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57岁。因腹痛5个月入院。入院后行结肠镜检查见距肛门69-60 cm之间肠腔内可见约8个椭圆形黏膜隆起,0.6 cm×0.8 cm-2.0 cm×1.5 cm大小,呈囊性,其表面黏膜与肠黏膜色泽一致,光滑,无充血、水肿,表面黏膜有透亮感,活检钳触之有弹性,并可轻度改变形状,见封2图1。  相似文献   

2.
1 病历摘要 女,53岁。反复上腹痛伴腹胀1月余,于进食后加重,偶伴恶心、呕吐。查体:上腹部轻压痛。内镜下见胃体中上段大弯侧见一圆形微黄色无蒂息肉样隆起,大小0.4cmX0.5cm,表面光滑(A);胃窦后壁见1枚无蒂息肉,约0.6cm×0.8cm,表面光滑(B)分别行胃息肉高频电切除术,送检标本。病理诊断:A结合免疫组织化学结果:胃神经内分泌肿瘤:考虑类癌。  相似文献   

3.
刘辉  吴南昉  储著华 《安徽医学》2017,38(5):673-673
1 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0岁,2015年5月18日因"上腹痛3天"入院.既往体健,否认近期异物食入史.查体:心、肺阴性,剑突下压痛(+).急诊胃镜:胃窦前壁大弯侧见1枚异物,一端垂直刺入黏膜内,另一端游离,游离端长约1 cm,见黏膜半球形隆起伴黏膜充血水肿(图1).上腹部CT平扫示:胃内金属影,穿透胃壁(图2).  相似文献   

4.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 ,5 7岁。因口服洗涤剂 42 d而来我院做胃镜检查。患者既往胃镜检查结果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胸部及腹部透视均未见异常 ,内镜下见胃腔变形 ,明显缩窄 ,胃窦小弯侧见数个大小不等的憩室 ,憩室底及周围粘膜充血水肿 ;幽门口呈疤痕性狭窄 ,幽门口前壁及小弯侧分别可见大小约 0 .7cm× 0 .4cm不规则形深凹溃疡。内镜诊断 :1幽门不全梗阻 ;2幽门多发性溃疡 ;3胃多发性憩室 ;4憩室炎。2 讨论  胃憩室极少见 ,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类 ,一般均为单个 ,胃憩室在胃镜下呈一暗洞 ,其开口可以较宽广 ,也可以较狭小 ,常呈圆形 ,…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29岁。因反复结膜炎、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10个月,头痛1个月入院。曾在外院诊断为白塞病,给予激素治疗症状消失,停药后又出现眼红、头痛,遂入我院。查体:两侧面颊部、颈部毛囊炎,右眼失明,口腔内左颊黏膜可见大小0.5cm×1.2cm浅溃疡,心肺腹部未见异常。阴茎腹侧见一大小0.7cm×0.8cm的溃疡。面部、肢体感觉正常,  相似文献   

6.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6岁,以上腹部钝胀感3个月,伴全身乏力及体质量减轻而入院。内窥镜检查:胃底黏膜未见异常,胃体黏膜光滑,色桔红,大弯侧皱壁走行及粗细未见紊乱,蠕动良好。胃角见约1.2cm×1.2cm黏膜缺损,附厚污秽苔,壁界清晰,周边黏膜充血、水肿。钳取质硬易出血。幽门开闭自然。胃镜病理诊断低分化腺癌。  相似文献   

