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心电图碎裂QRS波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心肌梗死患者50例为实验组,时间选取为2013年5月-2018年5月,同时选取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0例为对照组,其均接受心电图检查,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心肌梗死患者下壁以及前壁碎裂QRS波、病理性Q波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0.05);2组ST抬高检出率与碎裂QRS波、病理性Q波、碎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诊断准确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碎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单独碎裂QRS波、单独病理性Q波诊断的准确率(P0.05)。结论:心肌梗死患者疾病诊断中,碎裂QRS波可作为其疾病诊断的辅助指标,同时与病理性Q波联合,可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薛兆利 《临床荟萃》2001,16(10):442-443
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如何在一定时间内给以及时处理 ,是挽救濒死心肌的重要措施[1] 。为达此目的 ,对我院近年来收住院的 1 2 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在胸壁心电图标测梗死面积的基础上 ,进一步观察QRS波以ST段随心肌梗死的时间变化发生的演变 ,旨在为心肌梗死心电图的早期诊断提供重要线索。1 对象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1 2 8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为近 3年来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 ,其中男 81例 ,女 47例 ,年龄 5 0~ 6 9岁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包括前间壁心肌梗死 6 1例 ,局限前壁 2 6例 ,广泛前壁 46例 ,均以典型症状、常规心电图表现及血…  相似文献   

3.
急性 Q波心肌梗死经溶栓治疗后出现 ST段再度抬高者 ,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值得临床重视。现就我科自 1998- 0 8~2 0 0 1- 0 5收治的急性 Q波心肌梗死 19例中 ,经溶栓治疗后出现ST段再度抬高 6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6例均为男性 ,平均年龄 6 2岁± 9岁 ,合并高血压者 4例 ,糖尿病 1例 ,吸烟史 5例 ,有冠心病家族史者 1例。 6例患者均行心电图、心肌酶等检查证实为 Q波心肌梗死、梗死部位 :广泛前壁 4例 ,前间壁 2例 ,入院时心功能 Kiup 级 5例 , 级 1例。所有病例均无溶栓禁忌 ,在急性心肌梗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溶栓 ,发病至溶…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呼吸重症患者严重脓毒症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疾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诊治的12例严重脓毒症合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中,男10例,女2例,年龄63-89岁,中位年龄81岁。50%以上的患者存在高血压病或慢性呼吸系统基础疾病。所有患者在发生心肌梗死前存在明显缺氧。12例患者中发生心肌梗死当天出现热峰升高、氧合恶化、血压下降、胸闷气急比例分别为10、9、7以及6例。7例患者均出现血压下降及氧合恶化。出现心电图T波倒置、病理性Q波、ST段压低及ST段抬高的患者分别为6、4、4以及3例。前壁心尖段及中段梗死均为8例,下壁心尖段及中段梗死分别为7及6例。患者从发生严重脓毒症至急性心肌梗死的时间为1~2 d。12例患者均因病情危重采用保守治疗,其中9例患者死亡。结论:呼吸重症患者在发生严重脓毒症后短期内可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主要表现为热峰上升、血压下降及氧合恶化,此类患者病死率高。心电图主要表现为T波倒置、病理性Q波以及ST段压低,其心肌梗死部位以前壁及下壁多见。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心电图破裂QRS波对于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2015年7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30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有160例患者属于急性心肌梗死,对各患者心电图检查结果的QRS波、病理性Q波、破裂QRS波合并病理性Q波进行观察,分析各波在急性心肌梗死病症诊断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结果:破裂QRS波合并病理性Q波对急性心肌梗死病症诊断的敏感性要明显高于QRS波,两者之间的数据差异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破裂QRS波对急性心肌梗死病症的敏感性与病理性Q波进行对比,两者之间差异并不明显(P0.05)。结论:心电图破裂QRS波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病症诊断的重要指标,破裂QRS波联合病理性Q波检查更能够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电图出现J波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是心律失常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静息心电图对此仍有重要意义 ,心电图Osborn波 (J波 )是近年来在无创性心电图领域发展的一些新的预测方法和指标之一[1] 。本文通过对我院 97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电图中有无J波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以观察J波与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 1997年 3月至 2 0 0 0年 5月收住院的 97例经临床、心电图和血清酶检查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 ,男 72例 ,女 2 5例 ,年龄 43~ 88(平均 6 3± 9.5 6 )岁。其中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30例 ,前壁心…  相似文献   

