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我们应用异搏停治疗室性心动过达(VT)与定性早搏(VPC)共30例。结果显示异搏停对冠心病尤其是急性心肌梗塞所致的缺血性定性心律失常疗效显著。结合异搏停药理作用对其抗室性心律失常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异搏定为钙通道阻滞剂,属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常用于各种快速型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治疗。对某些类型的室速亦有一定治疗作用。近年来少数作者发现个别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在其他药物无效时,应用异搏定常可出现奇效。其机理尚不完全清楚。我院最近应用异搏定治疗1例急性心梗溶栓治疗后出现的顽固性室性早搏二联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许克诚 《吉林医学》1992,13(2):69-70
<正> 近几年来临床上发现一种特殊类型室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室速)称为触发活动性室速,此类室速均由触发活动所引起,第一类抗心律失常药如利多卡因、普鲁卡因酰胺等常无效,而抑制触发活动的钙拮抗剂异搏停有明显疗效,故又称异搏停反应性室速。它是近年来室速研究的新进展。触发活动性室速有下列几种类型。一、特发性左室性心动过速Belhassen Lin分别报道了特发性室速,以后的报道对其分类、临床表现、电生理以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静脉注射异搏停治疗心律失常55例的疗效和对心电图的影响。55例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17例,心房纤颤21例,心房扑动3例,频发房性早搏3例,频发房性和室性早搏并存2例,频发房性早搏伴短阵房速1例,结性并行心律1例,室性心动过速2例。异搏停一次剂量5~20毫克,最多累加至40毫克。结果:转复成功者33例,以室上性心动过速效果最佳。无效者22例。1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认为异搏停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药;对房室传导有明显抑制作用;对室性心动过速无效。房室阻滞、病窦综合征、心原性休克、心功能减退者禁用。  相似文献   

5.
<正> 2.4 第Ⅵ类钙拮抗剂。用于治疗心律失常的主要药物是异搏停。其抗心律失常机理主要是抑制钙通道,使慢反应细胞4相除极减慢而降低自律性,同时抑制0相上升速率而减慢传导,延长有效不应期,作用部位主要为窦房结和房室结,故主要用于治疗室上性早搏,尤其对控制阵发性室上速最为有效。除对特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回顾性分析急危重心律失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数据,分析其Lorenz RR散点图特征,探讨Lorenz RR散点图快速诊断急危重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对39例急危重心律失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数据,回顾性分析其Lorenz RR散点图特征。对其中窦性心律伴快速室性心动过速病例按窦性心律震荡正常与否分为正常组14例与异常组19例,比较两组之间的室速发生阵次、室性心搏发生率、平均心率的差异。结果缓慢心律失常伴心室停搏的Lorenz RR散点图表现为基础心律失常图形伴远端心室停搏散点;快速心律失常特征为基础心律失常图形伴45°线近端快速心动过速的散点集;窦性心律震荡正常组与异常组的室速阵次、室性心搏发生率及平均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Lorenz RR散点图图形特征辅以逆向心电图分析技术可以快速发现危急值心电图,为患者赢得治疗时间;频发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室速阵次、室性早搏发生率可能不是其高危猝死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7.
李志云 《广西医学》1997,19(4):674-675
异搏定在心肺复苏中的应用(附33例疗效分析)灵山县人民医院李志云异搏定为Ca++阻滞剂,通常用于治疗室上性心律失常,治疗室性心律失常报告较少。1986年1月至1996年12月笔者根据心跳骤停后心律失常的特殊性,采用异搏定治疗心室扑动(下称室扑)和室性...  相似文献   

8.
心力衰竭患者常因并发室性心律失常而死亡 ,占心衰总死亡的 40 %~ 5 0 % [1] 。动态心电图记录显示 ,心衰患者常有频发、多源性室早、短阵室速和危及生命的症状性心室颤动、心室停搏[1] 等室性心律失常。心衰患者一旦并发这些心律失常 ,如未及时发现及处理 ,有可能会导致死亡。因此对心衰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实施恰当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1 临床资料1998年 7月~ 1999年 8月 ,共收治心衰患者 5 9例 ,男 41例 ,女 18例 ,年龄在 5 5~ 70岁之间 ,平均年龄 6 2 .5岁 ,并频发室早 8例 ,阵发室速 4例 ,心室颤动 2例 (死亡 1例 ) ,心室停搏 3…  相似文献   

9.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以下简称室上速)在内科急诊中较为常见,它可能引起明显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和临床症状,特别是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严重时可诱发心绞痛,心源性休克或心力衰竭。目前室上速的治疗方法较多,我科自1989年12月至1992年12月三年内收治了心律失常831例次,其中室上速369例次,占43.2%,分别随意用普罗帕酮(心律平)、维拉帕米(异搏停)、胺碘酮、西地兰、经食道短阵超速起搏(食逍调搏)等方法治疗,现  相似文献   