7.
我院自 1998年 3月至 2 0 0 3年 8月应用奥美拉唑治疗胃石症 2 6例 ,效果良好。1 临床资料 :2 6例中男 9例 ,女 17例 ,年龄 30~ 6 6岁 ,平均 4 2 6岁。病史 3d~ 2年。大部分患者因腹疼、腹胀、烧心、反酸、恶心和呕吐而行胃镜检查时发现。胃石最大约15cm× 12cm× 10cm ,最小约 6cm× 4cm× 4cm ,一般呈椭圆形 ,大部分位于胃体大弯黏液湖内 ,多为 1枚 ,其中 3例有 2枚胃石 ,分别位于胃窦和黏液湖中。其中柿石 11例 ,山楂石9例 ,黑枣石 5例 ,毛发石 1例。除胃石外 ,所有病例胃内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糜烂 ,其中合并胃溃疡 5例。…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63岁,住院号:74770,主诉因"间断恶心、呕吐1周,伴呕血2次。"于2012年12月24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周因受凉后出现恶心、呕吐,呈非喷射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继之出现上腹部不适,呕血2次,总量约100mL,内含血凝块,胃镜检查:胃体后壁见一大小约3.5cm×1.5cm凹陷性病变,上附黄白苔,周边黏膜充血水肿隆起,十二指肠球部小弯侧见一大小约0.7cm×0.6cm乳头样隆起,中央见一开口,并见胆汁流出;内镜诊断:胃体溃疡(见图1)十二指肠乳头异位(见图2)。腹部CT平扫:肝胆脾胰肾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9.
病人,男,57岁。间断腹胀腹痛2个月。胃镜示胃窦部见2 cm×1.5 cm大小浅表溃疡,触之易出血。病理报告:黏膜重度慢性炎,另见少许异型细胞,不除外低分化腺癌。术中发现胃窦大弯侧见一大小约2.5 cm×2 cm边缘稍隆起的浅表溃疡。大小弯侧淋巴结肿大。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64岁.上腹部胀痛不适,常返酸、嗳气.近2月来食欲不振,上腹部胀痛返酸加重,故来我院就诊.体检:发育正常,神志清楚,心肺(一),肝脾未触及,剑突下偏左压痛明显.X线钡餐检查:胃体部大弯侧偏后壁可见7cm×7.5cm椭圆形囊袋状影突出于胃腔外,轮廓尚光滑,有狭颈,并见胃粘膜伸入其内.30分钟后复查,囊内仍有造影剂潴留,粘膜增粗遇曲.X线意见胃体大弯侧憩室.纤维胃镜诊断.慢性胃炎.胃体大弯憩室.  相似文献   

11.
患者 女,56岁,主因间断便血2个月就诊我科.2014-06-09于我院行结肠镜检查,报告如下:进镜至回盲部,四壁黏膜光滑,回盲瓣呈唇形,阑尾开口呈新月形,退镜见升结肠、肝曲、横结肠、脾曲、降结肠、直肠黏膜光滑,血管纹理清晰,距肛门25cm乙状结肠见2.0cm× 1.5cm山田Ⅳ型息肉,表面黏膜充血,分叶,蒂粗约1.5cm,活检3块.14日病理回报:镜下形态:黏膜充血、水肿,点状出血、糜烂,黏膜浅层固有膜内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乙状结肠)黏膜慢性炎.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3岁,因发现右腰部肿物来院检查,查体于右腰部可见大小约4.0cm×3.5cm的质硬包块,活动度欠佳,压痛不明显。患者2,男,37岁,因无意中发现左七腹壁肿物来院检查,查体于左上腹壁可见大小约3.0mm×1.5cm的质硬包块,活动可,轻微压痛。超声显示:患者相应部位皮下分别见大小约37mm×20mm类圆形、34mm×12mm椭圆形低回声肿块,边界清晰,形态规整,内部回声欠均匀,可见大量细密强光点反射,见图1、图2。  相似文献   

13.
柿胃石属少见病,并胃溃疡更属罕见。笔者胃镜检查时发现胃石并胃溃疡1例,后经手术进一步得到证实。病例摘要男性27岁,主诉上腹胀,隐痛伴阵发性绞痛,时有嗳气反酸半年,曾有呕血黑便史。半年前常吃柿子,X线钡剂透视为胃占位性病变。在胃镜下见胃体腔内大弯侧约5×4×4cm3园形团块,表面凹凸不平,是黑褐色,具移动性,有透明粘液包统,在胃腔内的位置随体位改变而变动。另又见胃窦部后壁小弯侧有2.5×2.0cm2园形溃疡面,基底部覆盖黄营,共周粘膜皱壁集中略充血,溃疡活动期。讨论某些有机物,食物或化学物质在胃内凝集成团块,称之…  相似文献   

14.
马瑞东 《吉林医学》2014,(13):2969-2969
<正>1病历摘要患者,男,73岁,因"反复吞咽困难10年、加重2月"就诊,伴间断性食物反流至口腔,胃镜检查发现,食管距门齿18cm处见有一巨大憩室,食管上段管腔变细、黏膜光滑(图1)。吞钡X线检查:食管上段可见约8cm×6cm的袋状突出,突向胸腔,食管上段受压迫变窄、弯曲,食管黏膜光滑完整(图2)。诊断:食管上段巨大憩室。患者入院后全身麻醉下行经右胸、左颈食管憩室切除术,术中见憩室囊在纵隔内突向右侧胸腔,  相似文献   