7.
主治医生;近年来,不少学者将急性心肌梗死(AMI)分为无Q波心肌梗死(NQMI)及Q波心肌梗死(QMI),今天我们查房着重讨论一下无Q波心肌梗死的有关问题。进修医生:将心肌梗死分为NQMI与QMI与过去透壁性及非透壁性分类有何区别?室治医生:多年来临床上将AMI按心电图上病理性Q波的有无分为透壁性和非透壁性(或心内膜下)心肌梗死两大类,近年来许多学者通过临床病理及大量的动物试验研究证明,心电图上出现病理性Q波不仅见于透壁性心肌梗死,也可见于非透壁性心肌梗死,故病理性Q波的有无并不一定表示病理解剖的透壁性梗死,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有无 T波倒置患者 30天病死率的差异。方法回顾分析 1997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至少存活2 4小时以上的 2 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 ,将其分成 T波倒置组及无 T波倒置组。结果 T波倒置患者 15 8例 ( 6 6 .9% ) ,无 T波倒置患者 78例 ( 33.1% )。 30天后 T波倒置组 6例死亡 ( 3.8% ) ,而无 T波倒置组 10例死亡 ( 12 .8% ) ,两组病死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出现 T波倒置是降低 30天病死率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1990年 8月~ 1999年 10月 ,我们共对 18名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 ( AMI)进行了院前急救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8例均为男性 ,年龄 2 7~ 39岁 ,平均 ( 32 .6± 4.3)岁。全部病例均经心电图、心肌酶或尸检证实为 AMI。梗死部位 :广泛前壁 8例 ,下壁 4例 ( 1例于院前死亡 ) ,高侧壁 1例 ,广泛前壁并下壁3例 ( 1例于院前死亡 ,尸检证实 ) ,无 Q波 2例。 4例有心肌梗死家庭史 ,2例曾患高血压病 ,4例患高脂血症 ,5例属体形肥胖者 ,2例在发病前感染肺炎 ,12例有吸烟史。急救过程及方法 :接到急救通报后 ,我们立刻赶到现场…  相似文献   

10.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体表心电图与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 88例急性下壁和 (或 )后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病人的心电图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方法   88例急性下壁和 (或 )后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心肌梗死病人 ,入院时均行 1 8导联体表心电图检查 ,根据病情分别接受静脉溶栓或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等治疗 ,监测病人入院即刻及发病6、1 0、1 2、1 6、2 4、4 8、72小时的心肌酶学 (CK ,CK MB)(速率法 )和肌钙蛋白T(TnT) (酶联免疫法 )的水平 ,于发病 2~ 3周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射血分数(EF值 ) (面积长轴法 )。1 2 心电图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1.
非冠心病患者心电图ST段弓背向上抬高10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心电图ST段弓背向上抬高 (梗死样ST段抬高 )及异常Q波的出现 ,临床上以急性心肌梗死 (心梗 )及变异性心绞痛多见 ,但并非其特有 ,许多其他心血管疾病也可能出现。如何正确判断与识别 ,直接关系到对患者恰当的治疗与预后。我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4年1月遇到 10例非冠心病患者心电图出现梗死样ST段抬高 ,伴或不伴病理性Q波 ,首诊均误诊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为全面了解心电图ST段抬高的临床意义 ,提高诊断符合率 ,现将 10例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病毒性心肌炎 本组 4例 ,男、女各 2例 ;年龄2 6~ 6 5岁。 3例表现为胸…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碎裂QRS波诊断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选择住院治疗确诊为下壁心肌梗死,出院随访有完整心电图资料的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碎裂QRS波、病理性Q波对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碎裂QRS波对诊断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价值。结果碎裂QRS波诊断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敏感性高于病理性Q波,碎裂QRS波与病理性Q波相结合诊断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敏感性更高。结论碎裂QRS波与病理性Q波相结合能明显提高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13.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误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心梗 )的临床表现特殊 ,缺乏典型的症状体征 ,容易造成诊断失误。我院 1999年 7月~ 2 0 0 2年 3月共收治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5 6例 ,其中 9例因临床表现不典型而误诊并延误治疗 ,致病死率明显升高。为提高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治水平 ,减少误诊率 ,本文对 9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7例 ,女 2例 ;年龄 6 5~ 80岁 ,平均 75岁。1 2 临床表现及诊断 急性前间壁心梗 3例 ,广泛前壁心梗和下壁心梗各 2例 ,广泛前壁及侧壁心梗 1例 ,无Q波型心梗 1例。前 8例心电图改变均符合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14.
1本病例心电图特点入院时心电图有典型SⅠ、SaVL加深>1.5mm,Ⅲ异常Q波,即SⅠQⅢ图型。入院后2周的心电图表现逐渐出现TⅢ倒置,即TⅢ图型,胸前导联V1~4,R增高、ST段下移和T波深倒置,SⅠ、SaVL变浅,QⅢ消失并且出现小r。2应考虑的疾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本例心电图Ⅲ异常Q波应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鉴别,但该患者吸气后Ⅲ异常Q波变小、aVF异常Q波消失,Ⅱ无Q波;同时本例心电图V1~V3R波增高和T波倒置需与正后壁心肌梗死鉴别,后者V7~V9Q波大于R波的1/2,并且心肌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同工酶应明显增高,超声心动图显示局部室壁运动障…  相似文献   

