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索香芹酚(CAR)对痛风性关节炎(GA)大鼠炎性因子的影响,以及对膝关节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尿酸钠诱导大鼠痛风性关节炎模型,6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正常组),B组(模型组),C组(香芹酚10mg/kg),D组(香芹酚25 mg/kg)和E组(香芹酚50 mg/kg),每组12只。A、B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处理,连续给药14 d,C、D、E分别在GA造模后给予香芹酚10 mg/kg、25 mg/kg、50 mg/kg,每日一次,灌胃喂食。7 d和14 d分别观察各组大鼠踝关节肿胀程度,并利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2(PGE2),转换生长因子β1(TGF-β1)。14 d取踝关节软骨,利用Western blot检测软骨Bax和Bcl-2蛋白表达。结果 7 d和14 d B组大鼠踝关节肿胀程度显著高于A组,而C、D、E组明显低于B组(P均0.05),且呈剂量依耐性。在给药第7 d和14 d,B组大鼠血清TNF-α,IL-1β,PGE2水平显著高于A组(P均0.05),而C、D、E组血清TNF-α,IL-1β,PGE2水平明显低于B组(P均0.05),且呈剂量依耐性。而7 d和14 d B组大鼠血清TGF-β1水平显著低于A组(P均0.05),而C、D、E组血清TGF-β1水平明显高于B组(P均0.05),且呈剂量依耐性。14 d B组大鼠踝关节软骨Bax蛋白表达明显高于A组,而C、D、E组明显低于B组(P均0.05),B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低于A组,而C、D、E组明显高于B组(P均0.05),且呈剂量依耐性。结论香芹酚能显著抑制痛风性关节炎大鼠踝关节肿胀度,抑制炎症反应以及减轻软骨细胞的凋亡,且香芹酚的作用呈剂量依耐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思密达联合乌司他丁(UTI)给药对急性百草枯(PQ)中毒大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干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8只、染毒对照组(B组)32只、UTI对照组(C组)32只、思密达联合UTI干预组(D组)32只。染毒后第1、3、5、7天分批处死各组存活大鼠,测定血浆TNF-α、TGF-β1含量。结果:B、C、D组血浆TNF-α、TGF-β1水平于染毒后第1天开始明显升高,与A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染毒后第1、3天,C组TNF-α、TGF-β1水平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染毒后第1、3、5、7天,D组TNF-α、TGF-β1表达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D组TNF-α、TGF-β1水平也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思密达联合UTI能够有效降低PQ中毒大鼠TNF-α、TGF-β1水平,减轻PQ对大鼠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进展期胃癌(gastric cancer,GC)患者血液、胃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alpha,TGFα)含量变化及其与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和前列腺素E2 (prostaglandin E2,PGE2)的关系,探讨TGFα在胃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择经胃镜和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的GC患者18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ic superfical gastritis,CSG)患者18例,另选择20例胃镜观察胃黏膜基本正常者作为对照组.胃镜下经活检孔抽取胃液,并采集空腹静脉血,用放免分析法检测胃液、血液中TGFα、EGF、PGE2的含量.结果 GC组血液中TGFα、EGF及PGE2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CSG组(P<0.05).GC组胃液中TGFα、EGF及PGE2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CSG组(P<0.01).GC组血液、胃液中TGFα与PGE2,EGF与PGE2,TGFα与EGF间皆无线性相关.血液、胃液间TGFα,GC组无线性相关;血液、胃液间EGF,GC组呈直线相关;血液、胃液间PGE2,GC组无线性相关.结论 GC组血液、胃液中TGFα、EGF及PGE2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TGFα、EGF和PGE2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检测它们在血液和胃液中的含量,对GC的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打击兔急性肺损伤(ALI)中核因子-KB(NF-κB)的活化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释放及乌司他丁的抑制作用.方法 失血性休克复合内毒素打击法复制AU兔模型:90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创伤组(B组)和乌司他丁组(C组).各时相点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干质量/湿质量比值(D/W)、血清TNF-α浓度、肺组织内NF-κB的变化情况,并进行肺大体外观及组织病理学光镜检查.