15.
罕见畸胎1例     
孙才明  周艳  唐小冬 《四川医学》2009,30(7):1137-1137
孕妇,22岁,因妊娠38周破水4h,于2008年5月14日入院,B超诊断为足月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当天在硬麻下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取出一活男婴,重2200g,Apgar评分9—10-10分,发育正常,胎盘自然剥离娩出后见官腔有一椭圆形畸胎,有羊膜包裹,畸胎与宫壁无粘连,表面为正常皮肤组织,重400g,大小约14cm×10cm×10cm,畸胎中部有一束状物(变形脐带);头端长有毛发,面积为4.0cm×3.0cm,毛细,长约1~2cm,毛发下方可见原始眼、鼻、口点状痕迹;畸胎另一端长有4cm×2cm×2cm的胎足,有两个脚趾,小腿长0.5cm,可扪及骨性组织;无肛门及生殖器。从背侧剖开见皮下脂肪厚约3cm,有上下相通的两个腔,  相似文献   

16.
胃间质瘤二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病例简介患者 1,男 ,6 0岁 ,因上腹部饱胀不适 3年 ,呕血伴黑便 7d入院。体格检查 :贫血貌 ,上腹部扪及约 5cm× 5cm肿块 ,边缘清楚 ,质韧、光滑、活动良好 ,轻压痛。B超示 :上腹部探及一直径约 4cm低回声团块 ,界清、规整。纤维胃镜检查见 :胃窦前壁近胃角处可见直径约 5cm半球形隆起 ,黏膜表面见两处浅表性溃疡 ,有少量血凝块附着。临床诊断 :胃良性肿瘤并胃出血。经支持治疗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胃窦小弯侧一约5 0cm× 4 5cm× 4 0cm大小肿块 ,浆膜表面光滑 ,局部血管充盈 ,切开胃壁 ,见肿瘤表面胃黏膜有两处 1cm× 1cm浅表溃疡…  相似文献   

17.
<正>1史资料患者男,14岁,因"确诊急性B淋巴母细胞淋巴瘤8+月"入院,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入院症见:左上颌及右下颌肿块红肿明显,右下颌肿块顶部破溃痂壳附着,伴左眼分泌物增多,鼻塞,张口困难,口唇少许渗血,食纳差,仅少量流质饮食,睡眠可,大便量少,小便正常,近期体重下降5Kg。查体:头颅无畸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发射灵敏,左侧结膜轻度充血、水肿,伴少许粘性分泌物附着,右侧结膜无充血、水肿,口唇无紫绀,咽部不能查及。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左侧上颌可见一大小8cm×8cm肿块,右下颌见一大小约5cm×5cm肿块,局部压  相似文献   

18.
慢性咽炎45例中,男21例,女24例,35~60岁,主要症状为咽闷不适,时有异物感,瘙痒感,晨起时有少量白色黏液,检查见咽部暗红色,慢性充血,咽后壁有颗粒状淋巴滤泡,隆起,重者成堆集状或咽侧索肥大,有时咽后壁可见黏液性分泌物。用0.5%的丁卡因表面麻醉咽部黏膜3次,每次间隔5min,微波输出功率42W,采用双极针头,直视下将辐射器刺入隆起的淋巴滤泡中央约1mm。  相似文献   

19.
上肢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病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性,24岁,农民。左前臂肿块2年余,因感不适到我院就诊,体检时发现肿块约1.0cm×0.8cm×0.6cm,行局部切除术。病理检查:巨检见灰红、灰黄色囊壁样物一堆,直径2cm,另见白色条索状物一条,长5.5cm,直径0.1~0.2cm,一端较大,体不分节,但具横皱纹。镜检见囊性组织,囊壁为纤维脂肪组织,呈非特异性慢性炎,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其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明显(见图1)。另见虫体表面凹凸不平,由粉红色角质包绕,内有疏松纤维结缔组织及平滑肌成分(见图2),可见蓝色圆形或椭圆形钙化小体(见图3)。病理诊断为曼氏迭宫绦虫裂头蚴病。  相似文献   

20.
胃类癌1例     
李安荣  梁红 《广东医学》2004,25(5):574-574
患者,女,6 5岁,以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入院。胃镜发现幽门梗阻,遂进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胆囊增大,可摸到结石;胃幽门处充血、水肿,有瘢痕形成,施行胆囊及胃大部切除术。大体标本所见:胆囊大小8 5cm×4cm×3cm ,囊壁厚0 1cm ,胆囊内纳有草绿色黏稠胆汁及黄豆大结石1枚,黏膜皱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