性脑炎的诊断和预后估计方面的临床价值。对200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了314次描记。200例中,164例EEG异常,异常率为82%,其中轻度异常82例(41%),中度异常62例(31%),重度异常20例(10%),提示EEG作为一种辅助检查手段,对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诊断和预后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小儿病毒性脑炎55例脑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电图(EEG)在小儿病毒性脑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5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表现以及EEG资料.结果 患儿EEG阳性率为94.55%.结论 EEG为早期诊断病毒性脑炎重要的客观指标,其异常程度与大脑病变的严重程度有相关性,对病情的判断、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BEAM、EEG、CT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意义,应用BEAM、EEG、CT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康泰电子公司BEAM仪对206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患儿于住院24h内做BEAM 和EEG检查,并进行CT检查192例、脑脊液检查171例,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BEAM异常率93.6%,EEG异常率72%,脑CT异常率54%,脑脊液异常率83%.结论:BEAM诊断小儿病毒性脑炎异常率高、敏感性好,优于脑CT和EEG,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脑电图对于急性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在入院24小时内对临床拟诊为急性病毒性脑炎的病人进行脑电图(EEG)、头颅CT、MRI、腰穿脑脊液检查。其中53例确诊为急性病毒性脑炎,分析病人头颅CT、MRI、脑脊液及中至重度异常脑电图阳性的几率,进行比较,并随访脑电图。结果头颅CT异常率为22.64%(12/53),头颅MRI异常率为37.74%(20/53),脑脊液检查异常率为50.94%(27/53),EEG中至重度异常率为71.70%(38/53)。经配对χ^2检验比较EEG、头颅影像学检查及脑脊液检查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电图对急性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其早期诊断病毒性脑炎较头颅影像学及脑脊液检查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唐小丽  朱敏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6):667-667,672
目的:探讨常规脑电图在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38例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脑炎的患儿进行脑电图检查和临床分析,进行跟踪观察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电图首次检查正常3例(7.9%),异常35例(92.1%)。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多以弥漫性0、8波为主,本组弥漫性异常29例(占异常的82.9%),预后较好。以低波幅8、8波为主的重度异常和局限性阵发性异常者6例(占异常的17.1%),多见于后遗症和继发性癫痫。结论:脑电图对病毒性脑炎的诊断虽无明显特异性,但有较好的敏感性。脑电图对小儿病毒性脑炎预后判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脑电图在儿童病毒性脑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北科DYD-2000型数字视频脑电图仪对6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进行EEG检查。结果:对62例患儿脑电图中有51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正常11例(占13.8%);异常51例(占82.26%)。结论:脑电图检查简便易行,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判断病情、疗效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血常规、脑电图、脑脊液、CT、MRI在小儿病毒性脑炎临床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40例小儿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血常规、脑电图、脑脊液、CT、MRI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血常规异常率36.42%,脑脊液异常率38.57%,CT异常率22.89%,MRI异常率37.83%,脑电图异常率92.14%,脑电图异常率最高.结论:脑电图对小儿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脊液细胞学(CSFC)检查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脑电图、头颅CT、脑脊液常规生化和CSFC检查,并对该组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123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早期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差102例(82.9%)、发热80例(65.0%)、头痛79例(64.2%)、呕吐78例(63.4%)、抽搐29例(23.6%)等。脑电图检查异常率为75.6%(93/123),头颅CT检查异常率为21.5%(17/79),脑脊液常规、生化检查异常率为45.5%(56/123),而CSFC检查异常率可达91.1%(112/123),其中以淋巴细胞异常为主(91.1%,102/112)。CSFC和CSF常规生化、脑电图检出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脑炎早期临床表现多样,在发病早期CSFC检查阳性率较高,对儿童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脑电图对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及对疾病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对60例确诊病毒性脑炎病例行脑电图、头颅CT、脑脊液检查,并对结果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电图异常率为86.7%,头颅CT异常率为25.0%,脑脊液异常率为58.3%,采用配对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脑电图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病情轻重和预后呈平行关系。