结果 与A组比较,B组PaO2进行性下降,C组Pao2于4 h达到最低值后逐渐上升;B组血清TNF-α含量及肺组织NF-κB p65的表达升高,并均于4 h达到最高峰(P<0.01),C组24 h、48 h时TNF-α含量及NF-κBp65的表达较B组明显降低(P<0.05).C组动物肺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结论 乌司他丁可通过抑制NF-κB活化,减少TNF-α等炎性介质的释放从而减轻肺损伤.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通过电针足三里和阿是穴,研究急性骨骼肌钝器伤后,电针治疗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波形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电针抑制纤维化和促进肌纤维再生的机制。 方法:将6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模型组(A组)、阿是穴组(B组)、足三里组(C组)、足三里+阿是穴组(D组)4组,每组15只。电针组在造模后24h治疗,隔日1次。于造模后第7、14、28天取材,运用两步法免疫组化检测TGF-β1和波形蛋白。 结果:与A组相比,各电针组于骨骼肌损伤后(第7天和第28天)TGF-β1表达显著下降(P<0.05),D组表达低于B组和C组,B组低于C组(P<0.05),第14天时,B组与A组无明显差异(P>0.05)。波形蛋白在A组中少量表达,且随着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而电针组中在第14天呈上升趋势,B组和C组波形蛋白表达低于D组(P<0.05),但仍高于A组(P<0.05),B组波形蛋白表达低于C组,但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 结论:电针有抑制骨骼肌纤维化、促进骨骼肌再生的作用,可能与抑制TGF-β1和提高波形蛋白的表达水平有关;电针刺激阿是穴或足三里均有利于受损骨骼肌的修复且两穴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closure,VAC)在创面愈合中对周围神经末梢分泌的P物质(简称,SP)、降钙素相关基因肽(calcitoningene-relatedpeptide,CGRP)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表达的影响,探求促进创面愈合的方法。方法:100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25只,即人工去感觉神经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组(A组)、人工去感觉神经创面组(B组)、有神经支配正常创面+封闭式负压引流组(C组)、有神经支配正常创面组(D组)。A,C组采用间断性VAC(3/d,负压10.67kPa)。在VAC后1,3,6,9,12d,A,B,C,D4组同时取材,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组各时间点SP,CGRP,EGF/EGFmRNA的表达。结果:C,D组在伤后第1天SP,CGRP及EGF,EGFmRNA表达在伤缘皮肤毛囊及皮脂腺细胞。伤后第3天肉芽组织中有SP,CGRP有明显表达,以后SP,CGRP逐渐降低,但C组较D组维持相对高的状态,第9天其SP,CGRP表达强度分别为12.69/11.49和14.80/13.51(P<0.05),肉芽组织中EGF,EGFmRNA于伤后第3天从较低水平逐渐升高,至第9天达最高,其EGF,EGFmRNA表达强度分别为9.51/7.19和18.32/13.89(P<0.05)然后明显降低,在此过程中C组较D组EGF/EGFmRNA表达强烈。A,B组创缘和肉芽组织中SP,CGRP,EGF/EGFmRNA含量相对C,D组处于较低水平,但A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天然中药槲皮素和姜黄素对脓毒症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槲皮素预防组(C组)、姜黄素预防组(D组)、姜黄素+槲皮素预防组(E组)及假手术组(F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法制备脓毒症模型.造模后24 h处死大鼠,取腹主动脉血测定血清中转氨酶(ALT、AST)浓度,并取肝组织检测TNF-α及IL-6水平,同时行病理检查及荧光定量PCR测定其中PPAR-γ及NF-κB的表达.结果.①与A组相比,B组肝组织光镜下可见损伤性改变,药物预防组肝组织损伤性改变减轻;②血清ALT、AST水平B、C、D、E组明显上升(P<0.05);且C、D、E组显著低于B组(P<0.05);③B组大鼠肝脏组织中TNF-α、IL-6的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C、D、E组TNF-α、IL-6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④C、D、E组较B组能显著上调肝组织PPAR-γ的表达(P<0.05),下调NF-κB的表达(P<0.05),且药物联合预防组(E组)与药物单一预防组(C、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槲皮素和姜黄素通过上调PPAR-γ及下调NF-κB的表达,降低组织TNF-α、IL-6的水平,从而发挥脓毒症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有效减轻肝脏炎症反应,且两者联合应用较单药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和胃液中胃泌素、表皮生长因子(EGF)及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35例初诊消化性溃疡患者设为观察组,39例同期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组血清和胃液中胃泌素、EGF及TGF-α表达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和胃液中胃泌素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EGF及TG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和胃液中EGF与TGF-α水平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胃泌素水平与EGF、TGF-α水平均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和胃液中胃泌素异常高表达,EGF及TGF-α异常低表达,提示其可能参与了消化性溃疡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芍药苷(Paeoniflorin,PAE)对大鼠急性胰腺炎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方法建立大鼠急性胰腺炎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A组(空白对照组)、B组(急性胰腺炎模型组)、C组(PAE 