10.
侯俭 《中国乡村医生》2005,21(22):24-24
目的:探讨在射频消融时造成复发的因素.方法:在120例的射频消融中,均常规进行心内电生理检查,采用分级递增刺激和程序刺激,判断心律失常的类型.结果:B型预激23例、A型预激9例、AVNRT46例、AVRT33例、AT3例、室速及室早6例.其中复发6例,B型预激4例,隐逆旁道1例,频发室性早博1例,并发Ⅲ度传导阻滞1例.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快速心律失常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有一定的复发率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宽QRS型心动过速可能为室性心动过速、室上速伴束支传导阻滞和室内差异性传导、WPW伴室上速、WPW伴心房扑动和心房颤动等。不同类型的心律失常 ,其治疗是有别的。现将 1991年 11月至 1999年 7月治疗的 32例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2例均为门急诊和病房患者 ,心电图为宽QRS型心动过速 ,其中男 18例 ,女 14例 ,年龄19~ 84 (平均 50 .3)岁。最后明确心律失常类型为 :室性心动过速 8例 ;室上速伴束支传导阻滞 5例、伴室内差异性传导 4例 ,WPW伴室上速 7例、伴房扑 2例、伴房颤 6例。1.2 治疗方法 心律平 70…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高危室性心律失常 ,经利多卡因等治疗无效时 ,应积极采取其它有效控制措施 ,减少心脏性事件的发生。1995年 2月至 2 0 0 0年 5月 ,我们应用胺碘酮静脉用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AMI)高危室性心律失常 2 7例 ,取得明显疗效 ,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按 1979年 WHO《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选择收住院的 AMI伴室速或室颤、经利多卡因治疗无效的患者 2 7例 ,男 18例 ,女 9例 ,年龄 4 3~ 78岁。前壁AMI15例 ,下壁 AMI4例 ,复合壁 AMI8例。持续性室速17例 ,非持续性室速 5例 ,室颤 5例。室速、室颤…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1例扩张性心肌病合并持续性室速反复发作及心源性晕厥、经多种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效果不佳,经胸法安置 AICDS(VENTAK P1600型)的经验;并就 AICD 在恶性快速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意义、适应证和合并症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患,除心功能不全外,常并发快速型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上速、心房纤颤、室速等,因常用的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于肺心病患常有禁忌。2001年9月以来,我们应用步长稳心颗粒治疗肺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患56例。疗效显,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近5年来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82例,其中维拉帕米(异搏停)治疗59例,有效率为89.8%。本组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7例,终止时发生心律失常4例,其中窦性停搏长达2.7秒1例,严重短阵室性心动过速1例和交界性心律2例。因此,临床工作者应对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要有足够的认识,从严掌握维拉帕米终止PSVT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急诊处理 ,共收集了 1998年 1月~ 1999年 3月宜城县人民医院 10 2例临床诊断为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心律失常主要类型有快速心房颤动、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心室颤动 ,根据不同的类型给予抗心律失常治疗。快速房颤 6 4例 ,9例立即转为窦性心律 ,余 5 5例以减慢心室率为主。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均转为窦性心律。 2 5例 PSVT均中止发作。 1例室颤因抢救无效死亡 ,余 8例室速、室颤均中止。快速心律失常临床常见 ,部分具有高度致命性 ,急诊时必须正确识别 ,及时给予正确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儿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临床特征和治疗预后.方法39例室速经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确诊.超声心动图和实验室检查明确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和心功能状况.选用有效抗心律失常药控制室速.结果单纯性室速26例;多形性室速9例;尖端扭转型室速(TDP)4例.34例有器质性心脏病.选用利多卡因或普罗帕酮等治疗,29例室速有效控制,2例顽固反复,1例安置心脏起搏器,7例死亡.结论小儿室速多数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心电图是诊断室速的主要方法.利多卡因、普罗帕酮治疗室速有明显疗效.单纯性室速预后较好;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合并严重心力衰竭的多形性室速及扭转型室速,预后差、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儿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的临床特征和治疗预后。方法 39例室速经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确诊。超声心动图和实验室检查明确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和心功能状况,选用有效抗心律失常药控制室速,结果 单纯性室速26例;多形性室速9例;尖端扭转型室速(TDP)4例。34例有器质性心脏病。选用利多卡因或普罗帕酮等治疗,29例室速有效控制,2例顽固反复,1例安置心脏起搏器,7例死亡。结论 小儿室速多数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心电图是诊断室速的主要方法利多卡因、普罗帕酮治疗室速有明显疗效。单纯性室速预后较好;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扩张性心肌病合并严重心力衰竭的多形性室速及扭转型室速,预后差、死亡率高一  相似文献   

19.
笔者采用随机分组临床对照的方法,重点观察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选择本院2002年2月-2003年6月在门诊及住院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89例,诊断均符合WHO《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下列情况除外研究之列:①急性心肌梗死;②心功能Ⅱ级以上;③窦性心动过缓及房室传导阻滞;④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稳心颗粒组和心律平组。稳心颗粒组46例,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43-81岁,平均63.6±4.3岁,合并频发室早25例,室上速4例,阵发性房颤6例,短阵性室速2例,房早9  相似文献   

20.
电刺激家兔下丘脑近中线区和静脉注射儿茶酚胺以诱发兔室性心动过速,观察到此类室速有其特有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静脉注射阿托品可迅速使室性心动过速转为窦性心律。认为在心律失常的发生中,交感——儿茶酚胺系统主要是促进心室异搏点的自律性活动及/或折返机制的形成;而副交感兴奋则抑制窦性冲动的发生及传导,有利于异搏点成为主导节律。两者互为环节.阿托品打断了迷走环节,恢复並加快窦性心律及房室传导,使之超过异搏心律而中止室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