15.
ECG与心肌肌钙蛋白T在AMI诊断中的价值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心电图 (ECG)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 10 8例胸痛发作 3h内入院的AMI患者 ,并经ECG和cTNT双重连续性监测 ,对比AMI患者ECG特征性改变和相应时间里cTNT的变化。结果  3h内ECG巨大高耸T占 5 6 %、cTNT升高超出正常者 5 4 % ,2 4hECG出现病理性Q波 78%、cT NT明显升高者 10 0 % ,72h心电图ST段稳定下降者 6 5 %、cTNT均保持较高水平的升高。结论 cTNT对AMI的特异性、敏感性优于ECG ,且诊断时间窗宽 ,但对确立梗死的部位和显示梗死是否穿壁不如ECG  相似文献   

16.
自从 1932年 Barnes发现并在 194 3年由 Driee命名为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即非穿壁性心肌梗死以来 ,一直把心肌梗死 ( MI)分为穿壁性 MI和非穿壁性MI。近十余年来临床证实这一分类不恰当 ,大多数学者将急性心肌梗死 ( AMI)分为有 Q波心肌梗死 ( QMI)和无 Q波心肌梗死 ( NQMI)。两者在病理、临床表现、心电图以及预后均有显著差异 ,治疗方法亦不相同。但因NQMI心电图不出现病理性 Q波 ,仅 ST段压低和 T波倒置 ,易和“心肌缺血”( Myocardial ischaemia)这一术语相混同 ,易发生延误诊断。本文分析 NQMI的诊断及延误诊断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急性Q波心肌梗死的诊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成斌  陈步星 《新医学》2002,33(1):12-14
1 引言 根据心电图表现,以前将急性心肌梗死(AMI)临床分为Q波心肌梗死及无Q波心肌梗死.前者病理上常认为是穿壁性心肌梗死,后者则常认为是心内膜下心肌梗死,但临床与病理不一定完全符合.近年来AMI病理生理学的重要进展,使人们重新认识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其中包括不稳定心绞痛、无Q波心肌梗死及Q波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8.
马利平  王美玲  汪凤兰 《临床荟萃》2003,18(17):1001-1001
QT离散度是反映心室肌复极不均一性和电活动不稳定性的一项指标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死亡原因多为原发性心室颤动 ,而QT离散度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发生心室颤动呈正相关[1]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阿替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的影响。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2 0 0 0年 3月至 2 0 0 3年 5月我院收治的发病后72小时内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淘汰不适宜及不能耐受一定剂量 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患者后 ,共入选 10 9例。男性86例 ,女性 2 3例 ,年龄 31~ 6 8岁。梗死部位 :前间壁、局限前壁、广泛前壁 6 3例 ,下壁 2 6例 ,下壁 +正后壁 …  相似文献   

19.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对应前壁导联ST段压低在临床较常见,为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我们对5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住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临床资料1.1对象52例为1992年6月~1994年12月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AMI)住院病人。入选对象符合①有明显胸痛症状,持续时间≥30min,发病至入院时间≤24h;②有典型下壁Q波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动态衍变;③有急性心肌梗死血清心肌酶动态改变;④不合并前壁心肌梗死。其中男38例,女14例;年龄31~86岁,50岁以上占92.O%。1.2方法测量ST段压低程度以PR段为基线,于J点后0.08秒处测量,对应前壁…  相似文献   

20.
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4 5~ 72岁 ,平均 5 5 .8岁。经采集病史、常规体检、多次血清酶测定、X线诊断、超声心电图等检查均不符合心肌梗死的诊断 ,而在常规心电图中检查出异常Q波 ,其异常 Q波均具备以下特征 :1Q波时间 >0 .0 4 s;2 Q波深度 >R/ 4。异常 Q波出现在 、 、av F导联 1例 ,V1 导联 7例 , 、av F、V5导联 2例 ,V1 、V2 、V3导联 1例。病种为慢性肺心病 8例 ,冠心病 6例 ,心肌病 4例 ,肺气肿 2例。2 讨论心电图中异常 Q波是诊断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 ,但某些非心肌梗死性疾病亦产生酷似心肌梗死的异常 Q波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