20 mg/kg)、D组(PAE 40 mg/kg)、E组(PAE 80 mg/kg),每组12只,灌胃处理。48 h后干湿法检测胰腺水肿指数;血生化仪测定血清淀粉酶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以及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凋亡蛋白Bax和Bcl-2表达。结果造模后,B组水肿指数和血清淀粉酶明显高于A组,而PAE治疗48 h后C、D、E组水肿指数和血清淀粉酶明显低于B组(P0.05);ELISA显示,造模后,B组TNF-α,IL-1β以及IL-6表达显著高于A组,而C、D、E组TNF-α,IL-1β以及IL-6表达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法显示,造模后,B组NF-κB和Bax蛋白表达显著高于A组,而Bcl-2表达明显低于A组,PAE治疗后,C、D、E组NF-κB和Bax蛋白表达显著低于B组,Bcl-2表达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E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胰腺腺泡细胞凋亡减轻大鼠的急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尼达尼布联合参附注射液对大鼠百草枯(PQ)中毒所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9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D、E组,其中A组为正常对照组,B组为PQ染毒对照组,C组为参附注射液治疗组,D组为尼达尼布治疗组,E组为参附注射液联合尼达尼布治疗组,每组18只。B、C、D、E组给予20%PQ 80 mg/kg灌胃制备大鼠急性PQ中毒模型,A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C、D、E组在PQ灌胃后6 h开始每日给予药物干预,A组和B组在相同时点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在不同处理后第1、3、7天时处死大鼠。观察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取肾组织,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在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Western blot印迹方法检测肾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α(PDGFRα)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的表达水平。结果 (1)药物治疗后第1、3、7天,与A组比较,B、C、D、E组TGF-β1、IL-1β均升高(P<0.05)。与B组比较,C、D、E组TGF-β1、I...  相似文献   

11.
电针阳明经穴位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阳明经穴位对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54例早期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行运动疗法,B组行运动疗法加电针阳明经穴,C组行运动疗法加平衡肌张力针法,2周和4周后,根据Ashworth痉挛评级和Fugl-Meyer评定(FMA)评定两组疗效。结果3组治疗后运动功能明显改善、肌张力提高,但B、C组评分高于A组(P<0.05)。治疗4周后B组较C组、A组下肢Ashworth分级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偏瘫患者阳明经穴位主要提高患者肌张力,对软瘫期运动功能康复可能有效,而不适用于痉挛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应用常规和强化运动训练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齿状回区Nestin表达的影响。方法:5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造模对照组(A组)、常规运动训练组(B组)和强化运动训练组(C组),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1h,再灌注7d、14d和21d,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缺血侧和对侧海马齿状回区nestin的表达情况。结果:3组大鼠均表现为第7天时的海马区阳性细胞最多,而且在各时间点的缺血侧海马DG区的nestin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多于对侧DG区。第7天、第14天和第21天时,B组和C组大鼠缺血侧海马区nestin阳性细胞均较A组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B组和C组间大鼠缺血侧海马区nestin阳性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区nestin阳性细胞的增多存在时间规律及原位增殖特性,运动训练可显著增强nestin阳性表达的数量,但强化运动训练并不能增强此作用。  相似文献   

13.