结论:脑电图检查简便易行,没有创伤及副作用,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早期诊断、判断病情严重程度、评估疗效及预后等方面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背景 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广泛应用于临床小儿重症病例病情的评估中,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被推荐用于评估重症患者的脑功能,而脑电图被认为是预测脑损伤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外关于三者联合用于小儿重症病毒性脑炎(SVE)预后评估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PCIS联合GCS评分及视频脑电图(VEEG)对小儿SVE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玉林市妇幼保健院重症病房2013年1月-2018年10月诊治的小儿SVE 113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预后将患儿分为预后良好组〔37例,儿童格拉斯哥预后量表(CGOS)评级4~5级〕和预后不良组(76例,CGOS评级1~3级)。比较两组患儿临床资料、脑脊液检查及PCIS、GCS评分、VEEG,分析影响小儿SVE预后的危险因素,比较3项独立指标与联合指标(3项指标联合)对小儿SVE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预后良好组痊愈18例,19例有轻度后遗症;预后不良组5例死亡,25例留有严重后遗症,46例有中度后遗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CIS≤80分及VEEG中度异常、重度异常是小儿SVE预后的危险因素(OR=12.626、512.020、160.712),GCS评分>8分是其保护因素(OR=0.042)(P<0.05)。PCIS、GCS评分、VEEG及联合指标评估小儿SVE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3、0.615、0.705、0.888,联合指标评估小儿SVE预后的AUC大于PCIS、GCS评分、VEEG(Z=2.834、5.043、3.484,P<0.05);PCIS评估小儿SVE预后的AUC大于GCS评分(Z=3.248,P=0.001)。结论 PCIS≤80分及VEEG中度异常、重度异常等因素为小儿SVE预后的危险因素,GCS评分>8分为小儿SVE预后的保护性因素。联合评估法对疾病预后预测的准确度相对PCIS、GCS评分、VEEG的独立评估更加优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病毒性脑炎继发癫痫患者中37例出现影像学异常,异常率为80%。癫痫发作类型: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19例(41.3%)、单纯部分性发作6例(13.04%)、复杂部分性发作7例(15.22%)、部分性发作继发全面性8例(17.39%)、持续状态6例(13.04%)。脑电图表现:呈边缘脑电图4例(8.7%)、轻度异常8例(17.39%)、中度异常20例(43.48%)、重度异常14例(30.43%)、首次脑电图检测出现癫痫波(尖波、棘波、棘-慢波综合)14例(30.43%)。结论病毒性脑炎易继发癫痫,病毒性脑炎患者应积极行影像及EEG检查。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脑电图监测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病情及预后的评估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资料,主要包括临床表现、头颅影像学、急性及恢复期脑电图。结果本组患儿男性(40例)多于女性(17例),7、8、10月份高发。患儿均伴有发热。急性期头颅CT均未见异常,89.5%的患儿同期行MRI检查,6例异常。急性期脑电图异常主要为全导联广泛弥漫性高波幅θ波或δ波;恢复期脑电图异常主要为受累部位的棘慢综合波和棘波。结论病毒性脑炎症状多样,均有发热表现。急性期头颅MRI检查比头颅CT检查灵敏度高。脑电图背景越慢,病情越重,脑电图异常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脑电图监测对病毒性脑炎急性期病情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杨映红 《中国现代医生》2011,(27):116-117,119
目的探讨脑电图监测在病毒性脑炎诊断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资料完整并经临床确诊的78例病毒性脑炎患者进行24h动态脑电图(AEEG)监测,并与常规脑电图检查(REEG)进行对照。结果REEG脑电图异常率(51.28%)和痫样放电检出率(25.00%)均明显低于AEEG(89.74%、68.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EEG监测脑电图正常8例未发生后遗症和死亡,脑电图异常程度与预后大致平行;48例痫样放电清醒时出现15例,睡眠中出现3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相比REEG,AEEG监测病毒性脑炎脑电图异常更敏感,预后评估更准确,与临床病情、预后有很高的一致性,对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及评估预后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所致病毒性脑炎(肠道病毒脑炎)在各个季节的分布及I}缶床特点。方法全部病毒性脑炎患者在疾病的急性期留取脑脊液,按比例在每季节各随机抽取15例、42例、14例和9例患儿,以PCR法检测肠道病毒,观察肠道病毒脑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结果①80例患儿中肠道病毒PCR阳性22例(27.5%),其中春季13.3%(2/15),夏季35.7%(15/42),秋季26.7%(4/14),冬季11.1%(1/9)。②肠道病毒感染者和非肠道病毒感染者脑脊液、头颅CT与脑电图的异常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临床情况:两组发热、惊厥和意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皮肤肌肉刺痛、口角或咽峡疱疹、扁桃体灰白小点及心肌损害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功能损害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肠道病毒脑炎和非肠道病毒所致病毒性脑炎在季节分布、脑脊液常规、脑脊液生化、头颅CT、脑电图及发热、惊厥、意识改变等方面无显著差异;②肠道病毒脑炎较易出现肌肉刺痛、咽峡黏膜疱疹及心、肝功能损害,患儿扁桃体上可见灰白斑点。  相似文献   

18.
薛丽丽  吴伟  王丽红 《医学综述》2009,15(13):2061-2062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散发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与预后估计方面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4例散发病毒性脑炎的异常EEG和临床资料。结果本组EEG检查正常范围脑电图9例(20.5%),异常脑电图35例,阳性率为79.5%,轻度异常14例(31.8%);中度异常15例(34.1%);重度异常6例(16.2%)。治愈率86.3%(38例),病死率13.6%(6例)。结论EEG检查阳性率高,且经济方便,对早期诊断、临床分型、疗效和估计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作为首选实验室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VE)异常磁共振成像(MRI)与脑电图(EEG)动态变化特点,研究其临床意义。方法:对72例MRI异常VE患儿的MRI、EEG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中46例进行动态观察。结果:VE颅脑MRI异常主要表现为多发或单发,弥漫或局限点状或斑点状、片状的长T1、长T2信号。多部位损伤52例,主要累及大脑半球各叶、基底节、脑干、脑血管等,恢复期表现为脑软化、脑萎缩、脑室扩大等。EEG异常68例,主要表现为弥漫或局限性高幅慢波θ波、δ波活动,部分表现波幅降低、棘波、尖波、背景节律异常,随着病情好转,慢波消失,背景节律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恢复快,EEG早于影像学恢复。MRI异常显示脑损伤重,恢复时间长,易致后遗症。结论:颅脑MRI、EEG是VE重要的辅助检查方法,对早期诊断、判断病情及治疗效果、评价预后等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