乌司他丁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C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I/R组)、乌司他丁处理组(U组).C组仅麻醉肢体没有缺血操作;I/R组于再灌注前颈外静脉注入生理盐水0.5 ml;U组于再灌注前同法给乌司他丁0.5 ml(5×104 U/kg).以橡皮带环绕结扎大鼠左后肢根部至趾掌无血流信号达4 h后放开橡皮带,再灌注4 h建立大鼠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4 h各组处死动物采集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骨骼肌组织TNF-α m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血浆TNF-α水平;比色法检测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丙二醛(MDA)和组织过氧化物酶(MPO)含量,测定湿质量/干质量均(W/D)及光镜、电镜观察骨骼肌组织结构的变化.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骨骼肌组织TNF-α mRNA的表达在I/R组明显高于C组(P<0.05),而U组则低于I/R组(P<0.01);血浆TNF-α浓度I/R组明显高于C组(P<0.01),而U组则低于I/R组(P<0.05);血浆LDH、MDA、CK和组织MDA、MPO水平以及W/D比值I/R组高于C组(P<0.05),U组则低于L/R组(P<0.05);骨骼肌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损伤U组也较I/R组减轻.结论 乌司他丁通过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抑制氧自由基代谢产物MDA的产生和减少MPO的活性而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按经选穴针刺对失眠大鼠下丘脑5-HT 1a、5-HT 2a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机制及按经选穴针刺对腧穴配伍效应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组、模型组、百会+神门穴组、百会+三阴交穴组、百会+非经非穴组,每组12只,通过腹腔注射DL-4-氯苯基丙氨酸混悬液建立失眠模型大鼠,各治疗组针刺相应腧穴,每次30min,治疗7d。运用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检测大鼠下丘脑5-HT1a、5-HT 2a受体mRNA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针刺组大鼠下丘脑5-HT 1a受体mRNA表达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5-HT 2a受体mRNA表达量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且以百会+神门穴组调节效果最明显,百会+三阴交穴组及百会+非经非穴组次之。结论:针刺治疗可能通过调节失眠大鼠下丘脑5-HT 1a、5-HT 2a受体mRNA的表达发挥治疗作用,且按经选穴针刺可能是影响腧穴配伍效应的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背景巴曲酶是目前比较公认的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理想药物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因此对其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保护作用进行深入认识很有必要.目的探讨巴曲酶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水平及PAF受体基因(PAF-RmRNA)表达的影响.设计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地点和对象实验于2004-03/12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科研中心完成.选择40只健康Wistar雄性大鼠,体质量200~250 g,随机分为5组,每组8只.Ⅰ组假手术组;Ⅱ组为生理盐水组Ⅱa为缺血6h再灌注6 h组,Ⅱb为缺血6 h组;Ⅲ组为巴曲酶组Ⅲa为缺血6 h再灌注6 h组,Ⅲb为缺血6 h组.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及再通模型.应用RT-PCR技术检测MCAO及再通后缺血半暗带皮质PAF受体基因表达,同时用ELISA检测对应血浆PAF值.主要观察指标不同时间点各组缺血半暗带皮质PAF mRNA表达及血浆PAF值.结果生理盐水组中再灌组及缺血组PAF值均明显升高,Ⅱa,Ⅱb分别为(1 480±249)和(1 052±199)ng/L,而PAF-RmRNA表达降低,分别为0.44±0.06和0.48±0.05,分别与对应假手术组比较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巴曲酶组中再灌注及缺血组PAF值均降低,为(848±80)和(743±105)ng/L,PAF-RmRNA表达增强(0.63±0.08和0.67±0.06),与对应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巴曲酶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后血浆中PAF水平,并且可能对脑缺血再灌注缺血半暗带皮质组织PAF-RmRNA表达有影响,以期为预防性干预提供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穴位热敏灸治疗肛肠病术后引发大便困难及便秘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2例,采用穴位热敏灸及外用开塞露治疗肛肠病术后便秘;对照组38例,予开塞露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48%和63.16%,治疗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热敏灸治疗肛肠病术后便秘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肌筋膜经线的选穴法针刺治疗对脑瘫模型大鼠神经细胞再生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健康21日龄雄性Sprague-Dawley 大鼠20 只,分成对照组、针刺1 组、针刺2 组和假手术组,对照组、针刺1 组和针刺2 组采用左侧颈总动脉结扎结合低氧环境制作脑瘫模型。针刺1 组接受传统针刺疗法,针刺2 组接受基于肌筋膜经线的选穴法针刺治疗。各组于针刺开始后第3、7、14 天行BBB评分、斜板试验;第14 天用5-溴脱氧尿核苷(BrdU)标记检测左脑运动皮层和纹状体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第7 天和第14 天针刺2 组的BBB评分恢复明显优于针刺1 组和对照组(P<0.01),第3、7、14 天针刺2 组斜板支撑能力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第14 天针刺2 组运动皮层BrdU含量较针刺1 组升高(P<0.05)。结论基于肌筋膜经线的选穴法针刺治疗能有效促进脑瘫模型神经细胞再生和运动功能的改善,且优于传统针刺疗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贝那普利对陈旧性心肌梗死大鼠心室肌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重构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心肌梗死时室性心律失常的可能机制。【方法】①陈旧性心肌梗死大鼠模型制备: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心肌梗死,术后恢复4周;②将24只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组(Ⅰ组)、贝那普利+陈旧性心肌梗死组(Ⅱ组);③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Cx43含量和分布。【结果】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梗死中心区Cx43完全消失。与对照组心梗边缘带相比,Ⅰ组和Ⅱ组心室组织Cx43分布不均一,含量降低;与Ⅰ组相比Ⅱ组心室Cx43含量增加、分布不均一的程度减轻。与对照组非缺血区相比,Ⅰ组Cx43含量降低,Ⅱ组Cx43含量增加。【结论】①陈旧性心肌梗死时心室肌Cx43的数量和分布呈现高度不均一性,尤其在边缘带。②贝那普利能有效减轻陈旧性心肌梗死所致Cx43的重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脊髓康对脊髓损伤(SCI)后神经功能恢复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144 只雌性Sprague-Dawley 大鼠,体质量180~220 g,随机抽取24 只作为假手术组,仅咬除T9~T11段椎板、棘突。其余采用改良Allen 法成功建立SCI 动物模型后,随机分为5 组,即模型组、醋酸泼尼松组及脊髓康高、中、低剂量组,每组24 只。脊髓康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生药剂量50 g/(kg &#8901; d)、25 g/(kg &#8901; d)、12.5 g/(kg &#8901; d)灌胃;醋酸泼尼松组以醋酸泼尼松0.06 g/(kg &#8901; d)灌胃;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均以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分别于术后24 h、3 d、7 d、14 d,进行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斜板试验,干预后3 d、7 d、14 d 处死大鼠取脊髓样本,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脊髓损伤区BDNF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术后24 h 假手术组大鼠BBB评分、斜板试验角度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术后3~14 d 脊髓康中剂量组和醋酸泼尼松组BBB评分均高于模型组(P<0.05),且术后14 d 脊髓康中剂量组BBB评分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1)。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ting 显示,不同时间点醋酸泼尼松组和脊髓康中剂量组BDNF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二者具有等效性(P>0.05)。荧光定量PCR显示,醋酸泼尼松、脊髓康可促进SCI后脊髓损伤区BDNF mRNA的表达,早期醋酸泼尼松效果较为明显,而干预后14 d 脊髓康中剂量效果明显优于醋酸泼尼松。结论脊髓康可促进大鼠SCI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升SCI后脊髓内BDNF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在SD大鼠脑梗死急性期不同时间点的动态变化,为脑梗死的治疗和相关的药物研制提供新的靶点。方法将雌雄各半的36只SD大鼠分为手术组与假手术组各16只、空白组4只。手术组和假手术两组又各分为A、B、C、D 4个小组。每个小组4只大鼠,雌雄各2只。参照改良线栓法闭塞右侧大脑中动脉,制作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麻醉清醒后进行Longa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行为检查评估,评分1~3分的大鼠纳入实验,0、4分或取脑时发现脑出血的均淘汰,并在后续实验补足每组大鼠的数量。取1/2、2、3、6、12、24、72、168h共8个时间点断尾采血,用ELISA法测定血液中VEGF的浓度;通过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统计手术组、假手术组、空白组VEGF因子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特点。结果 VEGF因子的表达在脑梗死后1/2 h出现上调,2、3、6、12 h持续少量增高,在24 h达到高峰,随后表达有所下降,在168 h表达又有所增加。结论 VEGF在SD大鼠脑梗死后1/2 h开始变化,24 h达高峰,参与了脑梗死后的应急表达,是低氧应答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